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按照我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

按照我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

发布时间: 2022-02-15 07:12:06

Ⅰ 行政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时可以做出什么样的决定

行政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时可以做出:

一、维持原判决、裁定、改判;

二、撤销或者变更;查清事实后改判;

三、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

依据法条:

《行政诉讼法》

第八十九条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

(一)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的,判决或者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裁定;

(二)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错误或者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的,依法改判、撤销或者变更;

(三)原判决认定基本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或者查清事实后改判;

(四)原判决遗漏当事人或者违法缺席判决等严重违反法定程序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

原审人民法院对发回重审的案件作出判决后,当事人提起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不得再次发回重审。

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需要改变原审判决的,应当同时对被诉行政行为作出判决。

(1)按照我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扩展阅读:

《行政诉讼法》中关于上诉案件的相关法律规定:

第八十五条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逾期不提起上诉的,人民法院的第一审判决或者裁定发生法律效力

第八十六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应当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经过阅卷、调查和询问当事人,对没有提出新的事实、证据或者理由,合议庭认为不需要开庭审理的,也可以不开庭审理。

第八十七条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应当对原审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和被诉行政行为进行全面审查。

第八十八条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应当在收到上诉状之日起三个月内作出终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Ⅱ 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的对象是

A.具体行政行为。
原文:
《行政诉讼法》第六条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对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

Ⅲ 按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对于以下( )起诉不予受理。

答案:ACD

Ⅳ 依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法院不受理对哪些事项提起的诉讼

抽象行政行为不可诉,涉及公民的民主权利不可诉,法律法规规定以行政复议的方式作为最终裁决的事项不可诉。

Ⅳ 我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请高手判断正误……

不适用调解,主要是指人民法院不能以调解书的形式结束案件的审查。至内于在受理之初,人民法容院对当事人作些法律上的解释工作,晓之以理是可以的,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也是允许的,但应以人民法院裁定的形式结案。
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这是由行政争议的特点所决定的。
第一,行政争议是因行政机关行使国家行政管理权而发生的,行政权是国家的法定权力,它的行使是依据行政法进行的。
第二,行政争议所反映的法律关系是一种纵向的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不同于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关系,这种特殊的指挥、命令与服从关系,也使得双方当事人无法在产生争议后平等自愿地去协商并达成协议,而只有让第三者公断。
第三,行政诉讼使人民法院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并不审查具体行政行为是否适当,在合法与违法之间不存在第三种选择。

Ⅵ 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行政行为主要证据不足的人民法院可以怎么做

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行政行为主要证据不足的,人民法院判决撤销或者部分撤销行政行为。“主要证据不足”是指被告向人民法院提交的证据不能证实其所作出的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所认定的有关定性和处理结果的基本事实。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必须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才能作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七十条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判决撤销或者部分撤销,并可以判决被告重新作出行政行为:
(一)主要证据不足的;
(二)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的;
(三)违反法定程序的;
(四)超越职权的;
(五)滥用职权的;
(六)明显不当的。

Ⅶ 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及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不能作为行政诉讼被告的是

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及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不能作为行政诉讼被告的是国专务院 。

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属讼法》

第二章受案范围
第十二条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下列事项提起的诉讼:
(一)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
(二)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
(三)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
(四)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

Ⅷ 依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要求行政机关()的案件,人民法院可以依据当事人的申请,依法书面裁定先予执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九十四条规定, 当事人必须履行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
第九十五条规定,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拒绝履行判决、裁定、调解书的,行政机关或者第三人可以向第一审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或者由行政机关依法强制执行。
第九十六条规定, 行政机关拒绝履行判决、裁定、调解书的,第一审人民法院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一)对应当归还的罚款或者应当给付的款额,通知银行从该行政机关的账户内划拨;
(二)在规定期限内不履行的,从期满之日起,对该行政机关负责人按日处五十元至一百元的罚款;
(三)将行政机关拒绝履行的情况予以公告;
(四)向监察机关或者该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提出司法建议。接受司法建议的机关,根据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并将处理情况告知人民法院;
(五)拒不履行判决、裁定、调解书,社会影响恶劣的,可以对该行政机关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予以拘留;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九十七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行为在法定期间不提起诉讼又不履行的,行政机关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或者依法强制执行。
第九十八条规定,行政机关或者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作出的行政行为侵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由该行政机关或者该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所在的行政机关负责赔偿。
行政机关赔偿损失后,应当责令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承担部分或者全部赔偿费用。

Ⅸ 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我国司法审查的排出范围有哪些

行政诉讼法和具体的司法解释都有相关的司法审查的排除范围。
《行政诉讼法》第十二条排除了下列行为的行政诉讼可诉性:(一)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二)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三)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四)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
《解释》则除《行政诉讼法》第十二条规定的行为外进一步明确下列行为行政诉讼不可诉:(一)公安、国家安全等机关依照刑事诉讼法的明确授权实施的行为;(二)调解行为以及法律规定的仲裁行为;(三)不具有强制力的行政指导行为;(四)驳回当事人对行政行为提起申诉的重复处理行为;(五)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权利义务不产生实际影响的行为。

Ⅹ 按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对于以下起诉( )不予受理。

复a、c、d、e

a国家立法行为,制不属于行政诉讼范围。

c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任免决定不属于行政诉讼范围
d属于民事案件
e司法行为,非行政行为
行政诉讼法
第十二条【不予受理的案件】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下列事项提起的诉讼:
(一)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
(二)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
(三)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
(四)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

热点内容
当当网规章制度 发布:2025-08-20 22:30:56 浏览:779
法律服务所收费登记表模板 发布:2025-08-20 22:17:20 浏览:751
全球化视野下的企业社会责任法律研究 发布:2025-08-20 22:11:33 浏览:363
招投标文件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发布:2025-08-20 22:11:13 浏览:650
解读十八届四中全会依法治国 发布:2025-08-20 22:08:23 浏览:99
法院申请欠薪 发布:2025-08-20 22:08:19 浏览:719
在经济法行为中当事人用语言 发布:2025-08-20 22:05:17 浏览:491
最高人民法院第十一批指导性案例 发布:2025-08-20 21:42:45 浏览:26
兰州自考合同法真题下载 发布:2025-08-20 21:35:16 浏览:132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经济法实质 发布:2025-08-20 21:33:21 浏览: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