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行政法制监督可分

行政法制监督可分

发布时间: 2025-07-17 10:48:04

❶ 论述行政法制监督的构成是什么

论述行政法制监督的构成。

答: 行政法制监督是由主体,对象和内容三个部分构成。(1)行政法制监督的主体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司法机关、上级饥悔行政机关、专门行政监督机关以及国家机关体系以外的公民、组织。其中基肢樱国家权力机关,国家司法机关,上级行政机关和专门行政监督机关所进行的监督属于权力性监督,国家机关体系以外的公民,组织所进行的监督属于汉利性监督。

(2)行政法制监督的对象是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行政主体包括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行政主体的工作人员包括行政机关的公务虽和被授权的搏丛组织中的行使行政职权的工作人员。

(3)行政法制监督的内容是监督行政主体是否依法行使行政职权以及监督国家公务员及被授权组织中的工作人员是否遵纪守法。

❷ 行政法制监督的概念、特征和分类

【行政法来制监督的概念】源也叫监督行政,是指依法享有监督权的国家机关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是否依法行政和正确行使行政职权所进行的监督。

【行政法制监督的主要特征】①行政法制监督主体的广泛性;②行政法制监督对象的特定性;③行政法制监督内容的全面性。

【行政法制监督的分类】是指依照不同标准对行政法制监督所作的划分。如依照监督机关的不同,可以将行政法制监督分为权力机关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与行政机关自身的监督;如依照监督机关与被监督机关的关系的不同,可以将行政法制监督分为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等。

❸ 简述人民法院进行行政法制监督的主要方式。

【答案】:人民法院的行政法制监督属于国家司法机关的监督,具体来说人民法院的行政法制监督方式主要有两类:
(1)行政诉讼。人民法院的主携握要监督方式是行政诉讼和行政赔偿灶隐答诉讼。通过审查行政主体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对违法行为予以撤销,对有失公正的行政处罚行为予以变更,或者是对违法的规章及规章以下的规范性文件不予参照适用以及责令行政主体对其违法行使职权的行为承担赔偿责任隐慧的方式来实现。
(2)人民法院还可以通过司法建议的方式,建议行政机关纠正不属于人民法院撤销范围的违法行政行为以及建议处分在违法行政行为中有过错的国家公务员的方式实现行政法制监督。

❹ 行政监督部门包括哪些

国家行政监督机构有:监察系统(部、厅、局)、审计系统、检察机关(比如反贪局)、财政部;
综合性的是各级人大和政协以及他们下设的各个专业委员会,还有就是各级政法委执行对党内各级机关和党员的监督、审查等。

在我国,行政监督的主体就是国家各级行政机关,包括国家行政系统内部的上下级机关,如国务院、国务院所属各部委和各级人民政府;还包括行政系统内部设立的各专门职能机关,如监察机关和审计机关等。我国的行政法制监督体制是由行政组织内部的同体监督和行政组织外部的异体监督两部分构成

行政监督方式如下:
(一)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与事后监督,事前监督是指在行政管理机构进行行政决策、开展行政行为之前进行监督。事中监督是指在行政管理机构决策与执行过程中所进行的监督。事后监督是指行政决策或者行为作出之后,相关监督主体进行的监督活动。
(二)长期监督与暂时监督,长期监督是由常设的行政监督主体对行政管理机构和人员进行的监督活动,上下级之间的日常监督和行政监察监督都是属于长期监督。暂时监督是指为某一项特别行政事务、行政决策或者突发事件进行的监督和调查。

综上所述是小编对行政监督部门包括哪些做出的相关回答,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

第十五条监察机关对下列公职人员和有关人员进行监察:

(一)中国共产党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机关、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各级委员会机关、民主党派机关和工商业联合会机关的公务员,以及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

(二)法律、法规授权或者受国家机关依法委托管理公共事务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三)国有企业管理人员;

(四)公办的教育、科研、文化、医疗卫生、体育等单位中从事管理的人员;

(五)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从事管理的人员;

(六)其他依法履行公职的人员。

第十六条各级监察机关按照管理权限管辖本辖区内本法第十五条规定的人员所涉监察事项。上级监察机关可以办理下一级监察机关管辖范围内的监察事项,必要时也可以办理所辖各级监察机关管辖范围内的监察事项。监察机关之间对监察事项的管辖有争议的,由其共同的上级监察机关确定。

第十七条上级监察机关可以将其所管辖的监察事项指定下级监察机关管辖,也可以将下级监察机关有管辖权的监察事项指定给其他监察机关管辖。监察机关认为所管辖的监察事项重大、复杂,需要由上级监察机关管辖的,可以报请上级监察机关管辖。

❺ 行政立法监督的主要方式

法律分析:我国目前立法监督的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改变或撤销与宪法、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
2. 听取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3. 审查和批准政府的国民经济计划和社会发展规划、财政预算和决算,以及它们的执行情况的报告;
4. 对政府机关及其主要领导人提出质询和询问;
5. 视察和检查政府工作;
6. 组织对特定问题的调查;
7. 罢免或撤销有关人员职务;
8. 受理人民群众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申诉、控告、检举和意见。
法律依据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六十八条,该条规定行政法规起草工作完成后,起草单位应将草案及其说明、各方面对草案主要问题的不同意见和其他有关资料送国务院法制机构进行审查。国务院法制机构应当向国务院提出审查报告和草案修改稿,审查报告应当对草案主要问题作出说明。第六十九条规定行政法规的决定和公布程序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的有关规定办理。第七十条规定行政法规由总理签署国务院令公布。有关国防建设的行政法规,可以由国务院总理、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共同签署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令公布。第七十一条规定行政法规签署公布后,应及时在国务院公报和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以及全国范围内发行的报纸上刊载。在国务院公报上刊登的行政法规文本为标准文本。

❻ 行政法律监督的特点是:

1.行政法制监督由主体、对象和内容三部分构成。2.行政法制监督的主体是指依法对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是否依法行使行政职权和是否遵纪守法进行监督的国家权力机关、国家司法机关、上级行政机关、专门行政监督机关以及国家机关体系以外的公民、组织。3.行政法制监督的对象是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4.行政法制监督的内容是监督行政主体是否依法行使行政职权以及国家公务员和被授权组织中的工作人员是否遵纪守法。

❼ 行政法可以分为

法律分析:1、 以行政法调整对象的范围为标准,行政法可分为:一般行政法和部门行政法2、 行政法的基本内容包括三大部分行政组织法;行政行为法;行政法制监督、行政救济、行政责任法。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第一条 为了规范行政许可的设定和实施,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有效实施行政管理,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第二条 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依法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以减损权益或者增加义务的方式予以惩戒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第一条 为了规范公务员的管理,保障公务员的合法权益,加强对公务员的监督,促进公务员正确履职尽责,建设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高素质专业化公务员队伍,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热点内容
看不见的客人录音法律效力 发布:2025-07-17 19:41:38 浏览:568
10法规一建 发布:2025-07-17 19:18:33 浏览:384
虎门法律服务所 发布:2025-07-17 19:13:29 浏览:293
金融公司跑路员工法律责任 发布:2025-07-17 19:12:51 浏览:59
行政诉讼法受案范围修改 发布:2025-07-17 19:11:05 浏览:478
刑事诉讼法三百五十八 发布:2025-07-17 19:06:51 浏览:813
保证责任的相关法律规定 发布:2025-07-17 18:59:43 浏览:710
记账凭证法律效力 发布:2025-07-17 18:59:33 浏览:514
法院归人大 发布:2025-07-17 18:40:33 浏览:786
追讨欠款律师函范本 发布:2025-07-17 18:36:20 浏览: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