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辞职事件
㈠ 劳动法对辞职的规定
辞职首先应当与公司达成一致,即可离职。正常情况劳动者辞职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告知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应当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特殊情况下可以随时辞职。
一、以下根据《劳动法》内容阐述:
1、正常情况
第三十一条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2、特殊情况
第三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内的;
(二)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
(三)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
二、《劳动合同法》相关内容
第三十六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㈡ 中国劳动法关于辞职
1、劳动合同法有关辞职的规定如下:
2、《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七条回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答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㈢ 劳动法-关于辞职
1、合同虽然只有一份,但只要双方同意签字,且内容合法,没有欺骗等行为,该劳动合同是生效的。虽然企业违法没有给你一份,你可以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要求给你一份,但不妨碍劳动合同的合法效力。
2、如果企业压你一个月工资,你提前一个月打辞职报告更好,即使你不打报告也可以正常办理辞职,因为企业违法在先,没有按时发放劳动报酬。
总结:现在主动权在你手里。按你的描述,企业完全违法。你可以写份投诉信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投诉内容主要就是拖欠工资。你要求企业与你解除劳动关系、支付拖欠一个月的工资。
㈣ 劳动法中关于辞职的法律是什么
劳动法中关于辞职的法律是什么
一、《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 用人单位与专劳动者协商一致属,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有经济补偿;
二、《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没有经济补偿;
三、《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有经济补偿。
以上为劳动者辞职的法律的法律规定,不包括用人单位解除或劳动合同期满解除合同的情形。
㈤ 劳动法辞职
首先看看自己是否不胜任现职工作。如果自己不胜任现职工作,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改变工作岗位,应该是可以接受的。《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如果不是自己不能胜任现职工作,双方也没有协商改变合同内容,而是单方面改变合同,调整劳动者所不乐意接受的岗位,我认为这属于《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胁迫情形。《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该条第二款规定: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单方面改变合同内容,降低工资的应该补足工资。如果不是不胜任工作的原因,继续在原岗位考勤,是履行原来合同的表现,应该是可以的。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六条:劳动合同依照本法第二十六条规定被确认无效,给对方造成损害的,有过错的一方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三十八条: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欺诈、胁迫、乘人之危……)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或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等情形,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四十七条第一款: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如工作两年,赔偿4个月工资;工作两年零三个月,应赔偿5个月(因为不满半年按半个月算经济补偿)。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规定:第八十五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失业人员同时具备以下条件,即可享受失业保险待遇:
(1)按规定参加失业保险,所在单位和个人已按规定履行缴费义务满1年的;
(2)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
(3)已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
失业保险累计缴费时间满1年不满5年的,最长可领取12个月的失业保险金。
楼主所问的关键是,确定解除合同的原因在哪一方,这不但关系到补偿金,而且也关系到失业保险待遇。如果是单位与楼主原先定的合同对岗位已经确定,现在改变岗位,胁迫劳动者单方面更改合同的,那么劳动者解除合同的原因在于用人单位一方,双倍补偿金和失业保险待遇都应该有。此事关系较大,建议楼主认真查阅《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规定,并向本地劳动局劳动争议仲裁机构进一步咨询。我对有关条文的理解,仅供参考。
㈥ 劳动法 辞职
首先明确两点:
1,合同上是否写明辞职的相关规定,如果写明:不到3个月不得辞职,如果辞职需要扣除1个月的工资。那么你无话可说。
2,合同上是否约定(写明)1100元包括一个月的加班?如果注明,你也无话可说
其他几点:
1, 辞职按照劳动法,提前1个月提交就没有什么扣一个月工钱说法了。
2,如果你签署的是临时工合同务必注意合同具体内容。以后千万不能只听就算了。
3,按照劳动法,加班是按照基本工资按小时算得1.5倍(日常加班)。双休日-2倍,节假日-3倍。比如:你基本工资1000,一周工作22天。一天8小时。你每小时的工钱是=5.68元,这样你每小时加班工钱是5.68*1.5=8.52元。而且,这个是基本工资另算的。也就是说你如果加班20个小时一个月,你的收入是:1000+8.52*20=1170元。
㈦ 2020新劳动法员工突然辞职如何处罚
劳动者突然辞职如果对用人单位造成实际经济损失的,可以要求劳动者赔偿其实际经济损失。但是用人单位必须举证其实际经济损失。用人单位不能举证其实际经济损失的,不能要求劳动者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