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民事诉讼法30

民事诉讼法30

发布时间: 2022-03-23 20:44:06

Ⅰ 我国民事诉讼法关于30日答辩期间的规定适用于 (A) 任何在我国人民法院进行的民事诉讼 (B) 被告在我国境内

B,普通的民诉答辩期限为15日,只有被告在我国境内没有住所的涉外民事诉讼时才适用30日,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外国人在我国有住所,那么仍适用15的规定。

Ⅱ 谁能将民法30条 32条34发给我,要越详细越好。 还有请问法院诉讼法218条。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诉讼法热感意见

《民法通则》
第三十条 个人合伙是指两个以上公民按照协议,各自提供资金、实物、技术等,合伙经营、共同劳动。
第三十二条 合伙人投入的财产,由合伙人统一管理和使用。
合伙经营积累的财产,归合伙人共有。
第三十四条 个人合伙的经营活动,由合伙人共同决定,合伙人有执行和监督的权利。

《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一十八条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向银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储蓄业务的单位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情况,有权冻结、划拨被执行人的存款,但查询、冻结、划拨存款不得超出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的范围。
人民法院决定冻结、划拨存款,应当作出裁定,并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银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储蓄业务的单位必须办理。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诉讼法若干意见》
280、人民法院可以直接向银行及其营业所、储蓄所、信用合作社以及其他有储蓄业务的单位查询、冻结、划拨被执行人的存款。外地法院可以直接到被执行人住所地、被执行财产所在地银行及其营业所、储蓄所、信用合作社以及其他有储蓄业务的单位查询、冻结、划拨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存款,无需由当地人民法院出具手续。

就是以上这些。

Ⅲ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一百六十三条

第一百六十三条人民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发现案件不宜适用简易程序的,裁定转为普通程序。

Ⅳ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条的内容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条规定:“被执行人未按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版书指定的期间权履行给付金钱义务时,应当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被执行人未按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其他义务的,应当支付迟延履行金”。

Ⅳ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三条普通程序是什么意思

普通程序是诉讼程序中最基本、最核心的一种程序,是诉讼程序的基础,具有审判程序通则的功能。
与其它诉讼程序相比,普通程序具有以下特点:
普通程序具有完整性。其表现在:从体系上看,普通程序包括了当事人起诉、法院受理、审理前准备、开庭审理、裁判等各个法定诉讼阶段,每一个诉讼阶段按顺序相互衔接,体系完整,反映了审判活动和诉讼活动的基本规律。从内容上看,普通程序对各个诉讼环节的具体内容均作出了具体明确规定,并且对一些必要的诉讼制度也作出了规定,如撤诉、缺席判决、诉讼中止和诉讼终结等。它们不属于某一个诉讼阶段,但对于处理诉讼中可能出现的特殊问题,却是必不可少的。
普通程序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其体现在:适用普通程序审理民事案件,除贯彻民事诉讼法总则部分的基本原理、基本制度外,不需要适用其他任何一种诉讼程序的规定,是不依赖简易程序、第二审程序、审判监督程序的独立的诉讼程序。法院无论是审理一般的诉讼案件,还是重大、复杂的诉讼案件,都可以只适用普通程序就将其审结。
普通程序具有广泛的适用性。普通程序适用于各级各类法院审理诉讼案件。中级以上的法院和各专门法院审理第一审民事案件,必须适用普通程序;基层法院除审理简单民事案件适用简易程序和小额诉讼程序外,审理其他案件也必须适用普通程序。
同时,由于普通程序完整、系统,可广泛适用于法院审理一审民事案件、上诉案件和再审案件。我国民事诉讼中的简易程序、第二审程序、审判监督程序是专门用于处理简单民事案件、上诉案件和再审案件的诉讼程序,针对性强但不系统完整,法院在审理这些案件的过程中,凡是相应的程序没有规定的,就要适用普通程序的有关规定。普通程序的这一特点反映了普通程序和其他诉讼程序的关系,反映了诉讼程序之间的差异性和协调性。

Ⅵ 民事诉讼法

我认为你们是可以起诉那几位酒友的

因为对方明知道你父亲酒后还要驾驶摩托车,可以预见到一定的危险性,那么他们对你父亲的受伤也是具备一定的过失

当然你父亲已经是成年人了,所以不可能所有的责任都要对方负责,但是我认为要求一定赔偿还是可行的

Ⅶ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条解释

本条是对被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如何处理的规定。

在民事诉讼过程中,为了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被告应当配合人民法院的工作,在人民法院传票传唤之后,按时出庭,以便人民法院及时查明案情,正确适用法律,公正裁判。

被告确有不能按时到庭的事由,应当及早向人民法院提出。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被告提出的理由正当,确实不能到庭的,可以决定延期审理,并将延期审理的情况及时通知原告。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提出的理由不正当,可以决定不延期审理,并将不延期审理的决定通知被告。被告接到人民法院的通知后,应当按时出庭。如果被告经人民法院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被告虽然到庭,但在审理过程中,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人民法院可以缺席判决。

对于必须到庭的被告,经人民法院两次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对其采取拘传的强制措施。必须到庭的被告,一般是指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抚恤金、劳动报酬案件和离婚案件的被告,以及其他不到庭就无法查清案情的被告。两次传票传唤,指人民法院送达传票,并由受送达人或者代收人在送达回证上签名或者盖章。无正当理由,一般指没有不可抗力、意外事件等使被告无法到庭的特殊情况。

本条和第一百二十九条都是关于当事人无正当理由不按时出庭或者中途退出法庭的法律后果的规定。本次修改后的本法第一百七十九条第(十一)项规定的“末经传票传唤,缺席判决”的再审情形与这两条有着密切的关系。毕竟缺席判决是一种对缺席当事人的权益保护非常不利的处理方式,为了正确判决,确保司法公正,我国民事诉讼法对其适用规定了必须经传票传唤的前提条件。

对于各级人民法院而言,在具体适用本条和第一百二十九条时要特别注意遵守法定程序,慎重适用缺席审判,否则就可能导致案件进人再审程序,造成本来可以避免的司法资源消耗。现在人民法院在诉讼准备阶段向当事人提供的《人民法院民事诉讼风险提示书》第十三条中明确提示,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出法庭的,人民法院将按自动撤回起诉处理;被告反诉的,人民法院将对反诉的内容缺席审判。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出法庭的,人民法院将缺席判决。对于当事人而言,也要明确诉讼中也会因自己的不当行为带来不必要的诉讼风险,尊重法庭,遵守规则。

Ⅷ 有关民事诉讼法第30条的理解

指的是 提出损害赔偿方的车辆船舶最先到达地

热点内容
深圳律师号码 发布:2025-07-28 04:19:21 浏览:842
法官6 发布:2025-07-28 04:05:27 浏览:973
涪陵律师在线 发布:2025-07-28 04:05:18 浏览:342
合同法包不包括股权纠纷 发布:2025-07-28 04:04:01 浏览:584
法院在线宣判 发布:2025-07-28 04:01:43 浏览:137
洗浴中心承包合同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7-28 03:52:25 浏览:679
司法局辅警 发布:2025-07-28 03:49:29 浏览:892
招远法律咨询处 发布:2025-07-28 03:03:53 浏览:32
根据民事诉讼法以及相关司法解释关于离婚 发布:2025-07-28 02:52:37 浏览:562
双方签名的谈话笔录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7-28 02:51:51 浏览: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