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与行政法关系最密切的法学

与行政法关系最密切的法学

发布时间: 2022-04-05 15:39:49

A. 法律与行政法律的关系

法律包含行政法。
行政法是法律的一个学科分支,也是一个法律部门(以行政法律关内系为内容容的法律规范的有机组成体系)
同行政法相平行的概念有: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社会法、程序法、宪政法。

可以这样理解,人是一个大类,以肤色分,人分为白人、黑人、黄种人、棕色人。那么法律,以其所调整的社会关系分就可以分为: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等。行政法就是其中一个

B. 行政管理和行政法的关系

行政法学属于法学,行政管理学属于公共管理学,这是目前国内外一致接内受的学科划分方容式。然而,这两个学科又是不同学科体系中相互关系最为紧密的学科。
这不仅表现在他们各自的研究都与“行政”密切相关,而且表现在他们各自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产生,本来就有着共同的社会背景和学术背景;进而,他们在当代的发展,也面临着共同的挑战。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过去两百年的发展历程中,行政法学与行政管理学一直是同呼吸共命运的,在今天依然如此。尽管它们在研究的角度和方法上各不相同,尽管它们对“行政”的关注各有侧重,但作为社会的上层建筑,它们在服务于其经济基础这一点上是共同的。这也决定了它们在社会生活中所扮演的是既追求民主和公平,又重视成果和效率;既要法治和人权,又要强有力的政府的一对孪生兄弟的角色。
它们各自的发展,是相濡以沫的关系。只有不断地从各自身上汲取营养,才能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C. 行政法、行政法学关系的概念与特征

行政法是规定国家行政主体的组织、职权、行使职权的方式、程序以及对行使行回政职权的法制监督答,调整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系统。

行政法的基本内容包括三大部分:

(一)行政组织法;

(二)行政行为法;

(三)行政法制监督、行政救济、行政责任法。

行政法的这三个部分分别调整着不同的行政关系:

行政组织法主要调整内部行政关系;

行政行为法,主要调整行政管理关系;

行政法制监督、行政救济、行政责任法主要调整行政法制监督关系。

补充定义:行政法是指调整行政权被行使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关系以及对行政权进行规范和控制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D. 行政法律关系中最主要的是什么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是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E. 行政法学各主要流派及其比较

行政法学者对于行政法应如何调整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的关系,如何配置双方回当事人答的权利义务,从而形成怎样的法的秩序等问题的主张、观点和理论,通过较长时期的争论和在论争中不断完善、发展,从而逐渐形成的行政法学的各种流派。其中主要的较有影响的流派有三个,即控权论学派、管理论学派和平稳论学派。
控权论学派主张,行政法调整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的关系,其重点是控制行政主体的权力,保护行政相对人的权益免受行政主体滥用行政职权行为的侵害,以建立和维护自由,民主和人权保障的法的秩序.
管理论学派主张,行政法调整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的关系,其重点是规范行政相对人的行为,保障行政管理的顺利进行,以建立和维护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实现管理任务的法的秩序.
平衡论学派主张,行政法调整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的关系,应尽可能"在总体上平衡行政主体与相对主的权利义务关系,兼顾公共利益和人人利益",以建立维护民主和效率有机统一和协调的法的秩序.

F. 比较行政法和行政法是什么关系啊为什么比较行政法一般是属于人文学科而不是法律学科啊

法律分:国内部门法(民、刑、行政……)国外法(如德国民法、美国宪法……)国内诉专讼法(程序法)属、国际法、法律史(制度史和思想史)、立法学、比较法学、法边缘学科(法社会学、法心理学)八大类。

行政法是国内部门法范畴的,主要是围绕我国《行政法》展开的。而比较行政法则是属于比较法范畴的,主要是用我国先行行政法和大陆法系甚至英美法系其他先进国家的行政法制度作比较研究的。

比较行政法中也涉猎了部分国内行政法的内容,你选选是没有坏处的,而且就我个人感觉,比较法中的横向比较可以让你更深地理解本国行政法。你何不趁学比较法的同时自修行政法呢?

又及:我国的行政法面临换代,没有必要专门修他,因为你学到的东西也是过时的。

G. 财政法与行政法的关系

经济法与行政法的关系
(一)行政法的界定
传统行政法是在资产阶级革命以后以判例发展起来的。本质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在国民经济运行中政府权力滥用的限制之法。行政法起源于对政府权力的控制(“控权论”),以保护国民不因权力滥用而遭受损害。传统行政法,实际以国家利益、个人利益平衡为本位,以防止行政权膨胀,越界侵害私人利益,应对其加以防范、限制为价值理念,以依法行政、合理行政为基本原则。
部分行政法学者主张,现代行政法认同国家行政权的扩张(“赋权论”)或“平衡论”),认同行政法领域从国家行政扩充至公共行政,认同行政主体及行政相对人的扩张,以使行政法与民法一样呈现边缘化、社会化趋势,对日新月异经济发展有更大的适用度、以使行政法学对当代社会生活有更强的解释力。
大陆法系国家与英美法系主流行政法学界对行政法的认识不一,一般来说,前者较宽,后者较窄。同一法系不同国家,同一国家不同学者对行政法的认识也不一致。我们认为控权仍是最经典的行政法的核心与本体,其宗旨、理念、基本原则和功能有所修正,但未发生根本变化。
按照我国的通说,行政法是“规定国家各个方面行政管理的行政法规的总称”,是“关于国家行政组织及其行为,以及对行政组织及其行为进行监督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我国关于行政法学界对行政法的理解和界定偏于宽泛。
(二)经济法与行政法的区别
经典行政法之本质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政府权力滥用的限制之法。现代行政法学起源于对政府权力的控制,以保护国民不因权力滥用而遭受损害。美国行政法学家古德诺认为,“行政法是公法的一部分,它规定行政机关的组织和职权,并规定公民在受到行政行为侵害时的行政救济”。我国台湾学者林纪东和管欧都认为,行政法是规定行政权的组织及其作用的法。行政法为政府的组织人事和行政救济法,基本宗旨是依法行政和廉洁高效。
产生并发展于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法,即不是从行政法中分化出来的法,更与行政法在立法宗旨、功能作用、调整对象、理论依据、基本原则等方面有着本质的区别。
(三)经济法与行政法的联系
经济法为实现国民经济稳定、协调、持续发展,国家介入社会经济最主要和经常性地运用政府和其他行政主体的权力,因而,经济法与行政法在内容上有交叉,具有密切的相互联系性。

H. 行政关系和行政法律之间有什么关系

行政关系和行政法律关系之间的联系一般如下:1、二者的相同点是:都是双方、多方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2、二者的不同点在于,在主体方面:民事法律关系是指平等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行政法律关系通常是指,行政机关与相对人之间的法律关系,行政法律关系的一方当事人必须为行政机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第二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前款所称行政行为,包括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作出的行政行为。

I. 宪法与行政法的关系决定了公务员依法行政的最主要依据是以下哪部法律

公务员如何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
一、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依法决策、依法行政和依法管理的能力
1、加强行政机关领导干部学法工作,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在学法工作中的示范带头作用 ;
2、定期或者不定期对领导干部进行依法行政知识培训 ;
3、积极探索对领导干部任职前实行法律知识考试的制度 ;
4、把依法行政贯穿于行政管理的各个环节,列入各级政府社会经济发展的考核内容。
二、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的主要措施是:
1、建立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学法制度 ;
2、强化依法行政知识培训、教育和宣传 。
三、建立和完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考核制度
要把依法行政情况作为考核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重要内容,定期开展对公务员依法行政能力的考核工作,并完善考核制度。
四、积极营造全社会尊法守法、依法维权的良好环境 依法行政是对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的基本要求,但营造全社会良好的环境,有利于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立在更加广泛深厚的群众基础上。《实施纲要》明确要求逐步形成与建设法治政府相适应的良好社会氛围。
五、《实施纲要》对公务员依法行政观念和能力建设的发展
具体表现在: 1、《实施纲要》明确提出了公务员依法行政能力的概念,将“不断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观念和能力”单列一节,体现了公务员依法行政能力在公务员通用能力框架中的地位和对提高公务员依法行政观念和能力建设的重视。
2、《实施纲要》总结了《关于加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若干意见》实施以来的经验,对担任领导干部的公务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实施纲要》在1999年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决定》中提出“要不断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基础上,进一步突出了教育和培训在公务员依法行政能力建设的中的重要地位,要求实行领导干部的学法制度,定期或者不定期对领导干部进行依法行政知识培训;要求建立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学法制度,强化依法行政知识培训。
4、《实施纲要》强调把依法行政贯穿于行政管理的各个环节,列入各级政府社会经济发展的考核内容。
5、《实施纲要》明确提出,应积极探索对领导干部任职前实行法律知识考试的制度;建立和完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情况考核制度,并把依法行政情况作为考核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重要内容。并要求完善考核制度,制定具体的措施和办法。

J. 简述行政法律规范与行政法的关系

行政抄法律规范:是指由各种国家机关所制定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有关行政管理的各种法律规范的总称。
所谓行政法:是指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职权和接受行政法制监督过程中而与行政相对人、行政法制监督主体之间发生的各种关系,以及行政主体内部发生的各种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由规范行政主体和行政权设定的行政组织法、规范行政权行使的行政行为法、规范行政权运行程序的行政程序法、规范行政权监督的行政监督法和行政救济法等部分组成。其重心是控制和规范行政权,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行政法不是具体的法典,由全国人大及常委会制定,一般称某某法,其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等,而行政法规,是由国务院制定的,其效力低于行政法,一般称某某条例

热点内容
法学院法律硕士夏令营 发布:2025-07-17 21:55:04 浏览:875
劳动法对于出差补贴的 发布:2025-07-17 21:48:16 浏览:491
法院书记员速记 发布:2025-07-17 21:29:36 浏览:343
晚辅导班规章制度 发布:2025-07-17 21:25:10 浏览:710
民事诉讼法单位作证 发布:2025-07-17 21:14:21 浏览:953
沈阳市法律咨询 发布:2025-07-17 21:14:14 浏览:45
法律知识我知道主题队会 发布:2025-07-17 21:14:13 浏览:164
脊柱疾病手法治疗学 发布:2025-07-17 21:13:07 浏览:307
民事诉讼法解释第二十六条 发布:2025-07-17 21:05:57 浏览:7
办案竞赛法院 发布:2025-07-17 21:04:54 浏览: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