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条一
『壹』 强制性处理尸体有哪些法律依据
为进一步规范公安机关执法办案中尸体处置工作,最高人民法院也在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中规定了尸体的法律属性,对无名尸体、无人认领尸体等可进行强制性处理。
法律分析
无名尸体的处理程序进行规范,明确无人认领尸体的丧葬费等由市财政承担。无人认领尸体是指发现的姓名不详、身份不明的尸体,或者是姓名、身份清楚,但家属、单位在冷藏保存满十五天后仍不到殡仪馆办理手续的尸体。无人认领的尸体由发现地公安机关负责拍照、登记、收集遗物、留存指纹,出具死亡证明,然后通知市殡仪馆接运尸体。医院内出现的无人认领尸体,由医院开具死亡医学证明书,公安机关检验,再由市殡仪馆接运尸体。无人认领尸体自发现之日起在民政部门官方网站公告。十五日后仍无人认领的,先由公安部门确认,然后由殡仪馆对尸体进行火化。公告期间,尸体由殡仪馆保存。对可能查清姓名、身份的尸体,公安机关应调查核实并通知家属到殡仪馆认领尸体。无人认领尸体火化后,骨灰保留三年。期满无人认领的,骨灰由市殡仪馆按政策规定处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三十一条 对于死因不明的尸体,公安机关有权决定解剖,并且通知死者家属到场。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第十八条 患者死亡,医患双方当事人不能确定死因或者对死因有异议的,应当在患者死亡后48小时内进行尸检;具备尸体冻存条件的,可以延长至7日。尸检应当经死者近亲属同意并签字。尸检应当由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相应资格的机构和病理解剖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承担尸检任务的机构和病理解剖专业技术人员有进行尸检的义务。医疗事故争议双方当事人可以请法医病理学人员参加尸检,也可以委派代表观察尸检过程。拒绝或者拖延尸检,超过规定时间,影响对死因判定的,由拒绝或者拖延的一方承担责任。
『贰』 执法人员能否作为见证人
要看具体情况而定,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办案人员包括人民法院的审判人员、人民检察院的检察人员和公安机关、检察机关的侦查人员,对于上述人员适用回避制度如果上述办案人员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这种情况主要是指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本人就是本案的当事人,包括是案件中的被害人、自诉案件中的自诉人、刑事案件中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或者是这些当事人的近亲属。有这种情况的案件显然是不能再由他们办理。因为无论作出怎样的判决,其公正性都将会受到质疑,同样也不会让人信服。
对于刑事案件中的办案人员,理论上是不得作为见证人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相关规定: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具有相应辨别能力或者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与案件有利害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人;以及行使勘验、检查、搜查、扣押等刑事诉讼职权的公安、司法机关的工作人员或者其聘用的人员,不得担任刑事诉讼活动的见证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一条
勘验、检查的情况应当写成笔录,由参加勘验、检查的人和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八条
搜查的情况应当写成笔录,由侦查人员和被搜查人或者他的家属,邻居或者其他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如果被搜查人或者他的家属在逃或者拒绝签名、盖章,应当在笔录上注明。在刑事诉讼中,侦查人员勘验或检查与犯罪有关的场所、物品、人身和尸体 ,或者搜查被告人的人身 、物品、住所,或者扣押被告人与案件有关的物品和文件,或者查封、扣押被告人的财产时,都必须邀请与案件无利害关系的人作为见证人到场观察和监督其有关行为的实施,并由其在当场制作的笔录上签名或盖章。在民事执行中,对债务人的财产进行查封、扣押或提取时,也要邀请见证人到场。人民法院在送达传票、通知书和其他诉讼文件时,如果收件人或代收人拒绝接收,送达人可以邀请见证人到场,在送达证上证明拒绝的事由,由送达人和见证人签名,将文件留下,即认为已经送达。见证人不同于证人
『叁』 刑事诉讼法人死后解剖规定
不合理,需要通知家属到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一条规定:对于死因不明的尸体,公安机关有权决定解剖,并且通知死者家属到场。
为了确定被害人、犯罪嫌疑人的某些特征、伤害情况或者生理状态,可以对人身进行检查,可以提取指纹信息,采集血液、尿液等生物样本。犯罪嫌疑人如果拒绝检查,侦查人员认为必要的时候,可以强制检查。检查妇女的身体,应当由女工作人员或者医师进行。
(3)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条一扩展阅读:
尸体检查法律规定:
1、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的时候,对公安机关的勘验、检查,认为需要复验、复查时,可以要求公安机关复验、复查,并且可以派检察人员参加。
2、为了查明案情,在必要的时候,经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进行侦查实验。侦查实验的情况应当写成笔录,由参加实验的人签名或者盖章。侦查实验,禁止一切足以造成危险、侮辱人格或者有伤风化的行为。
3、侦查人员对于与犯罪有关的场所、物品、人身、尸体应当进行勘验或者检查。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指派或者聘请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在侦查人员的主持下进行勘验、检查。
『肆』 刑事诉讼中,尸体检验解剖需要家属同意吗
刑事诉讼中,尸体检验解剖不需要家属同意。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一条 对于死因不明的尸体,公安机关有权决定解剖,并且通知死者家属到场。
因此,根据这一规定,只要公安机关认为死因不明,就有权力决定解剖,不需要征得家属同意。家属不同意解剖,公安机关照样可以进行解剖。这样规定的理由是:1.检验尸体必须及时进行,以防止尸体上的痕迹因尸体变化和腐烂而消失。2.死因不明,就不能排除亲属谋杀的可能。
通知家属到场,是公安机关的义务。家属是否到场,是家属的权利。家属是否到场不影响尸体解剖的进行。
(4)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条一扩展阅读:
案例:
在大梅沙水域身亡的北大深圳医院医生梁振涛,1月20日将进行尸检。此前,家属曾要求尸检在场被海事公安驳回,19日深圳海事局发布消息,允许死者家属及其聘请的律师到场见证,此次尸检由海事公安委托的第三方中山大学法医鉴定中心来做。
1月19日,深圳海事局再次就泳客梁振涛大梅沙水域身亡一事发布消息。据介绍,19日上午,海事公安向遇难者家属再次送达了《解剖尸体通知书》,家属在《解剖尸体通知书》上签字确认。海事公安委托的第三方中山大学法医鉴定中心于今日进行法医鉴定(尸检)。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一条规定“对于死因不明的尸体,公安机关有权决定解剖,并且通知死者家属到场”。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二百一十三条规定“为了确定死因,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解剖尸体,并且通知死者家属到场,让其在解剖尸体通知书上签名。死者家属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场或者拒绝签名的,侦查人员应当在解剖尸体通知书上注明”。
海事公安决定:
一、聘请2010年被中央政法委遴选为全国十大国家级司法鉴定机构之一的中山大学司法鉴定中心具备司法鉴定人资质的人员,进行尸体解剖检验;
二、对尸体解剖全程录音、录像;三、允许死者家属及其聘请的律师到场见证;四、邀请在司法鉴定领域有专业知识并与案情无关的第三方到场见证。
此外,对于死者家属提出的“死者单位派代表一名全程见证尸体检验”要求,鉴于没有相关法律依据,不符合《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海事公安不予同意。
『伍』 尸检需要家属同意吗
法律分析:刑事诉讼中,尸体检验解剖不需要家属同意。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一条规定对于死因不明的尸体,公安机关有权决定解剖,并且通知死者家属到场。 因此,根据这一规定,只要公安机关认为死因不明,就有权力决定解剖,不需要征得家属同意。
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一条对于死因不明的尸体,公安机关有权决定解剖,并且通知死者家属到场。
『陆』 刑诉法第一百三十一条具体内容是什么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一条规定的是关于尸体解剖的程序,规定了对于死因不明的尸体,公安机关有权决定解剖,并且通知死者家属到场,是刑诉法中执行勘验、检查的一种程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一条对于死因不明的尸体,公安机关有权决定解剖,并且通知死者家属到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二条为了确定被害人、犯罪嫌疑人的某些特征、伤害情况或者生理状态,可以对人身进行检查,可以提取指纹信息,采集血液、尿液等生物样本。犯罪嫌疑人如果拒绝检查,侦查人员认为必要的时候,可以强制检查。检查妇女的身体,应当由女工作人员或者医师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三条勘验、检查的情况应当写成笔录,由参加勘验、检查的人和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
『柒』 哪种意外死亡不用尸检
法律分析:根据法律规定意外死亡不是必须尸检,必须要通过死者亲属的同意才能够进行。患者死亡,医患双方当事人不能确定死因或者对死因有异议的,应当在患者死亡后48小时内进行尸检;具备尸体冻存条件的,可以延长至7日。尸检应当经死者近亲属同意并签字。尸检应当由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相应资格的机构和病理解剖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承担尸检任务的机构和病理解剖专业技术人员有进行尸检的义务。医疗事故争议双方当事人可以请法医病理学人员参加尸检,也可以委派代表观察尸检过程。拒绝或者拖延尸检,超过规定时间,影响对死因判定的,由拒绝或者拖延的一方承担责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一条 对于死因不明的尸体,公安机关有权决定解剖,并且通知死者家属到场。
『捌』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弟一百三十一条全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全文(版,含刑法修正案七) (已修订) 第一百三十一条 第二编 分则 第二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
2009-02-28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十号)内容:【重大飞行事故罪】航空人员违反规章制度,致使发生重大飞行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飞机坠毁或者人员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百二十七条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的,
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
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抢劫枪支、弹药、爆炸物或者盗窃、抢夺国家机关、
军警人员、民兵的枪支、弹药、爆炸物的,处十年以上有
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第一百二十八条违反枪支管理规定,非法持有、私藏
枪支、弹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
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的,
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依法配置枪支的人员,非法出租、出借枪支,造成严
重后果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第二款、第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
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
的规定处罚。
第一百二十九条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丢失枪支
不及时报告,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
拘役。
第一百三十条非法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刀具或者爆
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进入公共
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危及公共安全,情节严重的,处
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第一百三十一条航空人员违反规章制度,致使发生重
大飞行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
拘役;造成飞机坠毁或者人员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
下有期徒刑。
第一百三十二条铁路职工违反规章制度,致使发生铁
路运营安全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或者拘役;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
期徒刑。
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
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
,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
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第一百三十四条工厂、矿山、林场、建筑企业或者其
他企业、事业单位的职工,由于不服管理、违反规章制度
,或者强令工人违章冒险作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
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百三十五条工厂、矿山、林场、建筑企业或者其
他企业、事业单位的劳动安全设施不符合国家规定,经有
关部门或者单位职工提出后,对事故隐患仍不采取措施,
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对直接
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
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百三十六条违反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
性、腐蚀性物品的管理规定,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
中发生重大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
刑。
第一百三十七条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
程监理单位违反国家规定,降低工程质量标准,造成重大
安全事故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
拘役,并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
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第一百三十八条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
而不采取措施或者不及时报告,致使发生重大伤亡事故的
,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
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百三十九条违反消防管理法规,经消防监督机构
通知采取改正措施而拒绝执行,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
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
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玖』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一条内容是什么
第一百三十一条 勘验、检查的情况应当写成笔录,由参加勘验、检查的人和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