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我国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属于
『壹』 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民事诉讼包括
民事官司的受案范围主要有三类:
第一类是由受民法调整的民事主体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所引起的纠纷,
第二类是由受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所引起的依法应适用《民事诉讼法》审理的劳动争议纠纷,
第三类是法律规定的适用《民事诉讼法》审理的其他纠纷或事项。
如果双方当事人存在民事纠纷的,是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需要根据事实和法律作出判决。人民法院审理案件,是有法定的诉讼程序的。那么,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民事诉讼包括哪些程序?下面,华律网小编详细为您介绍具体内容。
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民事诉讼包括哪些程序
一,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除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或者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实行公开审理。对决定开庭审理的案件,将在开庭三日前通知双方当事人。
二,开庭审理大致分为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和评议,宣判等几个阶段。如果您提出回避申请,你需要说明理由。如果您不提出申请或者申请被驳回,庭审将继续进行。
三,在法庭调查阶段,审判长或审判员将组织双方当事人,针对自己的请求和主张,按顺序分别举证、质证。质证是当事人围绕证据的真实性、关联性、合法性、针对证据有无证明力以及证明力大小,进行质疑、说明和辩驳。
四,在法庭辩论阶段,审判长或审判员将组织双方当事人针对争议焦点,围绕全案事实、法律责任等发表意见。
五,在评议、宣判阶段,合议庭或审判员将对庭审情况进行总结,对双方当事人发表的意见进行评议,表明是否予以支持,并阐明理由。
六,如果您是原告,经法院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法院可以按撤诉处理;被告反诉的可以缺席判决。
七,作为当事人,在宣判前任何诉讼阶段,您都可以同对方当事人进行和解,或者请求人民法院主持调解。如果不同意调解或未达成调解协议,人民法院将继续审理并作出判决。
民事诉讼是指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诉讼。或者说,民事诉讼是指人民法院、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在审理民事案件的过程中,所进行的各种诉讼活动,以及由这些活动所产生得各种关系的总和。
『贰』 电大民事诉讼法简述我国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属于专属管辖的诉讼有哪些
根据《民事诉讼法》
第三十三条 下列案件,由本条规定的人民法院专属管辖:
(一版)权因不动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二)因港口作业中发生纠纷提起的诉讼,由港口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三)因继承遗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或者主要遗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叁』 简述我国民事诉讼法有关证据能力的规则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第四条 下列侵权诉讼?按照以下规定承担举证责任:
(一)因新产品制造方法发明专利引起的专利侵权诉讼,由制造同样产品的单位或者个人对其产品制造方法不同于专利方法承担举证责任;
(二)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加害人就受害人故意造成损害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
(三)因环境污染引起的损害赔偿诉讼,由加害人就法律规定的免责事由及其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
(四)建筑物或者其他设施以及建筑物上的搁置物、悬挂物发生倒塌、脱落、坠落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对其无过错承担举证责任;
(五)饲养动物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就受害人有过错或者第三人有过错承担举证责任;
(六)因缺陷产品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产品的生产者就法律规定的免责事由承担举证责任;
(七)因共同危险行为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实施危险行为的人就其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
(八)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
有关法律对侵权诉讼的举证责任有特殊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五条 在合同纠纷案件中,主张合同关系成立并生效的一方当事人对合同订立和生效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主张合同关系变更、解除、终止、撤销的一方当事人对引起合同关系变动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
对合同是否履行发生争议的,由负有履行义务的当事人承担举证责任。
对代理权发生争议的,由主张有代理权一方当事人承担举证责任。
第六条 在劳动争议纠纷案件中,因用人单位作出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而发生劳动争议的,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第七条 在法律没有具体规定,依本规定及其他司法解释无法确定举证责任承担时,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综合当事人举证能力等因素确定举证责任的承担。
第八条 诉讼过程中,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当事人陈述的案件事实明确表示承认的,另一方当事人无需举证。但涉及身份关系的案件除外。
这些是所谓的特殊规则
『肆』 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证据种类有哪些
1、书证;2、物证;3、视听材料;4、证人证言;5、当事人的陈述;6、鉴定结论;7、勘验笔录。以上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依据。
『伍』 简述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两种第三人有哪些相同
民事诉讼法中两种第三人:一个是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一个是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
区别在于:二者之间成立的条件是不一样的。
有独立请求权的人参加诉讼必须具备的条件:
第一,对他人之间争议的诉讼标的有部分或全部的独立请求权。
第二,他人之间的诉讼已经开始,正在进行。
第三,以本诉讼的双方当事人为共同被告。
无独立请求权的人参加诉讼必须具备的条件:
第一,对当事人双方争议的诉讼标的虽然没有独立请求权,但案件处理结果同他有法律上的厉害关系。
第二,参加到已开始的诉讼中,可以支持一方当事人进行诉讼。
第三,参加诉讼法的方式为本人或者其他当事人提出申请,或由人民法院依职权通知。
拓展资料:
民事诉讼是诉讼的基本类型之一。
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参加下,审理解决民事案件的活动以及由这种活动所产生的诉讼关系的总和,特点:
(1)民事诉讼既包括法院依法进行的审判活动,也包括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依法进行的诉讼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法院和各诉讼参与人之间发生诉讼法律关系;
(2)法院的审判活动对民事诉讼的开始、发展和终结具有决定性作用,双方当事人的诉讼活动则对民事诉讼的开始、发展和终结具有很大影响;
(3)民事诉讼的整个过程,围绕解决民事纠纷这一基本任务,由若干各有其中心任务的阶段组成,同时各个阶段相互衔接,依次连续进行。
对民事诉讼的涵义,国外诉讼理论有不同学说。大陆法系国家一般认为,民事诉讼是法院根据当事人请求保护其私法上的权益的程序。
英美法系国家对该问题不甚重视,较少明确解释。
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是“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对称。
对当事人争议的诉讼标的,认为有独立请求权,以独立实体权利人的身份,提出诉讼请求而参加诉讼的人。
中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对当事人争议的诉讼标的,第三人认为有独立请求权的,有权提起诉讼,或为诉讼当事人。
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参加诉讼的条件:
(1)他人之间的诉讼正在受诉法院进行;
(2)对他人之间的诉讼标的有独立请求权;
(3)以起诉的方式参加诉讼,并以本诉双方当事人为被告。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在诉讼中地位同于原告,他既反对本诉原告,也反对本诉被告,是以本诉的原、被告双方为被告提出了一个新的诉讼,应当享有原告的诉讼权利,承担原告的诉讼义务。
人民法院对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参加的诉讼,将两个诉讼合并在一个诉讼程序,共同加以审理。
网络-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
『陆』 简述我国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属于专属管辖的诉讼有哪些
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专属管辖有国内专属管辖与涉外专属管辖之分,具体如下:
1、国内专属管辖的范围
《民事诉讼法》第三十三条下列案件,由本条规定的人民法院专属管辖:
(一)因不动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二)因港口作业中发生纠纷提起的诉讼,由港口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三)因继承遗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或者主要遗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2、涉外专属管辖的范围: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六条因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履行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合同、中外合作勘探开发自然资源合同发生纠纷提起的诉讼,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管辖。
(6)简述我国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属于扩展阅读:
专属管辖是地域管辖的一种形态,专属管辖具有如下效力:
1.排他效力。当法律规定某类案件专属于某一或者某些法院管辖,便意味着唯有法律规定的法院才有权受理和裁判这类案件,其他法院均无权管辖这类案件,当事人不得向其他法院提起诉讼,其他法院也不得以任何理由来受理这类案件。排他性是相对于法院而言的,是针对法院所产生的效力。
2.排除效力。排除效力是指排除当事人以协议选择管辖法院的权力。排除效力是由排他效力衍生的,是相对于当事人而产生的效力。专属管辖的案件既然只能专属于法律规定的法院管辖,当然也就不允许当事人以协议的方式改变专属管辖。
3.限制效力。专属管辖的效力还表现在对牵连管辖的限制上。牵连管辖又称合并管辖,是指对某一案件有管辖权的法院,因另一案件与该案件存在牵连关系,而对另一案件一并管辖和审理。
牵连管辖的实质是对某案件有管辖权的法院基于牵连关系取得了原本不属于自己管辖的案件的管辖权。牵连管辖适用的主要情形是原告增加诉讼请求和被告提出反诉。
『柒』 简述我国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属于专属管辖的诉讼有些
专属管辖,是指法律强制规定某类案件只能由特定法院管辖,其它法院无权管辖,也不允版许当事人协议变更管辖权。
专属管辖有分为国内专属管辖与涉外专属管辖。
国内专属管辖的范围如下:
⒈因不动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法院管辖。
⒉因港口作业发生纠纷提起诉讼,由港口作业地法院管辖。
⒊因继承遗产提起的诉讼,由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或主要遗产所在地(由价值大小来认定)管辖。
涉外专属管辖的范围如下:
属于我国人民法院专属管辖的涉外民事案件有:
1.在我国履行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同纠纷;
2.在我国履行的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合同纠纷;
3.在我国履行的中外合作勘探开发自然资源合同纠纷。
法条依据《民事诉讼法》
第三十三条下列案件,由本条规定的人民法院专属管辖:
(一)因不动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二)因港口作业中发生纠纷提起的诉讼,由港口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三)因继承遗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或者主要遗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第二百六十六条因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履行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合同、中外合
作勘探开发自然资源合同发生纠纷提起的诉讼,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管辖。
『捌』 简述我国民事诉讼法中各种审判程序的审判组织形式
我国民事诉讼法共规定了八种审判程序,其审判组织形式分别为:
1、第一审普通程序: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民事案件,由审判员、陪审员共同组成合议 庭或者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合议庭的成员人数,必须是单数。陪审员在执行陪审职务 时,与审判员有同等的权利义务。
2、简易程序:简单的民事案件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理。
3、第二审程序:人民法院审理第二审民事案件,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合议庭的成员 人数,必须是单数。
4、再审程序: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的案件,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是 由第一审法院作出的,按照第一审程序审理,所作的判决、裁定,当事人可以上诉;发生 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是由第二审法院作出的,按照第二审程序审理,所作的判决、裁 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上级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审的,按照第二审 程序审理,所作的判决、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人民法院审理再审案件,应 当另行组成合议庭。
5、特别程序,包括
(1)选民资格案件
(2)宣告公民失踪案件;
(3)宣告公民死亡 案件;
(4)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案件审理程序;
(5)认定财产 无主案件。特别程序中,除审理选民资格案件或者重大疑难的其他案件由审判员组成合议 庭,且只能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审理外,其他按特别程序审理的案件,实行独任制。按照 特别程序审理的案件,实行一审终审制。
6、督促程序:适用督促程序的案件,人民法院只对申请人提出的主张进行形式上的审 查,不传唤被申请人,也不进行开庭审理,案件由一个审判员独立审理,并实行一审终 审。
7、公示催告程序:在公示催告阶段,审判组织可以适用独任制,而除权判决阶段,则必须适用合议制。
8、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人民法院受理破产案件后,应当组成合议庭,并实行一审终审。
『玖』 我国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属于专属管辖的诉讼有哪些
因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履行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合同、中外合作勘探开发自然资源合同发生纠纷提起的诉讼,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管辖。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专属管辖
因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履行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合同、中外合作勘探开发自然资源合同发生纠纷提起的诉讼,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