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应松年行政法学奖学金评选
❶ 2006年“年度十大法治人物”
获评2006年“年度十大法治人物”的人物和集体4日晚在中央电视台“法治的力量2006”上集体亮相。
这十大年度法治人物分别是:模范检察长姜德志、勇于承担责任的肇事者妻子梁群兰、英模监区长黄俭、和谐群英“中国律师协会”、打拐英雄施华山、第一位建议酒标签明示“饮酒有害健康”的王英、人民满意的好法官黄学军、守望和谐“女子护村队”、法学的耕耘者应松年、“和谐天使”司法所所长汤群芳。
据介绍,为体现年度法治人物的法律层面权威性,由中宣部宣教局、司法部法制宣传司和中央电视台主办的“12·4”特别节目“法治的力量2006”专门聘请了张明楷、何秉松等国内知名的10位法学大家组成评委会,评选出了2006年“年度十大法治人物”。
“年度十大法治人物”是从当年在中国法治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人物中选出21位候选者,将他们的名单和事迹在平面媒体和央视国际网站上公布,经过观众票选、专家评议后最终产生。十位年度法治人物属于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的行业,但都为2006年的中国法治进程做出了突出贡献。
12月4日是我国的法制宣传日。从2001年开始,每年这天,中宣部、司法部和中央电视台都会推出一台“12·4”特别节目《法治的力量》。这个节目一直由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承办。
模范检察长 ——姜德志 姜德志是吉林省反贪局局长,而他在这个特殊职业中又显特殊,因为他猎捕的腐败官员大都身处要职。2000年,他参与查办了成克杰腐败案,这是迄今为止涉案官员级别最高的案件。2002年,他又参与查办了轰动一时的原沈阳市市长慕绥新案,并荣立一等功。
姜德志检察官以自己的恪尽职守,向一个又一个貌似强大的对手提出质疑;以自己的智与勇,去揭示一个又一个堂皇假面背后的真相;他是社会肌体健康运转的医者,既铁面无私又饱含深情,他对正义和良心的坚守,源自于一个优秀的检察官对法律坚定的信仰。
勇于承担责任的肇事者妻子——梁群兰 四川妇女梁群兰,在一次车祸之后她的丈夫肇事逃逸,她独自承担起了照顾伤者、筹集治疗费用的重任,并且力劝丈夫自首。其间,母亲去世,两个双胞胎女儿少人照顾,来自伤者家属的责难声不绝于耳;已经贫困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但是这些都没有阻止梁群兰为了承担责任的努力。
有了自觉的基础,法律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梁群兰用一个女人的果敢与承担,响亮地告诉我们什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法制基础和精神动力
英模监区长——黄俭 黄俭是黑龙江省鸡西监狱的一名监区长,由于长期从事教改工作,获得了无数的荣誉,同时也由于他的真诚感动了无数的服刑人员,工作33年,改造了数千犯人,据对统计目前没有一名犯人重新犯罪,改好率达100%。今年元月份被司法部授予全国一级英模的称号。
监狱作为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监狱警察是实现监管安全的执行者,是确保监狱整体全面和谐的决定因素。黄俭监区长工作了33年,改造了数千犯人,据对统计目前没有一名犯人重新犯罪,改好率达100%。他不仅仅是完成一项工作,更是一项功在千秋的伟绩。
和谐群英——中国律师协会 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基础重要组成部分的律师制度和律师职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负有特殊责任。中国律师协会作为律师群体的代表做了大量的积极有效的工作,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了独特的力量。
打拐英雄——施华山 施华山是江西省贵溪市公安局流口派出所的政治教导员。他13年解救145名妇女,平均一个月解救一个。与此同时,13年的解救生涯给施华山也留下了满身的伤痕。而这些,都不曾让施华山有过一丝的退却。是什么支撑着施华山舍生忘死一次次地奔波在解救途中?施华山说,一是警察的天职,再有是乡亲们把最后的希望都寄托在警察的身上,这是无法拒绝的。
他用执著与智慧安慰了千百个曾经痛苦的心灵;以努力和真情捍卫着人的尊严。他用行动告诉百姓什么是一个基层民警所理解的幸福,更凭借着自己的行动成为和谐社会坚定的维护者。
中华反酒第一人——王英 8年前,河南女教师王英的丈夫因酗酒引发胰腺炎死亡。她开始了长达八年的诉讼。先是针对酒厂,再是针对工商部门中的商标管理机构。她的要求是在所有的酒的商标上明示“饮酒有害健康”。
八年间,一场又一场的公益诉讼,她从简单的一己之愤的宣泄变成满腔热血地为公众利益代言;从单纯地一己之力的鼓与呼到拿起法律武器对法制进程有所推动。和谐社会的显著特征便是对公众利益的最大化地保护,王英用自己不懈的努力成为和谐社会坚定地维护者。
人民满意的好法官——黄学军 黄学军同志系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一庭副庭长。自1988年加入法官队伍以来,黄学军同志共办结了2000多件案件,她灵活运用“审、裁、调、判”等各种司法技巧,妥善调处了大量民事纠纷,化解了许多社会矛盾,真正做到了公正与效率的高度统一、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结合。自2000年以来,她先后荣获佛山中院的办案能手,广东高院的“人民满意的好法官”称号,佛山市人民政府授予的“劳动模范”称号,全国妇联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广东省委授予广东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广东省政府授予“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人民法官是创造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黄学军用她的努力与智慧让老百姓深刻地体会到,法律就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坚定基石。
守望和谐——女子护村队 云南瑞丽的有一个边陲小寨,名叫坎南村,就是这样的一个普通村寨却曾经被泛滥的毒品侵害和主宰将近20年。终于在2002年的一天,这些被毒品害得家破人亡的女人们站了出来,她们在当地政府和公安边防部队的支持下,成立了坎南村缉毒女子护村队。一群柔弱的女子亲情的语言挽救着一个个被毒害的生命,坚强的臂膀支撑起一个美丽的村庄。
奔走在边境线上的女子护村队用爱与关怀,有效解决毒品问题,最大限度地减少毒品的社会危害,成为和谐社会中最为美丽的守望者。
司法好干部——汤群芳 汤群芳,女,中共党员,1963年9月生,1986年8月参加工作,现为武胜县司法局飞龙司法所所长。
她长期扎根基层,忘我工作,积劳成疾,于今年5月确诊为中晚期肾衰竭尿毒症,病倒在工作岗位上。
汤群芳同志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对人民群众无限热爱,20年如一日,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被誉为“和谐天使”,受到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干部群众的广泛赞誉。
汤群芳二十年如一日,为百姓的和睦无适无莫地止讼息争,为社会的和谐无怨无悔地排难解纷;她以公正心和责任感,践行着“把法律法规送到千家万户”的誓言,以滴水穿石的精神和无微不至的关爱,创造了无一调解事件转化为刑事案件的奇迹。她向世人展示了我国509万人民调解员的辉煌业绩和时代风采。
法学的耕耘者————应松年 应松年教授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行政法、行政诉讼法教学、研究,是我国第一批行政法硕士研究生导师,是最早的行政诉讼专业博士生导师之一。参与编写我国第一部行政法学教材《行政法概要》,主编法学统编教材《行政法学》、行政诉讼法学》等为行政法学教材建设、为行政法学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促成在中国确立了对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制度。这必将推进我国行政行为的法制化、规范化,推进我国建设法治社会和谐社会的整个进程。
满园桃李的应松年教授,在法学的建设,法律的实务,法治的宣传教育诸个方面,都取得了杰出的成就。
❷ 程雁雷的十大女杰
一、个人基本情况
程雁雷,女,1963年出生,安徽省黄山市黟县人。1981年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进入在安徽大学法律系学习,198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年毕业留校任教。1991-1992学年度在北京大学法律系进修硕士研究生学位课程,师从罗豪才教授和姜明安教授;1999-2000学年度在北京大学法学院作访问学者,继续师从罗豪才和姜明安教授。2004年度省委组织部和省委党校“中青年党员专家理论研讨班”学习。
1995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2000年晋升为教授,时为改革开放以后安徽省第一位女性法学2008年被评为首届“安徽省优秀中青年法学法律专家”。
曾先后担任安大法学院宪法与行政法教研室主任、法律硕士教学中心主任、安徽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安徽大学人事处副处长,现任安徽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聘任安徽大学法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安徽金晟律师事务所兼职律师。
二、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
致力于法学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1985年以来一直从事行政法学与行政诉讼法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23年的教学生涯辛勤耕耘已是桃李满天下。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奖掖后学,是中国“应松年行政法学奖学金基金”的捐赠者之一。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甘于奉献。虚心向老教师学习,关心年轻教师成长。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改革,完善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注重学生法律思维和法律素质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所教授的历届的毕业本科生已是桃李芬芳。1997年作为主要学术骨干参与申报经济法硕士学位点申报获准。2003年作为第一学术带头人牵头申报获准的宪法与行政法学硕士点,成为安徽省第一个培养宪法与行政法高层次专门人才的基地。2005年作为第一学术带头人牵头申报高等教育学硕士点获准,为安徽大学的研究生教育增加了新的学科门类,并在国内率先招收高等教育法学专业方向的硕士研究生。自1998年开始担任硕士生导师,已经指导硕士毕业研究生100多名。
三、科研创新与学术水平
热爱法学教育事业,崇尚学术,有着浓厚的行政法学情结和较高的学术自觉。能刻苦钻研,善于思考,勤勉治学,有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精神。能把握学科动态,探索学术前沿,注意学术积累,依托科研项目开展学术研究,所研究的成果又为拓展新的研究领域提供支撑,有效地促进了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能创造性地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取得了较丰硕的研究成果,有着明确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学术特色,有着较高的学术水平。主要表现为以下两大方面:对行政法律制度的研究和对部门行政法特别是教育行政法的深入探讨。
程雁雷从80年代中期开始就着手对行政法律制度的研究,特别是标志着我国民主与法制进程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几部重大行政法律的立法研究。先后发表有:公证行政诉讼探析,地方规章的法律地位探析,现行行政罚款制度的缺陷及完善,论国家赔偿法的实施保障,重构我国行政法的基本原则,行政诉讼法新司法解释第53条质疑――兼论行政复议的性质,行政违法行为无效的处理方式,行政违法行为原因分析与防治对策,行政合同的博弈分析,对划分正式听证和非正式听证标准的思考,行政规划的几个基本问题――兼析《行政程序法(专家建议稿)》,行政强制执行主体及其职责权限等近20篇论文。这些论文集中反映了自己在不同时期对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行政强制法、行政程序法等立法前沿问题或者法律实施中的问题的关注和探讨,并为2003年初宪法与行政法硕士学位的成功申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90年代中期开始,国内行政法学界开始强调部门行政法研究的重要性,程雁雷比较早地意识到教育领域特别是高等教育领域的法律问题是一块尚待开垦的学术领域,认为现代行政法的诸多特征在高等教育领域能得到典型的实证,并促使自己在教育行政法领域进行了具有开创性和前瞻性的研究。先后发表有:高校学生管理纠纷与司法介入之范围,高校退学权若干问题的法理探讨——对我国首例大学生因受学校退学处理导致文凭纠纷的法理评析,必须重视和加强高等教育立法,高等教育领域行政法问题研究之回顾与前瞻,论司法审查对大学自治的有限介入,行政法视域中的教育政策等十多篇专题学术论文引起了国内行政法学界的关注和肯定,研究成果具有领先水平。2005年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成立20周年博鳌论坛上本人被指定为大会发言,专门对高等教育领域行政法问题研究进行回顾和前瞻。教育部政法司和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庭对本人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也给予了肯定和鼓励。2005年被聘为教育部《高等教育法》修改工作小组专家成员。2006年受教育办法制办委托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考试法(专家建议稿)》。
四、研究成果概况
(一)论著方面
公开发表学术成果共计100多万字。先后在《法学研究》、《中外法学》、《政法论坛》、《法商研究》、《法学》、《行政法学研究》、《行政法论丛》、《高等教育研究》、《中国高等教育》、《中国教育法制评论》、《当代法学》、《江淮论坛》、《光明日报》、《法制日报》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篇(其中全国核心期刊16篇,被中国人民大学法学类复印资料全文转载5篇),主编教材1部。合著和参编教材8部。
(二)科研项目方面
共主持承担科研项目14项,其中国家和省部级项目8项;另参与国家项目2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1.行政违法问题研究(原国家教委社科“九五”专项1996年);2.加入WTO与加强我省行政法制建设研究(省社科规划项目2001年);3.高等教育管理行为的行政法学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2003年);4.中外考试法律制度比较研究(教育部立法课题委托项目2006年);5.我国高等教育法的修改和完善(全国教育规划“十一五”规划2006年)。6.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中重大法律问题研究(教育部“十一五”人文社科规划2006年)。
(三)研究报告等方面
具有代表性的有:向有关部门提交有参考价值的研究报告三份,接受委托起草法律专家建议稿一部。分别为:1.《高等教育法》修改研究报告(8万字,提交教育部,2005年,);2.加入WTO与我省行政法制建设研究报告(10万字,提交省社科规划办等部门,2006年);3.中外考试法律制度比较研究报告(20万字,提交教育部,2007年);4.《中华人民共和国考试法(专家建议稿)》(提交教育部,2007年)。
(四)论文获奖情况
1.《高校学生管理纠纷与司法介入之范围》,安徽省社会科学文学艺术(社会科学类)奖(2003-2004)论文二等奖(省级政府奖)。2.《行政罚款制度的缺陷及其完善》,1998安徽省第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三等奖(省级政府奖)。3.《高校退学权若干问题的法理探讨》,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2001)。4. 《行政违法行为原因分析与防治对策》获安徽省公正执法研讨会论文一等奖和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论文二等奖(1996)。
五、学术影响与社会服务
程雁雷在学术上所做的努力,在国内行政法学界产生了较大的学术影响。现担任中国法学会行政法研究会常务理事;安徽省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副总干事兼秘书长,安徽省人事考试与人事测评学会副会长。被聘为北京大学宪法与行政法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国家行政学院行政法研究中心兼职教授;苏州大学法学院宪法与行政法学博士硕士点兼职教授;受聘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武汉大学、苏州大学等高校宪法与行政法学博士学位论文评审专家等。程雁雷为筹备安徽省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推动安徽省行政法学研究所做的努力也受到了省法学会的肯定。此外,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开阔学术视野,扩大学术影响。
通过受聘安徽省人大法工委立法咨询员;安徽省人民政府立法咨询员;安徽省人大内务司法咨询员;安徽省纪检监察特约研究员;安徽省普法宣传高级讲师团成员;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专家陪审员,省司法厅涉法事务首席专家;合肥市人民检察院人民监督员;合肥市人大法工委立法咨询员;马鞍山市人民政府法律顾问;铜陵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谘议;蚌埠市仲裁委仲裁员;亳州市人民政府法律顾问,黄山市黟县人民政府法律顾问,安徽省律师协会行政法律专业委员会主任等,充分发挥专业所长,为地方法治建设实践提供智力服务,为推进依法治省进程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程雁雷在法律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法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所做的努力得到了政府的表彰和嘉奖,先后被列为安徽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安徽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获准享受安徽省人民政府特殊津贴,入选首届“安徽省优秀中青年法学法律专家”。
❸ 马怀德的重要活动
三度参加中纪委特邀座谈会
虽然曾在2007年和2009年两度参加过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组织的专家学者座谈会,也曾走进中南海为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主讲法制讲座,但是,2012年11月30日中纪委的这场座谈会仍让马怀德觉得不同于以往。
马怀德教授还记得,此前1周,中纪委给他发来了会议通知,还特别注明要穿便装,这让他觉得有些不一般。更让马怀德意外的是,会一开始,王岐山书记便开门见山地说“今天座谈会我们改改会风,不念稿子,少说客套话”,并笑言“网上的意见够刺激的,我们都能听进去”。
有了这个开场白,马怀德在发言时便抛下了自己预先准备好的稿子,提出源头反腐需要制定《重大决策程序条例》、《政务公开法》与《行政组织法》这三部重要法律。“在我发言的过程中,王岐山频频点头,没有说什么。最后到他讲话的时候,他讲到制度创新的重要性时,提到了我发言的部分内容,肯定了制度反腐的重要性。后来,王岐山还说,方便时还要邀请我去他的办公室聊聊。”马怀德说。
亲历国家多部法律的制定
在法学界,马怀德教授以他在行政法学界的丰富经历和权威地位著称。他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届诉讼法专业行政诉讼方向的博士毕业生,曾直接参与了《国家赔偿法》、《行政处罚法》、《立法法》、《行政许可法》(草稿)、《行政诉讼法》等多部法律的研究和起草工作。
从在北京大学法律系读本科时起,马怀德就对行政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师从中国行政法学界泰斗应松年先生攻读行政法学硕士后,他对中国的行政许可制度进行了深入研究。
“知道什么是行政许可吗?就是通常所说的行政审批。在中国,‘许可’过多过滥的现象一度让百姓感到难以适应。比如说,我给我女儿上户口就跑了十几次,盖了若干个章。”马怀德说。
早在1994年,马怀德就曾经写过一篇名为《建议制定行政许可法》的论文,《中国法学》全文转载,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也有了反应,马怀德随后成为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启动的行政许可法的立法小组中的一员。
作为行政法学的长期研究者,马怀德还把目光投向了国外,多次赴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墨尔本大学、拉卓比大学及美国波士顿大学、耶鲁大学进修并做高级访问学者,还曾参加了众多的国际性学术会议。
马怀德教授记得,1995年3月,他到美国波士顿大学法学院做访问学者时,5个月里,阅读了大量的美国行政法原著,还编写了《案例诉讼法教程》。马怀德说,“后来,2001年2月,我又到耶鲁大学研究行政诉讼问题,并在2002年主持召开了中美行政诉讼法研讨会,听取了很多专家意见,对后来起草行政诉讼法修改专家建议稿很有帮助,收获颇丰。”
到2003年8月,《行政许可法》终于通过。“现在看来,由于这部法律关系到行政权力的利益格局,起草、通过乃至实施都不易。我对这部法律感情最深,也希望它能更大地发挥作用。”马怀德说。
马怀德的电脑桌面上,是心爱的女儿5岁时的照片。对于47岁的马怀德来说,工作或许是他最大的乐趣所在。繁重的工作,占用了马怀德大量的时间。妻子说:“我嫁给了一个工作狂。”中国政法大学的大学生评价说:“马老师就是一个飞转的陀螺,永不停歇。”
❹ 法律基础知识的书籍推荐
我的建议是如果学问感兴趣可以先读《民法学原理》(张俊浩主编)。
如果想搞明专白法学基础知属识,以备万一之需,不如从法条学起。先读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和行政诉讼法吧。如果抓不住要领,可以参考《行政法学新论》(应松年),主要是由有行政工作经验的人编写,很有借鉴意义。
法理学我个人认为不必下太多功夫,教材重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稍重。外国著作如《法律帝国》(德沃金)等里中国现实太远。只对理论研究有用。
刑法可以试试读案例,趣味性强对个人也有帮助。
太专业的法律如国际法(国际公法、国际私法与国际经济法)商法(公司、证券、票据、破产、海商、保险)有兴趣就读一读,没有的话就先放一放。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值得每个人学学,建议除了法条,读一下《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吴景明)。
在适当的时候学一下婚姻法、继承法,法条简单不必阅读什么参考书,但相关的司法解释很重要。
❺ 法律常识类的读物有哪些
《民法学原理》(张俊浩主编)
《行政法学新论》(应松年)
《法律帝国》(德沃金)
《合同法要义》
❻ 应松年的主要成就
1979年以后中国最早从事行政法学和行政学研究的学者之一,参与 全国最早统编教材《行政法概要》的编写;主编全国最早的行政专著之一《行政管理学》,并获全国行政学著作一等奖。此后一直站在行政法学学术研究的前列。应松年于1983年开始招收行政法硕士研究生,是中国最早的硕士生导师之一,1994年开始为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博士点导师,并招收台湾博士生。同时,应松年也是全国行政法学研究会和行政管理学会两个学术团体最早的组织者和领导之一,至今仍为行政法学术团体的主要领导人。
全国人大法工委行政立法研究组的主要领导人1986年参加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行政立法研究组,并且一直是该组的主要领导人。曾参与《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行政处罚法》的起草工作,现正起草《行政许可法》、《立法法》等法律,并参加了很多法律草案的讨论。是《行政程序法》立法研究项目的主要负责人。
北京市第十、十一届人大代表、内司委委员,也是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内司委委员。并是北京市法律顾问组组长、天津市法律顾问、药品监督管理局法律顾问、公安部特约监督员、北京市高级法院特约监督员等。最高人民法院特约咨询员、最高人民检察院特约咨询员。
应松年教授致力于行政法学、行政诉讼法教学、研究,是中国第一批行政法硕士研究生导师,是最早的行政诉讼专业博士生导师之一。两次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师。参与编写中国第一部行政法学教材《行政法概要》,主编法学统编教材《行政法学》、《行政诉讼法学》,撰写和主编《行政行为法》、《行政法学总论》、《国家赔偿法研究》、《行政法的理论与实践》、《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词典》、《行政法学新论》、《行政管理学》等,撰写发表《依法行政论纲》等一批论文。其中有不少是北京或全国的重点课题,所撰论著多次获校级、部级和全国的各种学术论著奖,为行政法学教材建设、为行政法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多年担任中国法学会行政法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兼任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中国监察会、中国卫生法学会副会长等职。
1986年起担任全国人大法工委行政立法研究组副组长,参加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行政处罚法、教育法等重要法律的起草,并承担《卫生法》、《农业法》、《渔业法》等各部门行政立法的顾问、咨询工作。兼任北京、天津市政府法律顾问。
1990年以来先后去日本、法国、台湾讲学,去美国、德国、澳大利亚、荷兰、香港、澳门等地考察及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在日本、台湾、荷兰、香港发表学术论文。
❼ 肖泽晟的主要论著
1、张千帆主编、肖泽晟副主编:《宪法学》(教育部十五规划教材),法律出版社2004年9月版。
2、肖泽晟著:《宪法学——关于人权保障与权力控制的学说》,科学出版社2004年9月修订版。
3、杨解君、肖泽晟著:《行政法学》,法律出版社2000年8月版。
4、副主编:《行政许可法的理论与制度解读》(应松年、杨解君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版。
5、参编《当代中国行政法》(应松年主编,方正出版社2005年3月版)、《行政诉讼法学》(杨解君主编,法律出版社2000年8月版)、《人权法学》(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行政许可研究》等8部。
❽ 田飞龙的奖励情况
1、南京大学优秀本科毕业生(2006);
2、南京大学优秀本科毕业论文二等奖(2006);
3、北京大学第15届挑战杯“特别贡献奖”(2007);
4、北京大学“黄鹰育才”奖学金(2007);
5、“中美欧比较法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优秀学员(2007);
6、全国第二届应松年行政法学奖学金(2008);
7、北京大学“青春的榜样·优秀研究生系列报道”之法学院篇(2008);
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山东大学·2008)优秀论文奖;
9、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北京大学,2009)优秀论文奖;
10、“联邦制与地方分权”暑期学校(瑞士弗里堡大学,2009)最佳参与奖 ;
11、首届中国特色法政论坛(中国政法大学·2010)优秀论文
12、北京大学学习优秀奖(2009);
13、北京大学仇浩然奖学金(2009);
14、北京大学廖凯原奖学金(2010,2011);
15、北京大学三好学生(2010,2011),北京大学三好学生标兵(2011);
16、第二届蔡定剑宪法学优秀论文奖(2012);
17、中国法学会“两岸四地法治发展青年论坛”征文二等奖(部级,2014)。
❾ 第八届应松年行政法学奖学金颁奖典礼在哪里举行
12月28日,“应松年行政法学基金第一届理事大会暨第八届应松年行政法学奖学金颁奖典礼”在京举行。北京卓亚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理事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秘书长周成奎,最高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厅厅长胡卫列,以及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的行政法学界代表参加了颁奖典礼。
应松年行政法学奖学基金的宗旨是通过设立奖学金,以奖励全国优秀行政法学研究生,推动学术发展。该奖学金自设立以来,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被喻为“中国行政法学界的诺贝尔奖”。刘莘表示:“这个奖项虽然是对行政法学的奖项,将来会进一步打破专业壁垒,向更多人宣传这个奖项,获得社会更广泛的支持。”
律师,做好律师的誓言。
❿ 想找一本关于法律常识的书,越全面越好。特求助
如果学问感兴趣复可以先读《民法制学原理》(张俊浩主编)。
如果想搞明白法学基础知识,以备万一之需,不如从法条学起。先读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和行政诉讼法吧。如果抓不住要领,可以参考《行政法学新论》(应松年),主要是由有行政工作经验的人编写,很有借鉴意义。
法理学我个人认为不必下太多功夫,教材重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稍重。外国著作如《法律帝国》(德沃金)等里中国现实太远。只对理论研究有用。
刑法可以试试读案例,趣味性强对个人也有帮助。
太专业的法律如国际法(国际公法、国际私法与国际经济法)商法(公司、证券、票据、破产、海商、保险)有兴趣就读一读,没有的话就先放一放。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值得每个人学学,建议除了法条,读一下《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吴景明)。
在适当的时候学一下婚姻法、继承法,法条简单不必阅读什么参考书,但相关的司法解释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