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服务立法
❶ 公众参与立法的具体方式有哪些
公众参与立法的具体方式有信息交流、咨询、参与、协作、授权决策。
1、信息交流(Information)。信息交流包括提供信息和收集信息。信息交流的方法包括:信息包、小册子、传单、情况说明书、网站、展览,电视和广播,调研、问卷调查、焦点小组(focus groups)等。
2、咨询(Consultation) 。咨询通常针对更加具体的计划和政策,让公民参与其中、各抒己见,而不是像调查一样做各种选择题。咨询的方法包括:研究、问卷、民意调查、公共会议、焦点小组、居民评审团等。
3、参与(Involvement)。参与的形式是互动工作小组、利益相关人的对话、公民论坛和辩论等。
4、协作(Collaboration)。协作是让公众积极参加、同意分享资源并做出决定。 协作参与的方法是:顾问小组(Advisory Panels)、地方战略伙伴和地方管理组织等。
5、授权决策(Devolved decision-making)。授权决策是参与的最高阶段,是一种权力从其掌控者手中转移的合作参与形式。决策者与参与者交换各自资源和意见,使原本的参与变成了由决策者与参与者共同作出决策。参与的方法是地方社团组织、地区座谈小组、社区合作伙伴。
(1)公共服务立法扩展阅读
公众参与的内容可以分为三个层面:
1、第一是立法层面的公众参与,如立法听证和利益集团参与立法;
2、第二是公共决策层面,包括政府和公共机构在制定公共政策过程中的公众参与;
3、第三个层面是公共治理层面的公众参与,包括法律政策实施,基层公共事务的决策管理等。
❷ 公共法律服务包括哪些内容
公共法律服务主要内容包括:
1、为全民提供法律知识普及教育和法治文化活动;
2、为经济困难和特殊案件当事人提供法律援助;
3、开展公益性法律顾问、法律咨询、辩护、代理、公证、司法鉴定等法律服务;
4、预防和化解民间纠纷的人民调解活动等。
公共法律服务是指由政府主导,司法行政部门统筹提供,旨在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和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所必需的法律服务。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法律是由享有立法权的立法机关行使国家立法权,依照法定程序制定、修改并颁布,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总称。法律是法典和律法的统称,分别规定公民在社会生活中可进行的事务和不可进行的事务。
法律依据: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
第三十条
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应当加强资源整合,建立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充分发挥统筹服务功能,为公众提供书报阅读、影视观赏、戏曲表演、普法教育、艺术普及、科学普及、广播播送、互联网上网和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等公共文化服务,并根据其功能特点,因地制宜提供其他公共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