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问答题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问答题

发布时间: 2022-01-11 22:14:41

㈠ 有关于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问题

行政诉讼法第十四条 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行政案件:
(一)确认回发明专利权的案件、海关处理的答案件;
(二)对国务院各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案件;
(三)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案件。
行政诉讼法解释第八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行政诉讼法第十四条第(三)项规定的“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案件”:
(一)被告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且基层人民法院不适宜审理的案件;

㈡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期末考试两道论述题求标准答案

  1. 针对的对象不同;抽象针对不特定多数人,具体针对具体的人;

  2. 行为后果不同;具体的行为后果会导致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抽象则不会;

  3. 实施主体不同,抽象的是行政机关以及立法机关,具体的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委托的组织;


比例原则是行政法上重要的基本原则,比例原则有三方面的要求:
第一,合目的性。是指行政机关行使裁量权所采取的具体措施必须符合法律目的。为满足这一要求,就需要行政机关在作出决定前准确理解和正确确定法律所要达到的目的。在多数情况下,法律会对其立法目的作出明确规定,但有时法律规定的目的可能比较含混,这些情况下就需要行政机关根据立法背景、法律的整体精神、条文间的关系、规定含义等因素作出综合判断。
第二,适当性。是指行政机关所选择的具体措施和手段应当为法律所必需,结果与措施和手段之间存在着正当性。为达到这一要求,就需要行政机关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拟采取的措施对达到结果是否有利和必要。
第三,损害最小。是指在行政机关在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实现某一行政目的的情况下,应当采用对当事人权益损害最小的方式。即行政机关能用轻微的方式实现行政目的,行政机关就不能选择使用手段更激烈的方式。
行政机关采取的措施和手段应当必要、适当。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实现行政目的的,应当避免采用损害当事人权益的方式。(以上来自网友,我看了哈,基本准确。)


以上内容也不算什么标准答案,仅供你参考,提供一个思路,具体的自己也可以想想,组织哈语言什么的

㈢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论述题

1、合法行政,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必须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没有法律回、法规、规章的规答定,行政机关不得作出损害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义务的决定。
2、诚实守信,行政机关公布的信息应当全面、准确、真实。保护公民信赖利益原则。
3、保障当事人程序权利原则,在行政处罚决定过程中的陈述权、申辩权、被告知权和其他程序权;
4、行政处罚决定作出后的申请复议权、提起诉讼权和请求国家赔偿权等救济权。这些程序权利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等行政处罚当事人对国家的公权利,是对国家的请求,需要以国家机关的义务行为来满足,它对监督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具有重要意义。尊重当事人的程序权是行政处罚有效的法定条件之一。

㈣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期末复习指导试题类型举例答案

一、选择题
1、A 2、D 3、BC 4、AD
二、填空题
1、显示公正 2、该组织、委托的行政机关
三、名词解释
1、行政诉讼: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国家行政机关及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时,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并由人民法院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并出裁判的活动和制度。
2、行政侵权赔偿:指行政机关或者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的过程中,违法侵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并造成损害的,由国家对受害人承当赔偿责任的制度。
四、简答题
1、答:有八类:1、不服行政处罚的案件。1、不服行政强制措施的案件。3、认为行政机关侵犯法律规定的经营自主权的案件。4、对行政机关拒绝颁发许可证和执照或者不予答复不服的案件。5、申请行政机关履行法定职责而被拒绝或者不予答复的案件。6、认为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给抚恤金的案件。7、认为行政机关违法要求履行义务的案件。8、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他人身权、财产权的案件。
2、答:1.原告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2.有明确的被告。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4.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五、论述题
答:行政诉讼法与民事诉讼法一样,也是程序法。行政诉讼法是从民事诉讼法中脱胎而来的。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除依照行政诉讼法外,对于行政诉讼法及其司法解释没有规定的,还要适用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例如,民事诉讼中有关回避、证据、期间、送达、第一审程序和第二审程序,以及执行程序的规定,人民法院在审理和执行行政案件时可以适用。但两者调整的对象不同,因此,在具体内容上有显著的不同:(1)诉讼的主体不同。行政诉讼是解决行政机关或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与其他组织、法人和公民之间在行政管理中引起的纠纷。行政诉讼主体之间具有行政隶属关系。原告是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被告只能是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或行政复议机关。而民事诉讼是解决公民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法人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产生的纠纷,因而,民事诉讼主体之间地位是平等的,不存在隶属关系。(2)诉讼的性质不同。行政诉讼中争执的是关于行政权利义务问题,即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不服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时依法提起的诉讼;而民事诉讼中争执的是关于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问题,即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发生纠纷时提起的诉讼。(3)诉讼发生的条件不同。行政纠纷发生后,有的争议须经有关行政机关处理后,当事人对处理不服时,方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而民事纠纷发生后,纠纷的任何一方均可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民事诉讼程序因此而发生。(4)举证责任不同。行政诉讼中,由被告负举证责任,即由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提供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而民事诉讼中,不论是原告,还是被告,对自己提出的主张均负举证责任。(5)适用调解的范围不同。行政诉讼中,除行政侵权损害赔偿之诉外,人民法院不能以调解方式处理当事人之间的行政争议。这是因为被告是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权的主管机关,它的职责就是维护国家的利益,保障社会的稳定,保护公民或法人的合法权益,它不能对依据国家法规所作出的决定加以更改和让步。而民事诉讼中,自愿、合法调解原则是一项重要原则,贯穿于整个审判程序中,人民法院可以用调解方式处理当事人之间发生的争议。

㈤ 请高手回答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多选题答案

二、多项选择题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任何行政主体在享有或行使行政职权的同时必须同时履行职责B. 行政职责随行政职权的产生、变更或消灭而相应变化C. 行政职责是行政主体在行使职权过程中所享受的权利D. 行政职责的核心是依法行政)。
2. 我国行政机关的设置原则是(B. 精简原则C. 高效率原则 D. 依法设置的原则)。
3. 国家行政机关有如下特征(B. 国家行政机关是具有国家强制性质的社会组织D. 为了顺利实现国家行政管理的职能,国家行政机关必须按一定的层次和结构组织起来,并且按照科学方法依法进行活动)。
4. 能够作为行政主体的行政机关包括(A. 国务院的直属机构C. 地方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
5. 被授权组织的类型包括(A. 特定的事业单位B. 特定的企业单位C. 特定的社会团体)。
6. 行政相对方的义务包括( A. 服从行政管理的义务D. 遵循法定程序的义务)。
7. 被委托组织与被授权组织的区别在于(B. 产生依据不同C. 行为后果不同 D. 法律地位不同)。
8. 行政法制监督的主体包括(A. 国家权力机关C. 上级行政机关和专门行政监督机关)。
9. 关于公务身份的公务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以公务机关的名义从事活动B. 享有行政职权,需要承担行政职责)。
10. 关于国家行政机关的特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B. 具有较强的执行性C. 从事国家行政管理职能D. 按照一定层次和结构组织)。

㈥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一道大题,求答案

可以扣留.但程序违法,暂扣或吊销许可证的行为是重大行政处罚,不能当场作出。
省人版大有权在符合权法律规定的条件下通过省级政府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和决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重大行政处罚必须告知当事人有听证的权利,可以要求举行听证会。

㈦ 请高人指点,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几个简答题。谢谢

1、行政法所来调整的行政关自系主要包括一下四个内容:(1)行政管理关系。即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等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职权的过程中,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等行政相对人之间发生的各种关系。 (2)行政法制监督关系。即行政法制监督主体在对行政主体及其公务人员进行监督时发生的各种关系。 (3)行政救济关系。 (4)内部行政关系。

2、生效要件:a 行政主体合法、行政行为的主体必须是享有行政权能的组织,行为主体是否享有行政权能,是行政行为成立的主体要件或资格要件。b权力要件,运用行政权是以享有行政权能为前提的。c 行政行为的内容合法。

3、不予受理的事项: 一、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二 抽象行政行为、三 内部行政行为;四、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行政行为

㈧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简答题

(1)对于A县政府罚款的行为,甲公司能否申请复议?为什么?
【答案】可以申请复议。因为行政处罚属于行政复议范围。
【依据】《行政复议法》第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依照本法申请行政复议:
(一)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等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
(二)对行政机关作出的限制人身自由或者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等行政强制措施决定不服的;
......

(2)如果甲公司能够申请行政复议,复议机关是谁?被申请人是谁?为什么?
【答案】复议机关是该地区行署,被申请人是A县政府。因为对于地区行署(省、自治区的派出机关)所属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该地区行署申请行政复议。
【依据】《行政复议法》第十三条 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上一级地方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
对省、自治区人民政府依法设立的派出机关所属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该派出机关申请行政复议。

(3)对于该地区行署所做的决定,甲公司能否提请复议机关审查,为什么?
【答案】可以对该行署的决定一并提请审查。因为复议法规定,相对人对具体行政行为申请行政复议时,可以一并向行政复议机关申请对行政机关的部分规定进行审查。
【依据】《行政复议法》第七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下列规定不合法,在对具体行政行为申请行政复议时,可以一并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对该规定的审查申请:
(一)国务院部门的规定;
(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的规定;
(三)乡、镇人民政府的规定。

(4)复议机关应如何处理该案?
【答案】复议机关应该受理此案,对县政府的行政处罚行为依法进行审理并作出决定。同时,对该地区行署的决定一并进行审查并作出相应处理。
【依据】《行政复议法》第二十六条 申请人在申请行政复议时,一并提出对本法第七条所列有关规定的审查申请的,行政复议机关对该规定有权处理的,应当在三十日内依法处理;无权处理的,应当在七日内按照法定程序转送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依法处理,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应当在六十日内依法处理。处理期间,中止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审查。

㈨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问答

1.李林可以直接对县公安局提起诉讼。(因为县公安局作出的是具体回行政行为,具答有可诉性。)
2.原告:李林,被告:县公安局;王森:第三人。(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如果行政相对人对复议结果不服的,应以复议机关作为行政诉讼被告。)
3.李林可以当地基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本案未涉及国家机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一般应公开审理。
4.李林、县公安局、王森。
5.可以,原告:王森,被告:县公安局,第三人:李林。

㈩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问题

ACDE
行政法治原则抄即依法行政原则,袭指政府的一切行政行为应依法而为,受法之拘束。德国行政法学家认为依法行政原则包括三项内容:1、法律创制;2、法律优越;3、法律保留。
在我国,依法行政原则包括以下要求:1、依法行政的法包括宪法、法律、法规、规章。2、依法行政要求政府依法的明文规定行政。3、依法行政要求政府依法律规定行政,而依法律规定行政首先要求依行政管理法的规定行政。4、依法行政要求政府对行政相对人依法实施管理。

热点内容
司法考试三大本教材 发布:2025-09-06 21:13:00 浏览:667
商品房合同司法解释 发布:2025-09-06 21:03:51 浏览:27
劳动法是不是基本法律 发布:2025-09-06 20:59:30 浏览:73
双学位法学算法本吗 发布:2025-09-06 20:50:26 浏览:302
法官逐律师 发布:2025-09-06 20:37:54 浏览:348
民法诉讼法解释 发布:2025-09-06 20:32:09 浏览:241
急救管理条例 发布:2025-09-06 20:20:07 浏览:928
公共服务立法 发布:2025-09-06 20:19:31 浏览:199
法律服务咨询有限公司章程 发布:2025-09-06 20:13:43 浏览:432
董事责任法律 发布:2025-09-06 20:08:32 浏览: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