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劳动法不劳而获

劳动法不劳而获

发布时间: 2022-01-11 20:33:33

① 我公司一员工上班就是混日子 不做事情 如何合法解聘该员工

这个事情非常简单哦,最简单的方式就是绩效考核,规定业绩和标准。同时,对他冷处理一段时间。

比如说,你规定每天他必须在岗八个小时,每个小时都得拍多少照片,拍自己做事的照片,用水印相机,拍摄自己的工作情况,然后工作记录啥的,如果是生产车间的话,就更简单,每天必须完成20个零件,否则,少一个,要么加班完成,要么扣工资。如果是销售的话,销售全靠提成,他没有业绩,也就没有工资啦。再比如,每天的卫生必须达到什么标准,然后派人巡查,巡查出来问题,就拍照处理。

另外,可以对他冷处理,就是大家都不理他,也不给他安排事情做,他不是喜欢在公司里面不做事情,混日子吗?那么正好,大家点名的时候,也不点他,安排工作的时候,也把他跳过,等到发工资的时候,不给他,他肯定会来问你,这个时候,你就可以反问他,你给公司做了什么事情,你拿出证据来,公司不养闲人,我们公司每个人都要对得起这份工资,要做就要好好做,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专一行。再比如,他不是不做事情吗?那么他上班肯定在休息或者玩手机了,这些是公司禁止的,发现一次,就罚他两百,时间久了,他自己就待不下去了。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及具体内容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包涵在整个劳动法体系之中,集体体现劳动法的本质和基本精神,贯穿于劳动法的立法、执法、司法的全过程的总的指导思想和根本准则。它是劳动法的核心和灵魂。(一)劳动权利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劳动是公民的权利,即我国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公民都有从事劳动的同等权利。这对公民、用工单位和国家都有特定的法律意义。对公民来说,意味着享有包括就业权和择业权在内的劳动权。对用人单位来说,意味着必须尽可能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平等地录用符合录用条件的职工,履行提供社会保险、就业服务、职业培训等方面的应尽职责,并且不得以任何方式阻碍公民劳动权的实现。对国家来说,意味着应当为公民实现劳动权提供保障。 劳动也是公民的义务,这是宪法的规定,也是从劳动尚未普遍成为人们生活第一需要的现实和社会制度的要求出发提出的。对公民来说,劳动的义务意味着必须以劳动作为谋生手段,在积极争取国家和社会提供的就业机会的同时,努力通过自谋职业、自愿组织就业等方式为自己创造就业机会,并在劳动岗位上履行各项义务。对用人单位来说,意味着有权组织职工参加劳动,并要求职工遵守劳动纪律和完成劳动任务。对政府来说,意味着应当采取各种措施,促使公民以劳动作为其获取生活主要来源的基本手段;禁止或制裁非法的不劳而获行为。 (二)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原则 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历来是各国劳动法所奉行的主旨。劳动者权利的内容相当广泛,包括劳动权、获取劳动报酬权、劳动保护权、休息休假权、职业培训权、物质帮助权、参与企业民主管理权等。劳动法应当以具体落实宪法中关于劳动者权益的规定为己任,对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应当是偏重保护、平等保护、全面保护和最基本的保护。 所谓偏重保护,即劳动法在对劳动关系当事人双方都给予保护的同时,偏重于保护在劳动关系中事实上处于相对弱者地位的劳动者。这就要求,在劳动法应当以保护劳动者权利为立法本位,更多地体现劳动者权利和用人单位的义务,把保护劳动者作为首要任务。 所谓平等保护,即全体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都平等地受到劳动法的保护。其涵义和要求包括两个层次:(1)各种劳动者的平等保护。对于不同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职务以及在不同所有制性质的单位工作或用工形式等不同的各种劳动者来说,在劳动法上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禁止对任何劳动者在劳动方面的歧视。(2)对特殊劳动者群体进行特殊保护。例如,妇女劳动者、未成年劳动者、残疾劳动者、少数民族劳动者、退役军人劳动者等。特殊劳动者群体除了受到劳动法给予的各种一般保护外,其特殊利益还受到劳动法的特殊保护。这种特殊保护是对一般性平等保护的必要补充,旨在使特殊劳动者群体的特殊利益与一般劳动者的共有利益一样受到平等保护,因而并不违背平等保护的精神。当然,关于特殊劳动者群体及其特殊利益的界定,关于特殊保护的措施和限度的确定,必须以法律为依据。 所谓全面保护,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无论是财产权益还是人身权益,无论是法定权益还是约定权益,无论其内容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哪个方面,无论它存在于劳动关系缔结以前、缔结以后或终止以后,都要置于劳动法的保护范围之内。 所谓最基本保护,即是对劳动节的最低限度保护,也就是对劳动者基本利益的保护。在劳动者的利益结构中,维持劳动力再生产所必须的人身安全及健康、基本生活需要等利益属于基本利益,对劳动者的意义最重要,保护劳动者首先就是要保护劳动者的基本利益。 (三)劳动法主体利益平衡原则 劳动法主体主要包括国家、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劳动法主体利益平衡就是要求尽量实现这三方利益的平衡。劳动法的立法宗旨从根本上说就是为了实现劳动法主体三方权益的平衡,劳动法的具体条文应在充分考虑、衡量了三方主体利益之后确定

③ 广州劳动法规定底薪

广州劳动法现规定广州最低工资是860元,节日加班是日工资3倍、假日是2倍,平时是1.5倍。

④ 不劳而获算算劳动法哪一条急需

这和劳动法有什么关系,和民事和刑法有点关系,看性质。

⑤ 请问新劳动法合同到期是否每年补偿一个月的工资

支付标准
1、按照《劳动法》和《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的相关规定,经济补偿金的支付标准应根据违反或解除合同的不同情况,给予不同标准的补偿。
2、《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对不同的补偿标准进行了更为明确的规定,它对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规定了四种标准补偿:
(1)违反《劳动法》和合同约定,克扣拖欠工资,拒不支付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支付低于当地工资标准的工资报酬的,用人单位应加发工资报酬和低于部分25%的经济补偿金。(2)对因劳动者患病、非工负伤或不能胜任工作而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按其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同时还应发给不低于六个月工资的医疗补助费。对患重病和绝症者,用人单位还应增加医疗补助费,患重病的增加部分不低于医疗补助费的50%,患病症的增加部分不低于医疗补助费的100%。
(3)对“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调换工作岗位后仍不能胜任,由用人单位解除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按其在本单位工作年限,工作时间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若劳动者工资高于社平三倍的,则最多付给12个月的经济补偿金”。
(4)对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合同达成协议,用人单位解除合同的;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必须裁减人员的,用人单位应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支付经济补偿金,在本单位工作时间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此种情况的经济补偿金支付没有12个月的限制。

⑥ 劳动法不劳而获怎么解释

不用干活还能有工资拿。

⑦ 私人企业的劳动法有哪些

中国劳动法只有一部。 针对的对象是中国境内任何企业单位和公司。

就是内说不管大小容,不管国有 还是私人,都必须服从本法。

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不违法,法律规定这种情况视为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用人关系不光以合同为存在,而是以事实为存在。

公司收取保证金是违法的。

没有加班费算违法。 每个月加班时间最多累积不能超过40小时。

像这种情况,劳动法虽然有保障,有规定,但是劳动法对劳动者保护力度不够,并且实际操作意义不大,所以楼主这种情况是很无奈的。 因为单位一旦和劳动者冲突,会随时解雇你。对劳动者损失更大。 说到底我们国家法律还不够健全。都是形式主义的条文。

⑧ 急急急!劳动法规定请病假有工资吗

有病假工资,但每个地方对此规定不同!

根据《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59条规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在规定的医疗期间内由企业按有关规定支付其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

根据《北京市工资支付规定》(2007年修改)第21条:“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的,在病休期间,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劳动合同或集体合同的约定支付病假工资。用人单位支付病假工资不得低于本市最低工资标准的80%。

⑨ 劳动法只适用于大公司,国企,而民企私企可以不受劳动法的限制吗

当然不是,民企私企都适用《劳动法》。

热点内容
中国婚姻法保护小三 发布:2025-09-08 11:10:59 浏览:356
道德绑架剧名 发布:2025-09-08 11:08:32 浏览:219
劳动法企业上班时间 发布:2025-09-08 10:55:34 浏览:96
药士管理与法规 发布:2025-09-08 10:48:20 浏览:887
新婚姻法离婚孩子说跟谁 发布:2025-09-08 10:47:34 浏览:437
社会与法普法栏目剧爱情 发布:2025-09-08 10:32:34 浏览:607
房屋字据的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9-08 10:30:39 浏览:358
2018年司法考试主观题分数线 发布:2025-09-08 10:13:59 浏览:209
天等县人民法院 发布:2025-09-08 10:04:20 浏览:790
2014年深圳交通处罚条例 发布:2025-09-08 10:03:33 浏览: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