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起诉状模版
⑴ 行政诉讼状怎么写
××××人民法院
行政裁定书
(驳回起诉用)
原告……(写明姓名或名称等基本情况)。
被告……(写明行政机关名称和所在地址)。
第三人……(写明姓名或名称等基本情况)。
(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加人的列项和基本情况的写法,与一审行政判决书样式
相同。原告×××不服××××(行政机关名称)××××年××月××日×××字
第××号处罚决定(复议决定或其他具体行政行为),向本院提起诉讼。本院受理
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或不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
……(简述原告起诉的事由)。
本院认为,……(写明驳回起诉的理由)。依照……(写明引用的法律条款项)
的规定,裁定如下:
驳回原告×××的起诉。
……(写明诉讼费用的负担。如不服本裁定,可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
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人民法院。
审判长×××
审判员×××
审判员×××
⑵ 行政诉讼状格式是
行政起诉状格式
在格式方面,行政案件起诉状与其他案件起诉状基本相同。在内容方面,因各个案件的具体情况不同,应在不同方面有所侧重。但一般都应在讲述事实和阐明理由之前,表明自己对哪个行政机关作的具体行政决定不服,还要写明诉讼请求的具体内容,尾部应在附项里表明将行政机关的决定附后。现列举实例如下:
行政案件起诉状
原告:黄XX,男,一九三七年四月出生,汉族。辽宁抚顺人,系辽宁省XX市XX厂干部,现住XX省XX市XX区XX街XX号。
被告:XX省XX市土地管理局,地址:XX市XX区XX街XX号,
电话总机:XXXXXX,邮政编码:XXXXXX。
诉讼请求事项:一、撤销XX市土地管理局的(1991)行处字第XX号行政处罚决定;二、根据事实和法律,正确裁决。
事实和理由:
XX市土地管理局做出的(1991)行处字第XX号行政处罚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是错误决定。这个《决定》不尊重客观事实,并且错误地援引了法律条款,因此应予撤销。理由如下:
一、《决定》认为,原告'没办土地审批划拨手续就施工是违法的。触犯了土地管理法第十一条之规定,'并据此作为处罚决定的主要理由。原告认为,这种认定是虚假的,不客观的。原告于一九八九年九月二十九日开始逐级向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申请翻建住宅楼(见附件1),面积为 300平方米。1989年10月17日,X街道办事处已签批(见附件2)。1990年 3月1日,X市城建规划处签发建房通知单(见附件3)。据此,原告动工翻建住宅楼,并于同年8月竣工。竣工后,由城规划处按建房通知单验收。验收合格后,于同月15日发放了第X号建筑许可证(见附件4)。
原告认为,上述审批手续合法。城建规划处代表政府行使权利。其审批是有效的,合法的。据查,原告建房期间以及建房之前的审批工作,都由城建规划处负责。这是政府赋予的权利,其他单位和部门,无权干预。原告手持城建规划处的合法批文,并按建房通知单划定的范围施工建房,怎么会被认为'没有土地审批划拨手续'呢?违法又从何谈起呢?是城建规划处的批文违法,还是原告没按批文施工而违法?
二、《决定》本身自相矛盾,适用法律条款不当。《决定》第一自然段,清楚地说明了原告经X市城建规划处批准,翻建300平方米住宅,并且发给了第X号建筑许可证。而在第二自然段,又认为'没办土地审批划拨手续,多占地112.6平方米。《决定》既然承认城建规划处的X号批文。原告按该批文建房就是合法的,应当受到法律保护。如果否定规划处的批文,那么,否定的依据是什么?如果批文无效,应依土地管理法第48条规定,由规划处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而不应当处罚原告。《决定》援引土地管理法第43条之规定也是不恰当的,此条款是争对全民所有制单位和集体所有制单位而言的,对个人建房并未作出具体规定。其次,土地管理法第53条明确规定:'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在接到处罚通知之日起30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而土地管理局却擅自将诉讼时效改为15日。因此,原告认为,《决定》并非依法成立。
综上所述,原告认为,《决定》认定的事实与实际不符,其裁决结果,与法律相悖。因此,请法院详查,依法撤销《决定》,尽快公正裁判。
此致
X省X市人民法院
起诉人:黄X
一九九二年×月×日
附:1、建房申请书1份;
2、X街道办事处的批文;
3、X市城建处签发的建房通知单;
4、第X号建筑许可证;
5、X市土地管理局处罚决定书1份;
6、本起诉状副本1份。
⑶ 行政诉讼怎样写起诉书
行政诉讼起诉书的书写:标题写为行政诉讼起诉书,在开头要写明原告被告的基本情况;然后分段写好诉讼请求、事实与理由、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地址;最后起诉人签名并附上日期。
【法律依据】
《行政诉讼法》第一百零一条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关于期间、送达、财产保全、开庭审理、调解、中止诉讼、终结诉讼、简易程序、执行等,以及人民检察院对行政案件受理、审理、裁判、执行的监督,本法没有规定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一条
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
(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
(三)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四)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⑷ 行政诉讼起诉书范本
行政起诉状原告:××(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藉贯,职业,住址等)被告:××(需为明确的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请求事项:(列明起诉的主要请求,如请求法院撤销某某单位作出的行政决定、诉讼费由被告承担等);事实与理由:(写明案件经过及其起诉的原因与理由)此致××人民法院起诉人:××年月日附:证据××份(列明证据清单)
⑸ 行政诉讼状格式
行政起诉状(公民提起行政诉讼用) 原告:
姓名 ,性别 ,年龄 ,民族 ,籍贯 ,职业 ,
工作单位 ,住址 。
被告:
名称 ,地址 ,
法定代表人 ,职务 ,电话 。
案由 。
诉讼请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事实与理由: 。
为此,特向你院提起诉讼,请依法公正判决。
此致
___________人民法院
原告:(签章)
年 月 日
附注:
1.本状及副本 份;
2.证物 件;
3.书证 件。
注意:
行政起诉状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不服行政机关具体行政行为而用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一种文书。
行政起诉状是由以下六大部分组成:
① 标题。标题写行政起诉状,或行政诉状。
②
原告人和被告人的基本情况。原告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籍贯、职业、工作单位和住址;原告是单位的,则写明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的姓名和职务等。被告的基本情况包括: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的姓名和职务等。
③ 案由和诉讼请求。案由即为何提起诉讼,一般简明地表述为对某行政机关的某具体行政行为不服。诉讼请求是原告提起诉讼要达到的目的或要求。
④ 事实和理由。这是行政起诉状的核心部分。
⑤ 结尾。写明行政起诉状所要提交的人民法院、具状人签章和年、月、日。
⑥ 附项。写明向人民法院提供的诉状及附本份数、随起诉状一起提交的有关证据及数量等。
⑹ 行政诉讼起诉书范文怎么写
行政诉讼起诉书中需要包括:原被告双方的姓名、名称、地址等详细信息、案由、诉讼请求以及可以支持该诉讼请求的事实和证据、证据清单,最后写明起诉的日期。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条
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出具注明日期的书面凭证,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第五十一条
人民法院在接到起诉状时对符合本法规定的起诉条件的,应当登记立案。
对当场不能判定是否符合本法规定的起诉条件的,应当接收起诉状,出具注明收到日期的书面凭证,并在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不符合起诉条件的,作出不予立案的裁定。裁定书应当载明不予立案的理由。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⑺ 行政起诉状范本
行政起诉状
原告×××,……(自然人写明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址、有效身份证件号码、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法人或其他组织写明名称、地址、联系电话、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等基本信息)。
委托代理人×××,……(写明姓名、工作单位等基本信息)。
被告×××,……(写明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等基本信息)。
其他当事人×××,……(参照原告的身份写法,没有其他当事人,此项可不写)。
诉讼请求:……(应写明具体、明确的诉讼请求)。
事实和理由:……(写明起诉的理由及相关事实依据,尽量逐条列明)。
此致
××××人民法院
原告:×××(签字盖章)
[法人:×××(盖章)]
××××年××月××日
(写明递交起诉之日)
附:
1.起诉状副本××份
2.被诉行政行为××份
3.其他材料××份
撰写行政起诉状,是《行政诉讼法》赋予公民的一种权力。原告被国家行政机关或其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之后,为了维护合法权益,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7)行政法起诉状模版扩展阅读:
提起行政诉讼的具体流程:
1、一审
1、起诉。行政诉讼实写"不告不来"原则,即当事人不起诉,人民法院不能主动受理。
/2、受理。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7日内立案受理。经审查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在法定期限内裁定不予受理。人民法院经过审查受理后,进入一审程序。此时,人民法院指定审判员组成合议庭,或者由审判员、陪审员组成合议庭。
当事人认为审判人员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或者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有权申请审判人员回避。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以法律和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依据(地方性法规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行政案件)。审理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案件,并以该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为依据。
同时,参照国务院部、委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制定、发布的规章及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制定、发布的规章。
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作出第一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需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3、审理。人民法院审理的主要内容是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
二、二审
当事人不服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不服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10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逾期不提起上诉的,人民法院的第一审判决或者裁定发生法律效力。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应当在收到上诉状之日起2个月内作出终审判决。
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确有错误的,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或者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申诉,但判决、裁定不停止执行。
当事人必须履行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拒绝履行判决、裁定的,行政机关可以向一审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或者依法强制执行。
行政机关拒绝履行判决裁定的,人民法院可采取相应措施予以执行。
此外,我国《行政诉讼法》也规定了申诉制度,是指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确有错误的,向原审人民法院或者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重新处理请求的诉讼活动。
⑻ 行政诉讼起诉状要怎么写
行政诉讼起诉状参照民事诉讼起诉状的规定,内容有:原告和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一条
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
(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
(三)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四)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一百零一条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关于期间、送达、财产保全、开庭审理、调解、中止诉讼、终结诉讼、简易程序、执行等,以及人民检察院对行政案件受理、审理、裁判、执行的监督,本法没有规定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⑼ 行政诉讼状的格式怎么写
行政起诉状的基本格式:
(1)原告:包括姓名、性别、民族、年龄、出生年内月日、容身份证号、住所、联系方式等
(2)被告:包括名称、住址、法定代表人姓名、职务
(3)案由:根据具体案件情况填写
(4)诉讼请求:根据具体案件情况填写
(5)事实与理由:根据具体案件情况填写
(6)此致、落款、时间:此致诉请法院、落款是具状人,时间填写当天日期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