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劳动法和仲裁法的关系

劳动法和仲裁法的关系

发布时间: 2022-01-08 12:19:44

『壹』 劳动争议诉讼和劳动仲裁的关系是怎样的

(一)劳动争议诉讼 应当严格执行仲裁前置制度。在审判实务中,劳动争议仲裁(以下简称仲裁)前置制度已为广大司法工作者普遍理解和接受,但是仍有个别人员在严格执行该制度上还存有疑意。例 如:对劳动争议当事人已向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而仲裁委员会长期不作出仲裁裁决,或者不作出是否受理的书面结论,当事人不得已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对此 有人认为可视为争议已经过仲裁前置程序,人民法院应予受理。根据劳动法和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劳动争议案件经过仲裁前置程序”包括两种情形:一是确实经 过仲裁前置程序的情形,即仲裁委员会在实体上作出仲裁裁决;二是视为经过仲裁前置程序的情形,即仲裁委员会在程序上作出不予受理的书面结论(包括裁决、决 定、通知书三种形式)。因而,凡当事人已向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而仲裁委员会未作出仲裁裁决或者不作出是否受理的书面结论的,都属于未经仲裁前置程序 的情形,人民法院均不应受理。 (二)仲裁与诉讼的衔接问题。 劳动争议处理程序,从仲裁到诉讼有其自身的规范体系和特征性,不能因其在诉讼阶段适用民事诉讼法的规范体系,而完全以民事诉讼的规范和理念来排斥劳动争议处理程序本身的 规范和特征。相反,人民法院在运用民事诉讼程序规范处理劳动争议案件过程中,在某些环节上,应当以劳动争议程序规范在诉讼阶段的特殊规定,来 影响 和改变某些民事诉讼程序原有的规范及理念之具体适用。 “不告不理”原则在劳动争议诉讼中的特殊体现。 在起诉与诉讼请求的关系问题上,劳动争议案件的审理具有特殊性,体现在“人民法院应当对劳动争议进行全面审理”这一规定上。不服劳动争议仲裁裁 决而诉至法院的当事人一般是仲裁程序中的败诉方,可分为两类:一是在仲裁程序中实体权利未得到保护或未得到充分保护的当事人一方;二是在仲裁程序中被裁决 承担责任的当事人一方。以前述第一类“败诉方”作为原告起诉的,其诉讼请求的核心就是保护实体权利,其起诉的目的与诉讼请求之间具有一致性;而以第二类 进行审理。对于后一情形,人民法院不得不处理原告未请求的事项,这说明劳动争议诉讼的特殊性影响和改变了“不告不理”原则的具体表现形式。

『贰』 “《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节仲裁法》这两部法律中有哪一条是不好的为什么不好然后说出怎样修正

1、赔偿不到位。公司是事业,人生也是事业。赔偿太低。尤其是恶意违约或侵权的,应该象一般民事关系那样,彻底赔偿。

2、律师费问题不解决,就是等于把让无产阶级当法盲,或者请不起,耗不起。

3、住房公积金等类似问题,如果法律法规规定应该给职工的,那么,该等利益应视为劳动者的权益,就应当适用劳动法或劳动合同法等。而不是搞什么行政诉讼;法院还搞什么司法解释,哪些属于劳动纠纷立案案由。真TMD搞笑。因此,劳动合同法,因该有一条类似兜底的条款。

4、就业歧视,没有实际有效的后果模式、有效的法律机制。那个破就业法,也是可有可无。

5、仲裁机构给你开的单子,开庭时间都超过审限了,那就应允许直接去法院诉讼,而不是等它超过审限那一天,才可以去诉讼。真TMD搞笑!

6、解除劳动合同的理由有问题。对管理人员,尤其是经理等高管,应适当放松公司解除与高管劳动关系的限制。比如,岗位是总经理,公司在合同内还必须用他做总经理。除非经理有违法的行为,或者经理能力有限,培训后仍不行有问题、或企业破产、情势变更等。归于高管,解除劳动关系的这些理由显然是不够的。如果公司是你的,非要逼你清算公司,买卖不干了,才能请走总经理这神仙?真TMD搞笑!对高管,合同的解除,应该宽松些。把它当做生意就行了---特殊解除,特殊赔钱,不就行了吗?法律非要这强扭的瓜。

呵呵,不写了,问题太多了。累了!自己多研究吧!

『叁』 劳动法与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关系

这个问题有点大,也有一些争议。只能简单说下。
《劳动专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属及与劳动关系密切相联系的其他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劳动合同法》对《劳动法》中的劳动合同这一章节进行了重新的详细的规定。《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属于普通法和特别法的关系,对于《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都有规定的,适用《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合同法》没有规定而《劳动法》有规定的,则适用《劳动法》的相关规定。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对《劳动法》规定的劳动仲裁的详细规定及延伸,立法目的是为公正及时解决劳动争议,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调解仲裁法是对违反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的行为通过仲裁途径进行具体规制的法律。

『肆』 关于劳动法和劳动仲裁

劳动法中的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纠纷的一种办法。以下根据《劳动法》具体说明。
一、法律规定
第七十九条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二、仲裁委员会的组成
第八十条 在用人单位内,可以设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由职工代表、用人单位代表和工会代表组成。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主任由工会代表担任。
劳动争议经调解达成协议的,当事人应当履行。
第八十一条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由劳动行政部门代表、同级工会代表、用人单位方面的代表组成。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由劳动行政部门代表担任。
三、仲裁结果的执行
第八十二条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六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仲裁裁决一般应在收到仲裁申请的六十日内作出。对仲裁裁决无异议的,当事人必须履行。
第八十三条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起诉又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伍』 最新劳动法和仲裁法是什么时候开始实施的呢

劳动法1995年1月1日起施行。(最新立法为2008年的《劳动合同法》,需配合使用)

仲裁法 1995年9月1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若干问题的解释自2006年9月8日起施行

『陆』 劳动法仲裁

1、劳动仲裁的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版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权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2、劳动仲裁申请程序:
第二十八条 申请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
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二)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
(三)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书写仲裁申请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申请,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柒』 仲裁法与劳动法的矛盾

拜托,发表评论前至少应先明白一些基本的规则才可以。

简单一点说明:
1、作为全国人大通过的法律,新法对旧法进行调整,又不是不可以,自相矛盾的说法,除非是一个部门同时通过了两个法律而这两个法律互相冲突才可以算,否则一般情况下就是存在先后。
2、仲裁法不是解决劳动仲裁的,劳动争议仲裁适用的是“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3、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47条规定:“下列劳动争议,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一)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金额的争议;
(二)因执行国家的劳动标准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发生的争议。”但是,对于劳动者来说,上述一裁终局的情况是不适用的,对裁决不服劳动者是可以起诉的。

热点内容
2018刑事诉讼法自考试题及答案 发布:2025-09-10 11:30:59 浏览:927
道德促进发展 发布:2025-09-10 11:06:21 浏览:823
法律行政法规草案征求意见 发布:2025-09-10 11:05:47 浏览:510
集中体现合同法的公平原则的制度 发布:2025-09-10 10:51:19 浏览:996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内容 发布:2025-09-10 10:50:17 浏览:606
有关出轨法律责任 发布:2025-09-10 10:47:09 浏览:279
为司法透明 发布:2025-09-10 10:47:08 浏览:617
法官员额后安徽工资 发布:2025-09-10 10:22:38 浏览:683
道德何涛 发布:2025-09-10 10:07:50 浏览:722
呼和浩特司法鉴定中心 发布:2025-09-10 09:58:23 浏览: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