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民事诉讼法关于期日规定

民事诉讼法关于期日规定

发布时间: 2025-05-08 10:46:44

1. 《民事诉讼法》规定,期间届满的最后一日是节假日的,以( )为期间届满的日期。

法律主观:

通俗地说,诉讼时效是指法律规定你的某种权利必须在一定时间内行使,超过这个期间就不再受法律保护了。一、民事诉讼法上的期间是如何规定的新民事诉讼法:第八十二条【期间种类和期间计算】第七十五条期间包括法定期间和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间。期间以时、日、月、年计算。期间开始的时和日,不计算在期间内。期间届满的最后一日是节假日的,以节假日后的第一日为期间届满的日期。期间不包括在途时间,诉讼文书在期满前交邮的,不算过期。(一)期间概述期间,是指法院、诉讼参加人进行某种诉讼行为的期限。如人民法院收到起诉状,经审查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当事人不服地方法院一审判决的,从收到判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应提起上诉等规定,就属于期间的规定。民事诉讼法规定期间的目的,在于保证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加人及时行使诉讼权利,履行诉讼义务,节省时间、人力和物力,使人民法院及时地进行审判,使当事人的民事争议及时得到解决,保证诉讼行为的有效性,稳定民事诉讼关系。(二)期间的种类诉讼期间按照不同标准可以分为:法定期间和指定期间;不变期间和可变期间。以期间是法律规定还是法院指定为标准,可以将期间分为法定期间和指定期间。法定期间,是指由法律直接规定的期间。比如,立案的期间是七日,从人民法院接到诉状或者口头起诉之日起算;宣告公民失踪的公告的期间为三个月;上诉期间,不服地方法院一审判决提起上诉的期间为十五日,不服地方法院一审裁定提起上诉的期间为十日;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两年等。指定期间,是指人民法院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依职权确定的期间。比如,法院指定当事人补正起诉状的欠缺的期间;法院在判决书中指定当事人履行义务的期间等。指定期间要明确具体,同时,既不能过长亦不能过短,过长会迟延诉讼的进行和案件的审结,过短会限制诉讼参加人行使诉讼权利。(三)期间的计算期间以时、日、月、年计算。期间开始的时、日,不计算在期间内,而从下一个小时或者从次日起算。比如,人民法院采取诉讼中财产保全措施,在接受当事人的申请后,情况紧急的,应当在四十八小时内作出裁定,并开始执行。如果当事人提出申请是在某日的10时,那么计算这一期间时,就应当从该日的11时开始起算,到第三日的10时止。人民法院必须在这个期间内作出裁定。又比如,当事人在2007年1月1日接到判决书,依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他有权在十五日内提起上诉。接到判决书的当日不算,从第二天起算,上诉期间是1月2日到1月16日。超过这个期间,他就丧失了上诉权。期间以月计算,则不分大月、小月;以年计算的,不分平年、闰年。以月计算的,期间届满的日期,应当是届满那个月对应于开始月份的那一天;没有对应于开始月份的那一天的,应当为届满那个月的最后一天。例如,在一起宣告失踪的案件中,人民法院于2007年2月28日公告寻找下落不明人,公告期间为3个月,公告期届满日期在2007年5月28日。在该日期下落不明人还未出现的,人民法院就可以判决宣告下落不明人失踪。二、民事诉讼法的节假日是怎么规定的呢?根据《民事诉讼法》第八十二条规定民事诉讼法的节假日以时、日、月、年计算。期间开始的时和日,不计算在期间内。期间届满的最后一日是节假日的,以节假日后的第一日为期间届满的日期。期间不包括在途时间,诉讼文书在期满前交邮的,不算过期。上诉期限从第一审人民法院的裁判送达后次日起算。当事人各自接受裁判的,从各自的起算日开始;必要共同诉讼中的共同诉讼人的上诉期应以最后一个收到裁判的共同诉讼人的上诉期来计算;普通的共同诉讼中的共同诉讼人的上诉期限的计算,与一般诉讼中上诉期限的计算方法相同。当事人不服一审人民法院的判决或者裁定,可以在法定期间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当事人不服民事、行政判决的上诉期间为15日,裁定为10日;不服刑事判决的上诉期间为10日,裁定为5日。

2. 关于民事诉讼法对期间的规定

以前给大家讲过诉讼时效。一旦过了诉讼时效,原告的请求权就会减少(如果被告主张诉讼时效抗辩,原告就失去了胜诉的权利)。时间在诉讼中极其重要。"法律不会保护那些睡大觉的人。"今天顺带也说一下法律中3354的时间段。

先说开头的概念,即期间是法院和诉讼当事人为了完成某一诉讼行为而应当遵守的时间。

你一定看过这个概念描述,你也知道这个东西没什么稀奇的,只是设定在法律框架里,“史密斯和老虎”,所以有很多东西值得一说。

一、时期分类

1.法定期间,指法律规定的,其中一对一的法定期间属于不可变更的期间。人民法院不能对不变的期限指手画脚,不管规定是什么。但是法律规定这个东西也不全是氏敏铅一对一的,有些规定也没那么死。此时,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或者依据职权予以变更。这部分属于可变时期。

2.在指定期间,指定是指由人民法院指定,也很常见。比如,当事人提交的起诉状有遗漏的,人民法院可以指定其在一定期限内补齐。所有指定的期间都可以更改,并且属于可变期间。

二、周期怎么算?

法定期间计算很简单,即使你只知道“1 1=2”,你仍然可以妥善处理期间计算,前提是你掌握了以下几点:

1.注意节假日。如果到期日适逢节假日,则以节假日后的第一天为到期日。很好理解。毕竟节拿空假日想当劳模,法院也没必要陪你受罪。

2.该期间不包括在途时间。你说在途是什么意思?也就是法院通过邮寄送达文书。嗯,在路上贴总要花点时间,这段路上花的时间不算在期间内。这可以理解。比如你从黑龙江邮寄东西到云南需要七天七夜,而别人从北京邮寄东西到长沙只需要半天。如果都算到期,你怕你哭着找爸爸妈妈,喊着老天对我不公。

3.期限可以延期。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有时候事情发生在当事人身上,显然赶不上他们。你说在整个期间,所有的游戏都结束了,这也是不对的。法院也发现了这一点,歼好于是规定,案件当事人遇到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申请延期的,可以在障碍消除后十日内申请延期。

第三,一些重要时期

一审:法院决定是否立案的时间为七天;被告提交答辩书的时间为收到起诉状之日起十五日内;法院会在开庭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和诉讼当事人(民事);当庭宣判后十日内下达判决书;一审普通程序案件的审理期限为六个月;简易程序案件的审理期限为三个月。

二审:不服一审判决的,应当在收到判决书后十五日内向上一级法院提出上诉;不服裁决的,上诉时间为十天;二审审理期限一般在立案后三个月内审结;如果决定上诉,时间应在30天内结束。

再审:申请再审,应当在原判决、裁定、调解书生效后二年内提出;再审期限是指一审和二审。

其他:公告服务期为六十天;申请期限为两年;普通诉讼时效为三年;最长维权期限为二十年;宣告失踪的公告期为三个月;死亡的公告期为一年;失物招领的公告期为一年。

相关问答:

热点内容
人事主管必备法律知识 发布:2025-05-08 19:55:55 浏览:200
有法律责任须偿还 发布:2025-05-08 19:47:05 浏览:824
通扎旗法院 发布:2025-05-08 19:46:08 浏览:8
具有法律效力员工入职承诺书 发布:2025-05-08 19:35:29 浏览:152
婚姻法司法解释三上海律师 发布:2025-05-08 19:07:15 浏览:610
国际法的社会基础是什么 发布:2025-05-08 18:54:16 浏览:979
油罐车法院 发布:2025-05-08 18:46:55 浏览:336
关于律师会见 发布:2025-05-08 18:46:55 浏览:731
法治时空商丘 发布:2025-05-08 18:36:09 浏览:354
法院给的送达回证 发布:2025-05-08 18:29:30 浏览: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