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刑事诉讼法诉讼代理人

刑事诉讼法诉讼代理人

发布时间: 2022-03-03 01:01:35

㈠ 刑诉案件中可以被委托担任诉讼代理人的有哪些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公诉案件的被害人、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的原告人和被告人,以及刑事申诉案件中的申诉人,依法都可以委托代理人参加诉讼。刑事诉讼中的代理人可以是律师,也可以是律师以外的其他公民。但是,正在被执行刑罚,或者依法被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人,不能充当代理人。
刑事诉讼中的代理可分为两种:
一是法定代理。法定代理是基于法律规定而产生的代理。
二是委托代理。委托代理是基于被代理人的委托、授权而产生的代理。
不同的诉讼代理,其代理人的范围、权利和义务等也不相同。但它们也有共同点。具体表现为所有代理人都必须在代理权限范围内进行活动;代理人在权限范围内的诉讼行为,与委托人自己的诉讼行为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代理人合法代理的法律后果都由被代理人承担。

㈡ 刑事诉讼中,诉讼代理人指

“诉讼代理人”是指公诉案件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委托代为参加诉讼的人和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委托代为参加诉讼的人;
诉讼代理人与辩护人根据 《刑事诉讼法》40条规定,公诉案件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有权委托诉讼代 理人。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随时委托诉讼代理人。《刑事诉讼法》第33条规定,公诉案件自案件移送 审查起诉之日起,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自诉案件的被告人有权随时委托辩护人。由此可见,两者都是:公诉案件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可以介入;自诉 案件随时介入。其次,关于可以担任辩护人和诉讼代理人的人员范围问题,法律并没有作出明确的差别待遇。《刑事诉讼法》32条、41条 对此作了明确规定。第32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除自己行使辩护权以外,还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辩护人。下列的人可以被委托为辩护人:(一)律师;(二) 人民团体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单位推荐的人;(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监护人、亲友。正在被执行刑罚或者依法被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人,不得担任 辩护人。第41条:委托诉讼代理人,参照本法第32条的规定执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33 条,对辩护人的范围作了进一步限制性规定,同时该解释的第47条规定,当事人委托诉讼代理人应当参照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二条和本解释第三十三条的规定执行。 因此,可以担任辩护人和诉讼代理人的人员范围是相同的。第三,关于辩护人与代理人是否出席法庭是否不同的问题。答案是非常明确的,两者都有 权出庭,参加法庭调查与辩论等等。比如《刑事诉讼法》第155条规定,公诉人在法庭上宣读起诉书后,被告人、被害人可以就起诉书指控的犯罪进行陈述,公诉 人可以讯问被告人。被害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经审判长许可,可以向被告人发问。审判人员可以讯问被告人。两者承担的诉讼职能的差异则是根本性的差异:《刑事诉讼法》第35条规定,辩护人的责任是根据事实和法律,提出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罪轻或者减 轻、免除其刑事责任的材料和意见,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48条规定,诉讼代理人的责任是根据事实和法律,维护被害人、自诉人或者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法定代理人,一般是针对未成年人来说的,当他们的身体,健康,权利受到损害时,由于他们是未成年人,他们不能提起诉讼,此时他们的法定监护人就代替他们起诉。法定监护人就是父母。

㈢ 刑事诉讼法诉讼代理人具体规定有哪些

刑事诉讼法中代理人分为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和委托代理人。委托代理人中包括诉讼代理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可以是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也可以是被委托参加诉讼的人。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八条
本法下列用语的含意是:
(三)“法定代理人”是指被代理人的父母、养父母、监护人和负有保护责任的机关、团体的代表;
(五)“诉讼代理人”是指公诉案件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委托代为参加诉讼的人和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委托代为参加诉讼的人。
《刑事诉讼法》第四十七条
委托诉讼代理人,参照本法第三十三条的规定执行。
《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三条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除自己行使辩护权以外,还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辩护人。下列的人可以被委托为辩护人:
(一)律师;
(二)人民团体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单位推荐的人;
(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监护人、亲友。
正在被执行刑罚或者依法被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人,不得担任辩护人。

㈣ 新刑事诉讼法代理人

按现行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还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专二条规定,委属托一至二人作为辩护人。另外,犯罪嫌疑人自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有权委托辩护人;在侦查期间,只能委托律师作为辩护人。被告人有权随时委托辩护人。

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三十二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除自己行使辩护权以外,还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辩护人。下列的人可以被委托为辩护人:
(一)律师;
(二)人民团体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单位推荐的人;
(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监护人、亲友。
正在被执行刑罚或者依法被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人,不得担任辩护人。

第三十三条犯罪嫌疑人自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有权委托辩护人;在侦查期间,只能委托律师作为辩护人。被告人有权随时委托辩护人。

㈤ 刑事诉讼法的法定代理人是什么意思

法定代理人是由法律规定的对被代理人负有专门保护义务并代其进行诉讼的人。刑事诉讼法第106条规定,法定代理人的范围包括被代理人的父母、养父母、监护人和负有保护责任的机关、团体的代表。 法定代理人是指根据法律规定,代理无诉讼行为能力的当事人进行诉讼,直接行使诉讼代理权的人。无诉讼行为能力的公民进行诉讼活动只能由其监护人为法定代理人代理其进行行政诉讼活动。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八条第三款规定,“法定代理人”是指被代理人的父母、养父母、监护人和负有保护责任的机关、团体的代表。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七条辩护律师可以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会见和通信。其他辩护人经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许可,也可以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会见和通信。
辩护律师持律师执业证书、律师事务所证明和委托书或者法律援助公函要求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看守所应当及时安排会见,至迟不得超过四十八小时。

㈥ 刑事诉讼法中代理人的规定是什么

法律分析:刑事诉讼法中可以作为代理人的是:(—)律师;(二)人民团体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单位推荐的人;(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监护人、亲友。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三十三条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除自己行使辩护权以外,还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辩护人。下列的人可以被委托为辩护人:(—)律师;(二)人民团体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单位推荐的人;(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监护人、亲友。正在被执行刑罚或者依法被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人,不得担任辩护人。被开除公职和被吊销律师、公证员执业证书的人,不得担任辩护人,但系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监护人、近亲属的除外。

热点内容
法院调解可以执行吗 发布:2025-08-16 05:33:35 浏览:495
岳飞的道德 发布:2025-08-16 05:28:40 浏览:520
法治安全教育日记100字 发布:2025-08-16 05:28:39 浏览:858
十八届三中全会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 发布:2025-08-16 05:16:37 浏览:566
道德法律与人生答案 发布:2025-08-16 05:04:03 浏览:530
法律服务平台地区合伙人 发布:2025-08-16 04:37:45 浏览:250
盛大输入法官方下载 发布:2025-08-16 04:33:18 浏览:266
地方性教育法规种类 发布:2025-08-16 04:33:16 浏览:660
全力推进营商环境法治保障 发布:2025-08-16 04:26:49 浏览:964
民法典里面的 发布:2025-08-16 04:23:55 浏览: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