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刑事诉讼法口供不一致

刑事诉讼法口供不一致

发布时间: 2022-01-21 14:36:55

㈠ 口供前后不一致,会有什么结果

会有影响案情。影响的大小首先要区分2个人的诉讼地位。
一、如果2个人都只是证人,而且都与案件没有利害关系,那么两人的证言地位作用相同,具体的认定就取决于法官的审判,必要时可向法官申请2个人当庭对质。
二、如果2个人都是证人,但其中一人与案件有利害关系,另外一人没有,那么有利害关系的人的证言的证明力小于没有的人的证言的证明力。
三、如果2人都是被告,而证言矛盾,那么口供不能作为单独的断案根据,要看辅助的证据,例如物证、鉴定结论、视听资料之类的。
四、如果其中一人是原告,另一人是被告,那么他们就各自的观点承担相应的举证责任,如果有人提出了一个观点却举不出来证据的,那么他承担败诉的风险。
【拓展资料】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刑事犯罪是由团伙作案的,团伙进行案件的就会形成共同犯罪,要对团伙作案的所有犯罪人员进行羁押,调查各成员在团伙犯罪中的作用,那么团伙作案口供不一致怎么办?下面由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团伙作案口供不一致如何处理
团伙作案的犯罪嫌疑人陈述的口供不一致的,证明犯罪嫌疑人中有些人是在作假,侦查机关应该认真调查,查清犯罪事实。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四十八条 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
证据包括:
(一)物证;
(二)书证;
(三)证人证言;
(四)被害人陈述;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六)鉴定意见;
(七)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
(八)视听资料、电子数据。
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第一百一十八条 侦查人员在讯问犯罪嫌疑人的时候,应当首先讯问犯罪嫌疑人是否有犯罪行为,让他陈述有罪的情节或者无罪的辩解,然后向他提出问题。犯罪嫌疑人对侦查人员的提问,应当如实回答。但是对与本案无关的问题,有拒绝回答的权利。
侦查人员在讯问犯罪嫌疑人的时候,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如实供述自己罪行可以从宽处理的法律规定。
以上知识就是小编对“团伙作案口供不一致如何处理”问题进行的解答,团伙作案的犯罪嫌疑人陈述的口供不一致的,证明犯罪嫌疑人中有些人是在作假,侦查机关应该认真调查,查清犯罪事实。

㈡ 口供不一致会影响案件么

会有影响。影响的大小首先要区分2个人的诉讼地位。

一、如果2个人都只是证人,而且都与案件没有利害关系,那么两人的证言地位作用相同,具体的认定就取决于法官的审判,必要时可向法官申请2个人当庭对质。

二、如果2个人都是证人,但其中一人与案件有利害关系,另外一人没有,那么有利害关系的人的证言的证明力小于没有的人的证言的证明力。

三、如果2人都是被告,而证言矛盾,那么口供不能作为单独的断案根据,要看辅助的证据,例如物证、鉴定结论、视听资料之类的。

四、如果其中一人是原告,另一人是被告,那么他们就各自的观点承担相应的举证责任,如果有人提出了一个观点却举不出来证据的,那么他承担败诉的风险。

㈢ 夫妻刑事案件口供不一样能定罪吗

不一定的,要看证据方面是否也跟口供所陈述的一致

《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三条 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
证据确实、充分,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证据证明;
(二)据以定案的证据均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
(三)综合全案证据,对所认定事实已排除合理怀疑。

㈣ 两名犯罪嫌疑人口供不一致可以办理取保候审吗

只要符合取保候审条件,就可以办理取保候审。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㈤ 口供不一致,公安局能不能强行立案

口供不一致,不影响公安局立案。立案的关键是证据,只要有证据支持,犯罪事实存在,派出所就可以立案。

刑事被告人就其被指控的犯罪行为所作的口头供述(包括对其他人的揭发检举)。在中国,公安、司法机关办理案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的原则。口供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一种证据。只有口供,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

(5)刑事诉讼法口供不一致扩展阅读

要立案追究的,必须依照刑法的规定构成犯罪的行为。立案应当而且只能对犯罪行为进行。如果不是犯罪的行为,就不能立案。没有犯罪事实,或者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5条第1项的规定,有危害社会的违法行为,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就不应立案。

由于立案是追究犯罪的开始,此时所说的有犯罪事实,仅是指发现有某种危害社会而又触犯刑律的犯罪行为发生。至于整个犯罪的过程、犯罪的具体情节、犯罪人是谁等,并不要求在立案时就全部弄清楚。这些问题应当通过立案后的侦查或审理活动来解决。

㈥ 公安局和检察院录的口供不一样怎么办!谢谢

口供不是定案的唯一依据,审判人员在审理案件过程中,会重视翻供,但不唯口供,对被告人翻供的心理因素及原供的内容和翻供的内容均会认真审查判断,从而确定翻供的真伪。

首先,审判人员会审查原供是否属实。要审查原供的真实性,就必须看原供是否明确具体和前后一致,如果被告人原供明确具体,能说出犯罪的时间、地点、动机、目的等具体情节,并且前后多次供述的内容一致,原供的真实性就大。反之,如果被告人原供抽象笼统或者模棱两可,叙述不出具体情节,并且反复较大前后矛盾的,就说明原供有虚假的可能性。

其次,审判人员要审查翻供是否属实,必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翻供进行审查:

第一,审查被告人是全部推翻原供还是部分推翻原供。

第二,审查被告人原供的理由和现在翻供的理由,并审查这种理由的合理性。

第三,审查被告人在翻供时所提出的证明其原供失实,翻供真实的证据。总之,如原供能得到其他证据印证,能够确认其真实性的,翻供便不能采信;反之,翻供能得到其他证据证实,则原供就不能采信

(6)刑事诉讼法口供不一致扩展阅读:

《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

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 证据确实、充分,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证据证明;

(二)据以定案的证据均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

(三)综合全案证据,对所认定事实已排除合理怀疑。

第四十四条

辩护人或者其他任何人,不得帮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隐匿、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不得威胁、引诱证人作伪证以及进行其他干扰司法机关诉讼活动的行为。 违反前款规定的,应当依法追究法律责任,辩护人涉嫌犯罪的,应当由办理辩护人所承办案件的侦查机关以外的侦查机关办理。辩护人是律师的,应当及时通知其所在的律师事务所或者所属的律师协会。

㈦ 事实与口供不相符怎么办会追究刑事责任吗

“重证据,不轻信口供”是我国刑事诉讼的最基本原则,单纯的事实与口供不相符不能追究刑事责任,因为司法机关不能要求任何人自证有罪,再说口供并非是定罪量刑的有力依据,如果口供与事实不一致,只要犯罪行为的证据确实充分,同样可以定罪量刑。不过如果发现犯罪嫌疑人有口供,可能会影响悔罪态度,间接影响量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五十三条
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

证据确实、充分,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证据证明;

(二)据以定案的证据均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

(三)综合全案证据,对所认定事实已排除合理怀疑。

㈧ 逮捕后公安机关两次口供不一样会怎样

两次都要记录并作为证据提交

㈨ 犯罪事实认定时当事人双方口供不一致应如何界定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四十六条:“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

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充分确实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

(9)刑事诉讼法口供不一致扩展阅读:

定有犯罪事实发生的条件:

第一,犯罪分子在犯罪后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主要犯罪事实,能够对案件及时侦破与审判起到关键作用的,为国家顺利地追诉其所“主动交付追诉“的罪行创造实际条件的事实,应属于主要犯罪事实。

第二,如果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犯罪人只能如实地供述自己的主要或基本的犯罪事实,即能据以确定犯罪性质、情节的犯罪事实,也应视为如实供述行为人的“主要犯罪事实”


第三,犯罪分子在犯罪后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所犯罪行的行为,将要引起的法律后果就是司法机关对行为人的审查和裁判,接受审查和裁判才能说明犯罪分子有悔罪的诚意。如果在供述后又推翻供述,或者掩盖真相,避重就轻,试图减轻罪责等等,均属不如实供述自己的“主要犯罪事实”。

第四,犯罪分子所犯罪行中,如是同一罪行,应是指同一罪行中的主要犯罪事实,能查明所犯罪行的性质以及能影响其量刑的事实;如果是数罪中有不同犯罪事实,犯罪分子交代一罪中的主要犯罪事实,那只能就交代的一罪认定自首,没有交代的罪行不能认定为自首。

综上,犯罪嫌疑人只有在投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的主要犯罪事实,而主要犯罪事实则是指能确定案件性质、情节,能够对犯罪嫌疑人定罪量刑有影响的事实,且犯罪分子愿意接受司法机关的审查和裁判,将自己“主动交付追诉”。

㈩ 口供前后不一致,会有什么结果

口供只不过是刑事案件的八类证据中的其中一种,只要其他证据能形成完整的证据链,即使嫌疑人没有,同样可以认定刑事犯罪和判处刑事处罚。

刑事案件的口供是判决的依据之一但不是唯一的,被告口供前后不一(也就是翻供),不会影响法官判案,法院会以公安机关查证属实的其它证据作为定罪量刑的依据。

对于翻供的可能性,有刑讯逼供、诱供的可能行,也有被告当初隐瞒真相的可能行,还有被告没有悔罪表现等可能性。法官会针对不同的可能性进行综合考虑。

刑事案件证据种类有:

一、物证,二、书证,三、证人证言,四、被害人陈述,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六、鉴定意见,七、勘验、检查、辩认、侦查实验等笔录,八、视听资料,电子数据。

证据材料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 第五十五条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

证据确实、充分,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证据证明;

(二)据以定案的证据均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

(三)综合全案证据,对所认定事实已排除合理怀疑。

热点内容
法院拍卖的发票 发布:2025-08-30 04:19:53 浏览:327
最高人民法院辞职庭长 发布:2025-08-30 04:17:33 浏览:556
2001年的婚姻法有多少条 发布:2025-08-30 03:45:19 浏览:587
行政诉讼法的所有版本 发布:2025-08-30 03:44:21 浏览:420
罚款在劳动法 发布:2025-08-30 03:36:50 浏览:727
公司内部管理规章制度 发布:2025-08-30 03:20:50 浏览:263
新屠宰管理条例 发布:2025-08-30 03:05:41 浏览:663
行政法真题做几年 发布:2025-08-30 03:02:29 浏览:958
南德法院法律咨询公司 发布:2025-08-30 03:01:30 浏览:553
段波民法先修班音频 发布:2025-08-30 02:52:08 浏览: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