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再次入职劳动法

再次入职劳动法

发布时间: 2021-12-30 18:01:21

劳动法对离职几年后又重新应聘应聘入职的员工有什么说法薪资待遇方面

没有规定,你离职后一段时间再进公司,不是连续工作,所以新签订合同看双方沟通结果。

⑵ 重复填写入职表是否符合劳动法

这个是不违法的,重复填写入职表有可能公司规模比较大,每个职能部门或者是很多方面需要人事信息,所以会填写很多表格,这个不要觉得不耐烦,只要不是让你把很多重要信息填写都是没问题的,这也是公司程序的原因,有好多需要存档和分开放置,财务人事有备份才能更好的计算你的个人绩效等,放心吧,没什么大问题。

⑶ 同一工作重新入职和返聘的区别

重新入职的话就是已经办理过离职手续之后再进入到公司,也就是说在公司的工作年龄年限可能要重新计算的,虽然工龄是连续的,但是在本公司做年龄是分段计算的,而返聘的话是已经从公司退休之后公司继续留用的一种形式吧。

⑷ 劳动法员工离职后再入职如何计算工龄

1、重新入职的,工龄从重新入职之日起重新计算,以前的工龄不算。如果单位愿意合并计算,那也是可以的。

2、工龄可分为一般工龄和本企业工龄。一般工龄是指职工从事生产、工作的总的工作时间。在计算一般工龄时,应包括本企业工龄。

  • 本企业工龄(连续工龄是指职工在一个工作单位连续工作的时间。以前,连续工龄又称
    为“本企业工龄”,是指工人、职员在本企业内连续工作的时间。

  • 一般工龄包括连续工龄,能计算为连续工龄的,同时就能计算为一般工龄;但一般工龄不一定就是连续工龄。

3、连续工龄和本企业工龄在含义上有一些差别,即连续工龄不仅包括本企业连续工作的时间,而且包括前后两个工作单位可以合并计算的工作时间。若没有可以合并的情况,连续工龄就是本企业工龄。

4、机关、事业单位为有别于企业用的"工作年限",实际上连续工龄和工作年限的含义和作用是相同的。

(4)再次入职劳动法扩展阅读:

计算方法:

1、连续计算法

也叫工龄连续计算。例如,某职工从甲单位调到乙单位工作,其在甲、乙两个单位的工作时间应不间断地计算为连续工龄。如果职工被错误处理,后经复查、平反,其受错误处理的时间可与错误处理前连续计算工龄的时间和平反后的工作时间相加,连续计算为连续工龄。

2、合并计算

也叫合并计算连续工龄。是指职工的工作经历中,一般非本人主观原因间断了一段时间,把这段间断的时间扣除,间断前后两段工作时间合并计算。如精简退职的工人和职员,退职前和重新参加工作后的连续工作时间可合并计算。

3、工龄折算法

从事特殊工种和特殊工作环境工作的工人,连续工龄可进行折算。如井下矿工或固定在华氏32度以下的低温工作场所或在华氏100度以上的高温工作场所工作的职工,计算其连续工龄时,每在此种场所工作一年,可作一年零三个月计算。

⑸ 被裁员后重新入职的工龄如何算

用人单位有进行经济性裁员的权利,但是在实施经济性裁员后的6个月内重新招用人员的,在同等条件下应当优先招用被裁减的人员。对于这些被裁减掉的人员重新被用人单位录用的,其工龄不应重新计算,而是和其被裁前在用人单位工作的时间合并计算为本单位的工作时间,即连续工龄。

⑹ 劳动法有规定员工辞职后(自已离职),再入职工龄还连续累计算吗

不是的,离职后再次入职工龄不会在连续的,再入职是从0开始的。

⑺ 员工离职后重新入职,可否再次约定试用期

劳动者离职后重新入职给公司的,如果用人单位以前与劳动者签订的合同约定过试用期的,用人单位是不能再次与劳动者约定试用期的,同一用人单位只能与劳动者约定一次试用期。

试用期的期限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中确定。

法律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不满3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1个月;不满三年的,不得超过2个月;三年以上的,不得超过6个月。双方约定的试用期期限只需不违反法律规定即可。
劳动者试用期需解除劳动合同的,可提前3日书面告知用人单位,注意保存已递交的证据(邮寄、录音录像等),到期后即可解除劳动合同。

法律依据:
《劳动法》第二十一条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⑻ 再入职的员工要求本公司补交前期社保是否符合劳动法

对于你说的这种情况,我觉得你让这个单位补交前边社保是否符合劳动法?我觉得肯定是不符合劳动法了,也就是说这种情况你应当让前边那个单位去补交你的社保,而不是这个单位,因为你才入职这个单位,这个单位要从你入职的那一天开始给你交社保,这样才符合劳动法的前面的劳动前面的社保,你可以自己交,也可以要求前面的工资给你补交,这都是可以的。

⑼ 离职员工又重新入职有没有试用期

劳动者辞职的,又重新入职的,如果用人单位以前有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并且约定试用期的,劳动者再次入职,用人单位是不能与劳动者再次约定试用期的。

试用期的期限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中确定。

法律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不满3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1个月;不满三年的,不得超过2个月;三年以上的,不得超过6个月。双方约定的试用期期限只需不违反法律规定即可。
劳动者试用期需解除劳动合同的,可提前3日书面告知用人单位,注意保存已递交的证据(邮寄、录音录像等),到期后即可解除劳动合同。

法律依据:
《劳动法》第二十一条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热点内容
推进法治烟草建设论文 发布:2025-09-13 04:39:15 浏览:448
煤炭开采与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 发布:2025-09-13 04:19:12 浏览:63
行政法规无权设定行政强制措施 发布:2025-09-13 04:19:11 浏览:226
刑法案例报告 发布:2025-09-13 04:13:05 浏览:844
龙岗法院副院长 发布:2025-09-13 04:03:46 浏览:858
经济法消费者权益产品质量 发布:2025-09-13 03:57:09 浏览:901
疼痛科规章制度 发布:2025-09-13 03:47:51 浏览:295
法治思维不应抛弃形式逻辑 发布:2025-09-13 03:42:59 浏览:687
2018年注册经济法教材 发布:2025-09-13 03:31:48 浏览:657
网页截图有法律效力 发布:2025-09-13 03:27:30 浏览: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