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事诉讼法简易程序
⑴ 法院起诉的简易程序怎么弄
符合如下条件的民事案件,适用简易程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五十七条基层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审理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简单的民事案件,适用本章规定。
基层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审理前款规定以外的民事案件,当事人双方也可以约定适用简易程序。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
十一、简易程序
第二百五十六条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七条规定的简单民事案件中的事实清楚,是指当事人对争议的事实陈述基本一致,并能提供相应的证据,无须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即可查明事实;权利义务关系明确是指能明确区分谁是责任的承担者,谁是权利的享有者;争议不大是指当事人对案件的是非、责任承担以及诉讼标的争执无原则分歧。
第二百五十七条 下列案件,不适用简易程序:
(一)起诉时被告下落不明的;
(二)发回重审的;
(三)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的;
(四)适用审判监督程序的;
(五)涉及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
(六)第三人起诉请求改变或者撤销生效判决、裁定、调解书的;
(七)其他不宜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
⑵ 简易程序
1、“一审是按简易程序审理的,那么二审的话会不会也是这样?”:不会,二审只能适用普通程序,因为法律明确规定:简易程序只适用于基层法院的基层法院的派出法庭的一审中,而且要求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
依据是:《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二条:“基层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审理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简单的民事案件,适用本章规定”。
2、“简易程序和普通程序在时间上有什么差别.”:
(1)简易程序和普通程序在审理期限上有差别:简易程序应在受理立案后3个月内审结、出判决结果;但普通程序却是6个月、经院长批准后还可以延长6个月、再经上一级法院批准后还可以再延长。
(2)但,简易程序只能适用于一审,你的二审不适用简易程序的。
3、“一审的时候对方没提交证据,那么二审提交的证据法院会认可吗?”:
(1)如果对方在二审时提交的是“新证据”,二审会接受并质证、质证后可以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证据。如果不是“新证据”,二审不应接受、也不应质证和认可。
(2)所谓新证据包括2种:一审庭审结束后新发现的证据、对方在一审举证期限届满前申请法院调查取证未获准许、二审法院认为应当准许并依对方申请调取的证据。
依据是:
(1)《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五条:“当事人在法庭上可以提出新的证据。
当事人经法庭许可,可以向证人、鉴定人、勘验人发问。
当事人要求重新进行调查、鉴定或者勘验的,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四十一条第二项:“《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五条第一款规定的“新的证据”,是指以下情形:
(二)二审程序中的新的证据包括:一审庭审结束后新发现的证据;当事人在一审举证期限届满前申请人民法院调查取证未获准许,二审法院经审查认为应当准许并依当事人申请调取的证据。”
4、“那么法院最迟会在什么时候开庭呢,开庭后最迟会在什么时候下判决书呢?”:
(1)二审不一定会开庭:合议庭在经过阅卷的调查、询问当事人后,认为事实清楚、不需要开庭审理的:可以直接裁判的。
(2)二审的审理期限是在【立案后3个月内】审结:二审没有限制必须要开庭、也没限制开庭后多少天判决,只是限制了立案后3个月内下判决。但经院长批准的还可以延长。
依据是:
(1)《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二条:“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应当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经过阅卷和调查,询问当事人,在事实核对清楚后,合议庭认为不需要开庭审理的,也可以径行判决、裁定。”
(2)第一百五十九条第一款:“ 人民法院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
⑶ 民事诉讼法的简易程序
第十三章 简易程序
第一百四十二条 基层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审理事实清楚、权利内义务关系明确容、争议不大的简单的民事案件,适用本章规定。
第一百四十三条 对简单的民事案件,原告可以口头起诉。
当事人双方可以同时到基层人民法院或者它派出的法庭,请求解决纠纷。基层人民法院或者它派出的法庭可以当即审理,也可以另定日期审理。
第一百四十四条 基层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审理简单的民事案件,可以用简便方式随时传唤当事人、证人。
第一百四十五条 简单的民事案件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理,并不受本法第一百二十二条、第一百二十四条、第一百二十七条规定的限制。
第一百四十六条 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⑷ 民事诉讼中简易程序的具体适用
基层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审理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简单的民事案件,适用简易程序。
基层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审理前款规定以外的民事案件,当事人双方也可以约定适用简易程序。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七条,基层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审理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简单的民事案件,适用本章规定。
基层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审理前款规定以外的民事案件,当事人双方也可以约定适用简易程序。
⑸ 民事诉讼法关于简易程序的疑问
当事人只能协议将本由普通程序审的案子转入简易程序审理,并且要经过法院许可。但是本应由简易程序审的案件当事人不可以协议变更为普通程序。
基于你说的情况我认为有以下可能:
海淀区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受理此案后,那么在审理中如果发现案情复杂或是疑难,不宜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可以裁定转入普通程序。但是如果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除了前面说的当事人在还没开始审理的时候可以协议变更之外无论发生了什么情况都不得转入简易程序。
所以不能说是海淀区人民法院依当事人的协议,将本案转为普通程序审理,而应是海淀区人民法院在审理中如果发现案情复杂或是疑难,不宜适用简易程序审理从而转入普通程序。
⑹ 民事诉讼的简易程序是什么
民事诉讼法
第十三章简易程序
第一百四十二条【适用范围】基层人民法院和它回派出的法庭审理事实清楚、权答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简单的民事案件,适用本章规定。
第一百四十三条【起诉方式】对简单的民事案件,原告可以口头起诉。
当事人双方可以同时到基层人民法院或者它派出的法庭,请求解决纠纷。基层人民法院或者它派出的法庭可以当即审理,也可以另定日期审理。
第一百四十四条【传唤方式】基层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审理简单的民事案件,可以用简便方式随时传唤当事人、证人。
第一百四十五条【审判组织及程序】简单的民事案件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理,并不受本法第一百二十二条、第一百二十四条、第一百二十七条规定的限制。
第一百四十六条【审限】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⑺ 为什么民事诉讼法要有简易程序
一、 简易程序的概念和意义
1、概念:
简易程序是指基层人民法院和它派出回的法庭审理事实清楚、权利答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简单的民事案件所适用的一种独立的诉讼程序。
2、意义 :
(1) 有利于实现两便原则。
(2) 有利于迅速及时地解决民事纠纷。
(3) 有利于司法资源的合理配置。
简易程序适用的案件范围
基本范围:“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简单的民事案件”
反向排除:(1)起诉时被告下落不明的。
(2)发回重审的案件以及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审理的案件。
(3)共同诉讼中一方或者双方当事人人数众多的。
(4)法律规定应当适用特别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和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的。
(5)人民法院认为不宜适用简易程序进行审理的
⑻ 怎样提起民事诉讼的简易程序
简易程序,是指基层人民法院及其派出法庭审理简单民事案件时所适用的较一审普通程序简单的审判程序。之所以简便,是指它相对于第一审程序中的普通程序而言程序简单,易于执行、方便群众。《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二条的规定:基层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审理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简单的民事案件,适用简易程序规定。
适用简易程序,对于当事人来说最大的好处在于审限短,从立案次日起3个月内审结,并且不得延长。
交通事故所引发的纠纷,因绝大部分都在事发后及时通知交警部门介入处理,对现场进行了勘验并由交警部门出具了《交通事故认定书》,大部分都符合上述三个条件。因此,法院在审理过程中适用简易的情形较多。
1、 送达地址书面确认制度
(1)当事人提供与确认
当事人应当在起诉或者答辩时向人民法院提供自己准确的送达地址、收件人、电话号码等其他联系方式,并签名或者捺印确认。
(2)原告提供地址瑕疵的处理
原告提供了被告准确的送达地址,但人民法院无法向被告直接送达或者留置送达应诉通知书的,应当将案件转入普通程序审理;
(3)法院认定地址
被告到庭后拒绝提供自己的送达地址和联系方式,经人民法院告知后被告仍然拒不提供的:如果被告是自然人的,以其户籍登记中的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为送达地址;如果被告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应当以其工商登记或者其他依法登记、备案中的住所地为送达地址。
(4)视为送达
因当事人自己提供的送达地址不准确、送达地址变更未及时告知人民法院,或者当事人拒不提供自己的送达地址而导致诉讼文书未能被当事人实际接收的,按下列方式处理:
(一)邮寄送达的,以邮件回执上注明的退回之日视为送达之日;
(二)直接送达的,送达人当场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情况之日视为送达之日。
2.传唤与答辩方式
可以采取捎口信、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简便方式随时传唤。但是,该方式不得作为按撤诉处理和缺席判决的根据。
被告口头答辩的,人民法院可以当即开庭审理;被告要求书面答辩的,人民法院应当将提交答辩状的期限和开庭的具体日期告知各方当事人。
3.审判组织
审判员1人独任审理。
4.庭审程序
(1)不受通知日期及调查、辩论的顺序限制。
(2)可以当庭举证;当庭举证有困难的,举证的期限由当事人协商决定,但最长不得超过十五日;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决定。但应当保障当事人陈述意见的权利。
(3)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和申请证人出庭作证,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但其提出申请的期限不受《证据规定》第十九条第一款、第五十四条第一款的限制。
5、开庭与审理的简化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应当一次开庭审结,但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再次开庭的除外。
当事人对案件事实无争议的,审判人员可以在听取当事人就适用法律方面的辩论意见后迳行判决、裁定。
6.审限
3个月内审结,并且不得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