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抑郁症劳动法
『壹』 患有抑郁症的员工,应该怎么处理
1、不要试图要求抑郁症患者振作起来。理由很简单:患者情绪低落完全是身不由己的,即使一味要患者振作,患者也根本做不到,相反只会使患者更加沮丧和绝望; 2、不要对患者说“你的痛苦是你空想出的”。对患者而言,痛苦是真实存在的,而且时时让其有生不如死的可怕感觉; 3、不要埋怨批评患者。要知道,抑郁症患者多数十分敏感,每一句不够“中听”的话语都可能在其心中掀起大浪,甚至将其推向绝望的渊; 4、不要向患者表明“你必须为自己的病负责”。因为这样的表明只会加重患者的思想负担,不利于患者的康复; 5、不要强迫患者做其不愿意做的任何事。但是,不论患者做好了什么事情,都必须给予鼓励和肯定; 6、不要轻易相信患者的承诺。不少家属就是因为相信患者“我绝对不会自杀”的保证而放松了监护,结果导致悲剧发生。事实上,(重度)抑郁症患者根本无法控制自己的绝望情绪。
『贰』 最新劳动法解雇抑郁症员工的补偿规定
一年一个月的工资补偿,不满六个月的按半个月计算,最长不超过24个月
『叁』 重度抑郁症可以承担法律吗
法律分析:严重的抑郁症也是要负法律责任的,因为抑郁症的病人,头脑是清醒的。知道什么是犯罪的。所以虽然得了严重的抑郁症,但是还是不要触犯法律,以免造成法律的制裁。如果鉴定确实是抑郁,可以作为量刑的依据,但不影响对他的定罪。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八条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肆』 重度抑郁症丧失劳动能力的标准是什么
你好,乏力,肢体无力,不能工作,不能自理就属于比较严重的情况,需要专业治疗
『伍』 新劳动法 抑郁症 单位怎么发奖金 及工资
如果用人单位口头说要辞退你,你在没有接到正式书面通知(盖有公章)前,按时上班,或要求用人单位给你一个书面通知。如果仅凭用人单位口头说你明天不用来上班了,你就不来的话,到时用人单位会说是没有人说过不让你上班,是你自己旷工数日,按你自动离职处理了。被用人单位辞退或解除劳动合同,分三种情况,一是劳动者有《劳动合同法》第39条规定的情形,用人单位无需提前30天通知劳动者,也无需支付经济补偿;二是依《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解除劳动合同,符合《劳动合同法》第46条的情形,按第47条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如果用人单位没有提前30天书面通知劳动者,还应按《劳动合同法》第40条规定向劳动者额外支付一个月的工资;三是如果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和劳动合同的约定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法》第48、87条规定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赔偿金是经济补偿的二倍。经济补偿金的计算范围详见《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27条。用人单位还应向劳动者出具《劳动合同法》第50、89条规定的解除劳动合同的证明,该证明的内容应符合《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24条的规定。注意保留好用人单位要求你向某人交接的书面通知、交接清单,这些都是权益受侵害时你依法了交接的重要证据。如果用人单位不出具向某人交接的通知,可以视为无需交接。解除劳动合同(或劳动关系)时的工资支付时间详见《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9条,经济补偿金支付时间详见《劳动合同法》第50条。如果不按时支付,包括拖欠、克扣工资和加班报酬,均可以按《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法》第3、10条或《劳动合同法》第85条规定。不同的是前者可以直接主张,后者需要劳动部门责令后仍不支付才能主张。特别提醒:看我以上回答,要把书名号《》中所涉及的内容网络一下后,你才能充分理解我回答的意思。我的网络空间有以上提到的法律规定,你可以去查阅。
『陆』 重度抑郁症不能履行合同,算违约吗
当事人必须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才能订立、履行合同。
重度抑郁症必须是经过法院宣告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才可以不能履行合同。
《民法通则》
第十三条 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
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第十九条 精神病人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精神病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被人民法院宣告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根据他健康恢复的状况,经本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申请,人民法院可以宣告他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合同法》
第九条当事人订立合同,应当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柒』 重度抑郁症负法律责任吗
法律分析:抑郁症患者在一般情况下并没有丧失认知能力和责任能力,在犯罪进行时是可以清楚的认知和控制自己的行为的,因此即使是抑郁症患者犯罪也需要追究其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四条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捌』 最新劳动法解雇抑郁症员工的补偿规定
医疗期内的不能解除,如果在医疗期内解除视为违法解除,需要等医疗期满才能解除。如果医疗期满了,员工不能继续工作,可提前一个月通知或支付1个月工资的代通知金,再按工作年限支付经济补偿金。
相关规定如下:
1、《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2、《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二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3、《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4、《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5、《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
第三条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医疗时,根据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三个月到二十四个月的医疗期:(一)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三个月;五年以上的为六个月。
(二)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六个月;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为九个月;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的为十二个月;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为十八个月;二十年以上的为二十四个月。
『玖』 国家劳动法对抑郁症职工有什么新政策吗
将给予一定的医疗期,但应给予病假工资;如果医疗期限内未完全恢复,将有权解除劳动合同,并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
根据《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
第三条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医疗时,根据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三个月到二十四个月的医疗期:
(一)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三个月;五年以上的为六个月。
(二)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六个月;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为九个月;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的为十二个月;
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为十八个月;二十年以上的为二十四个月。
第五条 企业职工在医疗期内,其病假工资、疾病救济费和医疗待遇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第八条 医疗期满尚未痊愈者,被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问题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9)重度抑郁症劳动法扩展阅读:
如果有经医生或医疗机构认定患有难以治疗的疾病,应当由劳动劳动鉴定委员会鉴定。
根据《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
第六条 企业职工非因工致残和经医生或医疗机构认定患有难以治疗的疾病,在医疗期内医疗终结,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应当由劳动鉴定委员会参照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进行劳动能力的鉴定。
被鉴定为一至四级的,应当退出劳动岗位,终止劳动关系,办理退休、退职手续,享受退休、退职待遇;被鉴定为五至十级的,医疗期内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