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民事诉讼法期限周末

民事诉讼法期限周末

发布时间: 2022-02-14 11:15:37

① 《民事诉讼法》的期限为几年

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时效是一年,其他两年内,借款三年,法律保护的最长时效是二十年。

② 民事诉讼上诉期限包括周六周日吗

应当从你收到判决书的次日起计算15天。如你2011年12月9日收到判决书,那么,到2011年12月24日(最后期限)上诉期满。周末的时间计算在内。如果最后一天是节假日,可以顺延一天。但有些法院是从收到判决书的当日起算,为稳妥起见,

③ 劳动仲裁书收到时间为周末,请问起诉期限是从周末时算起还是从次周的周一开始算起非常感谢

收到之日起三十天,系指开始的当天不算入,从下一天(即次日)开始计算。即从下周一开始计算。期间届满的最后一日是节假日的,以节假日后的第一日为期间届满的日期。
法律依据:《民法通则》第一百五十四条 《民事诉讼法》第七十五条
希望我的解答能为您提供服务!

④ 请问15天的上诉期包括星期六,星期天吗

包括的。

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八条 人民法院对公开审理或者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律公开宣告判决。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

宣告判决时,必须告知当事人上诉权利、上诉期限和上诉的法院。宣告离婚判决,必须告知当事人在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前不得另行结婚。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

(4)民事诉讼法期限周末扩展阅读:

上诉期的相关要求规定:

1、当事人有权委托代理人,提出回避申请,收集、提供证据,进行辩论,请求调解,提起上诉,申请执行。当事人可以查阅本案有关材料,并可以复制本案有关材料和法律文书。查阅、复制本案有关材料的范围和办法由最高人民法院规定。

2、上诉应当递交上诉状。上诉状的内容,应当包括当事人的姓名,法人的名称及其法定代表人的姓名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及其主要负责人的姓名;原审人民法院名称、案件的编号和案由;上诉的请求和理由。

⑤ 请问民事诉讼法规定审限是多久

《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内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容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第一百八十九条规定,当事人约定同一债务分期履行的,诉讼时效期间自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第一百九十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对其法定代理人的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该法定代理终止之日起计算。第一百九十一条规定,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受害人年满十八周岁之日起计算。第一百九十二条规定,诉讼时效期间届满的,义务人可以提出不履行义务的抗辩。第一百九十三条规定,人民法院不得主动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⑥ 民事诉讼法送达期限是多久

《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内三年。法律另有规容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第一百八十九条规定,当事人约定同一债务分期履行的,诉讼时效期间自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第一百九十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对其法定代理人的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该法定代理终止之日起计算。第一百九十一条规定,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受害人年满十八周岁之日起计算。第一百九十二条规定,诉讼时效期间届满的,义务人可以提出不履行义务的抗辩。第一百九十三条规定,人民法院不得主动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⑦ 民事诉讼的期限是多长

对于审限民诉法明确规定,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审限为3个月,3个月内必须结案,不能延长审版限。人民法权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一审法院应当在给予的审限内作出判决。此时,当事人不服一审判决而上诉,案件进入二审程序,按二审的审限进行审理,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人民法院审理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终审裁定。人民法院适用特别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或者公告期满后三十日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但审理选民资格的案件除外。人民法院受理选民资格案件后,必须在选举日前审结。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九条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一条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⑧ 行政复议的60天期限是否包括节假日和周末

包括节假日和周末。我国《行政复议法》第31条第1款规定:"行政复议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但是法律规定的行政复议期限少于60日的除外。

情况复杂,不能在规定期限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经行政复议机关的负责人批准,可以适当延长,并告知申请人和被申请人;但是,延长期限最多不超过30日。

由此规定可知行政复议的60天期限是包括节假日和周末的,如果不包括,法律肯定会用60个工作日的准确语言来表述,以彰显法律的确定性。

(8)民事诉讼法期限周末扩展阅读:

行政复议的程序

行政复议程序是指行政复议机关审理行政复议案件所遵循的步骤。它在性质上属于行政程序。行政程序与司法程序相比,具有简易、高效等特点。但是,行政复议作为一种行政裁判制度,又具有准司法性,所以在程序上应尽量司法化,以保证复议活动的公正性和合理性。

申请与受理

(一)申请

行政复议是依申请行为。它以行政相对人主动提起为前提,即相对人不提出申请,行政复议机关不能主动管辖。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申请复议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1、申请人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直接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2、有明确的被申请人。

3、有具体的复议请求和事实根据。

4、属于申请复议范围。

5.属于受理复议机关管辖。

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如根据《行政复议法》第9条和第16条的规定,申请复议还须符合下列程序条件:

(1)在法定期限内申请复议。

(2)申请人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已经依法受理的,不得申请复议。

(二)受理

申请人提出复议申请后,行政复议机关对复议申请进行审查。审查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四项:

1、申请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

2、申请是否属于重复申请。

3、案件是否已由人民法院受理。

4、申请手续是否完备。

行政复议机关对复议申请进行审查后,应当在收到申请书之日起5日内,对复议申请分别作以下处理:

1、复议申请符合法定条件的,应予受理。

2、复议申请符合其他法定条件,但不属于本行政机关受理的,应告知申请人向有关行政机关提出。

3、复议申请不符合法定条件的,决定不予受理,并告知理由和相应的处理方式,而不能简单地一退了之。

行政复议的审理和决定

(一)复议审理

1、审理前的准备

(1)向被申请人送达申请书副本。

(2)调查收集证据。复议机关调查收集证据有两种方式:一是要求当事人提供或者补充证据;二是向有关行政机关及其他组织和公民调取证据。

(3)更换或者追加当事人。

2、审理的内容

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复议机关既有权审查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也有权审查具体行政行为是否适当。

3、审理的方式

《行政复议法》第22条规定:"行政复议原则上采取书面审查的办法,但是申请人提出要求或者行政复议机关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认为有必要时,可以向有关组织和人员调查情况,听取申请人、被申请人和第三人的意见。"由此可见,书面审理是复议机关审理复议案件的基本形式。

4、审理的依据

复议机关审理复议案件只能依据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及上级行政机关依法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非立法性的规范性文件。

5、审理中具体行政行为的效力

《行政复议法》第21条规定:"行政复议期间具体行政行为不停止执行;但是,……"从而确立了复议不停止执行的制度。然而,如果毫无例外地规定复议不停止执行,将可能使违法、不当的具体行政行为得到执行而损害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因此,《行政复议法》在确立复议不停止执行原则的同时,也规定了该原则的例外:

(1)被申请人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可以依职权决定停止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

(2)复议机关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

(3)申请人申请停止执行,复议机关认为其要求合理;决定停止执行的。

(4)法律规定停止执行的。

6、审理的期限

《行政复议法》第31条第1款规定:"行政复议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但是法律规定的行政复议期限少于60日的除外。

情况复杂,不能在规定期限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经行政复议机关的负责人批准,可以适当延长,并告知申请人和被申请人;但是,延长期限最多不超过30日。

(二)复议决定

行政复议协作会议

复议机关通过对复议案件的审理,最后要作出决定。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复议决定有以下四种:

(1)维持决定。

(2)履行决定。履行决定是指复议机关责令被申请人履行某种法定职责的决定。

(3)撤销、变更或确认违法决定。撤销、变更或确认具体行政行为违法决定是指复议机关作出的撤销或者变更具体行政行为,或者确认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决定。

具体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复议机关可以决定撤销、变更或确认具体行政行为违法:

1、主要事实不清,证据不足。

2、适用依据错误的。

3、违反法定程序的。

4、超越或滥用职权的。

5、具体行政行为明显不当的。

赔偿决定。被申请人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如果侵犯了申请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申请人请求赔偿,复议机关应当依照《国家赔偿法》的有关规定,在作出撤销、变更或确认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决定的同时,作出被申请人依法赔偿。

送达与执行

(一)送达

送达的方式及期限的计算,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执行。

(二)执行

行政复议决定生效后,双方当事人应该自觉履行。但有时当事人由于对复议决定不满意而不予履行,此时强制执行就成为必要,否则,行政复议的国家权威性就无从树立。

1、被申请人不履行复议决定的。根据《行政复议法》第32条和37条的规定,当被申请人不执行或者无正当理由拖延执行行政复议决定的,作出复议决定的机关或者有关上级行政机关应当责令其限期履行。

并对被申请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的行政处分;经责令履行仍拒不履行的,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行政处分。

2、申请人不履行复议决定的。当申请人不履行终局的复议决定,或者逾期不起诉又不履行复议决定的,则根据复议决定内容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措施:

(1)如果复议机关作出的是维持具体行政行为的复议决定的,则由原做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依法强制执行,或者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2)如果复议机关作出的是变更具体行政行为的复议决定的,则由复议机关依法强制执行,或者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参考资料:网络-行政复议

热点内容
孙立国律师 发布:2025-08-21 05:56:43 浏览:233
中国婚姻法搜索 发布:2025-08-21 05:54:40 浏览:502
劳动法孕妇的权利2016 发布:2025-08-21 05:54:38 浏览:992
人大立法如何改革 发布:2025-08-21 05:41:41 浏览:657
新婚姻法2020年有外遇 发布:2025-08-21 05:41:38 浏览:313
湖北法辉律师事务所 发布:2025-08-21 05:22:34 浏览:79
下列情况中我国刑法有 发布:2025-08-21 05:13:58 浏览:877
依法治军的必要性 发布:2025-08-21 05:05:30 浏览:225
微信虚假信息法律责任 发布:2025-08-21 04:53:47 浏览:254
用规章制度写一篇作文 发布:2025-08-21 04:53:46 浏览: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