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违反行政法投标

违反行政法投标

发布时间: 2022-01-29 12:52:22

① 有没有关于 投标招标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的例子

招投标不正当竞争有两种
一是招标人与投标人合谋。损害的是其他投标人的利益。。这个在行政法上叫做公平竞争权的侵犯
二是投标人之间合谋定价,损害的是招标人的利益。因为违背了招标竞争降低成本的初衷
以上两点也都可能损害国家的利益。。
在行政法上以及垄断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中都属于法院可以受理的范围。

② 违反行政法的哪些基本原则,可能构成滥用职权

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故意逾越职权,违反法律决定、处理其无权决定、处理的事项,或者违反规定处理公务,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不仅仅是违反行政法的原则(合法性原则)那么简单。

③ 违反行政法,民法,刑事法分别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违反行政法律,民事法律,刑事法律分别要承担刑事法律责任、民事法律责专任与行政法律责任:

属1、刑事责任,是依据国家刑事法律规定,对犯罪分子依照刑事法律的规定追究的法律责任。

2、民事责任,对民事法律责任的简称,是指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因实施了民事违法行为,根据民法所承担的对其不利的民事法律后果或者基于法律特别规定而应承担的民事法律责任。

3、行政责任,是指经济法主体违反经济法律法规依法应承担的行政法律后果,包括行政处罚和行政处分。
行政责任是指因为反行政法或因行政法规定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④ 工商行政处罚可以使用<<招投标法>>吗

先不管处罚引用法律对不对,就你个人行为来说,显然是违法的,给你了4000,可以认定为商业受贿.
这不仅仅是违反行政法的问题,也是违法刑法的问题.
第二百二十三条 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报价,损害招标人或者其他投标人利益,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投标人与招标人串通投标,损害国家、集体、公民的合法利益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行政机关引用《反不正当竞争法》并无不当,反不正当竞争法 15条 第十五条 投标者不得串通投标,抬高标价或者压低标价。
投标者和招标者不得相互勾结,以排挤竞争对手的公平竞争。同时,招标法 也应该事适用的.

问题的关键是,反不正当行为 正好是工商管理部门的管理范围.所以工商部门以它为依据.

⑤ 违反同一部法律多个条款的行政违法行为如何处罚

根据理性制度的要求和立法精神,行政处罚应当遵循一事不再罚原则,我国行政法对一事不再罚原则明确的法律规定是《行政处罚法》第24条规定“对当事人的同一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按照通说观点,对于行政法规不同条款的竞合,一个违法行为同时触犯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行政法律规范的不同条款。如果每个法律规范的行政处罚权均授予同一个行政机关,但所规定的行政处罚的种类不同,该行政机关可以依据不同的法律条款,从一加重处罚。若处罚的种类相同,但将行政处罚权授予不同的行政机关,有处罚权的行政机关只能给予一次行政处罚,给予两次行政处罚的,最先作出的行政处罚是合法的,以后作出的行政处罚应认定为不合法

⑥ 二人以上含二人共同违反行政法规如何处理

对共同违法行为如何施行行政处罚,现行相关的工商行政管理法规没有专门作出规定,在实践中做法也不一样。有的参照《刑法》中共同犯罪的情形进行处理;有的对共同违法行为当事人各打五十大板;有的不分责任,直接对所有当事人进行共同处罚;有的对共同违法行为的主要责任人进行处罚。笔者认为:作为一种特殊形态的违法行为,在对共同违法行为施行行政处罚时,应区分违法行为人在共同违法行为中的作用、情节,分别作出行政处罚。
虽然《行政处罚法》、《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程序暂行规定》均没有对共同违法行为作出专门规定,但在一些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中有所体现。如《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十四条规定:两人以上共同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规定,根据情节轻重,分别给予行政处罚。《水上安全监督行政处罚规定》第八条规定:对有共同违法行为的当事人,应当分别给予行政处罚。国家工商总局《关于禁止串通招标投标行为的暂行规定》第六条规定:串通招标投标行为是共同违法行为,对参与串通招标投标的各个违法行为人,应当根据情节,分别按照本规定第五条规定的幅度予以行政处罚。
对于共同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要把握好以下两点:
一是不能对违法行为人各自立案、分别处理,而应合并立案、分别处理;二是在案件调查中,要对行为人在共同违法行为中所起的作用、具体的分工、参与的程度进行认定,在量罚时依据行为人在共同违法行为中的作用、情节、导致的后果作出综合分析,正确使用裁量权,区别情节予以处罚,以符合“责任自负、过罚相当”的原则。
共同违法行为人是否应承担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连带责任,在现行的行政立法中并没有作出规定,但在行政执法实践中却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对此问题,有人认为,基于“责任自负”的原则,不能要求共同违法行为人承担连带责任,否则就是搞“株连”。笔者认为:共同违法行为人在承担履行按份责任的同时,还应承担连带责任,这并不违反“责任自负”的原则。
连带责任是责任认定的一项特殊原则,指各个责任基于同一发生原因而产生的具有同一给付内容的数个责任,各个连带责任人不以自己的份额为限承担责任,而是对全部共同责任负责,并不因其中之一的责任人履行而使全体责任人的共同责任归于消失。在共同违法行为中,行为人尽管在共同违法行为中的作用、责任可能不同,但目的是一致的,行为之间也存在着必然联系,有的还互为因果,在利益上存在着利害关系。因此,基于共同目标、共同利益、共同利害关系的共同行为导致的责任必然是连带的。其次,共同行为人只有在全部履行了行政处罚决定后,才能使其因共同违法行为应承担的行政责任消失。当部分行为人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时,共同违法行为人应承担的行政违法责任仍然存在。再者,在司法实践中,《民法通则》及相关的司法解释都确认了基于共同行为应承担连带民事责任,这说明“责任自负”和连带责任并不矛盾。《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四条规定:行政机关的同一具体行政行为涉及两个以上利害关系人时,其中一部分利害关系人对具体行政行为不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应当通知没有起诉的其他利害关系人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

⑦ 投标人或者其他利害关系人认为招标活动不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应当怎么办

您可以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10日内向有关行政监察部门投诉。投诉应当有明确的要求和必要的证明材料。对资格预审文件、招标文件、开标和评标结果有异议的,应当先向招标人提出异议,异议的答复期限不在前款规定的期限内。

⑧ 因违反行政法的规定而引起的征收有

法律分析:行政征收可分为三类:(1)因使用权而引起的征收(资源费、建设资金);(2)因行政法上的义务而引起的征收(税收征收、管理费);(3)因违反行政法的规定而引起的征收(排污费、滞纳金)。行政征收机关实施行政征收行为,实质上是履行国家赋予的征收权,这种权利具有强制他人服从的效力。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十条 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一切使用土地的组织和个人必须合理地利用土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 第六条 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国家可以征收国有土地上单位和个人的房屋,并依法给予拆迁补偿,维护被征收人的合法权益;征收个人住宅的,还应当保障被征收人的居住条件。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⑨ 如何理解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无效

  1. 合同法抄》第52条规定,袭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无效。此处强制性规定应作“效力性强制规定”理解,也就是说,并非所有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都无效。

  2. 此处的合同无效并不导致整个合同无效,只是合同中涉及“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部分无效。

  3. 根据最高法《合同法解释一》第4条,法律和行政法规应理解为全国人大及常委会和国务院制定的性质法规,地方法规和行政规章不会导致合同无效。

⑩ 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导致合同无效的理解

法律对行为来的规定主要有两源个方面,一是权利,二是义务。不过法律权利的规定不是太明文化的,一般认为法律没有明文禁止的就是权利, 是行为人可以作为的或不作为的。而义务方面,则是法律明文规定不能去做的,你去做了,那就是违反了它的强制性规定。就是劳动法中规定法定节假日加班付三倍工资,这是一个强制性的规定。如果合同中规定只支付一倍的工资,当属无效。
当然,合同的无效也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部分无效,二、全部无效。一般情况下,如果合同中的重要部分,如合同中的当事人,合同标的,等违反了法律的强制性规定,那合同就无效了。类如,一个买卖合同,是谈的关于买卖毒品的事,因为其标的物是毒品,违反国家刑法,以及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有关规定,所以合同全部无效。而部分无效的情况,像在借款合同中,如双方约定的利率高于银行利率的四倍,如果借款人不认,则在法律上这个利率也就是无效的,应当将其变为四倍或以内。
以上是个人的一点见解,不妥之处望指正。

热点内容
双方不再追究法律责任 发布:2025-08-25 00:48:42 浏览:945
民法典没有彩礼 发布:2025-08-25 00:43:38 浏览:336
公司法废止 发布:2025-08-25 00:38:56 浏览:742
有关超出门店经营法规 发布:2025-08-25 00:11:27 浏览:12
道德经反观 发布:2025-08-25 00:03:55 浏览:750
劳动法多项选择题 发布:2025-08-24 23:46:56 浏览:540
英国司法部 发布:2025-08-24 23:42:40 浏览:77
劳动法年假怎么规定的 发布:2025-08-24 23:33:48 浏览:624
以下法律责任属于行政处罚 发布:2025-08-24 23:27:33 浏览:898
全国法院工作 发布:2025-08-24 23:27:28 浏览: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