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盈科劳动法大全

盈科劳动法大全

发布时间: 2022-04-04 02:00:28

劳动法中合同工有年休假吗

《劳动法》中明确规定了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具体规定是在《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中。
法律分析
年休假,指法律规定的劳动者工作满一定的工作年限后,每年享有的保留工作带薪连续休假。年休假包括基本年休假和补加年休假。具体时间由国家根据不同的工种和劳动的繁重程度分别规定。 年休假,是国家根据劳动者工作年限和劳动繁重紧张程度每年给予的一定期间的带薪连续休假。单位应当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职工年休假。年休假在1个年度内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安排;单位因生产、工作特点确有必要跨年度安排职工年休假的,可以跨1个年度安排;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休年休假的,经职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但是对于未休的年假天数,单位应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工资报酬 。,从职员的角度看,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使社会竞争与工作压力增大,员工紧绷的弦时时松不下来,不可避免地造成劳动生产率下降,难以保证工作质量.带薪年休假给员工一个放松的机会,劳逸结合会提高员工对工作和生活的满意度.延伸至企业,企业缺乏人文关怀,无法赢得员工真诚的拥护,员工难以把企业的未来与自己的利益联系起来,员工积极性受挫致使企业很难发展、壮大.企业没有稳固的人力支撑,无法有效建立内在核心价值体系,易成为外强中空,最后趋于崩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五条 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
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三条 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② 劳动人事法律法规大全

《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就业专促进法》、《社会保险法属》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四》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等等。

③ 中国有几部法典,工商法 劳动法 刑法····都是分开的吗

这些内容在网络知识有,仅供你参考
中国大概有如下的若干部门法:
一,宪法及宪法相关法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戒严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
7.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条约程序法
8.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
9.外交部发布《对外使用国徽图案的办法》
10.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
11.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引渡法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14.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
15.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特权与豁免条例
16.中华人民共和国领事特权与豁免条例
17.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决议
18.国务院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实施条例》的批复通知
19.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决定
20.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的决定
二,民商法
1.民法通则
2.物权
3.知识产权
4.债权
5.婚姻家庭继承
6.市场经济主体
7.证券、期货、债券
8.海商
9.保险
10.票据
11.租赁
三,行政法
1.外交外事
2.民政
3.司法
4.公安
5.人事、公务员制度
6.纪检
7.监察
8.档案
9.民族事务
10.宗教
11.侨务
12.港澳事务
13.台湾事务
14.教育
15.科技
16.文化
17.新闻出版
18.广播电影电视
19.体育
20.医药卫生
21.人口与计划生育
22.城乡建设
23.环境保护
24.海关
25.旅游
26.气象
27.地震与地质灾害
28.测绘
四,刑法
1.刑法综合规定与解释
2.犯罪和刑事责任
3.刑罚
4.量刑
5.自首
6.数罪并罚
7.缓刑
8.减刑
9.假释
10.危害国家安全罪
11.危害公共安全罪
12.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13.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14.侵犯财产罪
15.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16.危害国防利益罪
17.贪污贿赂罪
18.渎职罪
19.军人违反职责罪
五,经济法
1.经济体制改革与对外开放
2.计划、投资
3.财政
4.税收
5.金融
6.基本建设
7.标准化、计量
8.质量管理
9.统计
10.资源与资源利用
11.能源与能源工业
12.交通运输
13.邮政电讯
14.农牧业
15.工业
16.商贸物资仓储
17.工商管理
18.物价管理
19.市场中介机构
20.对外经济合作与三资企业
21.对外贸易
六,社会保障法
1.劳动
2.社会保障
七,诉讼程序法
1.民事诉讼
2.刑事诉讼
3.行政诉讼
4.知识产权诉讼
5.海事诉讼
6.告诉申诉
7.仲裁
八,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
1.环境保护
2.大气污染防治
3.水污染防治
4.海洋环境保护
5.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
6.放射性污染防治
7.环境噪声污染防治
8.清洁生产促进
9.防沙治沙
10.环境影响评价
11.循环经济促进
12.野生动植物保护
13.自然保护区
14.土地资源利用
这8个法律部门是彼此独立的,至于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很难说清的,因为有些部门法里又有一般法和特别法,比如民商法中的民法通则就是一般法,知识产权法就是特殊法,在司法实践中,特殊法优先于一般法首先使用。书店里有些法条买不到,主要是一些法律性质的规定但却不是法律,换句话说就是“有法律之实,而无法律之名”,例如宪法相关法中的15~20,就很难买到;另外,法律是可以买到的,然而“法规”是买不到的,因为法规有上千上万条,而且效力低于法律;以上大多是法律。
社会法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的决议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的决议
3.残疾人保障法
4.未成年人保护法
5.妇女权益保障法
6.矿山安全法
7.红十字会法
8.劳动法
9.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10.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11.公益事业捐赠法
12.职业病防治法
13.安全生产法
14.劳动合同法
15.就业促进法
16.劳动争议调解法
还有很多很多,建议你登录“中国法律大全”网站

④ 北京的劳动法律师事务所哪家好啊

可点击我名字联系 专业劳动法资深律师

⑤ 关于劳动法对于年假的规定

下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国务院《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对年休假的规定,本人认为,你对你们单位人力资源部的解释有异议,可以向当地的劳动部门咨询,他们一定会给你一个满意答复的。也可以直接申请劳动仲裁。

附: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五条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

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
第三条 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第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
(一)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
(二)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
(三)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
(四)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
(五)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

⑥ 急急急!劳动法专家请进!!

第三十五条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七级伤残为12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0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8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6个月的本人工资;

补充:

这里所说的工资均为发生工伤之前的12个月的平均工资.

⑦ 企业用工方面的法律法规大全

企业用工方面的法律法规大全和企业用工有密切联系的无非三部法律:
1,《劳动法》
劳动法(labour law),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它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而产生的法律部门;它是从民法中分离出来的法律部门;是一种独立的法律部门。这些法律条文规管工会、雇主及雇员的关系,并保障各方面的权利及义务。
我国的劳动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于1995年1月1日起施行。(最新立法为2008年的《劳动合同法》,需配合使用)
2,《劳动合同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是为了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而制定的法律(参见该法第一条)。2007年6月29日由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2008年1月1日起施行。劳动合同法共分8章98条,包括:总则、劳动合同的订立、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特别规定、监督检查、法律责任和附则。劳动合同法是规范劳动关系的一部重要法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属于社会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及相关配套法规和规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于2007年12月29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8年5月1日起施行。

⑧ 劳动法中关于迟到、早退时间是如何定义的

时间是按合同定义。

劳动者经常迟到、早退,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用人单位可以专与属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十六条劳动者因自身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以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赔偿经济损失。

经济损失的赔偿金,可以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扣除后的剩余工资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的,按照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8)盈科劳动法大全扩展阅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

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

雇主对其雇员的待遇和处罚必须作出三个决定:

(1)违法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

(2)所适用的法律法规或公司的规章制度准确、恰当;

(3)手续合法有效。用人单位不能随意使用自己拥有的治理权力,对待员工,在处理上不仅要有依据,还要合理、合理、适宜。

热点内容
自学考试经济法专业 发布:2025-07-19 00:51:56 浏览:98
退休后法官津贴 发布:2025-07-19 00:44:03 浏览:471
立法炒房 发布:2025-07-19 00:34:08 浏览:795
劳动法加班补多少倍工资 发布:2025-07-19 00:20:52 浏览:341
行政法法律部门是 发布:2025-07-19 00:11:35 浏览:637
劳动法摘抄 发布:2025-07-19 00:03:34 浏览:533
党内法规制度心得体会 发布:2025-07-18 23:51:20 浏览:147
高密法官霍 发布:2025-07-18 23:11:21 浏览:354
满侠大律师 发布:2025-07-18 23:10:07 浏览:224
行政诉讼法失效 发布:2025-07-18 23:10:05 浏览: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