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国际劳动法对罢工

国际劳动法对罢工

发布时间: 2022-02-14 13:14:04

❶ 企业职工无理罢工,新的劳动法有什么规定

我国以前的宪法里有罢工一条,后来取消了,所以你单位职工罢工是违法的,但是没有地方讲理去,新劳动法里没有允许劳动者罢工的条款。只能和员工协商解决。

❷ 劳动法对员工罢工情形如何处理

摘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但没有提及罢工自由,在我国,劳动既是权利又是义务,是权利和义务的统一,罢工在我国不受法律保护;如果员工罢工,用人单位可以按旷工处理,具体按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办理

❸ 劳动法关于罢工让工厂倒闭

《劳动法》没有关于罢工的规定。

而且也不会因为《劳动法》的实施和遵守《劳动法》使企业破产倒闭,全国那么多的企业,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都有《劳动法》,也没有因为《劳动法》而破产倒闭。只有因为经营管理不善,无法适应市场、社会环境而破产倒闭。

1978年《宪法》规定:公民有言论、通信、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罢工的自由,有运用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的权利。但1982年通过的新《宪法》中则取消了“罢工自由”的规定。

我国目前的法律没有公民享有“罢工权”的明确规定,但也从来没有禁止罢工的相关规定。依照“法无明令禁止则可行”的原则,对我国公民而言,只要法律没有明令禁止,就是可以做为的。
明确地说:在中国因为没有禁止罢工的法律规定,所以在中国罢工并不违法,或者说在中国没有罢工罪。

2001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了《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公约》。这一条约的第八条第一款(丁)项规定:“有权罢工,但应按照各个国家的法律行使此项权利”。在中国批准这一条约的同时发表的声明中,并没有对这一内容做出保留或其它特别的声明。所以“有权罢工”这一国际法律原则,则是中国政府所明确认可的。

《工会法》第二十七条是我国现行法律中关于罢工问题处理的最集中和最明确的规定。这一规定应该是对待罢工和处理罢工的基本的法律依据。

《工会法》第二十七条企业、事业单位发生停工、怠工事件,工会应当代表职工同企业、事业单位或者有关方面协商,反映职工的意见和要求并提出解决意见。对于职工的合理要求,企业、事业单位应当予以解决。工会协助企业、事业单位做好工作,尽快恢复生产、工作秩序。

尽管这一规定使用的是“停工”的概念,但在实质意义上,“停工”和“罢工”具有同等含义。

❹ 劳动法对员工罢工情形如何处理

首先要看罢工的理由和原因是否是属于正当的,如果不正当,那么法律是不会支持的,照样要扣工资罚款

❺ 请问罢工违反劳动法吗

罢工是违反劳动法的。

一、如果劳动者有劳动纠纷,可以找当地的内劳动部门进行投诉或者是申请容劳动仲裁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是采取罢工的形式维权,是违反劳动法的,严重的有可能触犯刑法

、如何申请劳动仲裁:

1、去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原劳动局)内的劳动争议仲裁委,申请劳动仲裁,立案时需携带:仲裁申请书2份、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1份;相关证据复印件和证据清单2份;用人单位的工商登记信息(北京地区不需要提供登记信息)!

2、提交材料后,5个工作日仲裁委给予立案,然后给双方举证期,给对方答辩期;然后开庭审理,之后对你们双方进行调解,调解不成仲裁委会下达裁决书;劳动仲裁60天内结案;对于裁决书不服,我们可以起诉到法院

3、申请劳动仲裁期间,不耽误你去新单位工作!

❻ 劳动法中关于员工罢工的定义为什么

罢工行动,或被简称为罢工(Strikes),是工人为了表示抗议,而集体拒绝工作的行为。内在以集体劳动为重的工容作行业,如工厂、煤矿等,罢工往往能够迅速得到雇主、政府和公众的迅速注意,从而工人所提出的要求就更可能获得保证。在西方国家,罢工在19世纪末期和20世纪初、工业革命发生期间产生了关键的作用,成功迫使了政府修改政策、甚至倒台。

❼ 劳动法对工人罢工被开除是怎么解释的

您好!来根据劳动法的源相关规定,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因此劳动者因罢工被用人单位开除的一般是合法的。
若是罢工原因属于用人单位违法可以要求经济补偿金等。
《劳动法》
第二十五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如能进一步提出更加详细的信息,则可提供更为准确的法律意见。

❽ 劳动法对于罢工期间的工资是怎么规定的

罢工在中国比较敏感,如果职工确有工资方面的合理要求,有关法律都有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 第二十七条】
企业、事业单位发生停工、怠工事件,工会应当代表职工同企业、事业单位或者有关方面协商,反映职工的意见和要求并提出解决意见。对于职工的合理要求,企业、事业单位应当予以解决。工会协助企业、事业单位做好工作,尽快恢复生产、工作秩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章工资】
第四十六条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
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国家对工资总量实行宏观调控。
第四十七条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
第四十八条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备案。
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第四十九条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应当综合参考下列因素:
(一)劳动者本人及平均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
(二)社会平均工资水平;(三)劳动生产率;
(四)就业状况;(五)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第五十条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第五十一条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热点内容
孙立国律师 发布:2025-08-21 05:56:43 浏览:233
中国婚姻法搜索 发布:2025-08-21 05:54:40 浏览:502
劳动法孕妇的权利2016 发布:2025-08-21 05:54:38 浏览:992
人大立法如何改革 发布:2025-08-21 05:41:41 浏览:657
新婚姻法2020年有外遇 发布:2025-08-21 05:41:38 浏览:313
湖北法辉律师事务所 发布:2025-08-21 05:22:34 浏览:79
下列情况中我国刑法有 发布:2025-08-21 05:13:58 浏览:877
依法治军的必要性 发布:2025-08-21 05:05:30 浏览:225
微信虚假信息法律责任 发布:2025-08-21 04:53:47 浏览:254
用规章制度写一篇作文 发布:2025-08-21 04:53:46 浏览: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