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辞职后能发绩效奖么
❶ 辞职了还有全勤奖和绩效奖吗,劳动法怎么规定的啊
辞职之后,劳动关系已经不复存在,劳动者不再向用人单位提供劳动,不享有全勤奖和绩效奖。但用人单位应当在劳动合同解除之时,一次性结清工资,工资、奖金支付到解除劳动合同之时止。
法律依据
劳动部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第九条
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
《深圳市员工工资支付条例》
第十三条用人单位与员工的劳动关系依法解除或者终止的,支付周期不超过一个月
的工资,用人单位应当自劳动关系解除或者终止之日起三个工作日内一次付清;支
付周期超过一个月的工资,可以在约定的支付日期支付。
第十四条
员工工资应当从用人单位与员工建立劳动关系之日起计发至劳动关系解除或者终止之日。
劳动关系解除或者终止时,员工月度奖、季度奖、年终奖等支付周期未满的工资,按照员工实际工作时间折算计发。
❷ 辞职了绩效还给吗
离职后,绩效工资应该给员工。
根据《公司法》和《劳动法》相关内容规定,员工离职后,应及时或在一定期限内,发放员工所有工资薪酬,包括绩效工资和同工同酬的所有福利待遇。
根据题中所述,公司是应给发给你所有福利和绩效工资的。
(2)劳动法辞职后能发绩效奖么扩展阅读
与传统工资制相比,绩效工资制的主要特点;
一是有利于雇员工资与可量化的业绩挂钩,将激励机制融于企业目标和个人业绩的联系之中;
二是有利于工资向业绩优秀者倾斜,提高企业效率和节省工资成本;
三是有利于突出团队精神和企业形象,增大激励力度和雇员的凝聚力;四是绩效工资占总体工资的比例较高,增强了企业付薪的有效性。
绩效工资体系的不完善之处和负面影响主要是:容易导致对绩优者的奖励有方,对绩劣者约束欠缺的现象,而且在对绩效优者奖励幅度过大的情况下,容易造成一些雇员瞒报业绩的行为,因此,对雇员业绩的准确评估和有效监督是绩效工资实施的关键。
❸ 辞职了绩效奖没给不给绩效奖没给发还倒要我用工赔公司绩效奖合理吗
可以仲裁。
可以仲裁,但前提是你必须有充分的证据,比较说打卡的加班记录,或者同事的证词等等。此外,绩效奖励本来就是根据对员工的绩效考证发放的,如果公司以你绩效考评成绩不合格为由不发放是正常的。加班费是劳动法规定发放的,可以试试协商。
❹ 辞职了一个月,辞职那个月有绩效奖吗
公司规定绩效按月发的话,如果那个月出全勤和无其他违规,就有绩效。和辞职无关,必须照发。你找公司说一下,只要你哪个月按照规定的任务什么的都完成了就可以啦。
从劳动法角度来说,辞职不需要任何理由,更不需要单位审批,只要劳动者履行通知义务即可。
但是员工自己决定离职,肯定有自己离职的理由,这个理由不一定非得告诉单位。很多单位都有离职面谈,其中会调查员工的离职原因,但是有多少员工说了实话呢?
如果劳动合同里没有关于绩效工资的约定 只有基数工资 并且规定的基数工资数额是合法的(是否合理没有法律依据的,行业的工资水平不是仲裁时的依据)
如果公司的绩效规定里 明确发放时间是半年后 离职后的绩效工资不发放则 单位不发放是有理由的 合法合规理由:公司已明确告之 你在职和离职后的权利义务(绩效工资) 你要已知情况下选择离职 说明你已放弃绩效工资的
❺ 辞职后绩效工资会补发吗
一些单位在离职后又与绩效工资相关的年终奖,而一些单位没有与绩效工资相关的年终奖。
正规单位,根据规章制度要发的绩效工资,离职后还可以发。要按照规定和制度发送而没有发送,可以到劳动部门申请劳动仲裁。
中国法律没有规定雇主必须发放绩效工资(年终奖金)。因此,绩效工资(年终奖金)的发放应在不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前提下,由雇主内部同意并对双方具有约束力。
员工离职时,应阅读公司绩效工资(年终奖金)发放政策,避免在几天或更长时间内无法获得绩效工资(年终奖金)的情况。如果有特殊情况需要提前离职,最好与公司协商绩效工资的问题,避免违反内部强制性规定和绩效奖励的失败。
用人单位对奖励劳动期限有明确约定的,一般按照规定执行。但是,如果用人单位内部关于绩效奖励的规定只对企业绩效考核有要求,对劳动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则法院或劳动部门可以按照公平原则进行争议。
根据国家统计局《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工资总额是每个单元的劳动报酬总额支付整个职工的单位直接在一段时间内,由时间工资,计件工资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是由6部分。其中,奖金是支付给职工超额的劳动报酬和增加收入减少支出,包括生产奖励等。对产值的限制,根据国家统计局《关于工资总额构成的规定>几个具体限值说明》的规定,主要包括超产值、质量奖、年终奖(劳动奖金)等。可以看出绩效奖(年终奖金)是一种奖金,属于工资的一部分,属于劳动报酬的范围。
第九条(劳动监督)如果用人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拖欠或者未全额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拖欠工伤医疗费用的支付经济补偿或赔偿,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提出申诉,依法处理投诉。
拓展资料
1989年9月30日国务院批准1990年1月1日国家统计局令第一号发布。为了统一工资总额的计算范围,保证国家对工资进行统一的统计核算和会计核算,有利于编制、检查计划和进行工资管理以及正确地反映职工的工资收入,制定本规定。 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各种合营单位,各级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在计划、统计、会计上有关工资总额范围的计算,均应遵守本规定。
第一条 为了统一工资总额的计算范围,保证国家对工资进行统一的统计核算和会计核算,有利于编制、检查计划和进行工资管理以及正确地反映职工的工资收入,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各种合营单位,各级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在计划、统计、会计上有关工资总额范围的计算,均应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 工资总额是指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
工资总额的计算应以直接支付给职工的全部劳动报酬为根据。
❻ 请问劳动法规定辞职员工有年终奖吗
1、如果在劳动合同或其余书面材料里,有明确的约定,那么考核年度结束后离职的,应该支付年终奖;
2、如果没有书面的约定,企业根据年底效益随即或临时性决定发放的,离职的员工可以不发年终奖。
《劳动法》不可能细到那个程度。辞职职工是否有年终奖,由所在单位决定。通常情况下,只要满足单位规章制度(需经职代会审议通过,并宣贯至每一位员工)规定的出勤天数,就应该得到。
法律法规没有对用人单位发放年终奖做出具体的规定,年终奖是企业给予员工的年终奖励,属于企业自主管理的范畴,公司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来考虑是否发放以及如何发放。
但年终奖是否发放及发放标准,并非用人单位可以任意决定。用人单位在发放年终奖的过程中,不能违反劳动法律法规。
(6)劳动法辞职后能发绩效奖么扩展阅读
现在不少单位规定,依据年终考核结果发放年终奖。但年终考核一般在年底进行,一些中途离职的劳动者,未参加单位的年终考核,在单位发放了年终奖后,经常请求单位按自己上年度工作时间的比例发放年终奖。但单位则拒绝,认为劳动者已离职,不符合发放年终奖的条件。
如果,用工双方在劳动合同中明确约定“如公司与员工的劳动关系在公司规定的年终奖发放日之前解除或终止,双方确认:员工不再被列入考核评定范围,公司不再发放任何年终奖。”这样的约定是双方真实意思的表示,且不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对双方均具有拘束力。
年终奖是否发放及发放标准固然属于用人单位自主经营权的范畴,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约定奖金的发放条件或标准,但并非用人单位可以任意决定。
用人单位在作出是否发放年终奖的决定时,必须符合与劳动者之间的约定以及经过民主程序制定且已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的公司规章制度。
❼ 劳动法企业员工辞职有年终奖吗
企业员工辞职后是否有年终奖由用人单位规章制度决定,一般没有。年终奖是指每年度末企业给予员工不封顶的奖励,是对一年来的工作业绩的肯定。法律没有强制规定用人单位必须支付年终奖,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年终奖。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六条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国家对工资总量实行宏观调控。第四十七条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
❽ 辞职后绩效工资会补发吗
一些单位在离职后有与绩效工资相关的年终奖,而一些单位没有与绩效工资相关的年终奖。
正规单位,根据规章制度要发的绩效工资,离职后还可以发。要按照规定和制度发送而没有发送,可以到劳动部门申请劳动仲裁。
中国法律没有规定雇主必须发放绩效工资(年终奖金)。因此,绩效工资(年终奖金)的发放应在不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前提下,由雇主内部同意并对双方具有约束力。
员工离职时,应阅读公司绩效工资(年终奖金)发放政策,避免在几天或更长时间内无法获得绩效工资(年终奖金)的情况。如果有特殊情况需要提前离职,最好与公司协商绩效工资的问题,避免违反内部强制性规定和绩效奖励的失败。
用人单位对奖励劳动期限有明确约定的,一般按照规定执行。但是,如果用人单位内部关于绩效奖励的规定只对企业绩效考核有要求,对劳动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则法院或劳动部门可以按照公平原则进行争议。
根据国家统计局《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工资总额是每个单元的劳动报酬总额支付整个职工的单位直接在一段时间内,由时间工资,计件工资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是由6部分。其中,奖金是指付给职工超额的劳动报酬和增加收入减少支出,包括生产奖励等。对产值的限制,根据国家统计局《关于工资总额构成的规定>几个具体限值说明》的规定,主要包括超产值、质量奖、年终奖(劳动奖金)等。可以看出绩效奖(年终奖金)是一种奖金,属于工资的一部分,属于劳动报酬的范围。
第九条(劳动监督)如果用人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拖欠或者未全额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拖欠工伤医疗费用的支付经济补偿或赔偿,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提出申诉,依法处理投诉。
拓展资料
1989年9月30日国务院批准1990年1月1日国家统计局令第一号发布。为了统一工资总额的计算范围,保证国家对工资进行统一的统计核算和会计核算,有利于编制、检查计划和进行工资管理以及正确地反映职工的工资收入,制定本规定。 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各种合营单位,各级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在计划、统计、会计上有关工资总额范围的计算,均应遵守本规定。
第一条 为了统一工资总额的计算范围,保证国家对工资进行统一的统计核算和会计核算,有利于编制、检查计划和进行工资管理以及正确地反映职工的工资收入,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各种合营单位,各级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在计划、统计、会计上有关工资总额范围的计算,均应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 工资总额是指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
工资总额的计算应以直接支付给职工的全部劳动报酬为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