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行政诉讼法合并审理

行政诉讼法合并审理

发布时间: 2022-03-29 20:55:09

① 行政行为共同诉讼合并审理怎么判

共同诉讼与合并审理联系非常紧密,结合相关法条对其作如下归纳:
1. 应当合并审理的情形
(1)必要共同诉讼(诉讼标的是同一个具体行政行为)。
(2)诉讼中,被告改变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原告没有撤回原起诉,又起诉了改变后的行为,对此应当一并审理。
2. 可以合并审理的情形
(1)普通共同诉讼(诉讼标的是同样的具体行政行为)。具体包括以下几种:(《行政诉讼法解释》第46条)。①多个行政机关就同一事实对同一相对人作出具体行政行为;②行政机关就同一事实对多个相对人作出具体行政行为;③诉讼中,被告对原告又作出新的具体行政行为,原告不服向同一法院起诉。
(2)当事人提起行政诉讼时一并提出行政赔偿请求,人民法院“应当”一并受理,并“应当”分别立案,“可以”合并审理,也可以单独审理(一并受理不意味着必须合并审理)。(《行政赔偿规定》第28条)
(3)由行政裁决引起的附带民事诉讼(《行政诉讼法解释》第61条)。对此应注意三点:①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必须是行政裁决;②只有法院已经判决行政裁决违法时,才能申请附带解决民事争议;③必须依当事人申请,法院不能自主决定。
第二十七条 [第三人]同提起诉讼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其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作为第三人申请参加诉讼,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参加诉讼。
希望能帮助到你望采纳

② 行政诉讼法必要共同诉讼和普通的共同诉讼的区别

1、诉讼标的不同。必要共同诉讼的标准是诉讼标的同一,是指诉讼客体是同一个具体行政行为。换句话说,被诉行政行为本身是一个独立、完整的具体行政行为,该行为或者是由两个以上行政机关共同作出,或者是一个具体行政行为处理两个以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普通共同诉讼的标准是诉讼标的同种类。普通共同诉讼属于诉讼客体的合并,并因为诉讼客体的合并,导致诉讼主体的合并。因此要成为普通共同诉讼,必须有两个以上的当事人,就两个以上同一种类的诉讼标的向同一法院起诉或应诉。
2、审理和裁判方式不同。必要共同诉讼人必须共同参加诉讼。如果有遗漏,人民法院应当通知其参加诉讼。如果不愿参加诉讼,法院可以通知他们以第三人的身份参加诉讼。在必要共同诉讼中,法院必须合并审理、合一判决。
普通共同诉讼人可以共同起诉或应诉,也可以分别起诉或应诉,法院可合并审理,也可分开审理,合并审理时必须征得当事人同意。
3、诉的特征不同。必要共同诉讼是一种不可分之诉,不可分的原因在于共同诉讼人一方对诉讼标的要么有共同的权利,要么有共同的义务。因此一人的诉讼行为经全体承认后,对全体共同诉讼人均发生法律效力
普通共同诉讼是可分之诉。一人的诉讼行为对其他共同诉讼人不发生效力,每个共同诉讼人的诉讼行为只对自己发生效力,某个共同诉讼的诉讼行为中止不影响其他共同诉讼人。

③ 分别起诉 可以合并审理是什么意思

合并审理是指在民事诉讼中,法院把几个有牵连的案件合并成一个案件进内行审理。容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决定合并审理:
1、两个以上行政机关分别依据不同的法律、法规对同一事实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向同一人民法院起诉 的;
2、行政机关就同一事实对若干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分别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分别向同一人民法院起诉的;
3、在诉讼过程中,被告对原告作出新的具体行政行为,原告不服向同一人民法院起诉的;
4、人民法院认为可以合并审理的其他情形。

④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法的司法解释

您好,您可以详细描述您的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于2015年4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648次会议通过。

为正确适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决定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结合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工作实际,现就有关条款的适用问题解释如下:
第一条 人民法院对符合起诉条件的案件应当立案,依法保障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
对当事人依法提起的诉讼,人民法院应当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一律接收起诉状。能够判断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当场登记立案;当场不能判断是否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接收起诉状后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七日内仍不能作出判断的,应当先予立案。
起诉状内容或者材料欠缺的,人民法院应当一次性全面告知当事人需要补正的内容、补充的材料及期限。在指定期限内补正并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登记立案。当事人拒绝补正或者经补正仍不符合起诉条件的,裁定不予立案,并载明不予立案的理由。
当事人对不予立案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第二条 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九条第三项规定的“有具体的诉讼请求”是指:
(一)请求判决撤销或者变更行政行为;
(二)请求判决行政机关履行法定职责或者给付义务;
(三)请求判决确认行政行为违法;
(四)请求判决确认行政行为无效;
(五)请求判决行政机关予以赔偿或者补偿;
(六)请求解决行政协议争议;
(七)请求一并审查规章以下规范性文件;
(八)请求一并解决相关民事争议;
(九)其他诉讼请求。
当事人未能正确表达诉讼请求的,人民法院应当予以释明。
第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已经立案的,应当裁定驳回起诉:
(一)不符合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的;
(二)超过法定起诉期限且无正当理由的;
(三)错列被告且拒绝变更的;
(四)未按照法律规定由法定代理人、指定代理人、代表人为诉讼行为的;
(五)未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先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的;
(六)重复起诉的;
(七)撤回起诉后无正当理由再行起诉的;
(八)行政行为对其合法权益明显不产生实际影响的;
(九)诉讼标的已为生效裁判所羁束的;
(十)不符合其他法定起诉条件的。
人民法院经过阅卷、调查和询问当事人,认为不需要开庭审理的,可以迳行裁定驳回起诉。
…………
第二十六条 2015年5月1日前起诉期限尚未届满的,适用修改后的行政诉讼法关于起诉期限的规定。
2015年5月1日前尚未审结案件的审理期限,适用修改前的行政诉讼法关于审理期限的规定。依照修改前的行政诉讼法已经完成的程序事项,仍然有效。
对2015年5月1日前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或者行政赔偿调解书不服申请再审,或者人民法院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的,程序性规定适用修改后的行政诉讼法的规定。
第二十七条 最高人民法院以前发布的司法解释与本解释不一致的,以本解释为准。
如能给出详细信息,则可作出更为周详的回答。

⑤ 什么是合并审理

合并审理,是指人民法院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立的诉讼合并在一个诉讼程序中进行审理和裁判的制度。 答: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46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决定合并审理:1、两个以上行政机关分别依据不同的法律、法规对同一事实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向同一人民法院起诉. 的;2、行政机关就同一事实对若干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分别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分别向同一人民法院起诉的;3、在诉讼过程中,被告对原告作出新的具体行政行为,原告不服向同一人民法院起诉的;4、人民法院认为可以合并审理的其他情形。

⑥ 行政诉讼中哪些案件可以合并审理

第26条规定:“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为二人以上,因同一发生的行政案件,或者因同样的具体行政行为发生的行政案件,人民法院认为可以合并审理的,为共同诉讼。” 因同一具体行政行为发生的行政案件有以下几种情况: 1、两人以上共同实施违反行政管理法规的行为,被行政机关在同一处罚决定中给予处罚,被处罚人均不服而提起诉讼。 2、法人或其他组织有行政违法行为 ,行政机关对该法人、组织及其法定代表人,直接责任人员同时在一个处罚决定书中给予处罚,受到处罚的单位和个人均不服,而提起诉讼的。 3、治安行政案件中,两上以上的共同被侵害人不服公安机关对加害人所作的治安处罚而提起诉讼的。 4、治安行政案件中,被处罚人和被侵害人双方均不服,公安机关的处罚决定而提起诉讼的。 5、两上以上的行政机关针对某一被管理人的同一违法行为联合作出处罚决定,被处罚人不服而提起诉讼的。 因同样的具体行政行为发生的行政案件有以下几种情形: 1、当事人的一个行为同时违反两个或两个以上法律,法规 ,如果不同的主管行政机关分别依据不同的法律、法规给予行政处罚,受处罚人均不服,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可以合并审理。 2、行政机关就同样的事实,对若干人分别作出行政处理决定,被处理的人不服,分别起诉到人民法院的,人民法院可以据情决定合并审理,也可以分案处理。

⑦ 哪些行政案件可以合并审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法院可以决定合并审理:两个以上行政机关分别依据不同的法律、法规对同一事实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向同一法院起诉的;行政机关就同一事实对若干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分别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分别向同一法院起诉的;在诉讼过程中,被告对原告作出新的具体行政行为,原告不服向同一法院起诉的;法院认为可以合并审理的其他情形。(编辑:梁菁菁)

行政法中一并审理和合并审理的区别

《最高法院关于审理行政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四条第1款:公民、法人专或者其他组织在提起行政诉属讼的同时一并提出行政赔偿请求的,人民法院应一并受理。

第二十八条:当事人在提起行政诉讼的同时一并提起行政赔偿请求,或者因具体行政行为和与行政职权有关的其他行为侵权造成损害一并提出行政赔偿请求的,人民法院应当分别立案,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合并审理,也可以单独审理。

⑨ 多名原告在行政诉讼中怎么列

可以合并审理啊,共同原告

热点内容
立法法发条 发布:2025-07-21 12:17:48 浏览:970
劳动法关于法定节假日加班的规定 发布:2025-07-21 12:17:09 浏览:121
劳动法释4 发布:2025-07-21 12:16:59 浏览:420
司法类国控专业 发布:2025-07-21 12:12:43 浏览:524
陈科军律师 发布:2025-07-21 11:51:15 浏览:421
无纸化司法考试 发布:2025-07-21 11:48:50 浏览:651
支付令发生法律效力的前提 发布:2025-07-21 11:38:42 浏览:744
上饶市信州区法院 发布:2025-07-21 11:32:22 浏览:50
浠水法院一级法官名称 发布:2025-07-21 11:31:32 浏览:372
下列不属于经济法原则的是 发布:2025-07-21 11:27:52 浏览: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