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民事诉讼法辨析

民事诉讼法辨析

发布时间: 2022-04-04 13:15:28

1. 辨析确认判决与驳回诉讼请求判决 辨析申请撤诉与视为申请撤诉

确认判决在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的作用大相径庭:民事确认判决的主要功能是,保障意思自治,为交易繁荣创造融洽的心理基础,并为民事主体的未来安排提供可靠的基准;行政确认违法判决,主要目的是为相对人的损害赔偿提供前提条件,并尽可能地恢复与弥补相对人的心理伤害。确认行政法律关系判决,在理论上存在诸多障碍,其制度空间十分有限。
驳回诉讼请求的情形,一是经审理查明,原告针对其诉讼请求所提供的证据不足或者有证据不能证明其诉称的事实。二是虽有事实存在,但依法不予支持,即无法律依据。由此可见不是否定诉权,而是对原告获得实体意义上的胜诉权的否定。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十三条、第一百三十一条第一款的规定,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处分自己的诉讼权利,在民事诉讼中享有撤诉权。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申请撤诉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1)提出撤诉申请的人必须是原告或者经过原告特别授权的委托代理人。对没有诉讼行为能力的原告,由他的法定代理人提出。
(2)申请撤诉必须自愿。
(3)申请撤诉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即撤诉不得侵犯国家、集体或者他人的合法权益,不得违反公序良俗或规避法律企图逃避法律制裁。
(4)申请撤诉须在人民法院宣判前提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关于视为申请撤诉的规定:
第三十七条 原告或者上诉人未按规定的期限预交案件受理费,又不提出缓交、减交、免交申请,或者提出申请未获批准的,按自动撤诉处理。在按撤诉处理后,原告或者上诉人在法定期限内再次起诉或者上诉,并依法解决诉讼费预交问题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第四十九条 原告或者上诉人经合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撤诉处理。 原告或者上诉人申请撤诉,人民法院裁定不予准许的,原告或者上诉人经合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而中途退庭的,人民法院可以缺席判决。 第三人经合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不影响案件的审理。

满意请采纳,谢谢。

2. 辨析公共秩序保留和强制性规范的异同

强制性规范是指必须依照法律适用、不能以个人意志予以变更和排除适用的规范。主要分为义务性规范和禁止性规范两种形式。

而“公共秩序”在国际上是不确定的,在不同国家(主要是西方国家)的不同情况下,对它可能有不同解释。对违反公共秩序的作品的一般解释是:有意欺骗公众的作品,低级下流的作品,诽谤他人的作品,蔑视法律的作品等等。

在有些国家,也包括蔑视某种宗教的作品。在有些情况下,可能整个作品仍享有版权,但作者如果行使版权中的某一项专有权,就会违反公共秩序,法院也可能对他的这项特有权利予以限制。

“公共秩序保留”(reservation of public order)是我国法律上的称谓,在法国习惯称为“公共秩序”(order public),在德国称为“保留条款”(vorbehaltsklausel), 而英美法国家则惯用“公共政策”(public policy)。

“公共秩序保留”作为排除外国法适用的一种手段或制度,其产生可以追溯到意大利法则区别说时代, 经胡伯、孟西尼等国际私法学者的发展渐趋完善。1804年的《法国民法典》首次以立法的形式确立了该项制度。公共秩序保留已成为国际私法中一个公认的普遍原则。

我国对公共秩序保留制度,一贯持肯定的态度。我国《民法通则》第150条规定:“依照本章规定适用外国法律或者国际惯例的,不得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利益。”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258条规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仲裁机构作出的裁决,人民法院认定执行该裁决违背社会公共利益的,裁定不予执行。”

公共秩序,笼统得说,是指一个国家的根本利益问题,是指关系到一国的国内基本制度、基本政策、基本原则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法律秩序和道德秩序。

公共秩序保留是指当一国法院在处理某国际民商事案件时,根据国内冲突规范的援引,本应适用被援引的外国法,但以被援引的外国法违背了法院地国家(内国)的公共秩序,因而该国法院排除或拒绝适用被援引的外国法。

法院在考察援引外国法是否违反国内公共秩序时,如适用外国法会损害国家利益和共同利益,可予以排除适用。

(2)民事诉讼法辨析扩展阅读:

我国公共秩序保留的适用及立法概况。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在下列情况下可援用公共秩序保留制度排除外国法的适用:

1、如果适用外国法违反我国宪法的基本精神,违反四项基本原则,有损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就应排除;

2、如果适用外国法有损于我国主权和安全,就应排除;

3、如果适用外国法违反有关部门法的基本准则,就应排除;

4、如果适用外国法违背我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所承担的义务,或违反国际法上公认的公平正义原则,应予排除;

5、如果某一外国法院对同我国有关的案件,无理拒绝承认我国法的效力,则根据对等原则,我国也可以以公共秩序保留排除该外国法的适用。

我国《民法通则》第 150 条从法律适用的角度对公共秩序保留予以了规定,该条指出:“依照本章规定,适用外国法律或者国际惯例的,不得违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公共利益。”

此外,我国于1993年7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及于1996年3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也分别作出了与《民法通则》第 150 条完全一样的规定。

《海商法》第 276 条规定:“依照本章规定适用外国法律或者国际惯例,不得违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公共利益”;《航空法》第 190 条规定:“依照本章规定适用外国法律或者国际惯例,不得违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公共利益”。

尽管我国目前公共秩序保留的立法是比较全面的,甚至在个别问题上采纳了先进的作法,但对照国际上的普遍做法,它也存在若干缺陷和不足。具体表现为内涵不一致、适用标准相矛盾、内容存在“盲点”以及规定不协调等缺陷。

3. 诉讼中的第三人的相关连接

第三人的分类各国民事诉讼法对诉讼第三人的分类是不尽一致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我国民事诉讼第三人分为两类:一是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二是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是指对他人之间的诉讼标的,不论全部或者一部,以独立实体权利人的资格,提出诉讼请求而参加诉讼的人。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是指对他人之间的诉讼标的,没有独立的实体权利,只是参加到当事人一方进行诉讼以维护自己权利的人。
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参加诉讼的根据
民事权益争议诉讼都是有一定的民事权利义务纠纷所引发的。民事实体权利具有排他性。如果该权利受到他人的侵犯。权利主体便可根据民事实体法律规范对加害人主张一种请求权,以恢复或弥补受到侵害的民事实体权利。如果这个请求权在诉讼之外未能得到对方的满足。权利主体就可以请求法院以诉讼的形式予以保护。可见,恢复或弥补民事权利的请求权乃是权利主体提起诉讼的内在根据。就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而言,它参加诉讼的内在根据就是他对诉讼中原、被告所主张的独立民事实体请求权。在民事诉讼程序中,第三人对该独立请求权的主张将作为他参加诉讼的理由。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参加诉讼的根据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首先,独立请求权产生的条件比较特殊,它必须基于以下两个条件才能产生:第一,本诉原告和被告设定某一民事法律关系或对某一民事权利发生争执的行为,全部或部分地侵害了第三人或由其保护者的合法民事权益,从而在第三人或由其所保护者与原、被告之间形成了另一民事法律关系。第二,因设立一定民事法律关系或对某一民事权利发生争执而侵犯第三人合法权益的双方,系属诉讼。其次,第三人的独立请求权具有显著的独立性。在涉及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民事诉讼中,原、被告之间则存在另外一个争议民事法律关系。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绝不同本诉的原告或被告共同主张实体请求权,由此所决定,第三人的请求必将同原告和被告的主张发生冲突。如果第三人的请求得到确认,原告和被告的主张就会全部或部分地遭到否定。
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 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概念辨析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56条第2款的规定,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是对当事人双方的诉讼标的虽然没有独立的请求权,但是案件处理结果同他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可以申请参加诉讼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他参加诉讼的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66条规定:“在诉讼中,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有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义务,判决承担民事责任的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有权提出上诉。但该第三人在一审中无权对案件的管理提出异议,无权放弃、变更诉讼请求或申请撤诉。”由此可见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参加诉讼根据,是自己与案件的处理结果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但对“法律上的利害关系”我国立法上没作梗明确、具体的解释。我们认为,在我国民事诉讼中,“法律上的利害关系”的内容,我们认为有三种表现形式,一是“义务性关系”,即主当事人败诉,败诉的责任可全部或部分地归咎于第三人;二是“权利性关系”,它是指,由于主当事人败诉,第三人可以根据他同主当事人之间的某一法律关系对其主张一定的权利;三是“权利义务关系”,即由于主当事人败诉,第三人将对其承担一定的义务并享有一定的权利。四 对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争议由于我国民事诉讼法对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规定较为简单,致使在司法实践和理论研究上,对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分歧较大。主要对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请求权分歧;和对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诉讼地位的分歧。1、关于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请求权的分歧一种观点认为,这种第三人对他人之间的诉讼标的无独立请求权,就意味着他不能提出任何独立的诉讼请求,只是辅助一方当事人,只是依附原先或被告一方。另一各观点认为,这种第三人参加诉讼,是一种诉讼合并。由于案件的处理结果同第三人产生利害关系的牵连,导致本诉原告对本诉被告的诉,与被告对第三人的诉发生牵连,所以,第三人仅仅是对原被告之间的诉没有独立请求权,而不能说他没有请求权。
2、关于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诉讼地位的分歧:关于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诉讼地位,我国民事诉讼学者有四种不同的观点:其一,这种第三人不是民事诉讼当事人,他在诉讼中既非原告,又非被告,而是独特诉讼地位的诉讼参加人。其二,这种第三人是当事人的一种,依法享有当事人的权利,承担当事人的义务。其三,这种第三人参加诉讼,其诉讼地位是当事人,但是只能是被告。其四,这种第三人是不确定的当事人,如果他在判决中承担义务,他是当事人;如不承担义务,他就不是当事人。我国民事诉讼法一方面把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放在当事人一节中加以规定,将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作为当事人的一种,另一方面又规定,人民法院判决承担民事责任的第三人,有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和义务,显然又把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与当事人区别开来,使学者们对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法律地位所持的不同论点都找到了立法依据。但无论哪一种观点,都存在着潜在的矛盾,如认为他不是当事人,法院判决他承担义务就没有任何道理;如认为他是当事人,他却无独立请求权,只是被判决承担责任以后才是当事人,在其地位没有任何保障的情况下被判决承担了责任,这是很不公平的。解决这一两难问题的思路是把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法律地位在诉讼一开始就予以确定;让诉的利益主体成为诉讼当事人,即让有可能被判决承担责任的第三人提起独立的诉讼,第三人也可以对本诉的原告或被告提出诉讼,主张权利;让与本案无直接的诉的利益的人成为辅助参加人,法院不得判决其承担责任。这就是说,应当把现行法所规定的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具体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准独立第三人,二是辅助参加的第三人。五、准独立第三人1、准独立第三人的概念这是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第一种表现形态。这种第三人由于对本诉的诉讼标的享有权利或负有义务,因而具有当事人的诉讼地位。但是,承认这种第三人具有当事人的地位,必须是该人以诉的方式提起诉讼,或被本诉的原告、被告起诉,而不能由法院通知其参加诉讼并判决其承担民事责任。这种第三人被称为准独立第三人,并非无独立请求权,因而具有独立的当事人地位。不过,他对本诉仍有依附性,这种依附性表现在:(1)第三之诉与本诉合并管辖;(2)引进第三人的一方当事人败诉并对原告有给付义务时,才可判决第三人对本诉原告承担责任。(3)原告与被告之间争议的事实认定和双方责任的确定,往往影响被告与第三人的法律关系有效与否,而被告对原告、第三人对被告负责任的确定,往往成为确认原告与第三人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以及第三人应对原告承担责任的基础。第三人之诉既然是一个独立的诉讼,就应运用不诉不理原则,通过第三人的本诉向原告或被告起诉或由第三人向本诉一方当事人起诉而形成第三人之诉。人民法院将这两个诉合并审理,并判决义务性第三人直接向权利性第三人承担责任,达到一个诉讼程序解决两个纠纷的目的。 例一,甲乙签订买卖合同,丙为卖方乙的供货人,乙不能按期交货,甲诉乙要求阳春白雪责任,被告乙将丙作为自己的被告张诉讼。这是常见的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即准独立第三人)参加诉讼的典型案例。应当强调的是,准独立第三人是被本诉被告张诉讼的,属于义务性第三人。例二,某农户与村委签订协议承包果园后,村委会要求解除合同,农户向法院起诉村委会,与农户签有技术服务合同的农技站以农户为被告向法院起诉,要求农户承担违约责任。农技站为准独立第三人,属于权利性的第三人。2、准独立第三人参加诉讼的方式准独立第三参加诉讼,实际上是提起一个独立的诉,即第三人之诉。既然是独立的诉就应当尊重主体行使诉权的意愿。所以,准独立第三人参加诉讼的方式,一是由本诉被告对其起诉后,成为第三当事人,二是第三人主动向本诉原告或被告一方起诉。在两种情况下均形成诉的合并。这就排除了法院依职权追加准独立第三人的方式。六、辅助参加的第三人辅助参加的第三人是真正意义上的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他参加诉讼的目的,是知悉本诉的情况。在他所辅助的本诉当事人向其提出独立的诉讼请求时,该第三人不得对当事人主张本诉判决对其无拘束力,主当事人却可以本诉对抗第三人的请求。所以,第三人辅助参加的作用在于产生参加的效力。在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不知晓本诉已经发生的情况下,法院可依职权通知其参加;如法院未依职权通知,而本诉一方当事人希望本诉判决在他与该第三人之间产生拘束力,就有义务通知该第三人参加诉讼。同时,在该第三人知悉本诉已发生的情况下,也可主动申请参加诉讼,以维护自己的利益。这种辅助参加的第三人,只能站在主当事人一边进行诉讼,他虽然可提供证据,进行辩论,但他所提出的主张和抗辩不得同主当事人相冲突。他不能请求撤诉,也不能和解,也无上诉权。总之,在承认准独立第三人的同时,也承认辅助参加的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类型,并非无任何意义,至少会产生参加的效力。同时,承认这种第三人的存在,也可赋予本诉当事人或第三人诉权行使的选择性和自由性。在当前,修改民事诉讼立法的呼声愈来愈高,如何对民事诉讼第三人制度进行更详细、更合理和可操作性的立法规定,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4. 关于武汉大学考刑法研究生有关问题

320-326 综合知识(含……):
《法理学》李龙主编,人民法院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联合出版。
《宪法》二十一世纪核心教材,周叶中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新宪法学》武汉大学出版社,秦前红主编,2005年出版。
《刑法学》马克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现代民法学》余能斌、马俊驹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行政法原论》周佑勇著,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年修订版。
《国际法》(修订版)梁西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国际法问题专论》邵沙平、余敏友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27 综合知识(含……):
《发展社会学》吴忠明、刘祖云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经济社会学》周长城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28 综合知识(含……):
《社会学概论新编》,郑杭生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发展社会学》吴忠明、刘祖云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329 综合知识(含……):
《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中国社会思想史》王处辉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中国文化概论》张岱年、方克立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19 法理学:
《法理学》李龙主编,人民法院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联合出版。
《法理学》张文显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420 中国法律思想史及外国法制史:
《中国法律思想史新编》张国华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中国法律思想史》杨鸿烈著,商务印书馆1998年4月第1版;
《外国法制史》由嵘主编。

421 宪法学:
《宪法》二十一世纪核心教材,周叶中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新宪法学》武汉大学出版社,秦前红主编,2005年出版。

422 行政法学:
《行政法原论》周佑勇著,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年修订版。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姜明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二版。
《行政法基本原则研究》周佑勇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23 刑事法学:
《刑法学》马克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刑法学》(上、下)高铭暄、马克昌主编;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
《刑法学》高铭暄、马克昌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刑事诉讼法学》徐静村主编,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刑事诉讼法学》陈光中、徐静村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刑事诉讼法学》樊崇义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424 民商法学:
《现代民法学》余能斌、马俊驹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民法学》郑立、王作堂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比较民法学》李双元、温世扬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担保法》陈本寒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民法原论》马俊驹、余延满著,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合同法原论》余延满著,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商法学》覃有土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商法学》赵万一主编,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

425 刑事诉讼法学及刑法学:
《刑事诉讼法学》徐静村主编,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刑事诉讼法学》陈光中、徐静村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刑事诉讼法学》樊崇义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426 行政诉讼法及行政法:
《行政诉讼法学》林莉红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姜明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427 民事诉讼法及民商法学:
《民事诉讼法》(第二版)江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新编民事诉讼法学》李浩、刘敏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民事诉讼法教学法规》(第二版),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
另:考试科目涉及其他相关课程的部分,以相关专业、方向所列参考书目为准。

428 经济法与商法学:
《经济法学》漆多俊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经济法基础理论》漆多俊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经济法论丛》第1-5卷,漆多俊主编,中国方正出版社1999-2001年版;
《中国商事法(新编本)》王保树主编,人民法院出版社版;
《商法学》覃有土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29 环境资源法:
《环境保护法教程》韩德培主编,法律出版社2003第四版;
《环境资源法学教程》蔡守秋主编,人民法院出版社,中国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环境法学》金瑞林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重版;

430 国际法与国际关系史(1917年以后)或431国际法与法理学:
《国际法》(修订版)梁西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国际组织法总论》梁西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修订第5版;
《国际法问题专论》邵沙平、余敏友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国际关系史》刘德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法理学》李龙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年联合出版社。

432 国际法和国际私法:
《国际法》(修订版)梁西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国际组织法总论》梁西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国际法问题专论》邵沙平、余敏友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国际私法》韩德培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国际私法》黄进主编,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肖永平论冲突法》肖永平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国际私法原理》肖永平著,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433 国际法和国际经济法:
《国际法》(修订版)梁西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国际组织法总论》梁西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修订第5版;
《国际法问题专论》邵沙平、余敏友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国际经济法概论》姚梅镇主编,余劲松主持修订,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修订版;
《国际投资法》余劲松主编,法律出版社2003年修订版。
《国际贸易法》左海聪著,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398 法硕综合知识或498 法硕专业基础:
《2005年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全国联考指南》、《2005年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全国联考考试大纲》,曾宪义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二次印刷。

加试科目参考书目:
法学各专业:
《中国法制史》二十一世纪课程教材,曾宪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版。
《知识产权法》吴汉东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法律硕士专业:
《行政法原论》周佑勇著,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年修订版。
《刑事诉讼法学》陈光中、徐静村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武汉大学法学硕士复习全攻略
http://e.dahew.com 2005年10月21日 --------------------------------------------------------------------------------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来到搜狐考研直播间,关注我们由搜狐教育、你来我往和启航凯程联合推出2005考研冲刺最后三个月的系列访谈活动,今天来到我们直播间的是武汉大学的硕士名师,首先请这几位老师自我介绍一下。
Captain:大家好!我是Captain教授,希望我们今天的访谈能为各位网友在考研之路上的奔跑助一臂之力。

Rain:各位网友好!非常高兴能有机会与各位交流考研的知识,欢迎大家踊跃提问。

Eric:大家好!我是武汉大学教授Eric,非常高兴与大家在网上交流有关武汉大学法学院考研的相关信息,欢迎大家踊跃提问。

Nick:各位网友下午好!我是武汉大学的Nick教授!考研是一个艰苦的过程,我愿意为大家提供我力所能及的帮助。

Thistle:大家下午好!我愿意回答大家的问题,为大家助一臂之力。

Sky:欢迎大家踊跃提问题,我将尽我所能为大家提供大家所需要的信息。

Plateau:考研是一个很辛苦的事情,我愿意为大家助一臂之力,欢迎大家踊跃提问。

主持人:我们直接进入提问吧,看看网友的问题很多。

网友:请问武汉大学对跨专业考研有什么限制?

Captain:武汉大学法学考研对专业没有限制,但是如果是同等学历考试,需要加考中国法制史和知识产权法。

网友:请问武大的专业课是否难考,都有什么题型,诉讼法学在几所重点大学中相比如何?总分大概多少?可以进入复试,谢谢!

Nick:武汉大学的专业课题型比较灵活,基于我们常见到的名词解释,解答论述等题型,也有填空、案例分析、辨析等题型,武汉大学诉讼法还是比较强的,是硕士站点,民事诉讼法较为突出,有赵刚留学等一批著名专家学者,此外,行政诉讼法实力也不错,当然和人大、西南政法相比,诉讼法专业实力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复试线所有的专业都是一致的,05年是335,其中政治55,英语57,综合专业一和专业二都是90分。

网友:民商法中的商法每年出题原则是什么?好像总是很分散不好复习,综合的试题今年会变吗?

Rain:民商法出题原则是考察学生对商法中有一定理论深度内容的掌握和理解,所以大家在复习商法的时候,不要太拘泥于琐碎的技术性规范,比如公司法中的公司账簿,再比如保险法中的现场理赔规则,还比如海上法,类似这样的琐碎的技术性规定,一般都不会在考研中出现。那么大家需要注意的就是认真的领会在商法中具有一定理论深度的内容,比如公司法中的资本制度问题,公司法中的法人治理问题,公司法中的独立董事问题,以及公司法中对中小股东权益的保护问题,再比如保险法中的保险合同问题等等,综合课的题型现在没有定论,但是根据以往经验,我们可以判断今年的综合课题型不会有大的改动。

网友:在专业基础课、综合课考卷中,对于名词解释除了回答定义以外,是否还要回答特征等其他内容,简答题答多少为宜?

Rain:在名词解释中,除了回答该名词的基本含义以外,还需要补充该名词的重要特征。一般来讲,名词解释的答题字数控制在200到300之间为宜。而对于简答题除了回答简答题基本含义和特征以外,还要根据简答题的出题意向回答出相关内容,一般字数应该控制在500到600之间。

网友:如何把握综合课和专业课的重点呢?以及课后习题这些如何把握?看完书总觉得要记的太多了,请老师回答一下,谢谢!

Thistle:重点的把握离不开指示体系的构建,我想你之所以感到某一门学科要记的太多,难以掌握,很可能是因为你对这门学科的理论体系和知识结构把握的还不是很清楚。我希望你能够在这方面多做一点工作,你会感到书越看越薄,需要记的东西越来越清楚。

Plateau:补充一点,时间分配应该有一个区别,主要的精力应该放在专业课上,综合课的部分,完全没有必要向专业课那样复习。只需把握最基础的内容即可。针对考试的题型即可。但是综合课在复习所列参考书目之后,如果有时间还要参看相关的一些案例,包括一些最新的论文。

网友:经济法虽然指定的参考书,但是指定书本以外的内容太多了,请老师再推荐几本书。

Captain:一般来说武大法学出题内容不会超越我院推荐的参考书范围,所以不建议这位网友在参考书以外,再翻阅其他的书本。这样会加重你的考研负担,并且效果也不是特别明显。顺带再说一句,启航老师所从事的工作就是帮助各位网友将书看薄,尽量帮助各位考生缩小参考书范围。也就是能够在我院指定的参考书范围以内,进一步的精简,抓住最重要的、最突出的内容,帮助网友更有针对性的进行复习,以获取考研高分。

网友:诉讼法今年的热点问题会是哪些?

Nick:今年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的修改都进入了研讨和实施的高潮期,在很多观点继续碰撞的同时,大家在相当的一些问题上达成共识,我想考生在备考时,适当关注这一部分的内容,可能会对你的考试有所帮助。在前不久刚举行的中国法学会诉讼法学研究会的年会上,也有一些问题成为学者们的热点,比如公益诉讼问题,检查监督问题,死刑复核问题等等,大家如果对诉讼法学界这些基于适当关注话,对于提高你们的分数也会有一定的帮助。

网友:武汉大学2006年法硕招收人数多少,法硕的学制是怎样?

Eric:武大法学院法律硕士的平均每年招生人数是300人,这只是计划数,具体招生人数以最终公开数字为准。但是基本在这个数字上下浮动,法律硕士的学制是三年。

网友:我想当律师,请问有没有必要考研,考的话,是考经济法学,还是民商法学,对未来律师工作更有帮助。

Thistle:我记得在读博士的时候,身边好几位同学都是已经很有名气的律师,有的还是合伙人,我认为法律职业,包括法官、律师、检察官在各种职业中,属于实践和理论结合较为紧密的一个法律理论功底不强的人,是很难做好律师工作的。并且,随着律师行业的越来越规范,这种趋势会更加的明显。当然,学习深造有很多种渠道,自学也是可以的,但是总的来说,考到像武汉大学法学院这样一所著名大学法学院,在老师的指导下,充分利用图书馆的图书资料和同学们的学习环境开展学习,一个很好的选择。

律师工作涉及的领域也很多,具体报考什么专业,要根据你的工作需要,个人兴趣来选择。这里我想提醒一点,对于你的工作来说,无论选择什么专业,都不要忽视程序法的学习,尤其是民事诉讼法学,这可能在你未来工作中,会越来越重要。

网友:今年综合课宪法,以周版宪法为主,还是秦版的宪法学为主,新增加的会考察到什么地步呢?

Eric:综合课宪法,以周版宪法为主。周叶中老师主编的宪法,高教北大出版社出版的。但是秦版,秦老师主编的这部新宪法学也要适当加以参考。毕竟两位老师都很有可能会参与命题。秦版的新宪法学,主要以它的基本概念的掌握为主,周版宪法学除了对其基本概念掌握之外,还有对其二级概念,还有体系、基本思想要加以牢固的掌握。但是,总体说来,综合课宪法考察的内容、题型主要以辨析解答为主,因此,对综合课宪法的复习,以概念为主来进行复习。如果能够将周版宪法中的宪法的基本概念,加以牢固的掌握并进行比较的分析,应该综合课的宪法的考试就不成问题。

今年宪法的重点,第一基本权利,这不仅仅是今年的重点,每年都要考。这都是每年要考察的重点。因为这是宪法学的核心。基本权利主要考察的是基本权利的基本理论,还有基本权利各个权利类型的基本概念,一般考察一级概念。二级概念涉及的比较少。第二个重点就是宪法的基本理论。比如说宪法解释,宪法监督,宪法修改等等。第三个重点是宪法的一些基本制度,比如说民族区域制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然后还可能涉及的是国家机构。总体来说,前面两个内容,第一和第二个内容将是考察的重点。

网友:专业课是否需要看论文,需要看哪些?看多久?谢谢!

Plateau:看论文我的意见是旨在那些对基础知识学习的比较扎实之后,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看,对于论文的挑选也应该有一些选择。我想大家应该比较关注特别是你们所考的本专业的一些老师,特别是命题老师他们在这一年中写作,或者是参与写作,参与研究的论文以及科研项目,但是不能把所有的时间全部放在这个上面。考研我们主要考察的是基础知识,而不是考察大家做科研的能力。如果在看好论文之后,在你答题的过程中,能够答出很多自己的观点,包括学界的争论,这个当然是最好。但是如果没有看论文,你能把课本的基础知识掌握的很熟练,我想在这种情况下,既使你没有自己的观点,没有达成学术争论,也一定能够获得高分。所以,总的来说,我认为看论文第一要有选择性,第二不能作为你复习的重点。

网友:今年专业一的出题模式还和去年类似吗?

Sky:武大的专业一这两年有一些变动,相信大家都可以看到。但是,从总体上来看,我们的出题的一个模式,已经逐渐的成熟。比如说刑法专业,2004年出过选择题,那么2005年主要是辨析、简答,然后是传统的名词解释。这也是很多名牌高校一个出题的考察的基本模式。我们看简答,主要是考察大家对知识的一个完整的把握,简答和名词解释不同,名词解释考察的是大家对概念的基本的一个把握。我相信如果有同学听过我们院里某个老师的讲座,大家应该很清楚这一点。概念是我们院一直很重视的一个内容,我想一个考生,一个学生如果它连最基本的概念都没有一个准确的把握的话,很难想象它的法学专业学习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程度。

我们看辨析题,辨析题其实也是我们对概念的一个变相的考察。大家看,在综合课里,不管是哪一个专业,都非常注重对辨析题的考察,也就是名词和名词之间的比较和界定,这也是一个学生从事科研的一个最基本的数字,也是我们对他们提出的一个最基本的要求。

所以说,从我们考察大家的目的来看,我个人认为,在题型方面不会做太大的变动。所以大家在复习过程中,应该参照我们近两年的出题模式,有针对的进行复习。不用把精力放在担心题型会有什么变动上,而应该把精力放在对基本名词的把握上。对概念的区别和整理上,以及对重点的知识点从简答题的角度进行考察。总之题型不会有太大变化,请大家放心。

网友:今年刑法的考察重点是什么?

Sky:大家对武大的刑法的历年试题进行分析之后会发现,武大刑法考研推出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是考察基本概念之间的比较;第二是考察重点的知识点;第三是考察重点知识点涉及到的相关案例。具体就今年而言,我觉得下面这些内容值得大家引起足够的重视。

首先是刑法修正案五,第二是关于限制死刑的讨论,当然这个在去年的考察已经考察过,但是今年还会不会考?我觉得死刑的限制也是今年研究的一个话题。第三个刑讯逼供也是我们今年刑法研究的一个热点话题,此外,我要提一下刑法修正案五里的信用卡诈骗罪,这个是大家需要重点研究的,我们去年考察考到合同诈骗罪,今年会不会考察我上面提到的几个罪,大家有必要关注一下。除了热点问题之外,大家有必要关注一下相关案例,特别是涉及到罪名与罪名比较的相关案例。在看课本的同时,参考相关的热点案件,推荐大家经常上上最高人民法院的网站刑事审判网,可以了解这一年中相关的司法解释和重大疑难案件。这一点尤其要重视。从去年考研的情况看,最后一个案例题得分情况并不太好,所以大家有必要重视对这个案例题的复习,特别是针对能够比较罪名的相关案例的复习。

网友:武大的法学硕士容易考吗?我现在开始准备还来得及吗?

Eric:与其他的著名法学院相比,比如说北大法学院、人大法学院,考取武大法学研究生成功率还是要高一些。两年来,各大名牌高校法学考研复试线年年看涨。复试比例更是一年比一年低。05年人大法学院复试分数线最高涨到335分,北大发学院达到355分,平均复试比例只有12%左右。但是同样是名牌法学院,武大法学院却不距人于千里之外,大有广纳天下之英才,05年录取分数线仅为335分,平均复试比例为15%,国际法、环境法、宪法、行政法的复试比例更是达到28%、26%、22%。所以说,武大法学院在各名牌法学院中,应该说是最容易考的。

Sky:我觉得如果现在才开始准备时间还是够的,但是关键要看你能不能把复习的时间安排好,复习的精力要投入到关键的内容上。复习要做到有针对性,在安排复习之前,有必要对我校的历年试题进行一个详尽的分析,包括试题的特点,比如说在综合课里,有很多科目就比较注重辨析。那你能不能在复习过程中,针对课本里,可以辨析的内容来进行复习。有一些简答题,考察的都是最基础的内容,你在复习的过程中,能不能把这些基础的内容挑出来,精力应该投入在最关键的地方,而不是漫天撒网。我想如果你能做到这几点,希望还是很大的。而且也有很多这样的先例,希望你能成功。

Thistle:补充一句,在考研复习中,越靠后的阶段重要性越大,如果你能够在最后这段时间调整好状态,安排好复习的节奏,希望还是很大的。

网友:我是今年报考的应届生,现在复习两遍了,还是心里没底,想参加辅导班,不知如何我的这个问题。

Rain:你心里没底,不知具体是何种含义,一种情况是的确是心理素质问题,对于心理素质差的考生,我们可以在启航考研网站论坛上与你进行交流,在那个上面,我们会定期请一些心理辅导专家帮助各位考生改善心理素质,以最良好的状态应对考研。如果心理没底,指的是自己前一段时间的复习,前一段时间的知识掌握没有信心,那么参加我们的辅导班应该会起到很显著的效果。因为我们的辅导班会帮助考生把所有的知识体系进行清晰梳理,通过这样一个梳理,会帮助考生从宏观上、整体上去把握知识脉络,做到心里有底。

网友:综合课主要是考试内容太多了,辅导班会不会遗漏一些问题。

Captain:我们的辅导班不是一般市面上所追捧的点题押题班,尽管这也会是我们工作的一个部分,但是绝对不是全部,我们辅导班的重要工作内容是放在提高考生的应试素质,提高考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考生对法学知识系统把握的能力,放在这些方面。如果说我们的考生在辅导班里,经过系统的训练,将会有一个比较强的变通能力,对法学知识的感悟能力,会对我们整个考验所涉及到法学知识体系有一个宏观的把握。如果一个考生既能够对考试内容有一个宏观把握,又具有较强的法学感悟能力和应变能力的话,那么在考场上既使遇到一两道陌生的题目,也不会导致全军覆没,还是有非常大的希望获得考研成功。我曾经辅导过一名民商法的考研学生,他有一道论述题没有准备到,但是这并没有影响该位考生顺利地进入武大法学院,因为该位考生在面对自己从来没有准备到的论述题的时候,依仗自己对法学知识的系统把握,灵活进行了变通处理,把一些相关的知识经过一定序列的组合,同样变成了可以获取高分的答案。

网友:我是武汉大学的法学生,怎么听这些老师的口气,像给我们上过课的人啊?

Rain:也许我们都有师生之谊,在此,祝你考研成功。

网友:武大的班在哪里上课?

Rain:启航龙图的辅导班都是网上授课,以方便各位考生,考生们可以购买启航龙图的听课卡,然后可以在自己的家里或者宿舍里,通过上网来享受武大法学考研名师的讲课。同时,也欢迎各位考生到启航龙图法学考研辅导网站的论坛上,与各位老师进行交流,各位老师也会非常热心的为考生解答问题。

主持人:我们看到网友有很多争论110这个班的问题,他们问110能够给我们带来什么,请老师解答一下。

Captain:110是启航龙图推出的一项教学服务,110的意思是指通过110特训班确保参加110培训的考生两门专业课都能够达到110分以上。启航龙图通过什么样的途径保证考生专业课成绩达到110分以上呢?第一就是通过我们老师的精心授课,那就是各位考生在网上听取我们启航龙图各位老师的高质量的课程讲授,其次,由老师来对各位考生进行一个跟踪性的、长期性的一个教学服务。这个教学服务包括从一开始对愿意加入110培训的考生进行面试,对这些考生的试卷进行分析,110老师帮助把握住各位考生的法学思维水平、法学思维特点以及答题能力,然后对症下药,以其非常富有针对性的来提高考试成绩。

主持人:我们看到网友在下面讨论关于110特训班名额已满的问题,请老师解答一下。

Captain:各位网友的学习热情深深感动了我,回去以后我们尽量的跟启航龙图进行沟通,尽量的满足各位的要求,请各位考生继续关注我们与搜狐将要陆续推进的一系列访谈,并及时关注我们启航龙图的法学考研网站。祝大家好运!

主持人:谢谢老师!访谈时间不多了,我们接下来请老师做一个补充和总结。

Thistle:在最后我想再次向大家强调一点,还是高度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有的同学希望在最后阶段能够押到一些题目,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历年无数考生的经验证明,把希望寄托在这个上面是会有很大损失的。对于试题的估计和预测,当然可以做。而且我们启航龙图的老师也会帮助大家进行这一项工作,但这绝不能成为大家复习的重点和主要内容。我希望大家以实实在在的知识和实力在考研中取得最好的成绩。

Sky:最后祝大家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5. 民事诉讼法作业

1、A,根据民诉解释第条规定,当事人撤诉或人民法院俺撤诉处理后,当事人以同一诉讼请求再次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2、ABCD,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七条之规定,人民法院对下列案件,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可以裁定先予执行:(一)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抚恤金、医疗费用的;(二)追索劳动报酬的;(三)因情况紧急需要先予执行的。

3、C,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七条规定,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仲裁机构裁决的,当事人不得向法院起诉。一方当事人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申请人住所地或者财产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4、AB,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七十四条规定,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诉讼参加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保全证据,人民法院也可以主动采取保全措施。

5、AB,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条,三种:不予受理;管辖权异议;驳回起诉

6、管辖,是指各级人民法院之间和同级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民事案件的分工和权限。

7、执行回转,是指在执行中或执行完毕后,据以执行的法律文书被人民法院或其他有关机关撤销或变更的,执行机关对已被执行的财产重新采取执行措施,恢复到执行开始时的状况的一种救济制度。

8、民事判决,是指人民法院在民事案件和非讼案件审理程序终结时对案件实体问题做出的权威性判定。

9、缺席判决,是指在某一方当事人无正当理由而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情况下,受诉人民法院经过开庭审理后,依法对案件所作出的判决。

10、国际民事司法协助,是指不同国家的法院之间,根据本国缔约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或者根据互惠原则,互相代为一定的民事诉讼行为。

11、当事人申请再审,即再审之诉,是指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协议,认为有错误,向原审人民法院或者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行审理的行为。

12、民事诉讼法律关系,是指受民事诉讼法调整的法院、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之间存在的以诉讼权利义务为内容的具体社会关系。

13、公示催告程序,是指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基于法定理由的申请,以公示的方法催告不明的利害关系人在法定的期间内申报权利,如果逾期无人申报,则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法作出除权判决的非讼程序。

14、不正确。不是上诉,应为起诉。

6. 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公开审判制度是指凡是一切民事审判都要公开审理

法律中的所有条文都没有一切这么绝对的词语.
民诉的案件,尤其是涉及到个人隐私的案件,只要有任何一方当事人要求不公开审理的情况下,法院都要尊重当事人的申请要求,进行不公开审理.
所以你这句话是错的.

7. 程序不当也违法,借钱不还法也容对不对 辨析答案

正确。现代法律注重程序的合法性。违反法定程序的具体行政行为是违法的。
借钱不还法也容指的是二年的诉讼时效的制度。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如果在二年内,借款人没有向借贷人要求还款。二年后,由于诉讼时效已过,借贷人有权不偿还欠款。如果借款人二年后起诉,借贷人可以以诉讼时效作为抗辩,且会得到支持。

8. 民诉论文

【题名】:民诉诉权辨析甘肃农业论文()
【关键词】:诉权 宪法 公民 基本权利 中国
【keywords】:SuQuan XianFa GongMin JiBenQuanLi ZhongGuo
【作者】:段睿 【来源】: 知识词典
【期刊名称】:甘肃农业(GanSuNongYe)
【国际标准刊号】: 【国内统一刊号】:62-1104/F
【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湖北武汉430074(,HuBeiWuHan430074)
【分类号】:D921 【页码】:-51-52 【出版年】:2004.4
诉权是我国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诉权也即“起诉权”。为了保护国家或个人的合法利益,法律规定了公民在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可以向特定的国家机关提出追究不法侵害人责任的请求权。我认为,从广义上来讲,诉权应当包括刑事的诉权、民事的诉权和行政的诉权。在刑事诉讼中,有公诉权、自诉权、反诉权;在民事和行政诉讼中,原告享有起诉权,被告享有应诉权和反诉权。本文这里要讨论的,只是民事诉讼中当事人的诉权问题。

【题名】:民诉修法,直刺司法顽疾公民导刊论文(MinSuXiuFa,)
【关键词】: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 司法 立法机关 民事诉讼法 审议
【keywords】:ShiJieQuanGuoRenDaChangWeiHui SiFa LiFaJiGuan MinShiSuSongFa ShenYi
【作者】:阿计 【来源】: 知识词典
【期刊名称】:公民导刊(GongMinDaoKan)
【国际标准刊号】:1008-4037 【国内统一刊号】:
【作者单位】:不详(BuXiang)
【分类号】:D922.14 【页码】:-28-31 【出版年】:2007.12
自2007年6月底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初审的民事诉讼法草案.经过国家立法机关连续三次审议后.在10月28日闭幕的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上终于通过了最后的关卡。如此快捷的立法节奏.足以显示迫切的修法需求。

【题名】:美国环境公民诉讼管窥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论文(:ZheXueSheHuiKeXueBanLunWen)
【关键词】:环境公民诉讼 美国 环境法律 公益诉讼制度
【keywords】:HuanJingGongMinSuSong MeiGuo HuanJingFaLv GongYiSuSongZhiDu
【作者】:陈冬 【来源】: 知识词典
【期刊名称】: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ZhengZhouDaXueXueBao:ZheXueSheHuiKeXueBan)
【国际标准刊号】:1001-8204 【国内统一刊号】:41-1027/C
【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法学院,山东青岛266071(ZhongGuoHaiYangDaXueFaXueYuan,ShanDongQingDao266071)
【分类号】:D922.68 D971.25 【页码】:-107-110 【出版年】:2004.1
美国环境公民诉讼作为一项公益诉讼制度,对美国环境法律的发展和实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就美国联邦环境法律中的公民诉讼条款而言,环境公民诉讼主要包括原告、被告、可诉范围等三个因素。环境公民诉讼的原告是指任何人,包括个人、组织和政府机构。被告一般被界定为违反环境法律的私人、企业和执法机关。可诉范围则分为一般违法行为和执法机关的行政不作为行为。这三个因素都具有极其广泛的范围,由此,可以看出美国环境公民诉讼的公益性质。

9. 王国征的科研方面

(一)论文类
1.论诉权与诉讼权利的区别
《法学杂志》1992年第2期
2.论承包经营合同的可仲裁性
《法制日报》1992年12月7日
3.仲裁适用范围初探
《法学家》1993年第2期
4.论民事行政检察监督法律关系
《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学报)》1993年第4期
5.论完善我国财产保全制度
《中国法学》1993年第5期
6.试论仲裁的法院监督
《中国工商报》1994年8月6日
7.应进一步完善民事检察监督制度
《法制日报》1996年4月18日
8.票据债务人何时能说“不”——浅析我国《票据法》中的票据抗辩
《金融时报》1996年6月11日
9.完善我国反诉制度之构想
《法学评论》1997年第5期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
《诉讼法学、司法制度》D415 1997年第11期全文转载
《法学研究》1998年第1期民事诉讼法学研究述评介绍本文观点
10.我国涉外民事诉讼程序中协议管辖若干问题探讨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7年第5期
《诉讼法学、司法制度》D415 1997年第11期全文转载
11.我国民事诉讼司法实践问题及原因探析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
《诉讼法学、司法制度》D415 1998年第6期全文转载
12.论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
《法学家》1998年第4期
《诉讼法学、司法制度》D415 1998年第11期全文转载
《法学家》1999年第1-2期民事诉讼法学学科回顾与展望介绍本文观点
13.外国法院判决承认与执行中的管辖权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8年第5期
《诉讼法学、司法制度》D415 1998年第12期全文转载
14.论共同被告地域管辖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1999年增刊
15.合伙不具有民事诉讼主体资格
《法商研究》1999年第1期
《诉讼法学、司法制度》D415 1999年第5期全文转载
《法学研究》2000年第1期民法学研究述评介绍本文观点
16.论完善我国民事检察监督制度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
17.论诉的变更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9年第5期
《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00年第2期全文转载
18.民事诉讼法与民法关系辨析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19.浅议完善我国共同被告地域管辖制度 ——兼析我国《民事诉讼法》第22条第3款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20.浅析我国民事扣押管辖
《当代教育》2002年第1期
21. 浅谈商事主体
《文史哲研究 》 2002年第4期
22. 代位权诉讼三论
《当代教育》2002年第5期

10. 被告提交答辩状的行为是辩论原则的体现吗(民事诉讼法) 给出理由

不是辩论原则的体现
是诉讼双方诉权平等的体现,答辩是被告的权利,是对应的原告的起诉权,被告可以放弃诉前书面答辩

热点内容
以前的道德 发布:2025-07-18 13:12:10 浏览:78
假委托代理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7-18 13:02:19 浏览:398
法律援助律师工作总结 发布:2025-07-18 12:37:58 浏览:136
依法治区宣传栏 发布:2025-07-18 12:37:57 浏览:879
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解除合同 发布:2025-07-18 12:32:07 浏览:331
防控疫情法治内容 发布:2025-07-18 12:18:25 浏览:656
财务学法学 发布:2025-07-18 11:46:01 浏览:72
三溪镇法院 发布:2025-07-18 11:33:54 浏览:371
法国婚姻法财产 发布:2025-07-18 11:30:20 浏览:118
2016刑法真题 发布:2025-07-18 11:28:53 浏览: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