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关怀第四版
Ⅰ 劳动法第40条规定
《劳动法》第四十条是关于无过失性辞退的规定。
具体来说,该条款明确了在以下三种情形下,用人单位有权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解除劳动合同:
1. 劳动者因病或非因工负伤无法胜任工作:当劳动者因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如果不能从事原工作,同时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时,用人单位可以依法解除劳动合同。这一规定体现了对劳动者健康的关怀,同时也保障了用人单位在劳动者无法继续履行工作职责时的合法权益。
2. 劳动者不胜任工作且经培训或调岗后仍不胜任:如果劳动者不能胜任当前工作,即使经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后,仍然不能胜任新的工作,那么用人单位也有权解除劳动合同。这一条款要求用人单位在采取解除劳动合同措施前,必须给予劳动者提升能力和适应新岗位的机会,体现了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
3. 劳动合同订立时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当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导致劳动合同无法继续履行,且经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后,双方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一致意见时,用人单位可以提前通知或支付代通知金后解除劳动合同。这一规定适用于市场环境变化、技术进步、企业转型等多种情况,旨在平衡用人单位的经营需求和劳动者的就业权利。
综上所述,《劳动法》第四十条通过明确无过失性辞退的具体情形和程序,既保障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也为用人单位在特定情况下解除劳动合同提供了法律依据。用人单位在行使这一权利时,必须严格遵守法律规定,确保程序的正当性和合法性。
Ⅱ 新劳动法丧假规定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子女)才有三天假期,直系亲属...
新劳动法规定,员工在直系亲属丧亡时,可以享受三天丧假。除了直系亲属外,其他亲属的丧亡假期规定可能因公司政策和劳动法规定而有所不同。
详细解释:
1. 直系亲属的定义与丧假权益
根据新劳动法的规定,直系亲属是指员工在血缘上最为密切的亲属关系,包括父母、配偶和子女。当这些直系亲属发生丧亡时,员工有权申请三天丧假。这是法定的权益,旨在给予员工处理丧事和抚慰情感的时间。
2. 假期使用的具体情形
员工在遭遇直系亲属丧亡时,可以根据公司规定和劳动法要求申请丧假。一般而言,员工需要提供相关的证明材料,如死亡证明等,以便公司理解和审核。在这三天丧假期间,员工不会被要求工作,并有工资支付保障。
3. 其他亲属的假期规定
至于非直系亲属的丧亡假期,一般会在公司的具体政策中有详细说明。一些公司可能会基于人文关怀和员工福利的角度,为非直系亲属的丧亡提供一定的带薪假期或慰问假。但这并非强制性的法律规定,因此会因公司而异。员工在面对这种情况时,应详细咨询所在公司的相关政策。
总的来说,《劳动法》对于直系亲属丧假的规定是为了保障员工在面对家庭重大变故时的合法权益。员工在申请丧假时应了解清楚所在公司的具体政策,并确保自己的权益得到保障。同时,除了直系亲属外,其他亲属的丧亡假期可能因公司而异,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Ⅲ 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
《劳动法》第五十一条: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拓展资料
一、《劳动法》作为维护人权、体现人本关怀的一项基本法律,在西方甚至被称为第二宪法。
其内容主要包括:劳动者的主要权利和义务;劳动就业方针政策及录用职工的规定;劳动合同的订立、变更与解除程序的规定;集体合同的签订与执行办法;工作时间与休息时间制度;劳动报酬制度;劳动卫生和安全技术规程等。
二、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原则
(1)偏重保护和优先保护:劳动法在对劳动关系双方都给予保护的同时,偏重于保护处于弱者的地位的劳动者,适当体现劳动者的权利本位和用人单位的义务本位,劳动法优先保护劳动者利益;
(2)平等保护:全体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都平等地受到劳动法的保护,各类劳动者的平等保护,特殊劳动者群体的特殊保护;
(3)全面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无论它存在于劳动关系的缔结前、缔结后或是终结后都应纳入保护范围之内;
(4)基本保护:对劳动者的最低限度保护,也就是对劳动者基本权益的保护。