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行政法和行政法部门的区别

行政法和行政法部门的区别

发布时间: 2025-05-12 04:19:35

行政法与行政法规的关系

行政法规是行政法部门的表现形式之一。具体原因如下:
1、行政法:有关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由调整行政管理活动中国家机关之间、国家机关同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公民之间发生的行政关系的规范性文件组成的。行政法作为一个法律部门,是规范和调整行政法律关系的法律的总称。行政法(法律部门)与行政法规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调整行政关系的行政法规属于行政法部门,不调整行政关系的行政法规不属于行政法部门;
2、行政法规是国务院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总称,是法的渊源之一。行政法是由众多的单行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以及其他规范性文件构成的。
行政法可以分为一般行政法和特别行政法两个部分:
1、一般行政法:对一般的行政关系加以调整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特别行政法则指对各专门行政职能部门管理活动适用的法律、法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一条
立法目的】为保证人民法院公正、及时审理行政案件,解决行政争议,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诉权】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前款所称行政行为,包括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作出的行政行为。

❷ 我国法律部门有哪些

我国法律部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


一、宪法及宪法相关法部门


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其他法律部门都是基于宪法的精神和原则展开。宪法相关法包括国家机构组织法、选举法和国籍法等。


二、行政法部门


行政法是规范行政机关行为,保障公民权益的法律部门。它涉及行政组织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等,确保政府权力在法治框架内运行。


三、刑法部门


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用于保护社会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它规定了哪些行为构成犯罪,以及如何处罚。


四、民法部门


民法是调整公民之间社会关系,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法律部门。它涵盖了物权法、合同法、侵权责任法等,与公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五、商法部门


商法是调整商事主体之间商事关系的法律部门,如公司法、保险法、证券法等,主要关注商事主体的经济活动及其规范。


六、经济法部门


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法律部门,包括财政法、金融法、自然资源法等,旨在促进经济发展和维护经济秩序。


七、社会法部门


社会法涉及社会保障方面的法律,如劳动法、社会保障法等,旨在保障社会弱势群体的权益。


八、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部门


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是规定解决争议和纠纷的程序性法律,包括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以及仲裁法等。


以上是我国主要的法律部门,这些法律部门共同构成了我国的法律体系,为公民和社会提供了法律保障和依据。

❸ 法律法规、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的区别是

1、范围不同

法律抄法规、行政法规和袭部门规章这三个的范围不一样,法律法规范围最大,包含了行政法规以及部门规章,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是单独的。

2、制定人不同

法律法规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行政法规则是国务院制定,而部门规章是适用于国务院各部门、各委员会、审计署等这些部门自己发布的。

3、适用对象不同

法律法规适用于所有人,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普通民众;行政法规是为领导和管理国家各项行政工作制定的,不适用普通民众;部门规章同样不适用普通民众,是国务院各部门、各委员会、审计署自己调整内部范围内的行政管理关系的。

(3)行政法和行政法部门的区别扩展阅读

我国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立法通过后,由国家主席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

行政法规一般以条例、办法、实施细则、规定等形式作成。发布行政法规需要国务院总理签署国务院令。它的效力次于法律、高于部门规章和地方法规。

部门规章是国务院所属的各部、委员会,主要形式是命令、指示、规定等,也是经济法的来源。

❹ 行政法和行政法规的区别

法律分析:行政法和行政法规的区别:人民法院审理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案件,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得违背《行政法》,规范性文件的效力等级如下: 1、宪法的效力高于法律、法规和规章。 2、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3、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规章。 4、地方性法规的效力高于本级和下级地方政府规章。 5、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的效力高于本行政区域内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三条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地方性法规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行政案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七十一条 人民法院判决被告重新作出行政行为的,被告不得以同一的事实和理由作出与原行政行为基本相同的行政行为。

❺ 行政法和行政法规有区别吗

那要看什么语境,如果在法理学上来说,这两者是不同的含义。在法理学上,行政法属于部门法。部门法又称法律部门,是指一个国家根据一定的的原则和标准划分的本国同类法律规范的总称。它是法律体系的有机构成部分,也是法律分类的一种形式.我国有七大部门法:刑法,民法,行政法,诉讼法,国际法,经济法,环境法,军事法。行政法规是专门指国务院为领导和管理国家各项行政工作,根据宪法和法律,并且按照《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的规定而制定的政治、经济、教育、科技、文化、外事等各类法规的总称;是指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有关行使行政权力,履行行政职责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行政法规一般以条例、办法、实施细则、规定等形式组成。

❻ 行政法和行政法规一个意思吗怎么区分

所谓行政法,是指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职权和接受行政法制监督过程中而与行回政相对人、行政法制监督主体之间答发生的各种关系,以及行政主体内部发生的各种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由规范行政主体和行政权设定的行政组织法、规范行政权行使的行政行为法、规范行政权运行程序的行政程序法、规范行政权监督的行政监督法和行政救济法等部分组成。其重心是控制和规范行政权,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行政法规是国务院为领导和管理国家各项行政工作,根据宪法和法律,并且按照《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的规定而制定的政治、经济、教育、科技、文化、外事等各类法规的总称;是指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有关行使行政权力,履行行政职责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行政法规的制定主体是国务院,行政法规根据宪法和法律的授权制定、行政法规必须经过法定程序制定、行政法规具有法的效力。行政法规一般以条例、办法、实施细则、规定等形式作成。发布行政法规需要国务院总理签署国务院令。它的效力次于法律、高于部门规章和地方法规。

❼ 部门规章和行政法规的区别

法律分析:1、范围不同

法律法规、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这三个的范围不一样,法律法规范围最大,包含了行政法规以及部门规章,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是单独的。

2、制定主体不同

法律法规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行政法规则是国务院制定,而部门规章是适用于国务院各部门、各委员会、审计署等这些部门自己发布的。

3、适用对象不同

法律法规适用于所有人,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普通民众;行政法规是为领导和管理国家各项行政工作制定的,不适用普通民众;部门规章同样不适用普通民众,是国务院各部门、各委员会、审计署自己调整内部范围内的行政管理关系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九十条 国务院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负责本部门的工作;召集和主持部务会议或者委员会会议、委务会议,讨论决定本部门工作的重大问题。各部、各委员会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内,发布命令、指示和规章。

❽ 行政法和行政法规是相同的概念吗二者关系是什么

1:行政法规是行政法的一部分,而行政法部门则是某一特殊的行政法领域,如税收、工商、公安等等。这两个概念是根据不同标准划分出来的,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
2:最准确的关系是:行政法规是行政法的渊源之一。

热点内容
法官拖开庭日期 发布:2025-05-13 22:04:22 浏览:623
商场员工规章制度纪律怎么写 发布:2025-05-13 22:00:04 浏览:636
借钱的货宝人法律责任 发布:2025-05-13 21:59:22 浏览:363
银行道德模范 发布:2025-05-13 21:59:13 浏览:278
民诉讼法198 发布:2025-05-13 21:59:12 浏览:739
律师李晓华 发布:2025-05-13 21:59:11 浏览:180
在道德认 发布:2025-05-13 21:58:26 浏览:559
投诉法官有啥后果 发布:2025-05-13 21:44:51 浏览:725
法理学属于法社会学 发布:2025-05-13 21:44:49 浏览:240
洪山区人民法院彭法官 发布:2025-05-13 21:30:44 浏览: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