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要约
⑴ 三方协议和就业推荐表被用人单位收走了,但是本人还没签字,那还能要回来吗
只签就业推荐表不算签合同,故谈不上解约,可以找下一份工作,除了没有就业推荐表其余不受影响。
三方协议和就业推荐表是不一样的,推荐表相当于学校的推荐信,而三方协议则是学校、你本人和单位一起签订的协议。
(1)劳动法要约扩展阅读:
三方协议之试用期内常见的劳动纠纷
在毕业生到用人单位报到后,三方协议即告终止,此时用人单位会与其签订一份正式的劳动合同,其中约定了劳动者在单位的试用期限、服务期限、工资待遇及其它各项福利等等事宜,合同签订之后,双方即正式确定了劳动关系。而在上述提到的各项约定内容中,试用期是最容易出现纠纷的阶段。因此,关于试用期的法律问题,提醒毕业生以下几点:
(即是说:一般的顺序是先签订三方协议,然后报道时签订劳动合同,在其中规定相关的事宜以及试用期问题。而且,试用期间或结束后如果用人单位拒绝,则它需要列举相关的证据。)
试用期时限
试用期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后为相互了解、选择而约定的不超过六个月的考察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的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国家机关、高校、医药研究所、医疗行政部门采用见习期,为一年,试用期采用于企业、公司(包括外企、合资、私企),与医院建立劳动关系的采用试用期。为15日-6个月。见习期可以延长,试用期不能。见习期是具有一定强制力,试用期是双方约定。
试用期辞职
试用期之所以称为试用,其含义就在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均可在此期间内考察对方是否符合自己的要求,双方都具有较为自由的解除合同的方式。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之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有些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中约定劳动者在试用期解除合同需承担违约责任,这实际上限制了劳动者的解除权,因此这种约定是侵害劳动者的合法权利的行为,对于这种约定条律,法律一般确认为无效。
⑵ 公司签承诺书涨提成,但没有兑现,是否触犯了劳动法
我认为这个应当不涉及触犯劳动法,应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调整的范围。
如果公司承诺,在什么条件下(业绩量达到什么样的理想程度),或者在什么期限内涨提成。应视为公司对于劳动者劳动积极性的一种刺激行为,属于提高公司整体收入,稳定员工队伍的行为。
那么,公司无论是与劳动者单独签订相关的协议还是采取贴出公告的方式告知广大劳动者,都应视为与劳动者之间形成的一种要约与承诺之间的关系。即便双方未形成书面协议,公司的承诺都应视为一种要约人(公司)向受要约人(劳动者)发出要约的行为。而劳动者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继续在该公司工作,或者没有明确表示不接受该邀约)就应视为表示接受该要约即:发出承诺。
那么承诺生效,双方的权利义务自然形成。
在公司承诺条件已经成就,或者期限已经届满,而公司没有履行当初的涨提成承诺,应属于违反合同法的行为。劳动者做为权益受损害一方,可以搜集相关证据向人民法院发起诉讼,要求公司履行承诺。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第13条、当事人订立合同采用要约和承诺的方式。
第25条、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
第26条、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时生效,承诺不需要通知的,按照交易习惯或者要约的要求,做出承诺的行为时生效。
第45条、当事人对于合同的效力可以约定附条件,附生效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生效,附终止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终止。
当事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正当的促成条件成就,视为条件不成就。不正当的阻止条件成就,视为条件已成就。
第46条、当事人对于合同的效力可以约定附期限,附生效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届满时生效,附终止期限的合同自条件期满时终止。
综上所述,公司做出涨提成的承诺,应视为一种向劳动发出要约的行为,劳动者做为受要约人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未提出反对意见或者积极工作)表示接受该要约,从劳动者做出承诺的行为时,公司与劳动者双方的权利义务即形成。而公司不履行涨提成的承诺,应视为一种违约。劳动者可以向人民法院发起诉讼,要求公司履行涨提成的义务。
⑶ 录用通知书=劳动合同吗
录用通知书的法律效力在我国《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中没有明确规定内,但它在劳动关容系的缔结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法律性质属于我国《合同法》中规定的“要约”与“承诺”的形式。基于《劳动法》系的法律关系的特殊性,企业发放录用通知书其实是一种要约行为,对企业和员工双方都有约束力。对于用人单位来说,一经发出到达劳动者后即生效,用人单位不得撤销;对于劳动者来说,收到录用通知书,可以选择承诺或放弃,一旦选择承诺,双方合同即告成立。
如果录用通知书具备了双方协商的过程,公司发出的录用通知书含有录用的意思表示,还就劳动合同期限、劳动报酬、工作岗位、月薪标准等内容进行了约定,并且同时具有公司的公章和劳动者的签字,隐含了双方协商的过程,且在劳动合同期限内亦按约定实际履行,因此,录用通知书应认定为双方经协商后的真实意思表示。其次,录用通知书虽然不具备《劳动合同法》第17条所要求的劳动合同应具备的全部条款,但核心条款已经具备。录用通知书中约定了具体的合同期间、工作岗位、工资标准等劳动合同的基本条款,公司已经加盖公章、员工已经签字确认,应属于具有法律效力的劳动合同。
⑷ 签订就业协议书的程序与注意事项有哪些
一、就业协议的订立一般要经过两个程序,即要约和承诺。具体如下:
1、要约
毕业生持学校统一印制的就业推荐表或复印件参加各地供需洽谈会(人才市场),进行双向选择,或向各用人单位寄发书面材料,应视为要约邀请,用人单位收到毕业生材料,对毕业生进行考察后,表示同意接收并将回执寄到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或毕业生来人,应为要约。
2、承诺
毕业生收到用人单位回执或通过其他方式得到用人单位答复后,从中作出选择并到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领取就业协议书,与用人单位签订协议,即为承诺。由于毕业生就业工作比较繁琐,比较具体,有时很难明确分为要约和承诺两个步骤。
二 、毕业生签订协议注意事项
1、要增强法律意识 要对《劳动法》和相关法规多一些了解,认识到劳动合同(就业协议)的重要性,知道哪些合同不能签,哪些合同含义不清,日后可能引起争议等。
2、要对用人单位的情况多一些了解 诸如用工制度、养老保险、工资住房、工作条件,服务期等,在签定协议前应多一些了解,做到心中有数,以便签订协议时提出相应的要求,大学生在签订合同时,也可以与劳动、人事等有关部门取得联系,在他们的监督与指导下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以保证合同的公正性、合理性,减少漏洞。
3、提高严格履行就业协议的自觉性 从过去的毕业生违约情况看,大多数事例德主要责任方是毕业生。由于同学签约违约的随意性,给学校的名誉带来损失,给今后毕业生就业工作带来巨大的困难。为此,毕业生要提高严格履行就业协议的自觉性,签定就业协议要慎重。
(4)劳动法要约扩展阅读:
违约后果
定义
就业协议书一经毕业生、用人单位签署即具有法律效力,任何一方不得擅自解除,否则违约方应向权利受损方支付协议条款所规定的违约金,从实际情况来看,就业违约多为毕业生违约。
违约结果
毕业生违约,除本人应承担违约责任,支付违约金外。往往还会造成其他不良的后果,主要表现在:
1、就用人单位而言,用人单位往往为录用一毕业生做了大量的工作,有的甚至对毕业生将要从事的具体工作也有所安排。同时毕业生就业工作时间相对比较集中,一旦毕业生因某种原因违约,势必使用人单位的录用工作付之东流,用人单位若另起炉灶,选择其他毕业生,在时间上也不允许。从而给用人单位工作造成被动。
2、就学校而言,用人单位往往将毕业生违约行为认为是学校的行为,从而影响学校和用人单位的长期合作关系。用人单位由于毕业生存在违约现象,而对学校的推荐工作表示怀疑。从历年上情况来看,一旦毕业生违约,该用人单位在几年之内不愿到学校来挑选毕业生。
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用人单位需求就是毕业生择业成功的前提,如此下去,必定影响今后学校的毕业生就业工作。同时影响学校就业计划方案的制定和上报,并影响学校的正常派遣工作。
3、就其他毕业生而言,用人单位到校挑选毕业生,一旦与某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就不可能再录用其他毕业生。若日后该毕业生违约,有些当初希望到该用人单位工作的其他毕业生由于录用时间等原因,也无法补缺,造成就业信息的浪费,影响其他毕业生就业。因此,毕业生在就业过程应慎重选择,认真履约。
你好。
答案分别是这样的
一、3
二、1346
三、否
四、悬赏广告是要约,商业广告和宣传资料是要约邀请
五、12
六、是
七、第一个是,第二个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