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刑事诉讼法200条

刑事诉讼法200条

发布时间: 2025-07-14 19:40:43

❶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条规定是什么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条规定是什么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条规定如下:
(1)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
(2)原判决、裁定认定的基本事实缺乏证据证明的;
(3)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是伪造的;
(4)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未经质证的;
(5)对审理案件需要的主要证据,当事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书面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人民法院未调查收集的;
(6)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条
【评议、判决】在被告人最后陈述后,审判长宣布休庭,合议庭进行评议,根据已经查明的事实、证据和有关的法律规定,分别作出以下判决:
(一)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有罪判决;
(二)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无罪的,应当作出无罪判决;
(三)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
第二百零一条
【法院对认罪认罚案件量刑建议的处理】对于认罪认罚案件,人民法院依法作出判决时,一般应当采纳人民检察院指控的罪名和量刑建议,但有下列情形的除外:
(一)被告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或者不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的;
(二)被告人违背意愿认罪认罚的;
(三)被告人否认指控的犯罪事实的;
(四)起诉指控的罪名与审理认定的罪名不一致的;
(五)其他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情形。
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量刑建议明显不当,或者被告人、辩护人对量刑建议提出异议的,人民检察院可以调整量刑建议。人民检察院不调整量刑建议或者调整量刑建议后仍然明显不当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作出判决。
二、民事诉讼对证据质证的注意事项包括什么
1、质证准备。收到对方的证据后,应当与当事人紧密沟通,就对方提交的证据形成质证观点,主要围绕证据的三性。同时有否证据可以反驳对方的这些证据;同时有否证据可以反驳对方的这些证据。同时,对于复杂的案件,还是要求逐一对对方的证据提出的质证意见形成文字,类似于证据清单一样,以便开庭过程中有所准备,在庭审后可以根据庭审情况的变化作修正,在提交代理词中一并提交给法庭;
2、质证技巧。总的一个原则是围绕着“三性”进行。首先要听清楚对方在提供这些证据所要证明的内容。紧紧围绕对证据的合法性、真实性、关联性开展开质、辩、验、判。逐一识别、判断。

❷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条第一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条第一款内容如下:

第二百零一条,对于认罪认罚案件,人民法院依法作出判决时,一般应当采纳人民检察院指控的罪名和量刑建议,但有下列情形的除外:

1、被告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或者不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的;

2、被告人违背意愿认罪认罚的;

3、被告人否认指控的犯罪事实的;

4、起诉指控的罪名与审理认定的罪名不一致的;

5、其他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情形。

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量刑建议明显不当,或者被告人、辩护人对量刑建议提出异议的,人民检察院可以调整量刑建议。

人民检察院不调整量刑建议或者调整量刑建议后仍然明显不当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作出判决。

(2)刑事诉讼法200条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零二条,宣告判决,一律公开进行。

当庭宣告判决的,应当在五日以内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

定期宣告判决的,应当在宣告后立即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判决书应当同时送达辩护人、诉讼代理人。

第二百零三条,判决书应当由审判人员和书记员署名,并且写明上诉的期限和上诉的法院。

第二百零四条,在法庭审判过程中,遇有下列情形之一,影响审判进行的,可以延期审理:

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物证,重新鉴定或者勘验的;检察人员发现提起公诉的案件需要补充侦查,提出建议的;由于申请回避而不能进行审判的。

第二百零五条,依照本法第二百零四条第二项的规定延期审理的案件,人民检察院应当在一个月以内补充侦查完毕。

❸ 民事诉讼法200条的二项第五款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条第五款,规定了当事人的申请情形。当审理案件需要的主要证据,因当事人客观原因无法自行收集,而书面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但法院未进行调查收集时,法院应进行再审。
此款规定的背景是,确保在法律程序中,所有需要的证据都能得到公正的审查与收集。当事人基于客观限制,无法自行获取关键证据,因此向法院申请调查收集,这表明了证据对案件判决的重要性。
通过这一条款,法律旨在保护当事人权益,确保公平审判。若法院未能履行调查收集证据的职责,可能影响判决的公正性。因此,满足第五款条件时,法院应重新审视案件,以确保基于完整证据做出裁决。
此条款的适用范围广泛,涵盖了新证据、基本事实证据缺失、伪造证据、未经质证证据、因客观原因无法收集证据、法律适用错误、审判组织组成不合法、无诉讼行为能力人未参加诉讼、剥夺辩论权利、缺席判决、遗漏或超出诉讼请求、法律文书撤销或变更、审判人员违法行为等多方面情况。
在执行过程中,法院需根据实际情况判断是否符合再审条件,确保法律的公正执行和案件的公正裁决。这一规定体现了法律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对保护当事人权益、维护法律公正性的重视。

❹ 刑事诉讼法第200条第1款中不能抗拒的原因是什么

不能抗拒的原因:

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和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不可抗回拒的原因主答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形:
(1)自然灾害、如台风、洪水、冰雹;
(2)政府行为,如征收、征用;
(3)社会异常事件,如 罢 工 、 骚 乱 。

热点内容
道德与法治讲堂 发布:2025-07-15 00:49:21 浏览:691
劳动法驻外补助 发布:2025-07-15 00:44:04 浏览:369
江苏女职工劳动保护条例 发布:2025-07-15 00:43:09 浏览:417
合同要具有法律效力的要求 发布:2025-07-15 00:40:45 浏览:97
商法人包括哪些 发布:2025-07-15 00:38:14 浏览:556
防疫法治条款 发布:2025-07-15 00:35:31 浏览:177
西政法律硕士复试时间 发布:2025-07-15 00:33:06 浏览:591
英语直拼法规则 发布:2025-07-15 00:20:21 浏览:519
中国婚姻法有可以同性 发布:2025-07-15 00:18:47 浏览:950
聘用法律顾问书 发布:2025-07-15 00:10:13 浏览: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