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法律优先原则与行政法

法律优先原则与行政法

发布时间: 2025-05-13 17:00:20

㈠ 法律优先原则的在行政法

“法律优先”一词,源自德国行政法鼻祖奥托.迈耶之首创,他认为,法律为国家意志中法律效力最强者。到目前为止,德国、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的学者在论述依法行政的基本要素时,也大都把法律优先作为其中的一项。只不过,在他们那里,法律优先的含义相当宽泛。法律优先(法律优位)这一概念被引人我国行政法学时,多数学者则将其内涵相对限制在法律与行政立法的关系上,认为法律优先的基本涵义是指法律优先于行政立法,即强调法律对于行政立法(行政法规规章)的优越地位。
在各种社会活动中,法律优先原则还应包括司法活动优先于其他活动,以体现社会对法律的遵从和敬畏。对于一个公民。但参与司法活动和其他活动出现时间冲突时,应当优先参与司法活动,使司法活动得到优先的保障。 在我国行政法学中引入法律优先这一概念是必要的,但没有必要象德国、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学者那样宽泛地使用这一概念。因为他们所使用的广义上的法律优先一词,实际上从一个侧面表述了依法行政的全面涵义。而目前,我国行政法学明确而公认的概念——“职权法定”已经表述了依法行政的表层涵义,即“任何行政都必须具有法定依据,而不得与之相违反”。只是作为依法行政所依之“法”的关系,尤其是法律和行政立法之间的关系却一直没有一个相对固定的概念来表述。法律优先一词则能够准确而明快的概括出法律与行政立法的关系。
同时,在这种意义上使用法律优先一词,也表明在这里,“法律”仅限于狭义上,即仅指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因而与其字面含义相一致。并且,德、日学者所使用的法律优先一词,只是说“行政”是广义上的,即法律优越于一切行政活动,而其中的“法律”在本意上则仅限于狭义上使用。因此,将法律优先的基本涵义限定在法律与行政立法的关系上是适当的。这样,法律优先原则与法律保留原则一起分别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共同说明法律与行政立法的关系,进而与职权法定原则一起共同构成了行政法定原则或者依法行政原则的完整内容。
据此,法律优先原则的基本涵义是指法律对于行政立法几行政法规和规章的优越地位。从这个角度而言,法律优先实质上强调的是法律的位阶体系。所谓法律位阶,是指“一部法律在一个国家法律体系中的纵向地位。”
在我国,权力机关的立法权居于立法活动的主导与核心地位,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法律是行政机关行使行政立法权的依据和基础。行政立法为从属性立法,是在国家权力机关立法权保留之外的立法,并要受权力机关的监督。
法律优先原则作为法律位阶的行政立法中具体作用的客观要求,在强调国家立法权限与行政立法权限划分的同时,侧重于要求低位阶法律规范的制定必须以高位阶的法律规范为依据,前者必须服从于后者,并不得与之相抵触。
据此,法律优先原则又可具体导出“根据(法律)”和“不相抵触”两个派生性原则:
一是“根据(法律)”原则。该原则是指行政立法应服从法律位阶的要求,以上位法作为行政立法的根据。“根据(法律)”原则理清了立法权在不同地位的国家机关的权限划分标准,保障了国家立法体系的统一性和有序性,同时也是对行政立法内容的一种限定,使行政立法遵循上位法的规定,符合内容合法有效的成立要件。
二是“不抵触”原则。所谓“不抵触”,是指在法律位阶的层级结构中,下位阶的法律不得与上位阶的法律相冲突,凡有冲突应以上位阶的法律为准绳。与“根据(法律)”原则相比,“不抵触”原则主要侧重于行政立法的内容不得与法律相抵触。行政机关为了执行法律而进行行政立法,必须严格依照法律的规定和原则,其立法内容不得与法律相悖。

㈡ 行政法6个基本原则和子原则

行政法6个基本原则和子原则如下: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行政事务时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以下是行政法的六个基本原则及其子原则:

合法行政原则:合法行政原则是行政法的首要原则,要求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权力时必须遵守法律法规,不得违反法律的规定。子原则包括:法律优先原则和法律保留原则。

合理行政原则:合理行政原则要求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权力时必须合理、公正、符合常识和道德。子原则包括:比例原则和权责统一原则。

程序正当原则:程序正当原则要求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权力时必须遵守法定程序,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子原则包括:公众参与原则、公开原则和回避原则。

诚实信用原则:诚实信用原则要求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权力时必须诚实守信、言行一致、不欺骗不欺诈。子原则包括:信赖利益保护原则和诚实守信原则。

权责统一原则:权责统一原则要求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权力时必须权责一致、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侵权须赔偿。子原则包括:职权法定原则和责任追究制度。

以上是行政法的六个基本原则及其子原则,这些原则是保障公民权利、规范行政行为的重要准则,也是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的基础。

㈢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行政合法性原则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法律优先原则、行政合法性原则、独立自主原则、公正公平原则、公开透明原则以及限制行政自由原则。
1. 法律优先原则:这一原则要求行政机关在执行职务时,必须以法律为依据,确保行政行为符合法律规范。
2. 行政合法性原则:这一原则强调行政机关的行为必须合法、合规、合理。换言之,行政机关在执行职务时,应遵循法律规定,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同时确保所采取的措施和手段的必要性、适当性和合理性。
3. 独立自主原则:行政机关应独立行使行政权力,不受外界不当干预,自主作出决策。
4. 公正公平原则:行政机关在行使职权时,应保持公正、公平,不得歧视或损害任何一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5. 公开透明原则:行政机关应将其行政行为和相关信息公之于众,接受社会监督,以提高行政行为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6. 限制行政自由原则: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应受到法律的约束,不能滥用行政权力,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行政合法性原则是确保行政机关在执行职务时,其行为符合法律和规章的规定,不得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如果行政机关的行为违反了行政合法性原则,当事人可以通过法律途径予以纠正。
行政法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保障公民权利:行政法旨在确保公民的权利和自由不受行政机关的侵犯和滥用。
2. 限制政府权力:行政法对政府的权力进行了明确限制,要求政府在行使权力时遵守特定的程序、标准和原则,实现公平与效率的平衡。
3. 保障政府的公正和透明:行政法规定了行政机关的行为规范和程序,强调政府的公正和透明,防止权力滥用。
4. 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行政法的目标是为社会创造一个公正、公平和透明的政府环境,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为企业和经济活动提供稳定和可预测的法律环境。
5. 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行政法规定了政府在处理安全和秩序问题上的权利和责任,确保政府行使权力的合法性和透明性。
总之,行政法在民主社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有助于维护政府与公民之间的权力平衡,保护公民的权利和自由,并促进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㈣ 行政法6个基本原则和子原则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为国家行政机关在执行职能时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以下是行政法的六个核心原则及其子原则的概述:
1. 合法行政原则
- 子原则:法律优先原则要求法律成为行政活动的最高准则;法律保留原则规定只有法律才能设定义务。
2. 合理行政原则
- 子原则:比例原则要求行政行为与目标之间必须存在合理的比例关系;权责统一原则强调行政权力的行使必须与相应的责任相对应。
3. 程序正当原则
- 子原则:公众参与原则确保公民能够参与行政决策过程;公开原则要求行政过程的透明度;回避原则要求行政主体在利益冲突时必须回避。
4. 高效便民原则
- 子原则:时效原则规定行政行为必须高效完成;便利公民原则要求行政机关提供便利的服务。
5. 诚实信用原则
- 子原则:信赖利益保护原则要求保护公民对行政行为的信任;诚实守信原则强调行政主体必须保持诚信。
6. 权责统一原则
- 子原则:职权法定原则要求行政权力的来源和范围必须有法律依据;责任追究制度确保行政主体在违法时受到责任追究。
这些原则构成了保护公民权利、规范行政行为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构建法治国家和法治政府的关键。

㈤ 法律优先原则在行政法中

在行政法的框架中,"法律优先"这一原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概念最早由德国行政法奠基人奥托·迈耶提出,他强调法律是国家意志中效力最强的体现。在德国、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的学者讨论依法行政的基本要素时,法律优先通常被列为其中一项。然而,这些地区的学者对法律优先的理解较为广泛,而引入我国行政法学时,多数学者将其内涵更具体地限定在法律与行政立法的关系上,即法律相对于行政立法,尤其是行政法规和规章,具有更高的法律效力和优越地位。



法律优先原则不仅体现在法律对行政立法的优先性上,还体现在司法活动的优先性,强调社会对法律的尊重和遵循。在公民面临司法活动与其他活动冲突时,法律优先意味着应优先参与司法活动,确保司法程序的公正执行。



在我国,引入法律优先这一概念是必要的,尽管它不如德、日学者的定义那么广泛。因为我国行政法学中的“职权法定”原则已经表达了基本的依法行政含义。然而,对于法律与行政立法之间的关系,我们尚未有一个明确和公认的表述,法律优先恰好填补了这一空白,它强调了法律在行政立法中的主导地位。法律优先原则与法律保留原则共同构建了行政法定原则,即任何行政行为都必须有法律依据且不得违背。



因此,法律优先的实质是关于法律位阶的概念,即不同法律文件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等级关系。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法律处于最高位阶,对行政立法具有指导和约束作用。法律优先原则在行政立法中体现为低位阶法律必须依据高位阶法律,不得与其相冲突。这包括两个衍生原则:“根据(法律)”原则,要求行政立法以上位法为依据;以及“不抵触”原则,即下位阶法律不得与上位阶法律冲突,必须遵循法律的明确规定。


(5)法律优先原则与行政法扩展阅读

所谓法律优先,是指上一层次法律规范的效力高于下一层次法律规范。

热点内容
贵州思南律师 发布:2025-05-13 22:45:49 浏览:387
法官黑纱香港电视剧走私军火 发布:2025-05-13 22:32:29 浏览:726
辞职报告照片有法律效力 发布:2025-05-13 22:31:14 浏览:558
昌邑法院超 发布:2025-05-13 22:31:04 浏览:564
心理医生道德 发布:2025-05-13 22:18:11 浏览:956
论我国劳动法基本原则 发布:2025-05-13 22:12:33 浏览:596
婚姻法有哪些问题 发布:2025-05-13 22:08:47 浏览:406
法官拖开庭日期 发布:2025-05-13 22:04:22 浏览:623
商场员工规章制度纪律怎么写 发布:2025-05-13 22:00:04 浏览:636
借钱的货宝人法律责任 发布:2025-05-13 21:59:22 浏览: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