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劳动法37条38条

劳动法37条38条

发布时间: 2022-01-16 08:30:30

1. 劳动合同法37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规定: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1)劳动法37条38条扩展阅读:

用人单位也可以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当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2. 劳动法37条

不可以。既然劳动者提出辞职对方并且已经同意,那么就意味着双方对辞职的事情已经达成合意,合同成立,所以你就应该走人的。

3.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关于用人单位违法了三十八条之规定,工人是否有权利立即解除劳动合同是否

只有“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才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其他情况下,还需要“事先告知用人单位”。用人单位不同意的,就存在争议了,但是,有争议也不影响劳动者实际上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除非用人单位不具有第三十八条规定的情形。

(3)劳动法37条38条扩展阅读:

劳动合同 ,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八条: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4. 关于劳动法

  1. 依照我国劳动法第36条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第37条规定:“对实行计件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根据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的工时制度合理确定其劳动定额和计件报酬标准。”因此对于你所述的情况,基准工资应当是按照正常八小时制来计算你的一个基本的劳动定额和报酬标准。超过八小时之外的劳动,应当支付加班费,按照不同标准分别是150%、200%以及300%【见劳动法第44条】。此外我国《工资支付规定》也规定了:“实行计件工资的劳动者,在完成计件定额任务后,由用人单位安排延长工作时间的,应根据规定,分别按照不低于本人法定工作时间计件单价的150%、200%、300%支付其工资”。

  2. 如果公司未提供任何保险,属于公司违法社会保险法(当然这个保险仅限于社会保险,不应当包含商业保险),公司应当给予补缴。依照《劳动合同法》第38条第三项,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而且依照劳动合同法第46规定,此种情况下你与公司解除劳动合同,公司应当支付经济赔偿。如公司拒绝支付,建议申请劳动仲裁。

  3. 不同的律师事务所,不同的律师的收费标准不尽相同。如经济上存在困难,可以找当地的法律援助部门,他们是免费提供法律咨询的。

5. 新劳动法辞职三十八条和三十七条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七条 对实行计件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专根据本法第三十六属条规定的工时制度合理确定其劳动定额和计件报酬标准。

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5)劳动法37条38条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二十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是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

6. 按照劳动法第37条辞职后,用人单位拒绝支付离职工资的,可按劳动合同法第38条再次通知并要求赔偿吗

不能。劳动关系已经解除,没有再次解除的前提。
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经责令仍拒不支付的,可按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请求加付赔偿金:50%-100%

7. 劳动法38条解除劳动合同需要多少天

一、个人提出离职分三种情况:

1、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合同法》38条的情况,你书面提出回解除劳动关系后可以立答即走人不需要用人单位的批准,并可以要求支付剩余的工资及经济补偿金(每工作1年支付1个月工资)及办理离职手续等;

2、依据《劳动合同法》37条,你提前30天提出的书面离职,不需要用人单位批准就可以离职。其中,试用期提前3天书面提出;用人单位有义务结清工资办理离职手续。
3、没有提前30天提出离职,用人单位也不存在《劳动合同法》38条的情况,你直接提交辞职信就走人,这个时候就是你违法了,给用人单位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招聘你产生的费用,用人单位可以要求你承担。

二、你可以通过快递或挂号信邮寄给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的通知(也就是通俗说的辞职信、辞职报告),这样便于保留证据。用人单位不支付你工资或不为你办理离职手续,你可以通过申请劳动仲裁解决;

8. 劳动法第37条

这种说法按照目前的法律规定来理解,确实是对的。劳动者承担违约金的情况只有两种,竞业限制和培训费用,其他情况,如果确实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就只能根据其他法律主张损害赔偿而不能要求劳动者承担违约金的违约责任。

9. 劳动法第37,38,39,40条内容是什么

热点内容
开学第一课民法典 发布:2025-09-02 12:53:51 浏览:184
注会经济法需要听网课吗 发布:2025-09-02 12:39:53 浏览:855
2017年新劳动法保胎假 发布:2025-09-02 12:19:20 浏览:951
合同法收货地起诉 发布:2025-09-02 12:10:06 浏览:894
张志勇律师 发布:2025-09-02 11:45:01 浏览:10
怎么写影响力商法笔记 发布:2025-09-02 11:43:29 浏览:764
郸城律师事务所 发布:2025-09-02 11:27:21 浏览:778
买卖合同的联系人有什么法律责任 发布:2025-09-02 11:13:42 浏览:33
经济法的思考训练题 发布:2025-09-02 11:13:05 浏览:806
党员权利保障条例体会 发布:2025-09-02 10:52:18 浏览: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