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法官 » 法院申请欠薪

法院申请欠薪

发布时间: 2025-08-20 22:08:19

⑴ 拖欠工资法院如何起诉

法律主观:

因为拖欠工资属于劳动争议,适用劳动仲裁前置,所以向法院起诉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应当经过以下劳动仲裁程序:
1、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或者逾期未作出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逾期未作出仲裁裁决的,当事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3、劳动者对仲裁裁决不服的(无论是否是终局裁决),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
向人民法院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
1、原告和被告基本信息(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2、诉讼请求(支付拖欠的工资和赔偿金))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3、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十九条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并通知申请人;
认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或者逾期未作出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四十三条
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逾期未作出仲裁裁决的,当事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时,其中一部分事实已经清楚,可以就该部分先行裁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四十八条
劳动者对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四十九条
用人单位有证据证明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仲裁裁决有下列情形之一,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
(一)适用法律、法规确有错误的;
(二)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无管辖权的;
(三)违反法定程序的;
(四)裁决所根据的证据是伪造的;
(五)对方当事人隐瞒了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的;
(六)仲裁员在仲裁该案时有索贿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决行为的。
人民法院经组成合议庭审查核实裁决有前款规定情形之一的,应当裁定撤销。
仲裁裁决被人民法院裁定撤销的,当事人可以自收到裁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五十条
当事人对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以外的其他劳动争议案件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发生法律效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二十三条
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二十四条
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
(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
(三)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四)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⑵ 欠薪保障金申请欠薪垫付的条件

对于已按规定缴纳欠薪保障费的企业,存在以下情况可以申请欠薪垫付:


1. 企业处于歇业或被法院宣告破产的清算阶段,资产暂时无法变现,不足以偿付员工工资和社保欠款。但需排除投资人的注册资金未完全到位,或者企业债务已由担保人或有其他清偿责任的情况。


2. 企业法定代表人(或经营者)失踪,经营停止,无法直接支付工资和社保费用。在这种情况下,如法院执行劳动争议仲裁或劳动监察部门的裁决、申请执行文书或判决文书,由于被执行资产暂时无法偿付,或者资产不足以覆盖欠款,企业有权利申请垫付。


3. 当城市有关部门处理重大劳动纠纷突发事件时,为保障劳动者权益,企业可能需要申请垫付欠付的工资和社保费用。


申请垫付时,企业需要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证明其符合上述任一条件,以便相关部门进行审核和处理。


(2)法院申请欠薪扩展阅读

“欠薪”,指的是保障范围,包括:①企业应付而逾期未付的工资;②企业未缴足的社会保险费。“保障金”在这里要解释的是保障条件。所谓欠薪保障,并不是说一个或者是一批职工被拖欠工资了,就马上可以来要求垫付。它的垫付(也可理解为“理赔”)有一定的申请条件。主要是指:一、企业因歇业、宣告破产进入清算程序,但资产暂时无法变现,或其资产不足以偿付欠付工资或欠缴社会保险费的。二、企业法定代表人(或经营者)隐匿,停止经营而形成以上相同后果的。

热点内容
强奸女法官的小说 发布:2025-08-21 00:56:17 浏览:506
人保车险理赔规章制度 发布:2025-08-21 00:43:23 浏览:709
2016经济法自考真题及答案 发布:2025-08-21 00:42:33 浏览:133
劳动法关于签订两处劳动合同 发布:2025-08-21 00:39:28 浏览:702
西北政法大学司法官教育院 发布:2025-08-21 00:27:46 浏览:948
刑法第124 发布:2025-08-21 00:11:22 浏览:687
私人律师多少钱 发布:2025-08-21 00:10:37 浏览:171
分公司如何确定法律责任 发布:2025-08-20 23:54:24 浏览:896
电大法学网考 发布:2025-08-20 23:43:12 浏览:42
配货站的规章管理制度 发布:2025-08-20 23:32:10 浏览: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