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2018刑事诉讼法自考试题及答案

2018刑事诉讼法自考试题及答案

发布时间: 2025-09-10 11:30:59

1. 法宣在线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8法宣在线题库及答案

1、(单选题)下面关于反恐怖主义工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坚持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

B.坚持先发制敌的原则

C.保持主动的原则

D.惩罚为主、惩防结合

正确答案:D

2、(单选题)下列关于在罪犯刑满释放前接受安置教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被决定安置教育的人员对决定不服的,可以向同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一次

B.被安置教育人员无权自行申请解除安置教育

C.安置教育机构应当每年对被安置教育人员进行评估

D.罪犯在刑满释放前必须接受安置教育

正确答案:C

3、(单选题)下面关于检验检疫机关发现涉嫌恐怖活动物品后的做法正确的是( )。

A.可以将物品扣留

B.应当依法扣留,在五日内将物品送交公安机关

C.应当依法扣留,并立即将物品移送公安机关或者国家安全机关

D.应当依法扣留,在五日内将物品送交国家安全机关

正确答案:C

4、(单选题)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 )在审判刑事案件的过程中,可以依法认定恐怖活动组织和人员。

A.有管辖权的基层以上人民法院

B.有管辖权的中级以上人民法院

C.有管辖权的高级以上人民法院

D.最高人民法院

正确答案:B

5、(单选题)下列关于采取技术侦察措施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对侦查到的信息必须长期保存以作他用

B.必须是因反恐怖主义情报信息工作的需要

C.只能用于反恐怖主义应对处置和对恐怖活动犯罪、极端主义犯罪的侦查、起诉和审判

D.必须经过严格的批准手续

正确答案:A

6、(单选题)为调查恐怖活动嫌疑,经有关机关批准,可以根据其危险程度,责令恐怖活动嫌疑人员遵守下列一项或者多项约束措施。其中不包括( )。

A.两年内不得参加大型群众性活动或者从事特定的活动

B.不得与特定的人员会见或者通信

C.定期向公安机关报告活动情况

D.未经公安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指定的处所

正确答案:A

7、(单选题)下列关于公安机关的职权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调查恐怖活动嫌疑,对了解有关情况的人员只能在公安机关进行询问

B.调查恐怖活动嫌疑,可以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对嫌疑人员进行盘问、检查和传唤

C.发现恐怖活动嫌疑,需要调查核实的,应当迅速进行调查

D.调查恐怖活动嫌疑,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个人收集、调取相关信息和材料 正确答案:A

8、(单选题)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公安机关发现极端主义活动的,应当将有关人员强行带离现场并登记身份信息

B.公安机关发现极端主义活动的物品等,应当予以收缴

C.公安机关发现利用极端主义危害公共安全的,必要时可以加以制止

D.公安机关对宣扬极端主义的行为应当及时制止,并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正确答案:C

9、(单选题)下列关于我国国(边)境安全管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可以在重点国(边)境地段和口岸设置拦阻隔离网

B.应当依照规定对抵离国(边)境前沿的人员进行检查

C.应当严密组织国(边)境巡逻

D.应当在重点国(边)境地段和口岸设置视频图像采集和防越境报警设施 正确答案:A

10、(单选题)出入境证件签发机关、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对恐怖活动人员和恐怖活动嫌疑人员,有权作出的决定不包括( )。

A.决定不准其出境入境

B.不予签发出境入境证件

C.宣布其出境入境证件作废

D.决定将其驱逐出境

正确答案:D

11、(多选题)下面关于电信业务经营者、互联网服务提供者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应当为有关机关依法进行防范、调查恐怖活动提供技术支持和协助

B.发现含有恐怖主义等内容的信息的,应当向公安机关或者有关部门报告

C.发现含有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内容的信息的,应当立即停止传输

D.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落实网络安全、信息内容监督制度

正确答案:ABCD

12、(多选题)对于需要认定恐怖活动组织和人员的,应当向国家反恐怖主义工作领导机构提出申请的主体包括( )。

A.国家安全部门

B.市级以上反恐怖主义工作领导机构

C.外交部门

D.国务院公安部门

正确答案:ACD

13、(多选题)下列选项中属于重点目标的管理单位应当履行的职责的是( )。

A.实行风险评估,实时监测安全威胁,完善内部安全管理

B.制定防范和应对处置恐怖活动的预案、措施,定期进行培训和演练

C.采集的视频图像信息保存期限不得少于六十日

D.指定相关机构或者落实责任人员,明确岗位职责

正确答案:ABD

14、(多选题)对恐怖活动罪犯和极端主义罪犯被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监狱、看守所应当在刑满释放前对( )进行社会危险性评估。

A.犯罪性质

B.犯罪情节

C.服刑期间的表现

D.释放后对所居住社区的影响

正确答案:ABCD

15、(多选题)下列行为中属于本法所指恐怖主义性质的是( )。

A.组织、领导、参加恐怖活动组织的

B.宣扬恐怖主义,煽动实施恐怖活动

C.强制他人在公共场所穿戴宣扬恐怖主义的服饰和标志的

D.为恐怖活动培训提供信息、资金

正确答案:ABCD

16、(判断题)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组织开展反恐怖主义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反恐怖主义意识。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17、(判断题)被认定的恐怖活动组织和人员对认定不服的,可以申请复核。对复核结果不服的,可以依法向法院提起诉讼。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18、(判断题)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制定、组织实施城乡规划,还应当符合反恐怖主义工作的需要。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19、(判断题)电信、互联网、住宿等业务的经营者和服务者,对身份不明或者拒绝身份查验的客户,应该在提供服务的同时及时向公安部门报告。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20、(判断题)金融机构和特定非金融机构对国家反恐怖主义工作领导机构的办事机构公告的恐怖活动组织和人员的资金或者其他资产,可以予以冻结。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法宣在线考试答案2

1、(单选题)《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育龄夫妻自主选择计划生育避孕节育措施,预防和减少( )。

A.妊娠

B.非意愿妊娠

C.人口增长

D.生育

正确答案:B

2、(单选题)《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实行计划生育,以( )为主。

A.自觉

B.避孕

C.强制措施

D.节育措施

正确答案:B

3、(单选题)国家鼓励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个人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提供( )。

A.帮助

B.资助

C.扶助

D.捐助

正确答案:D

4、(单选题)公民实行计划生育手术,享受国家规定的( ),地方人民政府可以给予奖励。

A.福利

B.休假

C.补助

D.保障

正确答案:B

5、(单选题)《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实行计划生育的育龄夫妻免费享受国家规定的( )项目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A.节育手术

B.有关项目

C.终止妊娠

D.基本项目

正确答案:D

6、(单选题)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 )子女。

A.一个

B.三个

C.无限制

D.两个

正确答案:D

7、(单选题)我国严禁利用超声技术和其他技术手段进行非医学需要的胎儿( )鉴定

A.生长

B.性别

C.缺陷

D.健康

正确答案:B

8、(单选题)公民有生育的权利,也有依法实行计划生育的( ),夫妻双方在实行计划生育中负有共同的责任。

A.权利

B.责任

C.义务

D.权力

正确答案:C

2. 关于刑事审判模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哪些:

【答案】:A、D
所谓刑事审判模式,是指控诉、辩护、审判三方在刑事明槐轮审判程序中的诉讼地位和相互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审判程序组合方式。刑事审判模式是刑事诉讼模式在审判阶段的体现。故A项正确。B项前半句话是职权主义审判模式的特点,而非当事人主义审判模式的激信特点。当事人主义审判模式,又称对抗制审判模式、抗辩式审判模式,是指法官(陪审团)居于中立且被动的裁判者地位,法庭审判的进行由控方的举证和辩方的反驳共同推动和控制的一种审判模式。与职权主义相比,当事人主义审判模式有三个基本特征:第一,法官消极中立。第二,控辩双明前方积极主动和平等对抗。第三,控辩双方共同控制法庭审理的进程。故B项后半句话表述正确。职权主义审判模式,又称审问式审判模式,是指法官在审判程序中居于主导和控制地位,而限制控辩双方积极性的审判模式。职权主义审判模式也有三个基本特征:第一,法官居于中心地位,主导法庭审理的进行。第二,控辩双方的积极性受到抑制,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第三,法官掌握程序控制权。故C项前半句话不正确,后半句话正确。我国1979年《刑事诉讼法》确立的刑事审判模式体现出超职权主义的特点。1996年修正的《刑事诉讼法》对审判模式进行了重大改革,主要是吸收了英美法系当事人主义的对抗性因素,并保留了职权主义的某些特征。2012、2018年《刑事诉讼法》再修改沿着控辩式庭审方式改革的方向取得了新的进展。所以,D项表述正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72条规定内容是什么

法律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72条规定的内容是人民检察院对于监察机关、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应当在一个月以内作出决定,重大、复杂的案件,可以延长十五日;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符合速裁程序适用条件的,应当在十日以内作出决定,对可能判处的有期徒刑超过一年的,可以延长至十五日。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的案件,改变管辖的,从改变后的人民检察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查起诉期限。上述内容是2018年刑事诉讼法修正后的第172条的具体内容。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二条 人民检察院对于监察机关、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应当在一个月以内作出决定,重大、复杂的案件,可以延长十五日;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符合速裁程序适用条件的,应当在十日以内作出决定,对可能判处的有期徒刑超过一年的,可以延长至十五日。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的案件,改变管辖的,从改变后的人民检察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查起诉期限。

4. 法考改革后,有什么变化呢

你好!法考改革后的变化如下:

一、考名改革

2018年之前名为“国家统一司法考试”,2018年后改为“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即“司考”变为“法考”。

二、报考条件改革

1、原报考条件:“高等学校法律专业本科毕业或者高等学校非法律专业本科毕业并具有法律专业知识”

2、改革后报考条件:

(1)具备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法学类本科学历并获得学士及以上学位;

(2)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非法学类本科及以上学历,并获得法律硕士、法学硕士及以上学位;

(3)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非法学类本科及以上学历并获得相应学位且从事法律工作满三年。

三、法考科目改革

原科目为:试卷一、试卷二、试卷三、试卷四;一、二、三卷考客观选择题,试卷四考主观题。每张试卷分值为150分,四卷总分为600分。各卷考试时长均为180分钟。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试卷一、试卷二、试卷三为机读式选择试题,试卷四为笔答式案例分析、法律文书、论述试题。各卷科目为:

试卷一:综合知识。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法理学、法制史、宪法、经济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司法制度和法律职业道德;

试卷二:刑事与行政法律制度。包括:刑法、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试卷三:民商事法律制度。包括:民法、商法、民事诉讼法(含仲裁制度);

试卷四:案例分析、法律文书、论述。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法理学、宪法、司法制度和法律职业道德、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商法、民事诉讼法。

现科目为:客观卷一、客观卷二、主观题卷

客观题考试实行闭卷、计算机化考试方式,试题、答题要求和答题界面均在计算机显示屏上显示,应试人员应当使用计算机鼠标或键盘在计算机答题界面上直接作答。

客观题考试共两卷。分为试卷一、试卷二,每张试卷100道试题,分值为150分,其中单项选择题50题、每题1分,多项选择题和不定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2分,两张试卷总分为300分。具体考查科目为:

试卷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法理学、宪法、中国法律史、国际法、司法制度和法律职业道德、刑法、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试卷二:民法、知识产权法、商法、经济法、环境资源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民事诉讼法(含仲裁制度)

主观题试卷:9:00—13:00,考试时间240分钟。

主观题考试为一卷,实行计算机化考试。包括案例分析题、法律文书题、论述题等题型,分值为180分。具体考查科目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法理学、宪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商法、民事诉讼法(含仲裁制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司法制度和法律职业道德。

主观题考试设置选作题的,应试人员可选择其一作答。

四、法考时间改革

原考试时间:仅一个批次,考两天,时间为9月的第3个周六、周日。

试卷一:周六 上午08:30—11:30,考试时间180分钟。

试卷二:周六 下午14:00—17:00,考试时间180分钟。

试卷三:周日 上午08:30—11:30,考试时间180分钟。

试卷四:周日 下午14:00—17:30,考试时间210分钟。

现考试时间:客观题分两个批次,也就是两天。2020年考试时间为10月31日和11月1日

第1批次考试时间:

试卷一:9:00—12:00,考试时间180分钟。

试卷二:14:30—17:30,考试时间180分钟。

第2批次考试时间:

试卷一:9:00—12:00,考试时间180分钟。

试卷二:14:30—17:30,考试时间180分钟。

主观题考试时间为11月28日 9:00—13:00,考试时间240分钟。

五、法考查分改革

改革前:在考完的第二天上午公布真题,过3~4天公布真题答案,考完一周左右对真题答案提出异议,考后两个月左右公布成绩。分数线另外公布。

改革后:现在是客观题卷成绩考后一周左右公布,同时公布分数线;主观题卷是考试下一个月底公布成绩及分数线;二者均无真题。

以上是中公法考整理的解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5. 刑事诉讼法第167条规定内容

2018年修正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七条规定:
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案件中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十四日以内作出决定。
在特殊情况下,决定逮捕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三日。
对不需要逮捕的,应当立即释放;对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6. 2018年新《刑事诉讼法》中的简易程序与速裁程序的异同

一、2018年新《刑事诉讼法》中的简易程序与速裁程序的共同点:

1、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对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可以组成合议庭进行审判,也可以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判;对可能判处的有期徒刑超过三年的,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审判。而速裁程序,只能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判。

2、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公诉案件,人民检察院应当派员出席法庭。适用速裁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当庭宣判。

3、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后二十日以内审结;对可能判处的有期徒刑超过三年的,可以延长至一个半月。适用速裁程序审理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后十日以内审结;对可能判处的有期徒刑超过一年的,可以延长至十五日。

参考资料来源:中央人民政府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热点内容
最高人民法院公报案例汇编 发布:2025-09-10 15:49:46 浏览:414
黑龙江劳动合同法孕期 发布:2025-09-10 15:08:45 浏览:838
婚姻法的首要原则 发布:2025-09-10 14:59:09 浏览:642
法官眼神 发布:2025-09-10 14:55:33 浏览:354
合同法解释目前有几部 发布:2025-09-10 14:34:15 浏览:594
新行政法解释 发布:2025-09-10 14:13:12 浏览:851
西贝员工条例 发布:2025-09-10 13:55:55 浏览:947
物业法律法规条例 发布:2025-09-10 13:55:10 浏览:448
法院能不能告法院 发布:2025-09-10 13:50:01 浏览:493
想发财刑法 发布:2025-09-10 13:49:49 浏览: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