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劳动法关于员工离职生效时间

劳动法关于员工离职生效时间

发布时间: 2022-01-30 07:14:15

⑴ 劳动法规定员工离职多久就和公司完全没有关系了

如果该员工确实与你公司解除劳动关系三四年了,应该是过了时效了。不过,既然劳动部门或者法院已经受理,那么建议你调查了解一下,他离职以后单位有没有办理相关的手续!

⑵ 根据劳动法员工离职需要多久时间

法律分析: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如果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六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⑶ 员工辞职按劳动法需提前多少天

员工辞职提前多少天,分三种情况:

1、协商一致解除合同,按协商的时间;

2、单位具有《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的过错,可以即时解除劳动合同;

3、上述两种情形之外,试用期内提前3天通知,试用期满提前30天书面通知。

《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六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3)劳动法关于员工离职生效时间扩展阅读:

劳动者权利

(1)平等就业的权利。《劳动法》规定,凡具有劳动能力的公民,都有平等就业的权利,即劳动者拥有劳动就业权。

劳动就业权是有劳动能力的公民获得参加社会劳动的切实保证按劳取酬的权利。公民的劳动就业权是公民享有其他各项权利的基础。如果公民的劳动就业权不能实现,其他一切权利也就推动了基础。

(2)选择职业的权利。《劳动法》规定,劳动者有权根据自己的意愿、自身的素质、能力、志趣和爱好,以及市场信息等选择适合自己才能、爱好的职业,即劳动者拥有自由选择职业的权利。

选择职业的权利有利于劳动者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既是劳动者劳动权利的体现,也是社会进步的一个标志。

(3)取得劳动薪酬的权利。《劳动法》规定,劳动者有权依照劳动合同及国家有关法律取得劳动薪酬。获取劳动薪酬的权利是劳动者持续行使劳动权不可少的物质保证。

(4)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劳动法》规定,劳动者有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这是对劳动者在劳动中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以及享受劳动权利的最直接的保护。

(5)享有休息的权利。我国宪法规定,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为此,国家规定了职工的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并发展劳动者休息和休养的设施。

(6)享有社会保险的福利的权利。

为了给劳动者患疾病时和年老时提供保障,我国《劳动法》规定,劳动者享有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即劳动者享有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在内的劳动保险和福利。社会保险和福利是劳动力再生产的一种客观需要。

(7)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所谓受教育既包括受普通教育,也包括受职业教育。

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是劳动者实现劳动权的基础条件,因为劳动者要实现自己的劳动权,必须拥有一定的职业技能,而要获得这些职业技能,就必须获得专门的职业培训。

⑷ 员工离职提前30天劳动法怎么规定的

法律分析:新劳动法中关于辞职的规定:1、提前30天通知解除被称为“任意解除权”,是劳动法对员工的特别保护,其理论基础是不得强迫劳动,只要员工不愿干了,企业没有任何权利强留员工。2、劳动合同法生效前,企业可以和员工约定违约责任。但劳合法以明确禁止了服务期和竞业禁止之外的任何违约金。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⑸ 劳动法规定员工离职需要多长时间

现在劳动法规定正式员工辞职需要30天,劳动者辞职,需要提前一个月以书面的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就可以解除劳动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⑹ 劳动法 离职申请生效日期和方式

按照你的情况,应该是3月1号可以结清工资并解除合同离职。

劳动者向用人单位申请离职,是循《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规定,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解除合同,需要的到用人单位同意,按照双方协商的结果办理。用人单位同意离职申请的,按在双方约定办理解除合同手续;用人单位不同意的,继续履行合同。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劳动合同履行期间,在用人单位无法定过错情形下,劳动者提前30天书面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合同。无需用人单位同意,30天期满,用人单位即应结清工资,办理解除合同手续。但30天未满,劳动者不得擅自离职,否则,构成违法解除合同,应当赔偿用人单位损失;30天是给予用人单位安排人员接替工作的期限,30天未满,用人单位可以办理解除合同。

(6)劳动法关于员工离职生效时间扩展阅读:

离职要注意以下事项:

1、写辞职信并不是写辞职申请,申请是要双方达成一致才有效的,也就是说企业批准了你的申请,你才可以辞职,而劳动法赋予的辞职权是绝对的,辞职信其实是一种通知,告诉企业你将在三十天后解除劳动合同,离开企业,不需要企业批准,当然如果企业同意你提前离开就另当别论了。

2、不要在辞职信中透露个人的不满情绪,如果辞职的意见非常大,一定要反应出来,不妨采用面对面交淡的方式,在白纸黑字上面写出自己的愤怒是不恰当的。

3、在作出辞职的决定或者办理辞职的过程中,不要在企业大肆宣扬个人要辞职的事情,不要散布一些对企业不利的言论,反正都要离开了,留一个好的印象给企业,总比留一个不好的印象好一些

4、站好最后一班岗,在离开企业的最后时间里,你仍是企业的一员,尽自己所能做好自己的工作,协助企业做好交接。

5、过往的就职经历是我们人生的宝贵财富,而且不定在什么时候我们可能需要原来的企业为我们写推荐信或介绍信,新的企业也许会打电话到过往企业了解我们的工作情况,因此要保持与原就职企业的良好关系。

⑺ 劳动法问题--员工辞职的时间

1 公司有权,但要给付一个月的工资做为赔偿。依据劳动合同法第40条规定内;

2 不属于,理由容见40条规。
法理解释,任何一方想解除合同,只要对方允许并明确解除的日期,只要有法律规定的不属违法的情形,即被推定为合法。

见意:如果你与其他同事想于12月25日再离职,那么就可不要其一个月的工资赔偿额,但法律(劳动合同法)40条的规定实际是对用人单位的权利保障,如果员工非要在递交辞职书后一个月再离开,用人单位不准,那么员工之后的工作是无实际意义的。但可依公司的书面通知(5天离职并不支付任何赔偿)申请劳动仲裁,要求依40条规定赔偿一个月工资。同时,员工还可要求公司支付年限赔偿金(47条规定)。

热点内容
广州经济律师 发布:2025-08-24 13:16:30 浏览:770
柏乡县律师 发布:2025-08-24 13:00:55 浏览:207
房子婚前买的离婚有份吗新婚姻法 发布:2025-08-24 13:00:19 浏览:230
大厂法院吴冰 发布:2025-08-24 12:57:51 浏览:366
免费法律服务热线电话 发布:2025-08-24 12:55:25 浏览:428
法律援助办案补贴试点 发布:2025-08-24 12:45:36 浏览:511
新民法总则生效时间 发布:2025-08-24 12:29:58 浏览:525
怎样考中级经济法 发布:2025-08-24 12:29:13 浏览:478
国际经济法许可协议的范围 发布:2025-08-24 12:29:07 浏览:687
劳动法执法互联网专车 发布:2025-08-24 12:29:07 浏览: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