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第91条规定是什么
⑴ 劳动法第九十一条的赔偿金是什么和经济补偿金是一样的吗赔偿金怎么算
不一样的,“补偿金”和“赔偿金”,“两金”来自两个不同的法律规定,符合同时适用的条件,可以同时适用。就“经济补偿金”,劳动部发布的《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第三条中规定:“用人单位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以及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除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额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外,还需加发相当于工资报酬百分之二十五的经济补偿金”。
就“赔偿金”,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但这个前提是劳动者必须先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不可未经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受理而直接要求这个赔偿金。
解除劳动关系支付的补偿金规定如下:
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⑵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九十一条第一款的赔偿金问题
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责令支付赔偿金、经济补偿以应付工资为标准来支付的,赔偿金是行政处罚性质,你可以要求支付相当于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25%的经济补偿金。
⑶ 根据劳动法 第九十一条该怎么赔偿
你看的这个《劳动来法自》是1995年1月1日起施行的,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的《劳动合同法》85条涉及的也是这个问题,但是新法优于旧法,所以现在以《劳动合同法》的条款为准: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50%以上100%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至于《劳动法》91条的赔偿金,在1995年1月1日起施行的《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3、4条规定:加发相当于 工资报酬/低于最低工资标准部分 的25%。
⑷ 关于劳动法
如果劳动合同期未满的,用人单位单方面要求劳动者解除合同并与劳务派遣公司签订合同的,实际上是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可以不和派遣公司签订合同,要求单位继续履行原合同,如果选择不履行的,则可以要求单位支付解除合同的经济补偿金和违约金,单位不支付的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举报投诉。
如果迫于无奈需要解除合同并重新签订劳务派遣合同的,也并非像用人单位设想的那样一劳永逸,作为劳动者完全可以通过一下方式寻求救济的
1、主张同工同酬的权利,劳动合同法第63条规定“被派遣劳动者享有与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
2、工作岗位的限制来对抗劳务派遣,第66条规定“劳务派遣一般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至于“一般”、“临时性”、“辅助性”、“替代性”应做什么样的法律解释,估计今后司法解释会有定论,会延续劳动合同法的精神的。
3、用工单位与劳务派遣企业的连带责任。劳动合同法第91条规定“...给被派遣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承担连带责任”。
如果用人单位采取欺诈、胁迫方式要求解除劳动合同,只要劳动者能提供证据证明存在欺诈与胁迫的事实,解除劳动合同就会被认定无效,需继续履行。
所以个人认为楼主不需过于担心,当然,能够把单位关于工龄继续计算、工资与福利以书面形式或将用人单位的承诺录音就最好了。
⑸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91条是否还有效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91条仍然有效的。
2、《劳动法》第九十一条回 :用人单位有答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
(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四)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照本法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
⑹ 《劳动法》第九十一条是怎么规定的
第九十一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回付劳动者答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
(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四)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照本法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
⑺ 劳动合同法91条的损失如何解释
第九十一条 用人单位招用与其他用人单位尚未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给其他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解读】 本条是关于用人单位招用与其他用人单位尚未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对原用人单位造成损失,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的规定。
在商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优秀的员工越来越成为企业维持生存、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这些员工在其他单位任职期间所获知的劳动技能、客户资源甚至商业、技术秘密都成为一种重要的资源,因此,恶意挖人成为一些企业提升竞争力的一种捷径。虽然,我国劳动法并未明文禁止劳动者的兼职行为,因此,劳动者在一家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的同时,有利用下班时间兼职的权利,如未损害用人单位的利益,原则上并未违反法律规定。但是用人单位雇佣这种与其他用人单位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侵害到其他用人单位利益,作为实际利益的获得者,则应当对此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因为,这种行为往往给原用人单位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劳动者本人没没有能力对此进行赔偿,而且这种行为扰乱了市场正常的竞争秩序,侵害了其他单位的权益,劳动合同法应当对用人单位的这种行为予以规范,以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发展。法国、马达加斯加等国的劳动法对此问题也有规定。这些国家的法律条款对此规定较严,不仅招用未解除原劳动合同的雇员并造成损失的雇主要承担连带责任,而且招用已解除原劳动合同,如果解除行为与新雇主有关,则新雇主也要承担连带责任。
根据本条款的规定,该项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以下三点:(1)用人单位有招用与其他用人单位尚未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的行为,即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该劳动者与其他用人单位仍存在劳动关系。(2)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对其原用人单位造成损失。(3)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的行为与其原用人单位的损失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根据本条款的规定,原用人单位既可以同时请求该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承担赔偿责任,也可任意选择该用人单位或劳动者先行承担赔偿责任。无论该用人单位是否存在过错,只要该用人单位存在招用与其他用人单位尚未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的行为,且因该行为对原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该用人单位就应当对其损失承担连带赔偿责任,而不论该用人单位是否知道其招用的劳动者与其他用人单位尚未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
⑻ 《劳动法》劳动法第九十一条是怎么规定的
第九十一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专支付劳动者的工属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
(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四)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照本法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
⑼ 91、劳动法第九十一条的含义是,如果用人单位实施了本条规定的前三项侵权行为之一的,劳动行政部门应责
参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规定。符合劳动法第九十一条第一至第四项规定情形的,劳动行政部门可以责令单位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的可以要求单位在原有基础上另行支付50%至100%的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