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行政诉讼法附带民事

行政诉讼法附带民事

发布时间: 2022-01-30 20:43:27

A. 建立、完善我国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立法构思是什么

由于我国《行政诉讼法》对行政附带民事诉讼没有明文规定,实践中司法工作人员无法依,对此类案件的审理造成了极大的混乱,也严重地损害了我国法律的权威性,不利于法制的健全和完善,要克服这种现象,使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得以建立和完善,根本的任务是要立法上着手解决。对立法上是否明文规定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理论界存在着分歧。有人主张在现行的《行政诉讼法》中设专门款项规定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民事诉讼部分,参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这样的法律设置,虽然比较简单易行,但行政附带民事诉讼与纯粹的民事诉讼毕竟有较大区别,简单的款项不可能解决实际问题。因为行政附带民事诉讼与行政诉讼紧密相联,就如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与刑事诉讼紧密相联一样,如果采取简单的设置,参照《民事诉讼法》是行不通的。 从立法的角度上考虑,笔者认为应当在我国现行的《行政诉讼法》中设立专章对行政附带民事诉讼予以明确规定。首先明确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定义、范围,这是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核心内容,以消除审判实践中的分歧;其次明确规定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诉讼参与人;再之对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审理程序及其审理形式和举证责任等审理规则予以明确确定,以便于此类案件审理中的正确操作。 总之,行政附带民事诉讼既可以减少讼累,符合诉讼经济原则,也有利于防止人民法院对两个相关联的诉讼作出相互矛盾的判决。对其进行理论上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B. 行政诉讼附带民事案件如何收费

行政诉讼附带民事案件依照规定收取五十元。根据《行政诉讼法》和《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的规定,商标、专利、海事行政案件每件交纳一百元;其他行政案件每件交纳五十元。诉讼费用由败诉方负担。
【法律依据】
《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第二条
当事人进行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应当依照本办法交纳诉讼费用。
本办法规定可以不交纳或者免予交纳诉讼费用的除外。
第十三条
商标、专利、海事行政案件每件交纳100元;其他行政案件每件交纳50元。

C. 请问审理行政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应注意什么

审理行政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在适用法律和遵循的法律程序上具有双重性,除适用行政诉讼法有关规定,遵循行政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外,还要适用民事诉讼法,遵循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在二者发生法律冲突时,应当适用行政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对行政诉讼法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具体而言,审理行政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在举证责任的承担上,民事诉讼部分的举证责任实行谁主张,谁举证,不受行政诉讼法中被告负主要举证责任原则的约束,行政主体仅就其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承担举证责任。民事诉讼的第三人往往会与行政诉讼的被告在举证内容上发生重合,甚至于第三人代替行政诉讼的被告就相关问题举证,在此情形下,民事诉讼第三人出示的证据不得成为行政诉讼被告的证据,证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民事诉讼与行政诉讼的举证责任不可发生转移。但是行政诉讼被告提交的证据如与民事诉讼的第三人需要承担举证责任的内容发生重合或者有补充意义,则可以成为民事诉讼部分的证据。2、在诉讼权利上,民事诉讼部分当事人之间可以调解、和解,被告有权提出反诉等,不受行政诉讼法相关规定的限制。3、在审判组织上,应当适用同一审判组织。在目前行政诉讼法没有修改,所有行政案件均由合议庭审理的情况下,行政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应组成合议庭,对行政部分与民事部分一并审理。3、在行政诉讼的起诉期限与民事诉讼的诉讼时效冲突上,应当同时满足两种争议对时限的规定,即行政诉讼未超过行政诉讼法规定的起诉期限,民事诉讼也未超过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诉讼时效。对于行政诉讼已超过行政诉讼的起诉期限但民事诉讼未超过民事诉讼时效的,当事人可以单独提起民事诉讼。反之亦然。4、在审理期限上,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行政诉讼部分必须在行政案件审理期限内审结,民事诉讼部分适用民事案件审理期限,均自各诉讼立案之日起计算。由于附带诉讼本身是出于诉讼经济的角度考虑作出的制度设计,故在审理期限上也应有所体现,即除非附带的民事案件具有案件重大、复杂、疑难的情形,一般应与行政案件一并审结。5、在判决时,一般应对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部分一并判决,制作一份判决书,特殊情况下也可以将民事部分分开审理,单独判决或者调解结案。5、在上诉时,如果当事人就行政部分和民事部分一并提出上诉,应当一并审理。如仅就判决书中的行政判决部分或者民事判决部分单独提出上诉,应当视为其接受另一部分判决内容,没有必要在二审中再行审理,相应的案件当事人可以退出案件诉讼。二审只需在裁判文书中对此予以交代即可。6、在二审案件的审查中,有人主张对整个案件进行全面审查,发现另一部分有错误的,应通过审判监督程序予以纠正。笔者以为应当区别当事人放弃的部分是行政部分还是民事部分作不同处理。

D. 什么是行政诉讼附带民事诉讼

行政附带民事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具有国家行政职权的机关和组织作出的行政行为提起行政诉讼的同时,请求人民法院一并解决与该行政行为密切相关的民事争议。
【法律依据】
《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一条,在涉及行政许可、登记、征收、征用和行政机关对民事争议所作的裁决的行政诉讼中,当事人申请一并解决相关民事争议的,人民法院可以一并审理。
在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认为行政案件的审理需以民事诉讼的裁判为依据的,可以裁定中止行政诉讼。

E. 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状

不能。但可以要求国家赔偿。
因为行政机关所作的行政行为时代表的是国家,是在行使国家公权力的行为,而行附民中的民实际上就是一种民事诉讼,而民事诉讼显然不能适用于一方当事人为国家的诉讼程序中,所以不能适用行附民的方式解决。
对于由行政机关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造成的损害,应当以国家赔偿程序来解决,寻求国家赔偿。如果此时行政行为已被认定为违法,那么可以向做出该行政行为的机关要求国家赔偿;如果此时该行为还未被认定为违法,请一并提起国家赔偿要求。无论是哪种方式提起,一定要有相关的证据来证实你受到的损失额度。

F. 行政诉讼案件能否附带民事诉讼

行政诉讼案件不可以附带民事诉讼,但在特定的几类案件中可以要求一并解决相关民事争议。在涉及行政许可、登记、征收、征用和行政机关对民事争议所作的裁决的行政诉讼中,当事人申请一并解决相关民事争议的,人民法院可以一并审理。
【法律依据】
《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一条,在涉及行政许可、登记、征收、征用和行政机关对民事争议所作的裁决的行政诉讼中,当事人申请一并解决相关民事争议的,人民法院可以一并审理。
在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认为行政案件的审理需以民事诉讼的裁判为依据的,可以裁定中止行政诉讼。

G. 刑事附带民事后还可以提起民事诉讼吗

法律分析:如果刑事附带民事赔偿或者履行后就不能再提起民事诉讼。已经赔偿或者履行说明已经履行了刑事附带民事判决或调节,另行再提起诉讼违反了“一事不二理”的民事诉讼原则。如果对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不满意,可以在上诉期内提出上诉,超出了上诉期的可以依法申请再审。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二十四条 人民法院对下列起诉,分别情形,予以处理:(一)依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告知原告提起行政诉讼;(二)依照法律规定,双方当事人达成书面仲裁协议申请仲裁、不得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告知原告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三)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由其他机关处理的争议,告知原告向有关机关申请解决;(四)对不属于本院管辖的案件,告知原告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五)对判决、裁定、调解书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案件,当事人又起诉的,告知原告申请再审,但人民法院准许撤诉的裁定除外;(六)依照法律规定,在一定期限内不得起诉的案件,在不得起诉的期限内起诉的,不予受理;(七)判决不准离婚和调解和好的离婚案件,判决、调解维持收养关系的案件,没有新情况、新理由,原告在六个月内又起诉的,不予受理。

H. 行政诉讼附带民事诉讼的条件是什么

法律分析:行政诉讼附带民事诉讼的条件如下:1、附带民事诉讼必须由原告或者第三人提起。2、具有关联性。3、附带民事诉讼必须在一审中提起。4、属于受诉的人民法院管辖。5、在法律规定的时效内提出。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第六十一条 在涉及行政许可、登记、征收、征用和行政机关对民事争议所作的裁决的行政诉讼中,当事人申请一并解决相关民事争议的,人民法院可以一并审理。在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认为行政案件的审理需以民事诉讼的裁判为依据的,可以裁定中止行政诉讼。

I. 行政附带民事案件单独立案还是合并立案

要看具体情况,不是所有的附带民事都可以合并立案审理的。具体可以参看《行政诉讼法》
第六十一条 在涉及行政许可、登记、征收、征用和行政机关对民事争议所作的裁决的行政诉讼中,当事人申请一并解决相关民事争议的,人民法院可以一并审理。
在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认为行政案件的审理需以民事诉讼的裁判为依据的,可以裁定中止行政诉讼。

J. 建立、完善我国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立法构思都有哪些

由于我国《行政诉讼法》对行政附带民事诉讼没有明文规定,实践中司法工作人员无法可依,对此类案件的审理造成了极大的混乱,也严重地损害了我国法律的权威性,不利于法制的健全和完善,要克服这种现象,使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得以建立和完善,根本的任务是要立法上着手解决。对立法上是否明文规定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理论界存在着分歧。有人主张在现行的《行政诉讼法》中设专门款项规定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民事诉讼部分,参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这样的法律设置,虽然比较简单易行,但行政附带民事诉讼与纯粹的民事诉讼毕竟有较大区别,简单的款项不可能解决实际问题。因为行政附带民事诉讼与行政诉讼紧密相联,就如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与刑事诉讼紧密相联一样,如果采取简单的设置,参照《民事诉讼法》是行不通的。 从立法的角度上考虑,笔者认为应当在我国现行的《行政诉讼法》中设立专章对行政附带民事诉讼予以明确规定。首先明确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定义、范围,这是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核心内容,以消除审判实践中的分歧;其次明确规定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诉讼参与人;再之对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审理程序及其审理形式和举证责任等审理规则予以明确确定,以便于此类案件审理中的正确操作。

热点内容
民法典从2021年 发布:2025-08-24 07:57:44 浏览:187
文明旅游道德讲堂 发布:2025-08-24 07:55:39 浏览:225
法规教内容 发布:2025-08-24 07:42:04 浏览:971
全面依法治国与实际 发布:2025-08-24 07:42:04 浏览:138
婚姻法的婚后财产分割 发布:2025-08-24 07:09:47 浏览:890
水法规定提高 发布:2025-08-24 07:09:12 浏览:38
尚法以法治国 发布:2025-08-24 07:00:12 浏览:69
徐州铜山区法院 发布:2025-08-24 06:34:48 浏览:333
法院认可的 发布:2025-08-24 06:14:41 浏览:26
刑事诉讼法笫六十七条 发布:2025-08-24 06:11:34 浏览: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