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订婚
❶ 2008年新劳动法规定婚嫁假期为几天
1、2008-01-01实施的不是新的劳动法,是劳动合同法,原来的劳动法没变;
2、劳动合同法上并没有规定婚假期,婚假仍按原规定。
❷ 劳动法有哪些跟订婚后分手有关的
1、《劳动合同法》管不到结婚的问题。
2、如果您说的《婚姻法》,那么是有关于订婚的规定。如果是以结婚为目的赠送的礼物,后来分手了,可以要会。一般情况下很难界定那些是以结婚为目的的礼物,但是在订婚仪式上,双方互赠的戒指或其他礼品,都可以算是以结婚为目的的礼物,在双方分手后,均可向对方主张要会。
❸ 劳动法规定婚丧嫁娶的假期是几天
法律分析:一般为1到3天。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五十一条 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❹ 按劳动法请假回家订婚时间是多久
你好
劳动法中的婚假是指结婚,不包括订婚。
❺ 劳动法关于婚嫁的详细规定
1、劳动法规定结婚劳动者可以享受三天婚假的。
2、法律依据是《关于国营企业职工请内婚丧假和路程容假问题的通知》〈国家劳动总局财政部[80]劳总薪字29号、[80]财企字41号〉一、职工本人结婚或职工的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和子女)死亡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由本单位行政领导批准,酌情给予一至三天的婚丧假。
❻ 劳动法规定婚丧嫁娶的假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并没有规定婚丧嫁娶的假期时间。
根据国家劳动版总局、财政部权《关于国营企业职工请婚丧假和路程假问题的通知》规定:
一、职工本人结婚或职工的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和子女)死亡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由本单位行政领导批准,酌情给予一至三天的婚丧假。
二、职工结婚时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职工在外地的直系亲属死亡时需要职工本人去外地料理丧事的,都可以根据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6)劳动法订婚扩展阅读: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规定:
第五十一条: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2、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中规定:
第十一条:劳动者依法享受年休假、探亲假、婚假、丧假期间,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
❼ 劳动法请一个星期假回家订婚领导不批怎么办
如果真的是你结婚领导不批,可以找老总,他们在不批的话你就去劳动局起诉
❽ 请问劳动法有没有定亲假期
劳动法没有定亲假期……
❾ 新劳动法规定结婚放几天假
婚假天数在法律层面没有规定,只在行政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层面。
[1980]劳总薪字29号规定:婚假1-3天,结婚双方不在一地的另外给予路程假,此文件当时针对国营企业。通常我们都按最长3天计算。
晚婚的具体婚假时间一般依据的是各省或者直辖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自己规定的,一般在《省(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有规定,军队的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计划生育条例》中有规定,全国各地的规定并不一致,具体咨询属地计划生育部门
(9)劳动法订婚扩展阅读
《劳动法》第四十条规定:
用人单位在下列节日期间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
(一)元旦;
(二)春节;
(三)国际劳动节;
(四)国庆节;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
❿ 劳动法规定结婚假期多少天
法律分析:1、按法定结婚年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结婚的,可享受3 天婚假。2、符合晚婚年龄(女23周岁,男25周岁)的,可享受晚婚假15天(含3天法定婚假)。 3、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视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4、在探亲假(探父母)期间结婚的,不另给假期。5、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四十六条 结婚应当男女双方完全自愿,禁止任何一方对另一方加以强迫,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加以干涉。
第一千零四十七条 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
第一千零四十八条 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
第一千零四十九条 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结婚登记。符合本法规定的,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完成结婚登记,即确立婚姻关系。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应当补办登记。
第一千零五十条 登记结婚后,按照男女双方约定,女方可以成为男方家庭的成员,男方可以成为女方家庭的成员。
第一千零五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无效:
(一)重婚;
(二)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
(三)未到法定婚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