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执行劳动法监督检查机构有
A. 国家对劳动法执行的力度到底有几大
按实际情况,国家对劳动法的执行的监督检查和法律责任进行详细规定,所以国家对于劳动法执行的力度是很大的。
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八十五条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依法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行为有权制止,并责令改正。
第八十六条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监督检查人员执行公务,有权进入用人单位了解执行劳动法律、法规的情况,查阅必要的资料,并对劳动场所进行检查。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监督检查人员执行公务,必须出示证件,秉公执法并遵守有关规定。
第八十七条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
第八十八条各级工会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
任何组织和个人对于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行为有权检举和控告。
第十二章法律责任
第八十九条用人单位制定的劳动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改正;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九十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的,由劳动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改正,并可以处以罚款。
第九十一条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
(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四)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照本法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
第九十二条用人单位的劳动安全设施和劳动卫生条件不符合国家规定或者未向劳动者提供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和劳动保护设施的,由劳动行政部门或者有关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提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决定责令停产整顿;对事故隐患不采取措施,致使发生重大事故,造成劳动者生命和财产损失的,对责任人员比照刑法第一百八十七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第九十三条用人单位强令劳动者违章冒险作业,发生重大伤亡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对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九十四条用人单位非法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
第九十五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对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的保护规定,侵害其合法权益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处以罚款;对女职工或者未成年工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九十六条用人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由公安机关对责任人员处以十五日以下拘留、罚款或者警告;构成犯罪的,对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
(二)侮辱、体罚、殴打、非法搜查和拘禁劳动者的。
第九十七条由于用人单位的原因订立的无效合同,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九十八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的条件解除劳动合同或者故意拖延不订立劳动合同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九十九条用人单位招用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对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第一百条用人单位无故不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限期缴纳,逾期不缴的,可以加收滞纳金。
第一百零一条用人单位无理阻挠劳动行政部门、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行使监督检查权,打击报复举报人员的,由劳动行政部门或者有关部门处以罚款;构成犯罪的,对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一百零二条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的条件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事项,对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一百零三条劳动行政部门或者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构成犯罪的,给予行政处分。
第一百零四条国家工作人员和社会保险基金经办机构的工作人员挪用社会保险基金,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一百零五条违反本法规定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其他法律、法规已规定处罚的,依照该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处罚。
B.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对执行劳动法监督检查机构有
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C. 劳动法监督检查机制有哪些
主要有: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
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
第二十六条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
(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第七十三条国务院劳动行政部门负责全国劳动合同制度实施的监督管理。
第七十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卫生、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有关主管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用人单位执行劳动合同制度的情况进行监督管理。
第七十八条工会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对用人单位履行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的情况进行监督。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律、法规和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的,工会有权提出意见或者要求纠正;劳动者申请仲裁、提起诉讼的,工会依法给予支持和帮助。
第七十九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对违反本法的行为都有权举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应当及时核实、处理,并对举报有功人员给予奖励。
D. 简述简述工会在劳动法监督检查方面的权利有哪些
1、知情权 ; 2、独立调查权; 3、要求、建议权;4、建议组织职工撤离危险现场权; 5、参与事故调查,并向有关部门提出处理意见权; 6、支持举报控告权; 7、舆论监督权
E. 电大考试简述工会在劳动法监督检查方面的权利有哪些
参与劳动安全卫生法律法规、标准和重大决策、措施的制定,监督劳动安全卫生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贯彻执行。
监督检查本地区、行业和企事业的劳动安全卫生工作,对劳动安全卫生状况进行分析,对危害职工劳动安全与健康的问题进行调查,向政府及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反映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整改治理的建议。
制止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在监督检查时,发现存在事故隐患、职业危害和违反国家劳动安全卫生法律法规的问题,有权要求企事业进行整改,监督企事业采取防范事故和职业危害的措施;发现严重存在事故隐患或职业危害的,提请所隶属的工会组织向企事业单位发出书面整改建议,并督促企事业单位解决,对拒不整改的,提请政府有关部门采取强制性措施。
(5)对执行劳动法监督检查机构有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进一步推进劳动合同制度实施的通知》(总工发[2005]23号)中指出,要加强对劳动合同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工会要将劳动合同执行情况作为工会劳动监督的重点,建立和完善监督检查机构和组织,积极开展监督检查工作,监督劳动合同双方认真履行劳动合同。
要加强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各项制度间的有机衔接,劳动合同的标准不得低于集体合同的规定。注意发挥劳动合同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和诉讼中的作用,做到有法可依,依法办事。
F. 有懂劳动法的朋友吗
看了你的问题!有几个疑问!劳动合同签署的是真实姓名吗?辞职5天是无故并且没有通知任何人吗?
G. 长安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电话是多少
长安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电话是12333。12333是全国统一的劳动行政部门咨询投诉电话,大多数地区是24小时人工服务。如需区县劳动行政部门电话,需要拨打114进一步咨询。
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对违反劳动法规的单位或劳动者,可以依据现行劳动法律、法规、规章的决定,分别给予警告、通报批评、罚款、吊销许可证、责令停产整顿的处罚;对触犯其他行政法规的,建议有关行政机关给予行政处罚;对触犯刑律的,建议执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劳动监察是指法定专门机关代表国家对劳动法的遵守情况依法进行检查、纠举、处罚等一系列活动。
(7)对执行劳动法监督检查机构有扩展阅读:
劳动监察大队职责包括:
1、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2、开展普法教育工作,宣传国家劳动保障方针、政策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督促用人单位贯彻执行;检查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情况;依法纠正和查处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具体承办局各执法单位提请需要实施行政处罚的案件。
3、督促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依法办理各种用工手续。
4、负责劳动合同的推行和管理工作。
劳动监督依法对用人单位和劳动服务主体遵守劳动法的情况实行检查、督促、纠偏、处罚等一系列监督活动。劳动监督是保障劳动法得以切实贯彻执行的重要手段,具有监督主体的广泛性、监督对象的特定性、监督内容的全面性、监督性质的多样性等特征。本章从广义上研究劳动监督及法律责任,涵盖但不仅限于劳动监督制度。劳动监督与劳动监察是保障劳动法切实执行的主要环节。
劳动法的监督检查制度是由劳动行政部门、工会组织以及其他组织和个人依法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的制度。执行监督检查任务的主要是劳动行政部门及工会组织,监督检查的对象只是用人单位,监督检查的内容是指用人单位对劳动法律、法规的遵守情况。
H. 了解劳动法
请问你需要了解劳动法哪一方面?我可在线为您解答
I. 劳动法85条规定劳动行政部门监督检查劳·动法执行情况与人事部门没有任何关系,人事部门批复劳动合同也
这个事情应该发生在劳动局与人事局合并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回以前,人事部门无权按《劳动法》第八答十五条规定行使职权,但可以按《劳动法》第八十七条的规定,在职责范围内,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
如果这个事情不属于人事部门职责范围内工作,而人事部门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和作出处理,显然已超越权限,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劳动法》
第八十五条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依法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行为有权制止,并责令改正。
第八十七条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
J. 谁应该对劳动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
劳动法执行情况监督检查 , 是指依法享有监督检查权的机构、组 织或者个人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 的制度。从狭义上来说 , 对劳动法执行情况监督检查即是指劳动监 察 , 指的是由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规 章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对其违法行为予以处罚的制度。从广义 上来说 , 对劳动法执行情况监督检查还包括了其他有关行政部门、工 会组织以及群众自发的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 督和检查的情况。这一概念的含义是 :1. 对劳动法执行情况监督检查的主体是依法享有监督检查权 的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其他有关行政部门、工会组织、其他群众性组 织以及个人。其中 , 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和工会组织在劳动法执行情 况监督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尤为重要。2. 进行监督检查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劳动法的立法宗旨 , 即保护 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 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3. 监督检查的客体是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行为。这是因为劳动法赋予劳动者的权益对应体现为劳动法赋予用人单位的 义务 , 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监督检查 , 才能保证 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实现 。4. 监督检查的方式表现为依法行使监督检查权的各项措施 , 即 对执行劳动法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 对检查中发现的违反劳动法的 行为及时制止和纠正 , 并依法追究违法行为人的法律责任。由劳动行政主管部门专门实施的劳动监察具有下列基本属性 : 1. 法定性。劳动监察规则及程序直接为法律所规定 , 并且这种 法律规定是强行性规范 , 监察主体必须严格依据法律实施监察活动 , 被监察主体不得以协议或其他任何方式规避监察。2. 行政性。劳动监察属于行政执法和行政监督的范畴 , 是行使行政权力的具体行政行为。3. 专门性。劳动监察是由法定的专门机关针对劳动法的遵守所实施的专门监督 o4. 惟一性。在劳动监督关系中 , 惟有劳动监察是以国家名义对劳动法的遵守实行统一和全面的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