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法161条是什么内容
㈠ 刑诉法161条撤案国家赔偿问题
刑诉法第一百六十一条 撤销案件
在侦查过程中,发现不应对犯罪嫌疑人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撤销案件;犯罪嫌疑人已被逮捕的,应当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并且通知原批准逮捕的人民检察院。
监视居住和取保候审并非全部限制人身自由,由此索要国家赔偿,于法无据。行使侦查、检察、审判职权的机关以及看守所、监狱管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有下列侵犯人身权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
(一)违反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公民采取拘留措施的,或者依照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对公民采取拘留措施,但是拘留时间超过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时限,其后决定撤销案件、不起诉或者判决宣告无罪终止追究刑事责任的;
(二)对公民采取逮捕措施后,决定撤销案件、不起诉或者判决宣告无罪终止追究刑事责任的;
(三)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改判无罪,原判刑罚已经执行的;
(四)刑讯逼供或者以殴打、虐待等行为或者唆使、放纵他人以殴打、虐待等行为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
(五)违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
(1)刑事诉讼法161条是什么内容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是为了保证刑法的正确实施,惩罚犯罪,保护人民,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维护社会主义社会秩序,根据宪法,制定的法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第三条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时有下列侵犯人身权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
(一)违法拘留或者违法采取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的;
(二)非法拘禁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公民人身自由的;
(三)以殴打、虐待等行为或者唆使、放纵他人以殴打、虐待等行为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
(四)违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
(五)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其他违法行为。
第四条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时有下列侵犯财产权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赔偿的权利
(一)违法实施罚款、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财物等行政处罚的;
(二)违法对财产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的;
(三)违法征收、征用财产的;
(四)造成财产损害的其他违法行为。
㈡ 刑事诉讼法第16条的内容是什么
刑诉法16条的内容: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等六种情形下,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㈢ 被逮捕232天后,发释放证明书上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161条之规定,现在公安局说我
因为超过八个月零七天就是超期拘押,就违法了,所以只能释放,案件没有审判就没有了解。
㈣ 刑事诉讼法第一十五条是是什么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的;(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
㈤ 刑诉法第十五条第一款项的解释
这个现在学理上争议很大,没有定论。有的赞成国家赔偿,有的观点相反。
赞成国家赔偿的人认为,尽管刑事诉讼法和刑法的表述略有不同,但实质上都是无罪的结论,或者说均指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行为,不构成犯罪。既然不构成犯罪,就至少有以下两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一是,现行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六条仅规定被不起诉人对人民检察院依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二条第二款规定(即“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罚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作出的酌定不起诉决定不服的,被不起诉人享有申诉权,却没有规定人民检察院依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二条第一款及第十五条第(一)项的规定作出的法定不起诉决定,被不起诉人有申诉权。其实,被不起诉人完全可能认为自己根本就没有实施任何违法行为,而不是所谓“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的情形。因此,从完善立法考虑,应当赋予上述情形下的被不起诉人的申诉权。
二是,由于现行刑事赔偿坚持的是无罪赔偿的原则,如果侦查机关、起诉机关、审判机关依据现行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第(一)项之规定,即认为行为人的行为只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因而分别作出撤销案件、不起诉和终止审理的决定,进而解除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羁押,对这种情形国家不予赔偿是当然的结论。应该说,上述行为人的行为,即使最终经过法院的审理,根据现行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二条第(二)项的规定,法院也只能作出无罪判决。既如此,前面的羁押就属错误羁押,国家就应赔偿。因此,国家赔偿法第十七条将上述情形也规定为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的情形,是欠妥当的,应当在将来修改国家赔偿法时予以完善。
㈥ 刑事诉讼法161条后档案里还会有犯罪记录吗
你好,大律师网相关律师回复法律知识的区别:刑诉法161条执行主体是公安机关和检察院,属于撤案法条。15条执行主体是检察院和法院,属于已立案并侦查终结,但不起诉不追究情形。
㈦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61条规定是什么呀
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订之前的61条讲的是刑事拘留的条件。修订后的法条为80条。
专法律规定:
《刑事诉讼法属》(2012)第八十条 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
(一)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
(二)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
(三)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
(四)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
(五)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
(六)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
(七)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㈧ 刑事诉讼法第16条是什么意思
刑诉法16条的内容是对于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或者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刑事案件,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㈨ 刑事诉讼法第15条的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的内容如下: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回,不追究刑答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9)刑事诉讼法161条是什么内容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任务,是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正确应用法律,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积极同犯罪行为作斗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对刑事案件的侦查、拘留、执行逮捕、预审,由公安机关负责。检察、批准逮捕、检察机关直接受理的案件的侦查、提起公诉,由人民检察院负责。审判由人民法院负责。除法律特别规定的以外,其他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无权行使这些权力。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