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行政法由谁制定

行政法由谁制定

发布时间: 2020-12-22 16:42:48

① 宪法,经济法法规,行政法规,政策,地方性法规分别由谁制定根据什么制定制定程序是什么作用是

第一节 立法权限
第七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该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
第八条 下列事项只能制定法律:
(一)国家主权的事项;
(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产生、组织和职权;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四)犯罪和刑罚;
(五)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
(六)税种的设立、税率的确定和税收征收管理等税收基本制度;
(七)对非国有财产的征收、征用;
(八)民事基本制度;
(九)基本经济制度以及财政、海关、金融和外贸的基本制度;
(十)诉讼和仲裁制度;
(十一)必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的其他事项。
第九条本法第八条规定的事项尚未制定法律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有权作出决定,授权国务院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中的部分事项先制定行政法规,但是有关犯罪和刑罚、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和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司法制度等事项除外。
第十条 授权决定应当明确授权的目的、事项、范围、期限以及被授权机关实施授权决定应当遵循的原则等。
授权的期限不得超过五年,但是授权决定另有规定的除外。
被授权机关应当在授权期限届满的六个月以前,向授权机关报告授权决定实施的情况,并提出是否需要制定有关法律的意见;需要继续授权的,可以提出相关意见,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决定。
第十一条授权立法事项,经过实践检验,制定法律的条件成熟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及时制定法律。法律制定后,相应立法事项的授权终止。
第十二条 被授权机关应当严格按照授权决定行使被授予的权力。
被授权机关不得将被授予的权力转授给其他机关。
第十三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可以根据改革发展的需要,决定就行政管理等领域的特定事项授权在一定期限内在部分地方暂时调整或者暂时停止适用法律的部分规定。

② 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是由谁制定的

基本法起草过程

负责起草《基本法》的委员会,成员包括了香港和内地人士。而在1985 年成立的基本法谘询委员会,成员则全属香港人士,他们负责在香港徵求公众对基本法草案的意见。

1988 年4 月,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公布首份草案,基本法谘询委员会随即进行为期五个月的谘询公众工作。第二份草案在1989 年2 月公布,谘询工作则在1989 年10 月结束。《基本法》连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和区徽图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於1990 年4 月4 日正式颁布。

背景

在1984 年12 月19 日,中英两国政府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关於香港问题的中英联合声明》(下称《联合声明》),当中载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香港的基本方针政策。根据"一国两制"的原则,香港特别行政区不会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和政策,香港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保持五十年不变。根据《联合声明》,这些基本方针政策将会规定於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下称《基本法》)在1990 年4 月4 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下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并已於1997 年7 月1 日生效。

有关文件

《基本法》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宪制性文件,它以法律的形式,订明"一国两制"、"高度自治"和"港人治港"等重要理念,亦订明了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的各项制度。

《基本法》包括以下章节-
(a) 《基本法》正文,包括九个章节,160 条条文;
(b) 附件一,订明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的产生办法;
(c) 附件二,订明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的产生办法和表决程序;及
(d) 附件三,列明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实施的全国性法律。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蓝图

《基本法》为香港特别行政区勾划了发展蓝图。下文载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基本方针政策的主要条文。

总则

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高度自治,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参考《基本法》第2 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行政机关和立法机关由香港永久性居民组成。(参考《基本法》第3 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不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和政策,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变。(参考《基本法》第5 条)
香港原有法律,即普通法、衡平法、条例、附属立法和习惯法,除同《基本法》相抵触或经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立法机关作出修改者外,予以保留。(参考《基本法》第8 条)

中央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关系

中央人民政府负责管理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防务和外交事务。(参考《基本法》第13 至14 条)
中央人民政府授权香港特别行政区自行处理有关的对外事务。(参考《基本法》第13 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负责维持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社会治安。(参考《基本法》第14 条)
全国性法律除列於《基本法》附件三者外,不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实施。任何列於附件三的法律,限於有关国防、外交和其他不属於香港特别行政区自治范围的法律。凡列於附件三的法律,由香港特别行政区在当地公布或立法实施。(参考《基本法》第18 条)
中央人民政府所属各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均不得干预香港特别行政区根据《基本法》自行管理的事务。(参考《基本法》第22 条)

保障权利和自由

香港特别行政区依法保护私有财产权。(参考《基本法》第6 条)
香港居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香港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民依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参考《基本法》第25 至26 条)
香港居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参考《基本法》第28 条)
香港居民享有言论、新闻、出版的自由,结社、集会、游行、示威、通讯、迁徙、信仰、宗教和婚姻自由,以及组织和参加工会、罢工的权利和自由。(参考《基本法》第27 至38 条)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经济、社会与文化权利的国际公约》和国际劳工公约适用於香港的有关规定继续有效,通过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法律予以实施。(参考《基本法》第39 条)

政治体制

行政机关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由年满四十周岁,在香港通常居住连续满二十年并在外国无居留权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国公民担任。(参考《基本法》第44 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在当地通过选举或协商产生,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行政长官的产生办法根据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实际情况和循序渐进的原则而规定,最终达至由一个有广泛代表性的提名委员会按民主程序提名后普选产生的目标。(参考《基本法》第45 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必须遵守法律,对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负责:执行立法会通过并已生效的法律;定期向立法会作施政报告;答覆立法会议员的质询;徵税和公共开支须经立法会批准。(参考《基本法》第64 条)

立法机关

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由选举产生。立法会的产生办法根据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实际情况和循序渐进的原则而规定,最终达至全部议员由普选产生的目标。(参考《基本法》第68 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的职权主要包括:

制定、修改和废除法律;
根据政府的提案,审核、通过财政预算;
批准税收和公共开支;
对政府的工作提出质询;
就任何有关公共利益问题进行辩论;
同意终审法院法官和高等法院首席法官的任免。(参考《基本法》第73 条)

司法机关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终审权属於香港特别行政区终审法院。终审法院可根据需要邀请其他普通法适用地区的法官参加审判。(参考《基本法》第82 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独立进行审判,不受任何干涉。(参考《基本法》第85 条)
原在香港实行的陪审制度的原则予以保留。任何人在被合法拘捕后,享有尽早接受司法机关公正审判的权利,未经司法机关判罪之前均假定无罪。(参考《基本法》第86 至87 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可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地区的司法机关通过协商依法进行司法方面的联系和相互提供协助。在中央人民政府协助或授权下,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可与外国就司法互助关系作出适当安排。(参考《基本法》第95 至96 条)

经济

香港特别行政区保持自由港、单独的关税地区和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继续开放外汇、黄金、证券、期货等市场和维持资金流动自由。(参考《基本法》第109/112/114/116 条)
港元为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定货币,继续流通。港币的发行权属於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参考《基本法》第111 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自由贸易政策,保障货物、无形财产和资本的流动自由。(参考《基本法》第115 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经中央人民政府授权继续进行船舶登记,并以" 中国香港" 的名义颁发有关证件。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私营航运及与航运有关的企业,可继续自由经营。(参考《基本法》第125/127 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继续实行原在香港实行的民用航空管理制度,并设置自己的飞机登记册。香港特别行政区在中央人民政府的授权下,可与外国或地区谈判签订民用航空运输协定。(参考《基本法》第129 至134 条)

教育、科学、文化、体育、宗教、劳工和社会服务

香港特别行政区自行制定有关发展和改进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体育、社会福利和劳工的政策。(参考《基本法》第136 至147 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教育、科学、技术、文化、艺术、体育、专业、医疗卫生、劳工、社会福利、社会工作等方面的民间团体和宗教组织可同世界各国、各地区及国际的有关团体和组织保持和发展关系,各该团体和组织可根据需要冠用" 中国香港" 的名义,参与有关活动。(参考《基本法》第149 条)

对外事务

香港特别行政区可在经济、贸易、金融、航运、通讯、旅游、文化、体育等领域以" 中国香港" 的名义,单独地同世界各国、各地区及有关国际组织保持和发展关系,签订和履行有关协议。(参考《基本法》第151 条)
对以国家为单位参加的、同香港特别行政区有关的、适当领域的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可派遣代表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的成员或以中央人民政府和上述有关国际组织或国际会议允许的身份参加,并以" 中国香港" 的名义发表意见。香港特别行政区可以" 中国香港" 的名义参加不以国家为单位参加的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参考《基本法》第152 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的国际协议,中央人民政府可根据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情况和需要,在徵询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意见后,决定是否适用於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华人民共和国尚未参加但已适用於香港的国际协议仍可继续适用。中央人民政府根据需要授权或协助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作出适当安排,使其他有关国际协议适用於香港特别行政区。(参考《基本法》第153 条)

基本法的解释和修改

《基本法》的解释权属於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授权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在审理案件时对《基本法》关於香港特别行政区自治范围内的条款自行解释。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在审理案件时对《基本法》的其他条款也可解释。但如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在审理案件时需要对《基本法》关於中央人民政府管理的事务或中央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关系的条款进行解释,而该条款的解释又影响到案件的判决,在对该案件作出不可上诉的终局判决前,应由香港特别行政区终审法院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有关条款作出解释。(参考《基本法》第158 条)
《基本法》的修改权属於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基本法》的任何修改,均不得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香港既定的基本方针政策相抵触。(参考《基本法》第159 条)

③ 行政法部门就是由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构成的对吗

行政法部门是调整行政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包括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

④ 中国的法规、规章、法律等是由哪些部门制定的啊

广义的法复律包括法律、行制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法律是全国人大制定的。  
行政法规是国务院制定的。  
地方性法规是地方人大制定的。  
规章是国务院部门、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及地方政府制定的。
注意: 
1、规定是规范性文件,不属于法律范畴,效力低于法律。 
2、条例是法律的名称,不是法律的种类。 
法律效力等级为: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
我国法律遵循特别法优于一般法,新法优于旧法的原则。在法律覆盖层面上,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地方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

⑤ 地方性法规由谁制定

地方性法规由复省、自治区、制直辖市和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由大会主席团或者常务委员会用公告公布施行的文件。地方性法规在本行政区域内有效,其效力低于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
《宪法》第100条规定:“省、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和它们的常务委员会,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七十二条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

⑥ 由国务院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称为()A行政法规 B行政法 C法律 D行政规章

行政法规是国务院为领导和管理国家各项行政工作,根据宪法和法律,并且按照《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暂行条例》的规定而制定的政治、经济、教育、科技、文化、外事等各类法规的总称。
行政规章:指国务院各部委以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和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以及国务院批准的较大市的人民政府根据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等制定和发布的规范性文件。国务院各部委制定的称为部门行政规章,其余的称为地方行政规章。
行政规章与行政法规的区别。
行政规章与行政法规同属于行政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但是:
①行政法规调整的对象一般是行政管理领域带有普遍性、全局性、原则性以及意义重大的问题。行政规章的调整对象则限定在行政管理领域中某些特殊的、局部的、具体的问题。
②行政法规的制定主体是我国的中央政府,而行政规章的制定主体或是中央政府的组成部分,或是地方政府。因而,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行政规章。
③行政法规可以直接依据宪法、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尤其是其中的行政法律),对一般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行政管理领域的权利义务作出具体规定;对于各种行政违法行为的处罚,可以在符合宪法、法律的前提下,作出带有创制性的规定;并且可以在不违背宪法、法律的情况下,对某些尚未受到法律调整的社会生活作出行政法调整。行政规章中,对一般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行政管理领域的权利义务所作的规定,则不仅要符合宪法法律的精神原则,同时,还必须以某个具体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直接依据,或者有其通过条文内容的明确授权。而对于有关罚则条款的规定,则只能严格囿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所规定的种类、方式、幅度。不可以作出创设性规定。
④依照全国六届人大三次会议所作出的,有关授权国务院的《决定》等,行政法规在关于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等问题上,可以体现某些立法上的“超前性”“实验性”,行政规章则不可以具有 “超前性”“实验性”。
⑤依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行政法规是人民法院进行行政审判的重要依据,这肯定了行政法规对于行政审判活动的绝对约束力。行政规章对于行政审判活动则不具有绝对的约束力,只是人民法院在行政审判活动中的一种参照。
进入本世纪以来,行政机关制定行政规章的活动十分频繁。与立法机关所制定的法律相比,由行政机关制定的行政规章显得内容庞杂。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行政机关的主要任务是制定和执行行政规章。在我国,行政规章发挥作用的领域甚广且效能颇强。但是,有关行政规章问题的理论研究却显得薄弱,实践中对制定程序等方面必要的法律规制更为缺乏。在此拟就我国行政规章的性质特征及其制定程序等作初步探讨。
在我国,行政规章有法律所规定的明确内容。根据宪法、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等规定,行政规章主要指:国务院部、委制定的规章;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从这个范围看,我国的行政规章,应指由法律所授权的一定行政机关所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

⑦ 经济特区的法律由谁制定

经济特区抄的法规由全国人大授权,袭授权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及其人大常委会根据宪法和法律的原则,根据经济特区的实际情况,制定法规,在经济特区范围内实施。

根据授权制定的法规应当报授权决定规定的机关备案;经济特区法规报送备案时,应当说明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作出变通的情况。

(7)行政法由谁制定扩展阅读

除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和国务院已经批准的较大的市以外,其他设区的市开始制定地方性法规的具体步骤和时间,

由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综合考虑本省、自治区所辖的设区的市的人口数量、地域面积、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以及立法需求、立法能力等因素确定,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

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可以依照本条第二款规定行使设区的市制定地方性法规的职权。自治州开始制定地方性法规的具体步骤和时间,依照前款规定确定。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⑧ 行政法是国务院还是国务院各部委制定

《立法法》

第九条规定:本法第八条规定的事项尚未制定法律的,全国人民代
表大会及其常务版委员会有权权作出决定,授权国务院可以根据实际
需要,对其中的部分事项先制定行政法规,但是有关犯罪和刑罚
、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和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司
法制度等事项除外。

第五十六条规定: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

⑨ 根据《立法法》的规定,行政法规由哪个部门组织起草

根据《立法法》的规定,行政法规由国务院起草。

立法法第六十七条规定行版政法规由国务院有关部门或权者国务院法制机构具体负责起草,重要行政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规草案由国务院法制机构组织起草。

行政法规在起草过程中,应当广泛听取有关机关、组织、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社会公众的意见。听取意见可以采取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多种形式。

行政法规草案应当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但是经国务院决定不公布的除外。

(9)行政法由谁制定扩展阅读:

立法法第六十八条规定行政法规起草工作完成后,起草单位应当将草案及其说明、各方面对草案主要问题的不同意见和其他有关资料送国务院法制机构进行审查。

国务院法制机构应当向国务院提出审查报告和草案修改稿,审查报告应当对草案主要问题作出说明。

立法法第六十九条规定行政法规的决定程序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的有关规定办理。

立法法第七十条规定行政法规由总理签署国务院令公布。

⑩ 行政法规是由谁制定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五十六条规定:“第五十六条国务院根据宪法和回法律,制定答行政法规。”行政法规是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而制定的有关行政方面的具有国家强制力的规范性法律文件。也就是说行政法规是由国务院制定的。
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国务院各部、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可以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规章。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制定规章。

热点内容
司法考试改革谣言 发布:2025-05-14 05:03:29 浏览:588
尔雅法社会学期末答案 发布:2025-05-14 05:03:22 浏览:411
交通法规新规定全文 发布:2025-05-14 04:58:28 浏览:107
法院群众路线总结 发布:2025-05-14 04:51:19 浏览:919
司法考试三个月时间够吗 发布:2025-05-14 04:51:13 浏览:483
企业律师招聘 发布:2025-05-14 04:49:59 浏览:806
在道德的功能系统中 发布:2025-05-14 04:49:56 浏览:500
平安法治漫画 发布:2025-05-14 04:44:44 浏览:505
法院评查机制 发布:2025-05-14 04:28:37 浏览:666
经济法责任是法律责任 发布:2025-05-14 04:27:16 浏览: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