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事诉讼法管辖权转移
1. 移送管辖与管辖权转移有何区别
移送管辖和管辖权转移的区别如下:1、移送的原因不同,移送管辖的情况为法院已经受理了案件,但是发现存在管辖权错误,移送给有管辖权的法院,管辖权转移的情况为上级法院或者下级法院有管辖权,但是存在不适宜行使的情况,例如涉及到院长回避等情况;2、处理方式不同,移送管辖发生在同级法院之间,管辖权转移发生在上下级法院或者同级法院之间,可能是级别管辖转移,也可能是地域管辖转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三十六条 人民法院发现受理的案件不属于本院管辖的,应当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受移送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受移送的人民法院认为受移送的案件依照规定不属于本院管辖的,应当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不得再自行移送。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三十七条 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由于特殊原因,不能行使管辖权的,由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
人民法院之间因管辖权发生争议,由争议双方协商解决;协商解决不成的,报共同的上一级法院指定管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三十八条 上级人民法院有权审理下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民事案件;确有必要将本院管辖的第一审民事案件交下级人民法院审理的,应当报请其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下级人民法院对它所管辖的第一审民事案件,认为需要由上级人民法院审理的,可以报请上级人民法院审理。
2. 管辖权的转移必须具体哪些条件
法律分析:管辖权的转移必须具备下列条件:1、进行移送的人民法院依法对案件有管辖权;2、移送应当有必要有实际意义;3、移送应当在隶属的上下级人民法院之间进行;4、移送应当由上级人民法院决定或同意。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三十八条 上级人民法院有权审理下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民事案件;确有必要将本院管辖的第一审民事案件交下级人民法院审理的,应当报请其上级人民法院批准。下级人民法院对它所管辖的第一审民事案件,认为需要由上级人民法院审理的,可以报请上级人民法院审理。
3. 管辖权转移是什么意思
法律分析:管辖权转移,是指经上级人民法院决定或者同意,将某个案件的管辖权由上级人民法院转交给下级人民法院,或者由下级人民法院转交给上级人民法院。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三十八条 上级人民法院有权审理下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民事案件;确有必要将本院管辖的第一审民事案件交下级人民法院审理的,应当报请其上级人民法院批准。下级人民法院对它所管辖的第一审民事案件,认为需要由上级人民法院审理的,可以报请上级人民法院审理。
4. 新民事诉讼法对诉讼管辖制度作了哪些修改
新民事诉讼法扩大协议管辖的范围,在法院管辖问题上更加尊重意思自治
【法条索引】:
新民诉法第34条:"合同或者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当事人可以书面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等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地点的人民法院管辖,但不得违反本法对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
旧民诉法第25条:"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在书面合同中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但不得违反本法对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
5. 民事诉讼法 移送管辖和管辖权转移的区别
1.管辖权转移是由管辖权的法院将案件的管辖权移给无管辖权的法院,案件的转移只是形回式,管辖答权的转移才是本质;移送管辖则是受诉法院对案件无管辖权却错误的受理案件的情况下,为纠正错误而将案件移送给有管辖权的法院,其移送仅仅是案件,而不涉及管辖权的变更。
2.管辖权的转移主要是用于调节级别管辖,案件的转移一般在上下级法院进行;而移送管辖则主要适用于地域管辖其目的在于纠正管辖权行使的错误,案件的转移一般在同级法院间进行。
3.管辖权转移必须经上级法院的决定或同意,而移送管辖则无需上级法院及受移送法院的决定或同意。
在实践中必须区分开管辖权转移和移送管辖
6. 法律-新的民事诉讼法;管辖权转移和管辖权异议是新的内容吗
管辖权异议和转移在旧民诉法中已有。
7. 管辖权移送后是否需要重新立案
法律分析:需要。司法机关发现犯罪事实或犯罪嫌疑人,依法立案后,在案件侦查过程中,发现案件不属于自己管辖,应将案件移送有管辖权的机关。公安移送管辖后要重新立案。接受移送管辖的人民法院,是需要重新立案,送达立案通知书,然后重新计算审理期限。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三十六条 人民法院发现受理的案件不属于本院管辖的,应当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受移送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受移送的人民法院认为受移送的案件依照规定不属于本院管辖的,应当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不得再自行移送。
8. 什么叫“管辖权转移”
就是由上级人民法院的决定将某个案件的管辖权转交给下级人民法院或者由下级转为上级法院审理的一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