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法土地转让
1. 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的不动产指的是什么
不动产是指实物形态的土地和附着于土地上的改良物,包括附着于地面或位于地上和地内下的附属物。不动产不容一定是实物形态的,如探矿权和采矿权。 如建筑物及土地上生长的植物。依自然性质或法律规定不可移动的土地、土地定着物、与土地尚未脱离的土地生成物、因自然或者人力添附于土地并且不能分离的其他物。包括物质实体和依托于物质实体上的权益。
2. 非法转让土地行政诉讼时效是多久
法律分析:我国法律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3. 根据行政诉讼法七十条掉下了我的土地使用证合法吗
你应该查阅土地法以及其他政策规定,看是否符合取消使用权的规定,那样才废除证件
4. 行政诉讼法在确定宅基地使用权时,以什么为原则
行政划拨土地出售,但经县级部门的土地,须符合下列条件:(一)土地使用者为公司,企业,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
(二)授权的国有土地使用证;
(三)具有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所有权的合法证明;
(4)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向当地市,县人民政府缴纳的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或者以转让,出租抵押贷款收益支付对土地使用权的转移。
5. 什么是土地行政诉讼
土地行政诉讼 指土地管理相对一方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土地管理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依法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由人民法院审理的活动。
6. 行政诉讼法十二条第四款解读。可以提起行政诉讼的十二条……(四)这些资源属于国土资源,所有权应该归属
没有歧义 使用权是物权法上经常提到的一个概念 这里说所有权包括占有使用收益处分权利是为了强调
7. 对农村土地确权决定不服,按照行政诉讼法12条第一款直接到法院起诉,被驳回。让去行政复议。
最高法院的批复与《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的有关规定并不冲突。
《行政诉讼法》
第四回十四条 对属答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的行政案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先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先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
《行政复议法》
第三十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已经依法取得的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应当先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根据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行政区划的勘定、调整或者征用土地的决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认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行政复议决定为最终裁决。
8. 土地出让合同纠纷是行政诉讼还是民事合同
您好!一般属于行政诉讼。最高法院认为,“修改后的《行政诉讼法》第十二条第(十一)项有将此类纠纷纳入行政诉讼范围的趋向,但该行政诉讼法直到2015年5月1日才实施,不能作为本案审理依据。至于此法实施后发生的法律行为产生争议是否按行政争议处理,再依据新修改的《行政诉讼法》及其司法解释作出判断。”本书作者在写作中也关注到新修订的《行政诉讼法》实施后,已有高院裁判文书依据上述规定认定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纠纷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土地行政主管部门通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与竞得人签署成交确认书的行为,属于具体行政行为。在仅签署成交确认书但未签订土地出让合同时发生争议的,竞得人应当提起行政诉讼。
如能提供更多信息,则可给出更为周详的法律意见。
9. 土地行政诉讼中应掌握的要领是什么
□陆佩云 赵涛
一、审查原告的诉讼请求是否超过了起诉期限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3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三十八条第二款规定:“申请人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四十一条规定:“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未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诉权或者起诉期限的,起诉期限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诉权或者起诉期限之日起计算。但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最长不得超过2年。复议决定未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诉权或者法定起诉期限的,适用前款规定。”《解释》第四十四条第六款规定,起诉超过法定期限且无正当理由的,应当裁定不予受理;已经受理的,裁定驳回起诉。
因此,土地行政诉讼被告代理人可以从以往的问话笔录、调解笔录、原告的申诉状、人民法院的司法文书人手,找到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文书的大概日期。被告代理人应当知道对行政行为相对人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是否交待了诉期,如应交待诉期而没有交待,则适用二年的诉讼期限;有的具体行政行为不必交待诉期(如所有权、使用权证书),利害关系人对此类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撤销时,也应当适用二年的诉讼期限。如果被告代理人能够搜集到确切的证据证明原告的诉讼请求超过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及行政行为的可信性和保护性,人民法院应裁定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二、审查被诉行政行为是否为复议前置案件
土地行政诉讼前置程序是指行政相对人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土地所有权或使用权,依法只有经过行政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行政诉讼未经复议,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三十条第一款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已经依法取得的土地、矿藏、水流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应当先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2003年1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批复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三十条第一款规定,对涉及自然资源的行政行为应适用复议前置的规定,对涉及自然资源所有权或使用权的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措施等其他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行政诉讼的,不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三十条第一款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七条第二款规定:“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先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解释》第三十三条第一款规定:“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先申请复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未申请复议直接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行政机关在土地管理过程中,作出如下具体行政行为时,如引发行政争议应适用复议前置程序: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所作的对土地权属权利确认变更产生实际影响的行政行为,具体包括土地权属行政确认、土地权属争议裁决、农用地转用、集体土地征用、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划拨或收回土地、建设用地行政许可。行政确认的外部表现形式是人民政府颁发土地所有权证、使用权证。政府颁证意味着国家对行政相对人的权利给予认可,而注销、撤销土地所有权证、使用权证意味着行政相对人的权利得不到国家的认可,即不受法律保护,此类案件应属复议前置范畴。
三、审查原告是否具备诉讼主体资格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一条规定,提起诉讼应当符合下列条件:原告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依据;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该条规定重点审查被诉具体行为侵犯了原告的什么合法权益,再者要审查原告是否是土地权利主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十条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已经分别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内各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小组经营、管理;已经属于乡(镇)农民集体所有的,由乡(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管理。”该条文明确规定集体土地可由村民小组所有,也可由村民委员会所有、也可由乡(镇)集体经济组织所有,个人不是所有权主体。要注意区分其间的关系区别。有的原告,只能是村民小组而不是村民委员会或乡(镇)集体经济组织,反之亦然。
《解释》第二十七条规定,原告承担证明起诉符合法定条件的举证责任。被告代理人在接到答辩、举证通知时,应审查原告起诉时提供的证据材料,重点审查原告所谓的“合法”权益是否合法,原告所提供的事实依据是否受法律保护。
10. 国有土地出让合同纠纷是民事案件还是行政案件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纠纷属于民事诉讼受案范围,当事人因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产生争议并提起民事诉讼的,法院应当受理并进行实体审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应认定为民事合同,属于民事诉讼受案范围。原因在于:
1、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系当事人双方协商订立,遵循平等、自愿、有偿原则;
2、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双方当事人权利义务对等;
3、现行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合同纠纷解释》将国有土地使用权合同定性为民事合同,《民事案件案由规定》亦将“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纠纷”列为“合同纠纷”的下级案由予以明确。
有合同纠纷到京师律师事务所,京师律师所成功代理了数百起有影响的合同纠纷、股权纠纷、劳动纠纷、侵权诉讼、房地产纠纷、招标投标、知识产权纠纷、刑事辩护等方面的诉讼、非诉讼案件,并且获得了客户的广泛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