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行政诉讼法中6个月和两年的关系

行政诉讼法中6个月和两年的关系

发布时间: 2022-01-15 09:18:34

A. 一事不再罚与六个月起诉期限的关系(行政法

二者没什么关系。
一事不再罚,是行政处罚法的原则。
起诉期限,是行政诉讼法的规定。
要说联系,只能说,二者都是对行政相对人的一种保护性规定。

B. 《行政诉讼法》规定的起诉时间是六个月内还是五年内

六个月内。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作出第一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修改后的《行政诉讼法》已于2015年5月1日起开始施行,其中第46条第一款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48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不属于其自身的原因耽误起诉期限的,被耽误的时间不计算在起诉期限内。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特殊情况耽误起诉期限的,在障碍消除后十日内,可以申请延长期限,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

(2)行政诉讼法中6个月和两年的关系扩展阅读:

超过最长起诉期限的抗辩举证责任: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4条第三款规定,被告认为原告起诉超过法定期限的,由被告承担举证责任。主张超过最长起诉期限的举证责任在被告一方(即行政机关)。

如果被告主张起诉人超过最长起诉期限,则应当承担相应的举证责任——包括举证证明行政行为是何时因何事、何因、何依据作出的行政行为,是否告知、送达当事人,是否告知当事人诉权,当事人是否知道或者应当行政行为的内容,当事人何时开始行使诉权等方面。

否则,法院即可依据举证责任分配判定被告举证不能,不支持被告关于起诉期限的抗辩。就原告而言,自然就可以轻松回避最长起诉期限的适用了。当然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

C. 行政处罚追责时效2年还是6个月

2年。法律依据如下:

根据《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九条

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前款规定的期限,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法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第二十七条

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

(一)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

(二)受他人胁迫有违法行为的;

(三)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

(四)其他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的。 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

第二十八条

违法行为构成犯罪,人民法院判处拘役或者有期徒刑时,行政机关已经给予当事人行政拘留的,应当依法折抵相应刑期。 违法行为构成犯罪,人民法院判处罚金时,行政机关已经给予当事人罚款的,应当折抵相应罚金。

(3)行政诉讼法中6个月和两年的关系扩展阅读:

根据《行政处罚法》第三十八条

调查终结,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对调查结果进行审查,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作出如下决定:

(一)确有应受行政处罚的违法行为的,根据情节轻重及具体情况,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二)违法行为轻微,依法可以不予行政处罚的,不予行政处罚;

(三)违法事实不能成立的,不得给予行政处罚;

(四)违法行为已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 对情节复杂或者重大违法行为给予较重的行政处罚,行政机关的负责人应当集体讨论决定。

在行政机关负责人作出决定之前,应当由从事行政处罚决定审核的人员进行审核。行政机关中初次从事行政处罚决定审核的人员,应当通过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取得法律职业资格。

第三十九条

行政机关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给予行政处罚,应当制作行政处罚决定书。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

(二)违反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事实和证据;

(三)行政处罚的种类和依据;

(四)行政处罚的履行方式和期限;

(五)不服行政处罚决定,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途径和期限;

(六)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名称和作出决定的日期。 行政处罚决定书必须盖有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的印章。

D. 行政诉讼上6个月是如何计算的

行政诉讼中六个月的诉讼期限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算。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行政诉讼法》同时规定诉讼期限中的六个月仅包含工作日,不包括节假日。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五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四十六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E. “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有的案件可以在六个月之后五年之内去进行政诉讼,那么这里面是有什么条件呢

人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知道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内容的,其起诉期限版从知道权或者应当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计算,具体行政行为从作出之日起超过5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F. 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申请再审的法定期限是六个月还是两年,很多人都问到这个问题,哪里提到两年的说法

1、民事诉讼法第205条,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六个月内内提出。容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行政诉讼法】的解释第110条,当事人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或者调解书发生法律效力后六个月内提出。
上述规定供参考

G. 行政诉讼期限是六个月还是三个月

六个月。

《行政诉讼法》第46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行政诉讼时效是当事人能够向人民法院对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行政诉讼的有效期限,超过了这一期限,则当事人丧失了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一般诉讼时效和法定诉讼时效的规定。

行诉法规定的一般诉讼时效为六个月。法定诉讼时效即法律有规定的诉讼期限从其规定。中国行政法律所规定的行政起诉期限有5天、10天、15天、30天等不同期限的规定。

(7)行政诉讼法中6个月和两年的关系扩展阅读

诉讼时效的效力就是指诉讼时效届满所产生的法律后果。根据民法通则第135条、第138条的规定,这种法律后果表现在:

1、行政诉讼时效属于消灭时效。在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之后,所产生的法律后果是消灭了权利人享有的胜诉权,即权利人丧失了获得法律强制保护的权利。

2、民事诉讼时效消灭胜诉权,而不消灭起诉权。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53条的规定,权利人在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后起诉的,人民法院仍应予以受理,不得以诉讼时效届满为由不予受理。

如果有人民法院受理后查明没有中止、中断、延长事由的,则依法判决驳回其诉讼请求。如果人民法院查明权利人确有正当理由的,则依法认定诉讼时效中止、中断或予以延长,以便保护权利人的权利。

3、行政诉讼时效届满并不消灭实体权利。这就是说,诉讼时效届满,导致权利人的胜诉权消失,人民法院不再予以强制保护。

但是,权利人基于民事法律关系所享有的民事权利(实体权利)仍然存在,所以,义务人在诉讼时效届满之后自愿向权利人履行义务的,权利人仍然有权接受,不受诉讼时效限制(民法通则第138条)。

H. 2015年4月份的行政诉讼期间可以按新法的6个月计算吗

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版自2015年5月1日起施行权2015年5月1日前起诉期限尚未届满的,适用修改后的行政诉讼法关于起诉期限的规定。(六个月)
如2015年5月1日前起诉期限已届满,则按照修改前的行政诉讼法关于起诉期限的规定(三个月)

I. 《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一般说超过六个月就不能告了,

人民、来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源知道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内容的,其起诉期限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计算,具体行政行为从作出之日起超过5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J. 行政诉讼一审时间六个月有多,一审法官说案件

可以提起行政诉来讼,但提起行政诉自讼后无法申请行政复议。

《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四条对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的行政案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先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先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
第四十五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四十六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热点内容
施工员被别人签字有法律责任吗 发布:2025-09-02 19:51:21 浏览:281
关于网络转发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9-02 19:51:13 浏览:697
青年法治讲堂 发布:2025-09-02 19:25:35 浏览:910
南阳宛城区法律援助电话 发布:2025-09-02 19:25:28 浏览:916
滨州法院小区 发布:2025-09-02 19:24:50 浏览:352
立法的科学原则含义 发布:2025-09-02 19:22:05 浏览:701
叫女方堕胎会承担法律责任吗 发布:2025-09-02 19:21:55 浏览:479
法治热报网 发布:2025-09-02 19:21:55 浏览:230
南京绿化法规 发布:2025-09-02 19:07:45 浏览:469
佛佛法治怒 发布:2025-09-02 18:54:08 浏览: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