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刑事诉讼法第143条

刑事诉讼法第143条

发布时间: 2022-06-25 10:13:21

A. 刑事案件在审理过程中被告人死亡怎样处理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1)刑事诉讼法第143条扩展阅读:

依据最高法《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143条规定还应包括:

刑事被告人以及未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其他共同侵害人;刑事被告人的监护人;死亡罪犯的遗产继承人;共同犯罪案件中,案件审结前死亡的被告人的遗产继承人;对被害人的物质损失依法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的其他单位和个人。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的亲友自愿代为赔偿的,应当准许。

B. 被告人甲,乙同时将丙杀害,一审程序中,在公诉人对被告人甲,乙同时进行审问后,经审判长许可丙的父亲对

(1) 公诉人对被告人甲、乙同时讯问违反了分别进行讯问的原则。
(2) 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不能就有关犯罪事实向被告人发问。
(3) 戊作为证人不能旁听案件的审理。
(4) 戊作为控方证人,控辩双方向其发问的顺序错误,应当先由要求传唤的一方进行发问。
(5) 公诉人在庭审中发现有漏罪的只能追加起诉,不能撤回起诉。变更、追加、撤回起诉应当报经检察长或检察委员会决定,并以书面方式向人民法院提出,公诉人不能当庭迳行决定。
(6) 法院对检察机关撤回起诉的要求应以裁定而不能以决定的方式作出。
(7) 审理部分被告人上诉的案件,应当对全案进行审查,包括甲、乙罪刑及附带民事诉讼部分的审查。

详细解释:
(1) 公诉人对被告人甲、乙同时讯问违反了分别进行讯问的原则。《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34条规定:“对于共同犯罪案件中的被告人,应当分别进行讯问。合议庭认为必要时,可以传唤共同被告人同时到庭对质。”庭审中,公诉人对被告人进行讯问,应当分别单独进行,而不得同时讯问,以免被告人串供。
(2) 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不能就有关犯罪事实向被告人发问。《刑事诉讼法》第77条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人民法院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查封或者扣押被告人的财产。”第155条第2款规定:“被害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经审判长许可,可以向被告人发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84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刑事案件后,可以告知囚犯罪行为遭受物质损失的被害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已死亡被害人的近亲属、无行为能力或者限制行为能力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第133条规定:“在审判长主持下,公诉人可以就起诉书中指控的犯罪事实讯问被告人;被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经审判长准许,可以就公诉人讯问的情况进行补充性发问;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诉讼代理人经审判长准许,可以就附带民事诉讼部分的事实向被告人发问;经审判长准许,被告人的辩护人及法定代理人或者诉讼代理人可以在控诉一方就某一具体问题讯问完毕后向被告人发问。”本案中被害人死亡,其父亲作为近亲属可以提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并经审判长许可可以就有关附带民事诉讼部分的事实向被告人发问,但其不能就有关犯罪事实向被告人发问。
(3) 戊作为证人不能旁听案件的审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49条规定:“向证人和鉴定人发问应当分别进行。证人、鉴定人经控辩双方发问或者审判人员询问后,审判长应当告其退庭。证人、鉴定人不得旁听对本案的审理。”根据该条规定,本案中戊作为证人不得旁听案件的审理。
(4) 戊作为控方证人,控辩双方向其发问的顺序错误,应当先由要求传唤的一方进行发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58条中规定:“证据必须经过当庭出示、辨认、质证等法庭调查程序查证属实,否则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对于出庭作证的证人,必须在法庭上经过公诉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辩护人等双方询问、质证,其证言经过审查确实的,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未出庭证人的证言宣读后经当庭查证属实的,可以作为定案的根据”。第143条规定:“向证人发问,应当先由提请传唤的一方进行;发问完毕后,对方经审判长准许,也可以发问。”本案中证人作为公诉方提请传唤的证人,应由公诉人首先发问。
(5)根据《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348条规定:“法庭审理过程中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诉人应当要求法庭延期审理:(一) 发现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或者遗漏罪行、遗漏同案犯罪嫌疑人,需要补充侦查或者补充提供证据的;(二) 发现遗漏罪行或者遗漏同案犯罪嫌疑人,虽不需要补充侦查和补充提供证据,但需要提出追加或者变更起诉的;(三) 需要通知开庭前未向人民法院提供名单的证人、鉴定人或者经人民法院通知而未到庭的证人出庭陈述的。”第353条规定:“变更、追加或者撤回起诉应当报经检察长或者检察委员会决定,并以书面方式在人民法院宣告判决前向人民法院提出。在法庭审理过程中,公诉人认为需要变更、追加或者撤回起诉的,应当要求休庭,并记明笔录。变更、追加起诉需要给予被告人、辩护人必要时间进行辩护准备的,公诉人可以建议合议庭延期审理。撤回起诉后,没有新的事实或者新的证据不得再行起诉。”因此,本案中公诉人在庭审中发现有漏罪的只能追加起诉,不能撤回起诉。变更、追加、撤回起诉应当报经检察长或检察委员会决定,并以书面方式向人民法院提出,公诉人不能当庭迳行决定。
(6) 法院对检察机关撤回起诉的要求应以裁定而不能以决定的方式作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77条规定:“在宣告判决前,人民检察院要求撤回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审查人民检察院撤回起诉的理由,并作出是否准许的裁定。”检察机关提出撤诉申请,人民法院应当相应作出是否准许的裁定而非决定。
(7) 审理部分被告人上诉的案件,应当对全案进行审查,包括甲、乙罪刑及附带民事诉讼部分的审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46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就第一审判决、裁定认定的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全面审查,不受上诉或者抗诉范围的限制。”第247条规定:“共同犯罪案件,只有部分被告人提出上诉的,或者人民检察院只就第一审人民法院对部分被告人的判决提出抗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对全案进行审查,一并处理。”本案中被告人之一乙提出上诉,二审法院应就案件进行全面审查,一并审理,不受上诉范围的限制,即不能只对提出上诉的被告人乙的涉案部分进行审查。

C. 公安局侦查完毕 交检察院的受理问题

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的案件,应当做到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并且写出起诉意见书,连同案卷材料、证据一并移送同级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同时将案件移送情况告知犯罪嫌疑人及其辩护律师。 在侦查过程中,发现不应对犯罪嫌疑人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撤销案件;犯罪嫌疑人已被逮捕的,应当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并且通知原批准逮捕的人民检察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条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的案件,应当做到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并且写出起诉意见书,连同案卷材料、证据一并移送同级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同时将案件移送情况告知犯罪嫌疑人及其辩护律师。
第一百六十一条在侦查过程中,发现不应对犯罪嫌疑人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撤销案件;犯罪嫌疑人已被逮捕的,应当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并且通知原批准逮捕的人民检察院。

D. 临时拘押最长期限

读者:我的一位亲属因涉嫌违反海关法而被临时拘押,两个多月还没有被放出来。请问,什么类型的人可被临时拘押?临时拘押的期限有多长?有什么办法可以把人保释出来?新桥律师:临时拘押(détention provisoire)是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43条在审判前关押嫌疑人的特别措施。其比例有时可接近在押人员的一半,平均拘押期为7个月左右。可被执行临时拘押者为:* 可能被处以十年以上徒刑的重罪嫌疑人* 可能被处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徒刑的轻罪嫌疑人* 不遵守司法管束规定的可被判处徒刑者临时拘押的目的是:* 保留证据* 阻止嫌疑人对证人或受害者施加压力* 阻止嫌疑人串供* 保护嫌疑人* 阻止嫌疑人继续犯罪* 防止嫌疑人逃跑* 保护公共秩序临时拘押的决定由预审法官提议,经自由和拘押法官批准执行。后者应在做出决定前听取检察官的公诉和嫌疑人及其律师的辩护。嫌疑人或其律师可要求最多4天的延迟审理期,以便准备辩护。在此期间,嫌疑人被继续关押。嫌疑人可通过多种方式对临时拘押提出异议。首先,他可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48条对拘押决定提出上诉,或在预审阶段向预审法官提出释放请求(刑事诉讼法典第138条)。在预审法官反对的情况下,该文件将提交自由和拘押法官,后者应在三天内做出决定。若拒绝释放,必须阐明理由。如果自由和拘押法官未在三天内做出决定,释放申请将转给预审庭(chambre de l'instruction),该庭应在二十天内做出决定。庭审程序同自由和拘押法官首次庭审时相同。该程序允许被关押人员在对自由和拘押法官的决定提出上诉时,要求预审庭庭长在上诉判决公布之前中止拘押。上诉必须在自由和拘押法官作出决定的10天内提出。紧急释放程序应在上诉的第二天提出,预审庭应在三天内做出决定。决定可以:* 中止执行拘押* 撤销自由和拘押法官的决定* 用司法监管代替拘押* 确认拘押决定重罪嫌疑人受到司法审查者的拘押期最长不得超过一年。但法官可在对质审理后每6个月将拘押期延长6个月。最高判刑在20年以下者的拘押期不得超过2年,超过20年者的拘押期不得超过3年。恐怖罪、敲诈勒索罪、淫媒罪、贩毒罪、组织犯罪等特殊罪行或数罪并罚者最多不得超过4年(刑事诉讼法第145-2条)。最高刑期不超过5年、未被判过一年以上实刑者的临时拘押期不得超过4个月,但自由和拘押法官可每4个月将拘押期延长4个月,最长不得超过一年。重罪嫌疑人(见上文列举的种类)不得超过两年。在上述期限过后,如预审结果显示释放嫌疑人仍会带来巨大风险,预审庭可在收到自由与拘押法官的书面理由后,再将拘押期延长4个月,可判重罪者延长8个月。这样,轻罪嫌疑人的临时拘押期最多为2年零4个月,重罪嫌疑人为4年零8个月。需要照料10岁以下子女并与其在一起生活的父母者可免受临时拘押,改为佩戴电子手铐在家服刑。临时拘押的条件较为宽松。预审法官可在10天内不公布嫌疑人身份,该期限可延长一次。预审法官或检察官可随时决定释放嫌疑人。提出释放的检察官应在5天内把建议提交给自由和拘押法官,后者应在3天内做出答复。此外,被拘押者也可向预审法官提出释放申请。预审法官除了将申请提交公诉检察官之外,还应在5天内将申请提交自由和拘押法官并说明理由。未在规定期限内得到答复的被拘押人可直接向预审庭提起复议。预审庭应在20天内给予答复。在预审法官拒绝释放的情况下,预审庭应在15天内答复。若预审庭未在上述规定期限内给予答复,除特殊原因外,应立即释放嫌疑人。如果预审法官连续4个月内未提审嫌疑人,后者也可向预审庭要求释放。预审庭应在20天内作出答复。被无罪开释的嫌疑人可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49条向上诉法院院长提出赔偿。当事人若不服上诉法院的决定,可要求最高法院临时拘押全国委员会进行复审。被判徒刑者的临时拘押期将从刑期中扣除。

E. 刑事诉讼法143条对查封的规定有什么

法律分析:侦查人员认为需要扣押犯罪嫌疑人的邮件、电报的时候,经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批准,即可通知邮电机关将有关的邮件、电报检交扣押。不需要继续扣押的时候,应即通知邮电机关。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四十三条 侦查人员认为需要扣押犯罪嫌疑人的邮件、电报的时候,经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批准,即可通知邮电机关将有关的邮件、电报检交扣押。不需要继续扣押的时候,应即通知邮电机关。

F. 被扣车证实没有涉案没处理,要多久才能拿回,要什么手续

扣押车辆领取:
一、如果是涉及刑事案件的,按规定应当在3日内退还;
1、扣押时,应当履行相斗的手续;
2、申请退还时,就凭当时的扣押清单以及扣押通知书,提出申请。
《刑事诉讼法》第143条:……经查明确实与案件无关的,应当在三日以内解除查封、扣押、冻结,予以退还。
二、肇事车辆扣押期限
1、公安交警部门一般情况下在交通事故中扣留车辆的期限为三十日,如果没有法定原因三十日满后必须放车。
2、检验、鉴定完成后5日内,通知当事人领取事故车辆和机动车行驶证。因此,一般情况下,事故车被扣的期限不应超过25天(注:20天的检验、鉴定期限加上5天通知取车期限);经设区的市公安机关批准延长检验、鉴定期限的情形下,事故车被扣的期限不应超过35天(注:30天的检验、鉴定期限加上5天通知取车期限);

G.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扣押发还的条款是哪条

143条。

H. 临时拘押的最长期限是多少

读者:我的一位亲属因涉嫌违反海关法而被临时拘押,两个多月还没有被放出来。请问,什么类型的人可被临时拘押?临时拘押的期限有多长?有什么办法可以把人保释出来?新桥律师:临时拘押(détention provisoire)是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43条在审判前关押嫌疑人的特别措施。其比例有时可接近在押人员的一半,平均拘押期为7个月左右。可被执行临时拘押者为:* 可能被处以十年以上徒刑的重罪嫌疑人* 可能被处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徒刑的轻罪嫌疑人* 不遵守司法管束规定的可被判处徒刑者临时拘押的目的是:* 保留证据* 阻止嫌疑人对证人或受害者施加压力* 阻止嫌疑人串供* 保护嫌疑人* 阻止嫌疑人继续犯罪* 防止嫌疑人逃跑* 保护公共秩序临时拘押的决定由预审法官提议,经自由和拘押法官批准执行。后者应在做出决定前听取检察官的公诉和嫌疑人及其律师的辩护。嫌疑人或其律师可要求最多4天的延迟审理期,以便准备辩护。在此期间,嫌疑人被继续关押。嫌疑人可通过多种方式对临时拘押提出异议。首先,他可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48条对拘押决定提出上诉,或在预审阶段向预审法官提出释放请求(刑事诉讼法典第138条)。在预审法官反对的情况下,该文件将提交自由和拘押法官,后者应在三天内做出决定。若拒绝释放,必须阐明理由。如果自由和拘押法官未在三天内做出决定,释放申请将转给预审庭(chambre de l'instruction),该庭应在二十天内做出决定。庭审程序同自由和拘押法官首次庭审时相同。该程序允许被关押人员在对自由和拘押法官的决定提出上诉时,要求预审庭庭长在上诉判决公布之前中止拘押。上诉必须在自由和拘押法官作出决定的10天内提出。紧急释放程序应在上诉的第二天提出,预审庭应在三天内做出决定。决定可以:* 中止执行拘押* 撤销自由和拘押法官的决定* 用司法监管代替拘押* 确认拘押决定重罪嫌疑人受到司法审查者的拘押期最长不得超过一年。但法官可在对质审理后每6个月将拘押期延长6个月。最高判刑在20年以下者的拘押期不得超过2年,超过20年者的拘押期不得超过3年。恐怖罪、敲诈勒索罪、淫媒罪、贩毒罪、组织犯罪等特殊罪行或数罪并罚者最多不得超过4年(刑事诉讼法第145-2条)。最高刑期不超过5年、未被判过一年以上实刑者的临时拘押期不得超过4个月,但自由和拘押法官可每4个月将拘押期延长4个月,最长不得超过一年。重罪嫌疑人(见上文列举的种类)不得超过两年。在上述期限过后,如预审结果显示释放嫌疑人仍会带来巨大风险,预审庭可在收到自由与拘押法官的书面理由后,再将拘押期延长4个月,可判重罪者延长8个月。这样,轻罪嫌疑人的临时拘押期最多为2年零4个月,重罪嫌疑人为4年零8个月。需要照料10岁以下子女并与其在一起生活的父母者可免受临时拘押,改为佩戴电子手铐在家服刑。临时拘押的条件较为宽松。预审法官可在10天内不公布嫌疑人身份,该期限可延长一次。预审法官或检察官可随时决定释放嫌疑人。提出释放的检察官应在5天内把建议提交给自由和拘押法官,后者应在3天内做出答复。此外,被拘押者也可向预审法官提出释放申请。预审法官除了将申请提交公诉检察官之外,还应在5天内将申请提交自由和拘押法官并说明理由。未在规定期限内得到答复的被拘押人可直接向预审庭提起复议。预审庭应在20天内给予答复。在预审法官拒绝释放的情况下,预审庭应在15天内答复。若预审庭未在上述规定期限内给予答复,除特殊原因外,应立即释放嫌疑人。如果预审法官连续4个月内未提审嫌疑人,后者也可向预审庭要求释放。预审庭应在20天内作出答复。被无罪开释的嫌疑人可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49条向上诉法院院长提出赔偿。当事人若不服上诉法院的决定,可要求最高法院临时拘押全国委员会进行复审。被判徒刑者的临时拘押期将从刑期中扣除。

I.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扣押发还的条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扣押发还的条款为第一百四十三条,其规定了对查封、扣押的财专物、文属件、邮件、电报或者冻结的存款、汇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经查明确实与案件无关的,应当在三日以内解除查封、扣押、冻结,予以退还。

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根据侦查犯罪的需要,可以依照规定查询、冻结犯罪嫌疑人的存款、汇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配合。

(9)刑事诉讼法第143条扩展阅读:

人民检察院决定不起诉的案件,应当同时对侦查中查封、扣押、冻结的财物解除查封、扣押、冻结。对被不起诉人需要给予行政处罚、行政处分或者需要没收其违法所得的,人民检察院应当提出检察意见,移送有关主管机关处理。有关主管机关应当将处理结果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

法庭审理过程中,合议庭对证据有疑问的,可以宣布休庭,对证据进行调查核实。人民法院调查核实证据,可以进行勘验、检查、查封、扣押、鉴定和查询、冻结。

J. 公安部门办理刑事案件有期限限制吗

一、传唤、拘传《刑事诉讼法》第117条第二款(原第92条)规定,传唤、拘传持续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12小时。案情特别重大、复杂,需要采取拘留、逮捕措施的,传唤、拘传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
二、取保候审。《刑事诉讼法》第77条第一款(原第58条规定),对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12个月。
三、监视居住。《刑事诉讼法》第77条第一款(原第58条)规定,对犯罪嫌疑人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
四、刑事拘留。《刑事诉讼法》第89条第一款(原第69条)规定,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
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
第83条第二款(原第64条)规定,拘留后,应当立即将被拘留人送看守所羁押,至迟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除无法通知或者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通知可能有碍侦查的情形以外,应当在拘留后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有碍侦查的情形消失以后,应当立即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
第84条(原第65条)规定,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应当在拘留后的二十四小时以内进行讯问。在发现不应当拘留的时候,必须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
五、逮捕。《刑事诉讼法》第91条(原第71条)规定,公安机关逮捕人的时候,必须出示逮捕证。
逮捕后,应当立即将被逮捕人送看守所羁押。除无法通知的以外,应当在逮捕后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逮捕人的家属。
《刑事诉讼法》第92条(原第72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对于各自决定逮捕的人,公安机关对于经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的人,都必须在逮捕后的二十四小时以内进行讯问。在发现不应当逮捕的时候,必须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
《刑事诉讼法》第90条规定公安机关对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决定,认为有错误的时候,可以要求复议,但是必须将被拘留的人立即释放。如果意见不被接受,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提请复核。上级人民检察院应当立即复核,作出是否变更的决定,通知下级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执行。
《刑事诉讼法》第95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有权申请变更强制措施。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收到申请后,应当在三日以内作出决定;不同意变更强制措施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并说明不同意的理由。
《刑事诉讼法》第154条(原第124条规定),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二个月。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可以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延长一个月。
《刑事诉讼法》第156条(原第126条)规定,下列案件在本法第一百五十四条规定的期限届满不能侦查终结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延长二个月:
(一)交通十分不便的边远地区的重大复杂案件;
(二)重大的犯罪集团案件;
(三)流窜作案的重大复杂案件;
(四)犯罪涉及面广,取证困难的重大复杂案件。
《刑事诉讼法》第157条(原第127条规定),对犯罪嫌疑人可能判处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依照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延长期限届满,仍不能侦查终结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再延长二个月。
《刑事诉讼法》第158条在侦查期间,发现犯罪嫌疑人另有重要罪行的,自发现之日起依照本法第一百五十四条的规定重新计算侦查羁押期限。
犯罪嫌疑人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应当对其身份进行调查,侦查羁押期限自查清其身份之日起计算,但是不得停止对其犯罪行为的侦查取证。对于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确实无法查明其身份的,也可以按其自报的姓名起诉、审判。
《刑事诉讼法》第169条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应当在一个月以内作出决定,重大、复杂的案件,可以延长半个月。
《刑事诉讼法》第171条第三、四款规定对于补充侦查的案件,应当在一个月以内补充侦查完毕。补充侦查以二次为限。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检察院后,人民检察院重新计算审查起诉期限。
对于二次补充侦查的案件,人民检察院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作出不起诉的决定。
检察机关审查起诉:第二次补充侦查后移送检察机关一般情况延长期限30天,延长期限15天。
六、扣押、冻结。《刑事诉讼法》第143条(原第118条)规定,对查封、扣押的财物、文件、邮件、电报或者冻结的存款、汇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经查明确实与案件无关的,应当在三日以内解除查封、扣押、冻结,予以退还。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236条(原第229条)规定,冻结存款、汇款等财产的期限为六个月。冻结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证券的期限为二年。有特殊原因需要延长期限的,公安机关应当在冻结期限届满前办理继续冻结手续。每次续冻存款、汇款等财产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每次续冻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证券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二年。继续冻结的,应当按照本规定第二百三十三条的规定重新办理冻结手续。逾期不办理继续冻结手续的,视为自动解除冻结。
七、律师参与诉讼。《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四十九条(原第44条)规定,对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案件、恐怖活动犯罪案件,办案部门应当在将犯罪嫌疑人送看守所羁押时书面通知看守所;犯罪嫌疑人被监视居住的,应当在送交执行时书面通知执行机关。
辩护律师在侦查期间要求会见前款规定案件的在押或者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应当提出申请。
对辩护律师提出的会见申请,应当在收到申请后四十八小时以内,报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作出许可或者不许可的决定。除有碍侦查或者可能泄露国家秘密的情形外,应当作出许可的决定。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50条规定辩护律师要求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看守所应当在查验其律师执业证书、律师事务所证明和委托书或者法律援助公函后,在四十八小时以内安排律师会见到犯罪嫌疑人,同时通知办案部门。
侦查期间,辩护律师会见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案件、恐怖活动犯罪案件、特别重大贿赂犯罪案件在押或者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时,看守所或者监视居住执行机关还应当查验侦查机关的许可决定文书。

热点内容
园林监察规章制度 发布:2024-04-19 21:32:23 浏览:342
青岛律师刘清远怎么样 发布:2024-04-19 19:46:58 浏览:107
小额贷款公司行政法规院 发布:2024-04-19 19:23:01 浏览:594
合同法对生活意义 发布:2024-04-19 17:50:12 浏览:457
立法法92条 发布:2024-04-19 17:26:52 浏览:23
从人民的名义看行政法 发布:2024-04-19 17:20:23 浏览:376
依法治国手抄报内容 发布:2024-04-19 16:29:58 浏览:939
经济法看不见得手 发布:2024-04-19 16:18:01 浏览:594
古代的伦理道德 发布:2024-04-19 16:05:05 浏览:660
劳动合同法的新闻案例 发布:2024-04-19 15:42:44 浏览: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