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法追加法人
❶ 想法院申请追加诉讼当事人,应当在什么期限内提出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三十四条 当事人应当在举证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交证据材料,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不提交的,视为放弃举证权利。
对于当事人逾期提交的证据材料,人民法院审理时不组织质证。但对方当事人同意质证的除外。当事人增加、变更诉讼请求或者提起反诉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
按此规定,追加诉讼主体应该在举证期限内提出。
(1)民事诉讼法追加法人扩展阅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执行中变更、追加当事人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一条 执行过程中,申请执行人或其继承人、权利承受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变更、追加当事人。申请符合法定条件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二条 作为申请执行人的公民死亡或被宣告死亡,该公民的遗嘱执行人、受遗赠人、继承人或其他因该公民死亡或被宣告死亡依法承受生效法律文书确定权利的主体,申请变更、追加其为申请执行人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作为申请执行人的公民被宣告失踪,该公民的财产代管人申请变更、追加其为申请执行人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三条 作为申请执行人的公民离婚时,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权利全部或部分分割给其配偶,该配偶申请变更、追加其为申请执行人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四条 作为申请执行人的法人或其他组织终止,因该法人或其他组织终止依法承受生效法律文书确定权利的主体,申请变更、追加其为申请执行人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五条 作为申请执行人的法人或其他组织因合并而终止,合并后存续或新设的法人、其他组织申请变更其为申请执行人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❷ 诉讼时增加被告的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二条:必须共同进行诉讼的当事人没有参加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其参加诉讼。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57条:必须共同进行诉讼的当事人没有参加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已经修订为“第一百三十二条”)的规定,通知其参加;当事人也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追加。人民法院对当事人提出的申请,应当进行审查,申请无理的,裁定驳回;申请有理的,书面通知被追加的当事人参加诉讼。
申请追加被告是你作为原告的诉讼权利,但是否支持则由法院来审查。一般以法人作为被告的民事案件,其法定代表人不属于“必须共同进行诉讼的当事人”,如无特殊情况,追加的可能性不大。
❸ 如何追加法人代表为被执行人
一、追加公司法人为被执行人是否可以?
公司即法人,法人是民事责任承担的主体,法人所欠债务当由法人承担偿还责任,如果通过了诉讼程序法院在执行时必须执行法人资产。
你所说的“法人”可能是“法人代表”,法人代表与法人是不同的概念,如果是有限责任公司的法人代表或法人代表非合伙人或股东(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也不能执行)是不能执行法人代表个人财产的。
二、全国法院被执行人是什么意思呢?
被执行人是与申请执行人相对的,一般情况下,民事诉讼的胜诉方是申请执行人,败诉方为被执行人,或者有负担的一方为被执行人,另一方为申请执行人,但是,如果一方按法院判决履行了,就不会申请法院执行了。
民事诉讼中在法院对于一民事诉讼判决原告胜诉后,被告在赔偿问题上的法定时间内未完成判决书上所规定的赔偿金额而被法院强制执行赔偿,则称该被告为本次强制执行的被执行人。 被执行人是指在法定的上诉期满后,或终身判决作出后,拒不履行法院判决或仲裁裁决的当事人。 被执行人信息就是败诉方的个人基本情况及财产情况。
三、全国法院被执行人会受到哪些限制?
执行部门可以对其进行信用惩戒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法院公告栏等其他方式予以公布向政府相关部门、金融监管机构、金融机构、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及行业协会等通报,供相关单位依照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在政府采购、招标投标、行政审批、政府扶持、融资信贷、市场准入、资质认定等方面,对失信被执行人予以信用惩戒。
这类人群还将被限制高消费,具体限制在乘坐交通工具时,选择飞机、列车软卧、轮船二等以上舱位;在星级以上宾馆、酒店、夜总会、高尔夫球场等场所进行高消费;购买不动产或者新建、扩建、高档装修房屋;租赁高档写字楼、宾馆、公寓等场所办公;购买非经营必需车辆;(六)旅游、度假;子女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支付高额保费购买保险理财产品;其他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高消费行为。
中国《民事诉讼法》和有关法律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法院设执行组织或执行员,在院长领导下,负责执行本法院对第一审民事案件所作的判决和裁定。第二审案件的判决和裁定,原则上由原审人民法院执行。
中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执行措施包括以下几种:查询、冻结、划拨被执行人的储蓄存款;扣留、提取被执行人的收入,包括工资、奖金、稿费等;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的财产;对被执行人的财产进行搜查;强制被
❹ 申请追加公司股东及法人为被执行人,胜诉后公司一直不接收审判结果是什么情况
执行难是众所周知的“老大难”,虽然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一系列规定严厉打击老赖,各地法院针对执行难也是十八般武艺上阵,并且在近期确实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执行难仍然困扰着众多申请执行人。我国《公司法》2005年确认了一人公司的合法性,2014年取消了公司注册资本的规定,使得一人公司蓬勃发展。但是基于一人公司的特殊性,为了加大对债权人的保护力度,如果一人公司的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时是否可以在执行中直接追加股东为被执行人?本文将进行详细分析。
一、 追加一人公司股东为被执行人的相关法律文件
我国现阶段暂未制定专门的强制执行法,对于追加一人公司股东为被执行人有关的法律文件如下:
1998年7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颁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若干问问题的规定(试行)》第80条规定:被执行人无财产清偿债务,如果其开办单位对其开办时投入的注 册资金不实或抽逃注册资金,可以裁定变更或追加其开办单位为被执行人 ,在注册资金不实或抽逃注册资金的范围内,对申请执行人承担责任。
2011年5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颁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依法制裁规避执行行为的若干意见》第20条规定:依法变更追加被执行主体或者告知申请执行人另行起诉。有充分证据证明被执行人通过离婚析产、不依法清算、改制重组、关联交易、财产混同等方式恶意转移财产规避执行的,执行法院可以通过依法变更追加被执行人或者告知申请执行人通过诉讼程序追回被转移的财产。
2014年12月17日,最高人民法院颁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案件立案、结案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0条第2款规定:(二)除因夫妻共同债务、出资人未依法出资、股权转让引起的追加和对一人公司股东的追加外,当事人、利害关系人不服人民法院针对本意见第九条第(四)项作出的裁定,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的;
2016年11月7日,最高人民法院颁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执行中变更、追加当事人若干问题的规定》,其中第20条规定:作为被执行人的一人有限责任公司,财产不足以清偿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债务,股东不能证明公司财产独立于自己的财产,申请执行人申请变更、追加该股东为被执行人,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二、 追加一人公司股东为被执行人的实务现状
笔者通过在裁判文书网输入关键词: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追加股东然后输入时间(2019年)及地域进行筛选,通过对上海、天津、山东、福建四地执行追加股东连带责任案件。2019年上海相关案例为62个,其中10几个案件法院驳回当事人的申请;天津相关案件39例,其中5个案件被法院驳回追加申请;天津216个相关案例,其中仅5个案件被驳回追加申请;福建省74个相关案例中3个案件当事人申请被驳回。仅就2019年该四地区来看在执行程序中申请追加一人公司股东的连带责任被驳回概率还是较低的,对于被驳回理由本文下文会采用案例进行具体分析。
三、 追加一人公司股东为被执行人的四种途径
笔者通过对2019年上海、天津、山东、福建四个地域追加一人公司股东为被执行人案例的检索分析发现,申请人主要是通过以下四种途径:
1、执行异议、复议相结合。当事人在执行中提出申请,由执行法院进行审査是否追加一人公司股东为被执行人, 对于审査结果不服的, 向上一级法院提出复议的申请。实践中存在复议之后另行起诉,追加一人公司股东承担连带责任的情形。
2、执行异议、复议、异议之诉相结合。当事人不服在执行实施阶段直接追加一人公司股东为被执行人, 依次申请异议审査, 并申请复议, 在实践中, 复议后存在另行起诉,要求公司股东承担连带责任和提出执行异议之诉,两审的路径。
3、执行异议、执行异议之诉相结合。当事人不服在执行实施阶段直接追加一人公司股东为被执行人,向执行法院提出执行异议,对异议结果不服,向法院提出执行异议之诉的路径。
4、直接诉讼。当事人在经过执行一人公司后,未获得债务的清偿,其主动去提起诉讼,追加一人公司股东,要求其承担连带责任。
四、执行追加一人公司股东不被支持的情形
1、股东下落不明或申请人无法提供有效的法律文书送达地址
上海锦铭服饰有限公司与上海丰郁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定作合同纠纷案---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法院(2019)沪0104执异94号;
2、一人公司股东证明了个人财产与公司财产是独立的,并不存在混同的情形
上海震浓铭混凝土有限公司与上海凤氏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买卖合同纠纷案---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法院(2019)沪0117执异254号;
3、一人公司已注销,在注销过程中成立清算组并提交清算报告
艾利(中国)有限公司与湖南好雨印务有限公司买卖合同纠纷案---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法院(2019)沪0104执异1号;
4、债务人经法院查明非一人公司
信盛咨询(上海)有限公司、沈焱纠纷案--- 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法院(2019)沪0107执异80号;
5、一人公司股东未实际参于公司的经营
陆相慧、黄浩民间借贷纠纷案---济宁市任城区人民法院(2019)鲁0811执异938号;
6、“申请书”格式不符合规定
于德格、日照市宝宸机械有限公司劳动争议案---日照市东港区人民法院(2019)鲁1102执异80号;
7、一人公司在执行过程中经清算后办理注销登记
河南帕加尼皮业有限公司与郑马恩纠纷案--- 厦门市湖里区人民法院(2019)闽0206执异56号;
8、一人公司进入破产程序后,法院对其执行依法终结
李建新与李明纠纷案---淄博市中级人民法院(2019)鲁03执异72号;
附:案例判决原文
上海锦铭服饰有限公司与上海丰郁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定作合同纠纷案
(2019)沪0104执异94号
当事人信息
申请执行人:上海锦铭服饰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青浦区。
法定代表人:吴雪梅,经理。
委托诉讼代理人:李卫芳,广东维强(上海)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执行人:上海丰郁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徐汇区。
法定代表人:朱国梁,执行董事。
第三人:朱国梁,男,1971年9月25日出生,汉族,户籍地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
案件描述
本院在执行申请执行人上海锦铭服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锦铭公司)与被执行人上海丰郁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丰郁公司)定作合同纠纷一案中,锦铭公司以丰郁公司系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唯一股东为朱国梁,丰郁公司未履行生效判决,现申请追加朱国梁为被执行人。本院受理后,依法进行了审查,现已审查终结。
本院查明
经审查查明,本院对锦铭公司与丰郁公司定作合同纠纷一案作出的(2018)沪0104民初20652号民事判决已生效,因丰郁公司未履行生效判决确定的义务,锦铭公司向本院申请强制执行,执行案号为(2019)沪0104执561号。
另查,丰郁公司成立于2010年5月28日,经营期限至2030年5月27日,企业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独资),股东为朱国梁。在本案审查过程中,本院通过快递向朱国梁送达追加被执行人申请书、听证传票等材料,送达地址为朱国梁的户籍地,但邮件被退回,锦铭公司亦无法提供朱国梁的其他联系地址。
本院认为
本院认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执行中变更、追加当事人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条的规定,作为被执行人的一人有限责任公司,财产不足以清偿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债务,股东不能证明公司财产独立于自己的财产,申请执行人申请变更、追加该股东为被执行人,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根据该条规定,证明公司财产独立于股东个人财产的举证责任分配给了股东,考虑到追加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为被执行人对其实体权利义务将产生重大影响,故应当在程序上充分保障股东进行举证、言辞辩论以及对法院追加裁定不服时提起诉讼的权利。本案系申请执行人在执行程序中申请追加一人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为被执行人的情形,而执行程序在程序保障上不同于诉讼程序,故在本案朱国梁去向不明,未能向其送达追加被执行人申请书等材料,且现有证据不足以证明丰郁公司财产与朱国梁财产存在混同的情形下,不宜直接在执行程序中追加朱国梁为被执行人。据此,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执行中变更、追加当事人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条、第三十二条第一款的规定,裁定如下:
裁判结果
驳回申请执行人上海锦铭服饰有限公司追加第三人朱国梁为(2019)沪0104执561号案件被执行人的申请。
如不服本裁定,可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提起执行异议之诉。
审判人员
审判长王仪蔚
人民陪审员刘梅娟
人民陪审员张敬
裁判日期
二〇一九年四月二十四日
书记员
书记员陈琪
上海震浓铭混凝土有限公司与上海凤氏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买卖合同纠纷案(2019)沪0117执异254号
当事人信息
申请执行人:上海震浓铭混凝土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松江区。
法定代表人:翟建勋,总经理。
委托诉讼代理人:夏冰星,上海一凡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执行人:上海凤氏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松江区。
法定代表人:邵雪芬,负责人。
委托诉讼代理人:赵志鹏。
委托诉讼代理人:谢克虎。
第三人:邵雪芬,女,1964年8月20日生,汉族,住上海市松江区谷阳北路XXX弄XXX号XXX室。
案件描述
本院在执行申请执行人上海震浓铭混凝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震浓铭公司”)与被执行人上海凤氏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凤氏公司”)买卖合同纠纷一案中,申请执行人震浓铭公司于2019年12月10日向本院提出书面异议,要求追加第三人邵雪芬为(2018)沪0117执4705号一案的被执行人。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进行了书面审查,现已审查终结。
申请执行人震浓铭公司申请称,其与被执行人凤氏公司买卖合同纠纷执行案,松江法院已受理,现被执行人无财产可供执行,同时被执行人系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故请求追加第三人邵雪芬为(2018)沪0117执4705号一案的被执行人。为此,申请执行人提供了民事判决书、执行裁定书、工商信息等证据为证。
被执行人凤氏公司称,不同意申请执行人的异议请求。被执行人虽是一人有限公司,但个人财产与公司财产是独立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执行中变更、追加当事人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条规定,作为被执行人的一人有限责任公司,财产不足以清偿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债务,股东不能证明公司财产独立于自已的财产,申请执行人申请变更、追加该股东为被执行人,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六十二条规定: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应当在每一会计年度终了时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并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凤氏公司按照《公司法》规定,在2015年度、2016年度均编制了财务会计报告,2017年10月23日经上海安倍信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进行了审计。2017年、2018年度也编制了财务会计报告,相关审计未完成。根据上述事实,被执行人法定代表人不应当成为本案的被执行人。为此,被执行人提供了(2017)沪0117民初10192号民事判决书、(2018)沪01民终6777号民事判决书、公司2013年、2014年原始凭证、2015年、2016年审计报告及2017、2018年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收条、银行对帐单、银行收款通知等证据为证。
第三人邵雪芬未作陈述。
本院查明
本院经审查查明,本院于2018年3月20日对震浓铭公司与凤氏公司买卖合同纠纷一案作出(2017)沪0117民初19642号民事判决书,该判决书确定:“一、被告上海凤氏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偿付原告上海震浓铭混凝土有限公司货款4,024,522.50元;二、被告上海凤氏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支付原告上海震浓铭混凝土有限公司逾期付款违约金(以4,024,522.50元为基数,自2015年1月1日起算至实际清偿之日止,按照年利率12%计算)。如果被告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案件受理费72,295元,减半收取36,147.50元,财产保全申请费5,000元,合计诉讼费41,147.50元,由原告上海震浓铭混凝土有限公司负担15,087.50元(已付),由被告上海凤氏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负担26,060元(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七日内交付本院)。”凤氏公司不服该判决,提起上诉。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于2018年6月25日作出(2018)沪01民终6095号民事判决,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因凤氏公司未履行上述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权利人震浓铭公司向本院申请强制执行,本院于2018年7月24日立案受理,案号为(2018)沪0117执4705号。本院受理立案后,根据申请执行人提供的被执行人的地址,于2018年7月24日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和报告财产令,限令被执行人于收到通知五日内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给付义务,并交付本院执行费55,974元。至期,被执行人未到庭履行。执行过程中,本院通过网络冻结了被执行人银行账户,但是无存款可供执行。本院已经将上述被执行人纳入最高人民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并限制高消费。除此之外,经本院集中查询,未在本市辖区发现被执行人公司的银行存款、股票、房产、车辆等财产线索。执行中本院已经两次通知双方当事人到庭协调,最终协商未果。至此,本案执行标的暂无执行条件。上述情况告知申请执行人后,其也不能提供被执行人其他可供执行的财产线索并同意本院终结本案的本次执行程序。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五百一十九条之规定,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
另查明,被执行人凤氏公司于2005年9月21日成立,公司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为第三人邵雪芬一人。
以上事实,有民事判决书、执行裁定书、公司档案机读材料等证据予以证实。
本院认为
本院认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执行中变更、追加当事人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条的规定,作为被执行人的一人有限责任公司,财产不足以清偿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债务,股东不能证明公司财产独立于自己的财产,申请执行人申请变更、追加该股东为被执行人,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本案中,被执行人提供的审计报告、原始凭证等证据能够初步证明震浓铭公司财产与邵雪芬个人财产是独立的,并不存在混同的情形,而申请人提供的证据不足以证明震浓铭公司财产与邵雪芬个人财产存在混同,故不宜直接在执行程序中追加邵雪芬为被执行人。据此,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执行中变更、追加当事人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条、第三十二条第一款的规定,裁定如下:
裁判结果
驳回申请执行人上海震浓铭混凝土有限公司追加第三人邵雪芬为(2018)沪0117执4705号案件被执行人的申请。
如不服本裁定,可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提起执行异议之诉。
审判人员
审判长潘建华
审判员周轶
人民陪审员许秋桑
裁判日期
二〇一九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书记员
书记员赵和贵
艾利(中国)有限公司与湖南好雨印务有限公司买卖合同纠纷案
(2019)沪0104执异1号
当事人信息
申请执行人:艾利(中国)有限公司,住所地江苏省。
法定代表人:ROGERIOPAULOMACIASMACHADO,董事长。
委托诉讼代理人:王建明,江苏镇洋律师事务所律师。
委托诉讼代理人:偶超,江苏镇洋律师事务所实习律师。
被执行人:湖南好雨印务有限公司,住所地湖南省浏阳市。
法定代表人:王国庆,执行董事。
第三人:王国庆,男,1963年8月14日出生,汉族,户籍地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
案件描述
本院在执行艾利(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艾利公司)与湖南好雨印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好雨公司)买卖合同纠纷一案中,艾利公司向本院申请追加王国庆为(2015)徐执字第4973号执行案件的被执行人。
艾利公司主张的事实和理由为:本公司与好雨公司之间的买卖合同纠纷一案,经法院作出(2014)徐民二(商)初字第2672号民事判决,判令好雨公司支付本公司货款313,187.32元及迟延付款费。判决生效后,好雨公司未履行判决,本公司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执行案件案号为(2015)徐执字第4973号。执行过程中,法院扣划好雨公司货款70,286.97元,余款未得到清偿。之后,法院以好雨公司暂无财产可供执行为由,中止了案件的执行。经本公司调查发现,好雨公司已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注销登记,其在注销过程中出具的清算报告明确“如有未清偿债权债务由股东按出资比例承担”。好雨公司为一人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为王国庆一人,出资比例100%。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执行中变更、追加当事人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条的规定,王国庆作为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好雨公司的股东,在不能证明公司财产独立于自己财产的情况下,应被追加为被执行人。
本院查明
经审查,好雨公司的工商登记备案材料显示:该公司成立于2009年4月3日,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独资),股东为王国庆一人。2016年10月24日,好雨公司《股东决定》明确,股东王国庆作出决定,解散好雨公司,成立清算组,指定委托中介代理机构办理公司注销登记事宜。2017年1月17日,好雨公司《股东决定》明确,股东王国庆作出决定,确认清算组出具的清算报告,并报送登记机关,办理公司注销登记。好雨公司报送登记机关备案的《清算报告》明确:“如有未清偿债权债务由股东按出资比例承担。”2017年1月19日,好雨公司注销。
另查,艾利公司与好雨公司之间的买卖合同纠纷一案,经本院作出(2014)徐民二(商)初字第2672号判决。该判决生效后,艾利公司向本院申请强制执行,执行案件案号为(2015)徐执字第4973号。执行过程中,本院依法冻结好雨公司开户于湖南浏阳农村商业银行的存款账户,并进行扣划。除此之外,好雨公司名下无可供执行的财产,艾利公司亦未提供好雨公司名下其他可供执行的财产线索,本院遂终结本次执行程序。
本院认为
本院认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执行中变更、追加当事人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条规定,作为被执行人的一人有限责任公司,财产不足清偿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债务,股东不能证明公司财产独立于自己的财产,申请执行人申请变更、追加该股东为被执行人,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好雨公司现已注销,在注销过程中成立清算组并提交清算报告,故艾利公司的申请不属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执行中变更、追加当事人若干问题的规定》规定可以追加的情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四条第一款第十一项规定,裁定如下:
裁判结果
驳回艾利(中国)有限公司的申请。
当事人、利害关系人对裁定不服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
审判人员
审判长王仪蔚
人民陪审员刘光妹
人民陪审员张敬
裁判日期
二〇一九年一月二十三日
书记员
书记员陈琪
信盛咨询(上海)有限公司、沈焱纠纷案
(2019)沪0107执异80号
❺ 最高院:可以追加被执行人的20种情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执行中变更、追加当事人若干问题的规定》(法释[2016]21号)已于2016年12月1日起实施,系当前民事案件执行程序中追加被执行人的最新、最全的规定。根据该司法解释的规定,在执行程序中可以依法追加被执行人的有16种情形:1、因被执行人死亡,可申请变更其继承人、受遗赠人、遗嘱执行人、遗产管理人为被执行人的。2、因被执行人被宣告失踪,可申请追加或变更其财产代管人为被执行人的;3、因被执行人的企业法人合并,可申请变更合并后企业法人为被执行人的;4、因被执行人的企业法人分立,可申请追加或变更分立后企业法人为被执行人的;5、作为被执行人的个人独资企业,不能清偿债务,可申请直接追加投资人为被执行人。6、作为被执行人的法人分支机构,可申请变更、追加该法人为被执行人的。7、作为被执行人的合伙企业,可申请变更、追加普通合伙人为被执行人,有限合伙人出资未到位的,可追加有限合伙人为被执行。8、作为被执行人的企业法人,可申请变更、追加抽逃出资、出资不实的股东、出资人为被执行人。9、作为被执行人的企业法人,在原股东未履行出资义务的情况下,可申请追加原股东作为被执行人。10、作为被执行人的一人有限公司,可申请追加股东为被执行人。11、作为被执行人的公司,未经清算即办理注销登记,可申请变更、追加清算义务人为被执行人。12、作为被执行人的法人或其他组织,在出现解散事由后,可申请追加无偿接受其财产的股东、出资人或主管部门作为被执行人。13、作为被执行人的法人或其他组织,未经依法清算即办理注销登记,可申请追加在登记机关办理注销登记时,书面承诺对被执行人的债务承担清偿责任的第三人为被执行人。14、在执行程序中,可直接追加在人民法院作出书面承诺代为履行的第三人为被执行人。15、作为被执行人的法人或其他组织,财产被其上级机关或其他组织无偿调拨给其他企业或个人,可申请追加取得资产的企业或个人为被执行人。16、因未成年人侵权引起的民事责任,而执行依据将该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确定为被执行人,在该未成年人成年后,申请追加其为被执行人的。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办理执行程序中追加、变更被执行人案件的暂行规定》第2条、《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第六十七条
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二条的规定,本院依法追加你为本案共同被告参加诉讼是什么意思
共同进行诉讼的抄当事人没有参加诉讼通知其参加诉讼。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二条规定:必须共同进行诉讼的当事人没有参加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其参加诉讼。
人民法院在必要时可以委托外地人民法院调查。委托调查,必须提出明确的项目和要求。受委托人民法院可以主动补充调查。受委托人民法院收到委托书后,应当在三十日内完成调查。因故不能完成的,应当在上述期限内函告委托人民法院。
(6)民事诉讼法追加法人扩展阅读:
民事诉讼的相关要求:
1、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在开庭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公开审理的,应当公告当事人姓名、案由和开庭的时间、地点。
2、开庭审理前,书记员应当查明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是否到庭,宣布法庭纪律。开庭审理时,由审判长核对当事人,宣布案由,宣布审判人员、书记员名单,告知当事人有关的诉讼权利义务,询问当事人是否提出回避申请。
3、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除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或者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应当公开进行。离婚案件,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
❼ 民事诉讼的执行程序中的追加被执行人的法律条款有多少条
(一)变更和追加被执行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九条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271条至274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第76条至82条规定了以下十种情形:1、执行中作为被执行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分立、合并的,其权利义务由变更后的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受;被撤销的,如果依有关实体法的规定有权利义务承受人的,可以裁定该权利义务承受人为被执行人;2、其他组织在执行中不能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人民法院可以裁定执行对该其他组织依法承担义务的法人或者公民个人的财产;3、在执行中,作为被执行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名称变更的,人民法院可以裁定变更后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为被执行人;4、作为被执行人的公民死亡,其遗产继承人没有放弃继承的,人民法院可以裁定变更被执行人,由该继承人在遗产的范围内偿还债务。继承人放弃继承的,人民法院可以直接执行被执行人的遗产;5、被执行人为无法人资格的私营独资企业,无能力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人民法院可以裁定执行该独资企业业主的其他财产;6、被执行人为个人合伙组织或合伙型联营企业,无能力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人民法院可以裁定追加该合伙组织的合伙人或参加该联营企业的法人为被执行人;7、被执行人为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不能清偿债务时,可以裁定企业法人为被执行人。企业法人直接经营管理的财产仍不能清偿债务的,人民法院可以裁定执行该企业法人其他分支机构的财产。若必须执行已被承包或租赁的企业法人分支机构的财产时,对承包人或承租人投入及应得的收益应依法保护;8、被执行人按法定程序分立为两个或多个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分立后存续的企业按照分立协议确定的比例承担债务;不符合法定程序分立的,裁定由分立后的存续的企业按照其从被执行企业分得的资产占原企业总资产的比例对申请执行人承担责任;9、被执行人无财产清偿债务,如果其开办单位对其开办时投入的注册资金不实或抽逃注册资金,可以裁定变更或追加其开办单位为被执行人,在注册资金不实或抽逃注册资金的范围内,对申请执行人承担责任;10、被执行人被撤销、注销或歇业后,上级主管部门或开办单位无偿接受被执行人的财产,致使被执行人无遗留财产清偿债务或遗留财产不足清偿的,可以裁定由上级主管部门或开办单位在所接受的财产的范围内承担责任。被执行人的开办单位已经在注册资金范围内接受财产的范围内向其他债权人承担了全部责任的,人民法院不得裁定开办单位重复承担责任。
(二)其他相应法律规定的几种情形: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二十四条规定:“债权人就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所负债务主张权利的,应当按夫妻共同债务处理。”第二十六条规定:“夫或妻一方死亡的,生存一方应当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共同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如果被执行人所负担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夫妻双方应承担连带责任。故对此类案件在被执行人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时可追加其配偶为被执行人。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第85条规定:“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期间,保证人为被执行人提供保证,人民法院据此未对被执行人的财产采取保全措施或解除保全措施的,案件审结后如果被执行人无财产可供执行或财其产不足清偿债务时,即使生效法律文书中未确定保证人承担责任,人民法院有权裁定执行保证人在保证责任范围内的财产。”故在执行过程中可追加保证人为被执行人。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二十条第三款规定:“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第六十四条规定:“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不能证明公司财产独立于股东自己的财产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故对此类案件在公司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时可追加公司股东为被执行人。
❽ 起诉时被告是投资公司,现在想追加法人代表为被告可以吗,案建已起诉
原告在案件受理后,法院开庭审理过程中法庭辩论结束前,可以申请追加被告参与诉讼,向法院提交追加当事人(被告)申请书,法院决定是否准许。
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二百三十二条 在案件受理后,法庭辩论结束前,原告增加诉讼请求,被告提出反诉,第三人提出与本案有关的诉讼请求,可以合并审理的,人民法院应当合并审理。
❾ 追加被告的申请,民事被告人申请追加被告有何法律依据
从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以及司法实践可以看出,我国把是否必要共同诉讼版作为追加当事权人的标准根据诉讼标的是否共同和是否同一种类,共同诉讼可以分为必要的共同诉讼与普通的共同诉讼。必要的共同诉讼是指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为两人或两人以上,其诉讼标的是共同的,人民法院必须合并审理的诉讼。在共同诉讼中,共同起诉讼或共同应诉的人,叫做共同诉讼人。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共同所有、共同继承、共同承担连带责任、共同侵权、合伙制度等,决定民事诉讼可能产生必要的共同诉讼。必须是必要的共同诉讼遗漏了被告的,除此之外被告没有权利再行追加被告。依据《民事诉讼法》第56条规定,如与案件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也只能列为第三人,而不能是被告。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必须共同进行诉讼的当事人没有参加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其参加诉讼。
❿ 被执行主体的变更和追加
在民事执行程序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作为执行根据的法律文书所确定的义务需要被执行人以外的其他主体单独或共同承担。这就是所说的被执行主体的变更和追加。被执行主体的变更和被执行主体的追加虽然都发生在执行程序中,涉及到生效法律文书所确定义务的承担。但二者是有区别的。被执行主体的变更指民事执行程序中,因法定事由的出现,执行根据的生效法律文书所确定的给付义务转由其他主体来承担。被执行主体的追加是指民事执行程序中,由于被执行主体不能履行全部或部分债务,依法追加其他主体承担部分或全部债务的行为。因此,被执行主体变更后,原被执行主体不复存在,执行根据的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给付义务由新的被执行主体承担。而被执行主体追加后,原被执行主体仍存在,将和新的被执行主体共同承担执行根据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给付义务。《民事诉讼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就被执行主体的变更和追加作出了具体规定。其中,被执行主体的变更情况有:(1)执行中作为被执行人的法人或其他组分立合并。《意见》第271条规定:“执行中作为被执行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分立,合并的,其权利义务由分立出来或合并后的法人或其他组织承受。”《规定》第79条规定:“被执行人按法定程序为两个或多个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分立后存续的企业按照分立协议确定的比例承担债务;不符合法定程序分立的,裁定由分立后存续的企业按照其从被执行企业分得的资产占原企业总资产比例对申请执行人承担责任。(2)执行中作为被执行人的公民死亡,其遗产继承人没有放弃继承的。《意见》第274条规定“作为被执行人公民死亡,其遗产继承人没有放弃继承的,人民法院可以裁定变更继承人为被执行人,由该继承人在遗产范围内偿还被继承人的债务。”(3)执行中作为被执行人的法人或其他组织被撤销的。《意见》第271条规定:执行中作为被执行人的法人或其他组织。“被撤销的,如果依有关实体法的规定有权利义务承受人的,可以裁定该权利义务承受人为被执行人。”《规定》第81条规定:“被执行人被撤销,注销或歇业后,上级主管部门或主办单位在所接受的财产范围内承担责任。”(4)执行中作为被执行人的法人或其他组织名称变更的。《意见》第273条规定:“在执行中,作为被执行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名称变更的,人民法院可以裁定变更后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为被执行人。”被执行主体的追加情况有:(1)执行中,作为被执行人的个人合伙、组织或合伙联营型企业无能力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规定》第77条规定:“被执行人为个人合伙组织或合伙联营型企业无能力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人民法院可以裁定追加该合伙组织的合伙人或参加联营企业的法人为被执行人。”(2)执行中被执行人为无法人资格的私营独资企业,无能力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规定》第76条规定:“被执行人为无法人资格的私营独资企业,无能力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人民法院可以裁定执行该独资或分支机构企业业主的其他财产。”(3)执行中作为被执行人的其他组织不能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意见》第272条规定:“其他组织在执行中不能履行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人民法院可以裁定对该其他组织依法承担义务的法人或公民的个人财产。”《规定》第78条规定:“被执行人为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不能清偿债务时,可以裁定企业法人为被执行人的企业法人直接经营管理的财产仍不能清偿债务的,人民法院可以裁定执行该企业法人其他分支机构的财产。(4)执行中被执行人无财产清偿债务,而开办单位开办时投入的注册资金不实或抽逃资金的。《规定》第80条规定:“被执行人无财产清偿债务,如果其开办单位对其开办时投入的注册资金不实或抽逃注册资金,可以裁定变更或追加其开办单位为被执行人,在注册资金不实或抽逃注册资金,可以裁定变更或追加其开办单位为被执行人,在注册资金不实或抽逃注册资金的范围内,对申请执行人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