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劳动法与劳动争议处理PPT

劳动法与劳动争议处理PPT

发布时间: 2022-04-04 12:09:27

劳动法与劳动争议处理这门课程的重点,难点是什么

劳动法中有很多地方没有明确规定存在漏洞,现实中很多不合理的地方无法用劳动法解决。

Ⅱ 劳动法争议怎么处理

劳动争议处理方法: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向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依法设立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法律依据】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Ⅲ 劳动争议处理原则有哪些

根据法律、法规规定,劳动争议处理的原则主要有以下四个:
(一)合法原则
依法处理争议,就要依据法律规定的程序要求和权利、义务要求去解决争议,同时要掌握好依法的顺序,即:有法律依法律,没有法律依法规,没有法规依规章,没有规章依政策。另外,处理劳动争议还可以依据依法签订的集体合同、劳动合同,以及依法制定的企业规章。
(二)公正原则
这一原则主要应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要将劳动争议当事人置于平等的法律地位,任何一方当事人都不得有超越另一方当事人的特权;另一方面应注意依法保护劳动关系中的弱者——劳动者,这与依法保护劳动关系双方合法权益的宗旨是一致的,因为它们共同的基点是“依法”。
(三)及时原则
首先,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应当及时协商或及时申请调解以至申请仲裁,避免超过仲裁申请时效,丧失申请仲裁的权利。其次,劳动争议处理机构在受理案件后,应当在法定结案期限内,尽快处理完毕,以避免“案无定日”、久拖不决的现象。其三,对处理结果,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要及时采取申请强制执行等措施,以保证案件处理结果的最终落实。
(四)着重调解劳动争议原则。
调解既是一道专门程序,也是仲裁与审判程序中的重要方法。进行调解应注意的问题:一是必须遵守自愿原则。当事人向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必须经争议双方当事人同意,否则调解委员会不予受理。三种劳动争议处理机构进行调解必须是当事人真正自愿和解和自愿达成调解协议,不得对争议案件强行调解,也不得采取强迫或变相强迫的方法进行调解。二是必须坚持合法、公正原则。调解是建立在查明事实、分清责任的基础上,通过说服教育,使当事人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达成和解协议,并不是无原则地进行。
劳动争议是劳动关系当事人之间的争议。劳动争议当事人,一方为劳动者,另一方为用人单位。

Ⅳ 《劳动争议处理实务》作业

《劳动争议处理实务》作业2一、名词解释1、职业培训: 即职业教育,亦称职业训练、职业技术培训或职业技能开发,它是根据现代社会职业需求以及劳动者的从业意愿和条件,对要求就业和在职的劳动者所进行的旨在培养和提高其专业技术知识和职业技能的教育和训练活动2、工作时间: 是指劳动者根据国家的法律规定,在一个昼夜或一周之内从事本职工作的时间。3、工资: 是指用人单位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劳动关系双方的约定,以货币形式支付给员工的劳动报酬。4、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对于未成年工,世界各国劳动法规定不完全一致,在我国,未成年工一般是指年龄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劳动者。未成年工的身体发育尚未完全定型,正在向成熟时期过渡。过重的劳动、不良的工作环境、过度紧张的劳动、不适的工具等,对未成年工的身体健康都会产生影响。因此,对未成年工的劳动要进行特殊保护,使未成年劳动者能够在参加劳动的同时,身体得到正常发育,学习得到逐步提高,安全有所保障、确保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5、医疗保险: 是为补偿疾病所带来的医疗费用的一种保险。职工因疾病、负伤、生育时,由社会或企业提供必要的医疗服务或物质帮助的社会保险。二、简答题1、简述工资支付规则。我国法律规定: 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在实践中,工资支付应当遵守五项规则:一是货币支付规则。 用人单位应当以货币形式支付工资,不得以实物、 有价证券等 代替货币支付。 如有的企业因经济效益不好而发不出工资时,则出现酒厂以发酒、服装厂以发衣被等实物代替发放职工工资的现象。以实物折抵职工工资,表面上看起来没有少发、也没有克扣职工工资,但实质上也是违反国家法律规定的。我国《劳动法》第50条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本人。”可见,企业职工的工资只能按月以货币的形式发给职工,而不能以实物折抵工资,这也是一项硬行规定。 二是直接支付规则, 即应当将工资支付给职工本人。 用人单位应当 将工资直接支付给劳动者本人。鼓励和逐步推行用人单位为劳动者在银行开立个人账户,通过银行按月支付给劳动者工资。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工资应当向其提供一份其本人的工资支付清单。 三是定期支付规则,即工资必须在固定的日期支付。 用人单位可以按照小时、日、周、月为周期支付工资。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计发工资的,应当在工作任务完成后即时支付劳动者工资。但用人单位应当至少每月向劳动者支付一次工资。 四是全额支付规则,即应当将职工应得的工资全部支付。 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工资应当按照规定日期足额支付,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工资支付日期遇法定休假日或者休息日的,应当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禁止非法扣除工资。即使在法定允许扣除工资的情况下,每次扣除工资额也不得超出法定限度。根据我国现行立法,用人单位可以从职工的工资中代扣的情况只限于:应由职工交纳的个人所得税;应由职工负担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用;法院判决、裁定中要求代扣的抚养费、扶养费、赡养费;法定可以从工资中扣除的其他费用。还规定,职工违纪违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而应予赔偿的,可以从职工本人工资中扣除,用人单位按照前款规定扣除劳动者工资的,扣除后的余额不得低于本市最低工资标准。五是优先支付规则,即企业破产或依法清算时,职工应得工资必须作为优先受偿的债权。用人单位破产、终止或者解散的,经依法清算后的财产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优先用于支付欠付的劳动者工资和社会保险费。2、简述属于工伤的七种情形。①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②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③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④患职业病的;⑤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⑦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3、确定与调整最低工资标准的依据是什么?①劳动者本人及平均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②社会平均工资水平;③劳动生产率;④就业状况;⑤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4、简述不能认定为工伤或视同工伤的三种情形?三种情况可视为工伤①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②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③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三、案例分析题郭某1992年12月8日与某制药厂签订了为期5年的劳动合同,合同自1992年12月10日起至1997年12月10日止。合同约定:任何一方提前解除合同,应支付违约金。违约金按每年500元累计计算。1995年7月28日,郭某以帮助其母工作为由向该厂提出书面辞职,并声明按合同约定赔偿厂方1000元,厂方不同意。郭某于8月30日要求该厂办理解除合同手续,并离厂而去。18天以后,郭某回厂办理解除合同手续时,该厂以郭某提出辞职未经批准擅自离岗旷工为由,对其作出除名决定。郭某不服,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仲裁委员会受理后,经调查,上述情况属实。 试分析: (1)该厂对郭某的除名决定是否合法?为什么? (2)此案应如何处理? 1)该药厂对郭某的除名决定不合法。①《企业职工奖惩条例》第18条规定,对职工予以除名有两个重要条件:一是职工经常无正当理由旷工;二是经批评教育无效。此案中,职工郭某没有这方面的原因。②郭某提出与该药厂解除劳动合同符合法律规定。《劳动法》第31条规定,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32条对这一规定作了明确的解释,即: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超过30日,劳动者可以向用人单位提出办理解除劳动合同手续,用人单位应予以办理。如果劳动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给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可见,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既是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也是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无需征得用人单位的同意。本案中,郭某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已提前30日用书面形式通知厂方,也表明了按照合同约定赔偿违约金的态度,符合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条件。郭某依照法定程序和条件办事,离厂不属旷工行为,该厂不能对其按旷工予以除名。 (2)此案的处理:根据上述分析,仲裁委员会应撤销该药厂对郭某作出的除名决定,裁定该厂为郭某办理解除劳动合同手续,郭某应在办理解除劳动合同手续时向该厂缴付违约金1000元。

热点内容
以前的道德 发布:2025-07-18 13:12:10 浏览:78
假委托代理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7-18 13:02:19 浏览:398
法律援助律师工作总结 发布:2025-07-18 12:37:58 浏览:136
依法治区宣传栏 发布:2025-07-18 12:37:57 浏览:879
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解除合同 发布:2025-07-18 12:32:07 浏览:331
防控疫情法治内容 发布:2025-07-18 12:18:25 浏览:656
财务学法学 发布:2025-07-18 11:46:01 浏览:72
三溪镇法院 发布:2025-07-18 11:33:54 浏览:371
法国婚姻法财产 发布:2025-07-18 11:30:20 浏览:118
2016刑法真题 发布:2025-07-18 11:28:53 浏览: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