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争议仲裁法
该员工可以获得以下补偿:
1、相当于11个月左右的双倍工资。(因为未签订劳动内合同)
2、3个月左容右的经济补偿金。
3、1个月左右的代通金。
4、如果该员工严重违反了公司依合法程序制定的规章制度,那么,以上第2、3项则不用补偿。
5、补缴员工11个月左右的社会保险。
『贰』 仲裁法与劳动法的矛盾
拜托,发表评论前至少应先明白一些基本的规则才可以。
简单一点说明:
1、作为全国人大通过的法律,新法对旧法进行调整,又不是不可以,自相矛盾的说法,除非是一个部门同时通过了两个法律而这两个法律互相冲突才可以算,否则一般情况下就是存在先后。
2、仲裁法不是解决劳动仲裁的,劳动争议仲裁适用的是“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3、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47条规定:“下列劳动争议,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一)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金额的争议;
(二)因执行国家的劳动标准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发生的争议。”但是,对于劳动者来说,上述一裁终局的情况是不适用的,对裁决不服劳动者是可以起诉的。
『叁』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解决的争议有哪些
当事人应当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协商不成的,可以向本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七十七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 调解原则适用于仲裁和诉讼程序。
第七十九条
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八十三条
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起诉又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肆』 劳动法仲裁
仲裁委不支持,法院执行双倍工资!
『伍』 劳动法 仲裁
【劳动争议 仲裁时效】《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陆』 劳动法与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关系
这个问题有点大,也有一些争议。只能简单说下。
《劳动专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属及与劳动关系密切相联系的其他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劳动合同法》对《劳动法》中的劳动合同这一章节进行了重新的详细的规定。《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属于普通法和特别法的关系,对于《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都有规定的,适用《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合同法》没有规定而《劳动法》有规定的,则适用《劳动法》的相关规定。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对《劳动法》规定的劳动仲裁的详细规定及延伸,立法目的是为公正及时解决劳动争议,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调解仲裁法是对违反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的行为通过仲裁途径进行具体规制的法律。
『柒』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对仲裁程序作了那些规定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对劳动者作了相应的保护性规定,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申请劳动争议的时效延长。现行劳动争议案件的申请时效是《劳动法》规定的,立法时的目的是希望受到侵害的劳动者权益得到尽快的维护,所以规定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要提出仲裁申请,超过这一时效当事人即被视作放弃权利。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针对这种情况,把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规定为一年,为劳动者维护权益确定了足够的时间。
2.合理确定了劳动关系双方的举证责任。《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明确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3.劳动者可以依据调解协议书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因支付拖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事项达成调解协议,用人单位在协议约定期限内不履行的,劳动者可以持调解协议书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
详细请登录律 伴或律师咨询贴吧 http://tieba..com/p/4323534677详问律师或查找。
『捌』 关于《劳动合同法》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一些问题
给单位邮寄要求回去上班的快递或挂号信
因用人单位愿意不给你安排工作的,可以要求支付期间的工资!
『玖』 劳动法争议怎么处理
劳动争议处理方法: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向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依法设立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法律依据】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