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法上的期间
① 民事诉讼法上的期间是怎么规定的
法律分析:期间包括法定期间和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间。期间以时、日、月、年计算。期间开始的时和日,不计算在期间内。期间届满的最后一日是节假日的,以节假日后的第一日为期间届满的日期。期间不包括在途时间,诉讼文书在期满前交邮的,不算过期。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八十三条 当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或者其他正当理由耽误期限的,在障碍消除后的十日内,可以申请顺延期限,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
② 在民事诉讼法中,期间一般都有什么规律可以加以推理和记忆的
没啥规律,就靠记复 蛮好制记的。
关于双修日属于国家规定的节假日问题.国家法定节假日没双休日,但是以我深厚的诉讼法功底,大概猜出你问这话的意思.是不是对于双修能否算进期间有问题?
是的话,我的回答这是要分情况看:普通情况下,双休日是计算进期间内的.比如:判决的上诉时间15天,裁定的上诉期间为10天.被采取民事强制措施的话.拘留15天,那么双休日算在期间内. 但是也有时不算进期间内. 比如说开庭前三日以内送达诉讼文书.如果中间隔了双休日的,双休日不算进去.
③ 民事诉讼法中时间是如何规定的
法律分析:时间的规定根据《民事诉讼法》第八十二条,期间包括法定期间和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间。 期间以时、日、月、年计算。期间开始的时和日,不计算在期间内。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八十二条 期间包括法定期间和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间。 期间以时、日、月、年计算。期间开始的时和日,不计算在期间内。
④ 民事诉讼法中期间的概念
期间是指法院或诉讼参与人进行或完成某种诉讼行为的期限和日期。狭义的期间指的是期版限,广义的期权间包括期限和期日。
期限通常是指法院或诉讼参与人单独完成或进行某种诉讼行为的一段时间。比如,法律规定,不服一审判决的上诉期为15天。
期日是指法院与当事人、其他诉讼参与人会合在一起进行一定诉讼活动的日期。比如,法院通知双方当事人某年某月某日开庭
⑤ 民事诉讼法中时间是怎么规定的
法律分析: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八十二条 期间包括法定期间和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间。期间以时、日、月、年计算。期间开始的时和日,不计算在期间内。期间届满的最后一日是节假日的,以节假日后的第一日为期间届满的日期。期间不包括在途时间,诉讼文书在期满前交邮的,不算过期。
第八十三条 当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或者其他正当理由耽误期限的,在障碍消除后的十日内,可以申请顺延期限,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
⑥ 民事诉讼法送达期间是如何规定的
第七十五条期间包括法定期间和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间。
期间以时、日、月、年计算。期间开始的时和日,不计算在期间内。
期间届满的最后一日是节假日的,以节假日后的第一日为期间届满的日期。
期间不包括在途时间,诉讼文书在期满前交邮的,不算过期。
第七十六条当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或者其他正当理由耽误期限的,在障碍消除后的十日内,可以申请顺延期限,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
第七十七条送达诉讼文书必须有送达回证,由受送达人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收到日期,签名或者盖章。
受送达人在送达回证上的签收日期为送达日期。
第七十八条送达诉讼文书,应当直接送交受送达人。受送达人是公民的,本人不在交他的同住成年家属签收;受送达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应当由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其他组织的主要负责人或者该法人、组织负责收件的人签收;受送达人有诉讼代理人的,可以送交其代理人签收;受送达人已向人民法院指定代收人的,送交代收人签收。
受送达人的同住成年家属,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负责收件的人,诉讼代理人或者代收人在送达回证上签收的日期为送达日期。
第七十九条受送达人或者他的同住成年家属拒绝接收诉讼文书的,送达人应当邀请有关基层组织或者所在单位的代表到场,说明情况,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拒收事由和日期,由送达人、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把诉讼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即视为送达。
第八十条直接送达诉讼文书有困难的,可以委托其他人民法院代为送达,或者邮寄送达。邮寄送达的,以回执上注明的收件日期为送达日期。
第八十一条受送达人是军人的,通过其所在部队团以上单位的政治机关转交。
第八十二条受送达人是被监禁的,通过其所在监所或者劳动改造单位转交。
第八十三条代为转交的机关、单位收到诉讼文书后,必须立即交受送达人签收,以在送达回证上的签收日期,为送达日期。
第八十四条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用本节规定的其他方式无法送达的,公告送达。自发出公告之日起,经过六十日,即视为送达。
公告送达,应当在案卷中记明原因和经过。
⑦ 民事诉讼法中的各种时效
《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回的诉讼时效期间答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第一百八十九条规定,当事人约定同一债务分期履行的,诉讼时效期间自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第一百九十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对其法定代理人的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该法定代理终止之日起计算。第一百九十一条规定,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受害人年满十八周岁之日起计算。第一百九十二条规定,诉讼时效期间届满的,义务人可以提出不履行义务的抗辩。第一百九十三条规定,人民法院不得主动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⑧ 《民事诉讼法》对上诉期间如何规定
当事人不抄服第一审判决的上诉袭期间为十五日,不服第一审裁定的上诉期间为十日(涉外当事人另有规定),从判决书或裁定书送达当事人之日起算。判决书或裁定书不能同时送达双方当事人的,上诉期间从当事人各自收到判决书或裁定书之日起计算。当事人未在上诉期间内提出符合法律规定的上诉的,一审判决或裁定即发生法律效力。
⑨ 民事诉讼法关于“期间”的问题
比如开始那个月是1月31日,最后那个月是2月,本来一个月的话就是从1月31日到2月31日,可专是,最后那个月是2月,2月只属有28天,不可能有31号,所以,一个月的时间就不是从1月31日到2月31日,而是从1月31日到最后一个月的最后一天,2月的最后一天是28号,所以真正的一个月期间只能是1月31日到2月28日。你的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