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行政法中的新证据

行政法中的新证据

发布时间: 2022-04-04 00:52:44

❶ 行政案件证据种类有哪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一条,根据证据的来源和表现形式,将其分为以下七类:

1、书证

即以文字、符号、图案等所记载的内容表达的与案件事实有关的人的思维或者行为的书面材料。如行政机关的文件、文书、函件、处理决定等。作为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依据的规范性文件,是行政机关在诉讼中必须提交的书证。

2、物证

即以物品、痕迹等客观物质实体的外形、性状、质地、规格等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如肇事交通工具、现场留下的物品和痕迹等。

3、视听资料

即以录音、录像、扫描等技术手段,将声音、图像及数据等转化为各种记录载体上的物理信号,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如音像磁带、计算机数据信息等。

4、证人证言

即直接或者间接了解案件情况的证人向人民法院所作的用以证明案件事实的陈述。一般情况下,证人应当出庭陈述证言,但如确有困难不能出庭,经人民法院许可,可以提交书面证言。精神病人、未成年人作证应与其心理健康程度、心智成熟程度相适应。

5、当事人陈述

即本案当事人在诉讼中就案件事实向人民法院所作的陈述和承认。

6、鉴定结论

即具有专业技术特长的鉴定人利用专门的仪器、设备,就与案件有关的专门问题所作的技术性结论。根据鉴定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医学鉴定、文书鉴定、技术鉴定、会计鉴定、化学鉴定、物理鉴定等。

7、勘验笔录、现场笔录

勘验笔录是指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或者人民法院审判人员对与行政案件有关的现场或者物品进行勘察、检验、测量、绘图、拍照等所作的记录。现场笔录是指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对与行政案件有关的现场情况及其处理所做的书面记录。

(1)行政法中的新证据扩展阅读:

受行政诉讼性质决定,其证据制度具有如下特点:

⑴行政诉讼证据所要证明的最终事实是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

⑵行政诉讼被告必须自始至终地承担证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的法定举证责任。

⑶行政诉讼被告在诉讼过程中,不得自行向证人和原告收集证据,作为被告代理人的律师也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

⑷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中有收集证据的权力,而无收集证据的义务,其主要任务是审查判断证据。

❷ 行政法问题,急!

1.根据行政复议法和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在行政复议过程中,行政机关不得自行收集证据,也就是说,在行政复议过程中,原告可以收集证据,复议机关也可以收集证据,但禁止行政机关收集证据。这样规定的理由和行政诉讼法禁止行政机关收集证据的理由是一样的。行政机关在做出行政行为时必须依据法律并有充分的事实(也就是证据)理由,如果允许行政机关在复议和诉讼过程中自行收集证据,无疑是对行政机关程序违法的纵容。
所以行政复议法明确规定,行政机关不得自行向申请人和有关组织和个人收集证据。而且没有排除任何特别情形。所以,在行政复议中,行政机关不得自行调查收集证据,如果确实有证据掌握在其他组织和个人手中,必须由行政复议机关取证。
2.行政复议法第30条规定有关土地征收的行为应当先提起行政复议。

❸ 行政机关再行政诉讼中有哪些举证责任

《行政诉讼法》第三十四条:被告对作出的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
被告不提供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提供证据,视为没有相应证据。但是,被诉行政行为涉及第三人合法权益,第三人提供证据的除外。
第三十六条:被告在作出行政行为时已经收集了证据,但因不可抗力等正当事由不能提供的,经人民法院准许,可以延期提供。
原告或者第三人提出了其在行政处理程序中没有提出的理由或者证据的,经人民法院准许,被告可以补充证据。
第三十七条:原告可以提供证明行政行为违法的证据。原告提供的证据不成立的,不免除被告的举证责任。
第三十八条:在起诉被告不履行法定职责的案件中,原告应当提供其向被告提出申请的证据。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被告应当依职权主动履行法定职责的;
(二)原告因正当理由不能提供证据的。
在行政赔偿、补偿的案件中,原告应当对行政行为造成的损害提供证据。因被告的原因导致原告无法举证的,由被告承担举证责任。

❹ 关于行政法中行政复议的证据规则

这个原则的意思就是说,行政机关在做出行政行为之前就应该有全部做出决定的证据,而不能够在作出行政行为之后再去寻找证据。

❺ 行政法适用的溯及力问题

《立抄法法》第八十四条
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不溯及既往,但为了更好地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别规定除外。
因此,理论上说,行政法有溯及既往的可能。不过成立的条件,除了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和利益”,还要有明确的“特别规定”。比如刑法第12条第1款的规定。
行政法没有行政法法典,也就没有统一规定过溯及力的问题,所以要判断某些规范性文件的溯及力,要看该法规是否有溯及力条款。否则,即使对相对人有利,也不能适用新规定。当然,行政机关自愿适用新规定的除外,权当其自由裁量了。
所以本处罚很难适用新法。只能申诉下,希望能够对你有所照顾。
以上属个人看法。

❻ 行政法的溯及力问题!

按照“法不溯及既往”原则,按原规定执行,但为了更好地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别规定除外。

❼ 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2019年出新规定了吗

《中华人来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自
本法自1989年颁布后经历过两次修正:根据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17年6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法》
至于“行政法”,行政法是调整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从严格意义上讲,似不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法》这一具体名称的法律文件。从广泛意义上说,行政法又涵盖了众多的法律、法规,所以也就不好说2019年是否出了新规。

❽ 求助行政法案例题

1、根据《行政诉讼法》第41条第1项规定:“原告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因此,本案当中卢某和甲公司都可以成为原告;
2、一审法院的判决是正确的,在没有提供证据的情况下判决工商局败诉是合理的;
3、行政诉讼法不剥夺当事人的上诉权,至于是否会采纳工商局所提供的新证据,要经过审查,看其是否合法,是否有效;
4、如果新证据合理合法,并且工商局使用适当,法院改判的可能性非常大。

❾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法包括哪几种法

主要分两种:一般行政法和特别行政法。

一般行政法:《行政复议法》、《行政处罚法》、《行政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等;

特别行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海关法》、《教育法》等。

1.《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规范和保障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治安管理职责,制定本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教育法》的颁布是关系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件大事,对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促进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制度,维护教育关系主体的合法权益,加速教育法制建设,提供了根本的法律保障。

3.《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为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利益,加强海关监督管理,促进对外经济贸易和科技文化交往,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制定的法律。

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是为保证人民法院公正、及时审理行政案件,解决行政争议,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而制定的法律。

5.《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为了规范公务员的管理,保障公务员的合法权益,加强对公务员的监督,建设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促进勤政廉政,提高工作效能,制定本法。

热点内容
自学考试经济法专业 发布:2025-07-19 00:51:56 浏览:98
退休后法官津贴 发布:2025-07-19 00:44:03 浏览:471
立法炒房 发布:2025-07-19 00:34:08 浏览:795
劳动法加班补多少倍工资 发布:2025-07-19 00:20:52 浏览:341
行政法法律部门是 发布:2025-07-19 00:11:35 浏览:637
劳动法摘抄 发布:2025-07-19 00:03:34 浏览:533
党内法规制度心得体会 发布:2025-07-18 23:51:20 浏览:147
高密法官霍 发布:2025-07-18 23:11:21 浏览:354
满侠大律师 发布:2025-07-18 23:10:07 浏览:224
行政诉讼法失效 发布:2025-07-18 23:10:05 浏览: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